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网络经济的角度看中国国内的共享单车 -- 铁手

共:💬42 🌺17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从网络经济的角度看中国国内的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基本方式就是共享单车公司在很多地方提供单车(自行车),用户可以随时在几乎任何地方使用单车,到达目的地后,就地停放单车。

    在美国,共享单车的概念并不常见,主要还是汽车搭客的业务。在这篇小文里,主要谈论中国国内的共享单车的业务和现象。在美国,旅游点的单车需求虽然有,但主要方式还是出租。在中国,因为城市人口密度和数量,以及现在由于汽车拥有量导致的交通阻塞,对于单车,不单单是旅游用途需求量,日常通行的需求量也很大。对于国内单车共享的经营模式,持怀疑态度的人也很多。前些日子我也参与了 共享单车为什么不会成功 这个话题。

    对于中国国内的单车共享模式,以前我在美国的一些颇有影响力的杂志上也看到过一些介绍,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其中所附的一些照片,显示大量废弃单车堆积如山。在上面那个话题链接里,对这个经营模式的怀疑,也基本上集中在单车的损耗上,不仅是自然损耗,也有人为损耗,包括贪便宜顺走单车的情况。我当时的想法,注意力也是集中在单车的损耗,认为时代不同了,单车的人为损耗,比如顺走的情况不会太严重。本质上还是认为单车的损耗是个不利因素。

    最近想的多一些,突然觉得,单车损耗真的是坏事么?白送,鼓励人拿,行不行?

    先看看美国股市上一些上市公司的市值。

    美国通用电器:2340亿

    美国吉利: 880亿

    美国通用汽车:510亿

    facebook 脸书 4420亿

    google 谷歌 6630亿

    amzon 亚马逊 4750亿

    以脸书为例和单车共享的经营模式比较一下。

    facebook 有很多用户,而这些用户基本上都是免费使用。单车共享,用户还要付费。如果以脸书为参照,不要说收费,就算是完全免费让用户使用,也不是问题。

    facebook 需要大量的服务器,而这些服务器需要很多的电费,也需要大量的带宽费用。单车共享的单车,就好比脸书的服务器。损耗的单车,就好比服务器用的电。只不过堆积如山的废弃单车比看不到的电费更具有冲击力。网上看到的一个说法,脸书的一个新的数据中心消耗电费一年大概3千1百万美元。如果以脸书为参照,一年损耗价值3千万美元的单车,应该也不是一个大问题。以100美元一辆单车来算,可以损耗30万辆,应该比大部分照片显示的堆积如山更堆积如山。

    facebook 有很多app免费供人下载,就是希望大家用它的功能。同样道理,其实单车共享也可以完全鼓励用户免费使用,有人顺走不是,参照脸书,这种行为完全可以默默鼓励。只要用户喜欢用它的单车就好。

    所以,这么一想,原来觉得让人担忧的单车损耗问题,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甚至,是个非常大的推动力。

    从单个公司的角度来说,是总体收益 - 总体成本。在某些地方的损失,其实是投资,在另外的地方获得回报。这些损耗的东西,对单个公司而言,的确无论怎么说,都是损失。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其实是收益。

    电费对脸书来说,是个经营成本,但是对电力公司来说,就是利润。损耗的单车,对单车共享公司来说,是个成本,但是对制造单车的企业来说,就是利润。对回收公司而言,也是利润。

    为什么美国经济以消费经济为主?简单的说,就是有了消费,钱就能流通。钱的流通越快,大家就觉得越富有,GDP也就越高。

    比如我有500块钱,在甲那里消费,然后甲在乙那里消费,然后乙又在我这里消费,500块钱又回到我这里。钱转了一圈,大家手头的钱没有变化,但是都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流转的越快,单位时间内每个人获得的东西越多。

    所以,单车的损耗,对单个单车共享公司来说,看上去是亏了,但是单车更新快了,每个在用的单车可能就更新,款式更好,用户就更喜欢用它的服务。大家去饭馆,一般都是喜欢餐桌新一些,地面干净一些,厕所干净一些。如果一家餐馆舍不得更新,桌子椅子用久了继续用,地面地毯脏了继续用,回头客恐怕会少。如果它能够在旧到一点程度就换,整个环境让人感觉好,回头客恐怕也多一些。也就是说,同样是一笔钱砸下去,是损耗还是投资,也要换角度看才行。

    脸书的投入很大,现在看来,广告收益也不错,总体来说,还是赚多于亏。同样是用户量巨多,也不是每个网络公司都能够象脸书一样。比如twitter,推特,用户数量也很多,但是日子不好过。一来可能是经营本身的问题,二来可能是所提供的用户功能,导致广告功能不容易实现。

