主题:【原创】教女经历使我深感汉语是一种落后的语言 -- 普罗丁
莫非,侬搞不清爽啥事体叫做入声?
不懂。
请明示它的意义。
在拼音文的世界中,一切没有沟通价值的发音都将消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
什么时候你读这首诗押韵了,就知道为什么要标识入声了。
是你的工作。我习惯了普通话,对这些没兴趣:)
而且还是你自创的。所以就不要勉强自己去适应其他的非普通话汉语了哦。
ye buneng zheyang shuo. ta baohan le beijing fangyan he yixie nanfang fangyan.
另一方面实际上英文中也存在大量的单音节词,或者说英文单词的音节数比很多人印象中的要少,这是我在教我们家的小朋友说话的时候发现的。比如说,表示常见动物的词,鸡鸭鹅猪牛羊等等,在英文中也全部是单音节。我没查到英文总体上的单词平均音节数,但据说单词词长平均是5.1个字母,基本上也就是一两个音节的水准。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人的印象中英文单词的音节数比较多呢?原因有两个,一是英语中有非常丰富的词尾而普通话中只有两个(方言中会多一些但也多不到哪儿去);另外一个是英语中有复辅音,这就使英语音节在听觉上的信息量比汉语、特别是比普通话丰富,那么在转录为汉语的时候就会多出来很多音节,比如“马克思”、“高尔夫”在英语里都只是一个音节。你说的汉语辨识度低,问题可能就在这里。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汉语除了加入了声调之外,近代汉语还逐渐向双音节语过渡,分析下现在我们说的话就会发现,其中实际上有很多无用的音节,比如“榆树”,实际上“榆”就够了,加上“树”的作用应该就有便于辨识的目的。
但汉语音节的信息量较低与汉字是否有关,不知道有没有相关的研究,我觉得应该是多因的,至少也可能与汉语使用者过于庞杂有关。音节信息量大固然有利于辨识,却也带来学习上的困难(同时学过英语和日语的人应该有体会,因为日语的音节信息量比汉语还要小,很容易学,相反,法语的特殊发音比英文还要多,光是发音一关就很不好过),那么广泛使用就存在问题,最后就会形成一些妥协,丢弃一些复杂的发音,如汉语就放弃了去声和一些词尾,只在某些方言中还有保留。
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
另:别忘了还有半块在日本。
Mouse, Memory啥的还好,但我第一次听到别人在非IT场合用platform的时候还以为听错了,费半天劲才明白他们在说月台。
你上学英语是体育老师教的吧?见过胡扯英语的,还真没见过这么胡扯的……
妈妈说:“小宝宝打嗝了”。
好了,是中文诱惑这个妈妈说了一个简洁而不精确的句子。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小宝贝,是打了个喷出气的嗝,还是在反反复复不停的打嗝。
但是同样的问题在英文里是不会出现的,因为Burp就是有气吐出来的嗝,而hiccup是那种由于横膈肌不停收缩引起的嗝。
这还只是打嗝,如果是人的表情呢?我个人的看法是,一个从小生活在简洁而不精确的中文世界的人,是无法用语言在第一时间帮助精确定义对方表情的,所以中文世界里的人可能在人际交往中比英语世界的人显得迟钝。那么这会不会影响情商?
瞅瞅那些英文词后面几条甚至几十条词义的例子,之后您要还能说出这种胡话来我就服了您了。
—Why is a river rich?
—Because it has two banks.
—Why is a ship one of the most polite things on earth?
—Because it always advances with a bow.
—Why should fish be well educated?
—Because they are so often found in schools.
—Why is a room full of married couples empty?
—Because there is not a single man in the room.
—Why are people tired on April Fool’s Day?
—Because they have just had a long March.
就是说,一般人如果不动点脑子,都很难拐进去。作为多义词,它们的每个词义都是明确的,一般情况下不容易有歧义。
英文中的字母是没有含义的,所以英语单词的词义必须被明确定义。如果有多个含义,那么每个含义也会被严格定义。
汉语的字是有模糊含义的,所以组成的词往往不需要加以定义就可以产生某种效果。但是这个效果往往不精确,因为每个人对字本身的含义就存在模糊的空间,组成词以后也可想而知。这种朦胧用在文学艺术上可以产生绚丽的效果和层次,但是不适合于科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