    同样道理,虽然前面拿单车共享和脸书做对比,单车共享要实现收益,恐怕还要化心思考虑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得收益。数据是王,用户数据是大王。这点肯定是主要方向。具体怎么实现,就看各个单车共享公司的造化了。如果是广告角度,寄希望在中国国内广告收益,难度可能比较大。从西西河的经验来说,同样的访问用户数量,国内所得收益是美国所得收益的零头。主要还是国内广告价格太低。

    留此帖,看看几年后发展状况。

    关键词(Tags): #单车共享#共享单车#网络经济#消费经济#损耗收益通宝推:wage,nettman,希宝,mezhan,莫飞,蓝鸟,雨辰老人,
    • 家园 更新下最新的信息(7月5日)

      [URL=链接]上海市委书记韩正骑共享单车照片刷屏,网友为啥喊“酷” http://www.guancha.cn/politics/2017_07_06_416773.shtml[/URL]

      内文引用

      记得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有记者问韩正关于共享单车等共享经济问题,他说:“我先表明我的态度:共享单车,我支持。这样的一个创新举措,我非常赞赏。”

      当时,上海的共享单车投放量约45万辆, 注册用户450万,每天使用量大体超过100万辆次,自行车生产厂家甚至来不及生产。这个新生事物短时间发展非常快,韩正说,“百姓很欢迎,社会也关注”。

      韩正即兴的回答很是直接:“你问我,出了一些问题怎么看?这是发展中的问题,政府首先的态度是支持。对这种创新的举措,政府应该予以拥抱。”韩正说:“发展中的问题同样需要努力解决,我们要发展、要规范,并且要想办法让每个使用者来更好规范自己行为来使用。”

      韩正当时的表态以及今天的骑行,都在表明一个观点:共享单车已经不只是用来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它应该能成为大城市既低碳、又节能的一种出行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 家园 共享单车本来就是公益性的

        以为共享单车能依靠收取使用费挣钱的才是真的脑子有问题,如果加上押金的投资行为、车身广告、APP广告等收益,估计能够勉强维持。真正成本大头就是设备损耗和人工成本,所以有地方政府介入,通过宣传降低设备损耗,提供优惠减少人工成本,才是公益性活动的发展方向。

    • 家园 更新下最新的信息(7月5日)

      今天(7月5日),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发布共享自行车三项团体标准,包括三方面内容:《共享自行车第一部分:自行车》、《共享自行车第二部分:电助力自行车》和《共享自行车服务规范》。

      有三点值得注意:

      1、单车连续使用三年强制报废。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总工程师徐道行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这条规定的真实目的,还是在于抑制市场的投放量,遏制饱和无序的竞争。

      2、对车辆防腐蚀性有要求,同时锁具要求具有互联网功能。那么那些无法定位的终端必须退出市场。

      3、共享自行车按照车辆总数不低于5‰的比例配备维保人员。

      如果严格按照规范实施:

      1、三年强制报废,对于设计寿命5年的摩拜来说,成本压力马上就来了。

      2、OFO的成本将增加。增加GPS及智能锁,以前描述的300成本,应该是做不到了。

      3、即便按OFO旧有的成本计算,1000辆单车3年的投放成本是30万。但是3年的维护人员开支(按每人每年5万计算,即每月4千工资)高达75万。

      ----------

      不过么,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的这个,是否会成为政府的强制性标准尚未可知。只是按这个要求来看的话,共享单车不会是个好生意。

    • 家园 摩拜的方案是营运赚钱的

      一台车成本300,一个百万人口城市投放5万辆,车辆成本1500万,一天10万次租用,每次1元,一天10万元收入,就算一年里搞60天的免费骑推广,也可收入3000万。平均每台车一年维修成本按50元算,一个城市营运开支500万。这样摩拜也能盈利750万。

      • 家园 这你算错了,摩拜的成本至少在七八百

        当然这是相对于普通自行车的销量而言,上个月摩拜的数据我有因为我们是某元器件供应商是百万为单位的,但是总物料成本也不会低于五百,还有运营费用。

        • 家园

          不止成本算错了。

          日订单量是不均匀的。雨天,雪天几乎没法骑行。太热太冷大风不适合骑行。总的来说,1年里适合骑行的估计也就200天的样子。4月和9月时的晴天在一年中是比较适合骑行的。所以嘛你看他们公布出日订单量往往就是这两个月,因为这个数据好看。

    • 家园 最大的问题是公共资源被私营企业占用

      还是用Facebook打比方,等于用户上脸书不用交国营电信公司的宽带费。“共享”单车的需求同城市人口规模成正比,而道路、停车空间等公共空间的价值与城市人口规模成正比;也就是小城镇的需求约等于零,同时被占用的公共资源的单价也约等于零,而大城市需求大,同时被占用的公共资源的单价也大。其实就是大城市地方政府被私营企业薅羊毛,地方政府现在已经反应过来,又会是政府,私企,用户三方博弈,最后还是会像打车一样,用户买单。

      末尾还想强调一句:科技(创新)啊,多少垄断以汝之名作恶。

      • 家园 公共马路上被私家车占作停车位的空间多了去

        双车道变单车道的多的是,我上班的附近就是交警队,交警队周围的一圈街道全部从双车道全划出停车位,然后都变成单车道。

        每天经过那附近时都是提心吊胆,生怕停在路边的车门突然打开或者路边的车突然蹿出来。

      • 家园 共享单车对普通自行车形成了降维打击

        我敢说自行车厂除了专业运动类型的,不接共享单车订单百分之九十就是个死。共享单车把普通自行车挤死之后资源就空出来了,如今已经可以在共享单车发达的地区看到几乎没有新车销售了,路上普通自行车也越来越少

        • 家园 宏观角度看还是有区别的

          你考虑的这点没错,私人自行车的减少确实向共享单车企业释放了本身所占用的公共资源。但是,区别在于,没有共享单车前,私人自行车的保有和使用量就是本身的需求量,占用的公共资源政府能根据比较稳定的需求作出估算并相应满足并适当获取对价,表现形式在留出多宽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侧留出多少停车区、安排多少人员看管维持、自行车税收多少(当然现在没有了),停车费收多少(很多地方现在也没有了)。

          共享单车出现后,为了抢占市场,获取份额,最终能击垮同行而获得垄断收益,每家企业都投放了大于实际需求数量的单车,多家企业叠加起来的超额数量,事实上占用了过多且稀缺的公共资源;况且私人自行车一天24小时内多数时间是停放在小区自行车库,而共享单车绝大多数都停放在人行道侧非停车划区,导致的结果是本来就不宽的人行道被占据了一半。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公共资源,关我屁事。其实在城市发展阶段,尤其是市中心(也是共享单车最密集的区域),为了改善交通,地块被拍卖开发后,中标的开发商需要让出1车道宽3.5-5米的红线外土地给政府用作马路,占比如此高的成本最后还是转嫁到购房者身上,也就是说只要你在这个城市买房,甚至是租房,你就为共享单车公司占用的公共资源买了单。现在政府回过神来,一定会从单车公司找补回来,即使地方法规上给予合法地位,也要得到经济补偿;按照十几年前每辆次停车5毛钱的标准,按照现在的物价,每辆共享单车每天24小时的占用公共资源的对价可能达到每天2-5元,按照之前公开信息给出盈利模式,每辆单车每天只要接4单即收费4元,就能在2-3年回本,一旦政府向企业收取每辆每天2-5元的费用后,现有的盈利模式一下子就不盈利了,至少提价50-100%的收费才能维持原有的盈利模式,但如此费用,届时消费者是否买账?供求关系曲线移动后,失去的用户是否会逼迫单车公司继续涨价?

          以上就是我认为,共享单车将会面临最大的问题。

          通宝推:明心灵竹,
          • 家园 有gps,在指定区外停车加移车费,不过是几行代码的事

            当然没人会靠这创收,不然精明的市民会想着如何在车上堆车解决蒙骗gps。政府倒是会想着如何用罚款管理共享自行车,反正有市政府想出法子,其它市政府会跟着学。市民信用值很快就会和共享车用户评估挂钩。大数据下,每天行程,用哪辆车,起点终点,上下家评值,算法打分。用户觉得没人看到,所以可以乱停,私用,大数据下其实一览无馀。政府想找用户批评教育,提高思想也是分分钟的事。是不是最后的斗争,1984终于要实现, 寒气往脊梁骨上冒?

            • 家园 GPS的精度达不到你的要求

              信号好的时候可以达到10m平均,信号差的时候要到20米,甚至更糟。导航的时候是根据你的行进和道路拟合出来的,真实精度远低于你的想象。

              强行执行指定区域停车会导致无数纠纷,谁敢这么执行,马上就一大堆诉讼和海量退车。

              真的要搞GPS,也是对停车的鼓励行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