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教女经历使我深感汉语是一种落后的语言 -- 普罗丁
是普希金还是托尔斯泰还是谁,实在想不起来了(当时我小学1、2年纪),大意是这样的:
情人间的低语最好用法语说;严谨的律法最好用德语说;科学的规则最好用拉丁文……以上这些,通通可以用俄语!
部分同意"在哪儿长大,她就是哪儿的人,哪儿的文化."父母对孩子还是会有很大的影响的。
对我们来说,英语是工具;对她们来说,中文是工具。学好没坏处。我对楼主的盲目崇拜看不惯。
我老妈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我不反对你观察到的现象,可是这和你的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我以前做过技术工作,也牵涉到中英文之间的翻译问题,有些技术资料是找翻译公司的人翻译的,他们是些懂英语和汉语但是不懂或者说不太懂技术的人。他们的翻译作品我可以这么说,外行看了会莫名其妙,因为有技术困难;内行看了哈哈大笑,因为知道他们错在哪里。也就是说,就算你使用不恰当的语言,对于熟悉这项技术的人来说,仍然没有理解上的困难,这是因为,科学技术方面的东西,有它内在的联系,一点点语言错误不会成为大的问题。
翻译技术资料,不是真正理解技术的人,很难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完整,这和语言无关,和搞翻译的人有关!你要搞好翻译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把翻译人员训练好,他们真的理解了才能用中文表达出来。
你不如教你女儿外文算了,放弃做中国人算了
问可爱的小胖爹。
任何语言都足以清晰的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含义。说某种语言好某种语言坏的"老师",大都是半瓶子水。就中国来说,说这些话的老师们,通常来说是中文也没学好,别国语言也没怎么入门。
英语和中文,这两者如果我们都能入门的话,便会发现这两者写出来的东西有着高度的互换性。英语能够完美表达的概念,用中文来表达也毫无问题,反之亦然。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有英文的含义中文表达不出来,或者表达不清晰的说法呢?对于这些人,问题在于,他们自己的中文是不是过了关?根据我的观察,就算在学术界,十有七八的专家们恐怕也是过不了关的。美国人搞英语写作,也同样如此。很多美国专家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惨不忍睹。不大修大改,那是上不了台面的。
对于你这个“自己写出来的文章,别人读不懂”的经历,我也有过。关键是什么呢?很简单,自己看起来已经表达的很清晰的流程,其实并没表达清楚。就读者看来,我们自己写的文章就会有严重的逻辑跳跃问题。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读者会骂你的文章“前言不搭后语”。
这是一个语言的使用问题,但绝对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以前大诗人杜甫还是白居易同学,强调文章要写到老婆婆都能听得懂。我们写出来的东西,别说老婆婆,同行业的专家们都看不懂。这个是语言问题,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当然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嘛。
归根到底,你这个经验其实说明的问题是,你的写作能力不如原文献的作者。而不是你用的语言不如原文献作者用的语言。
你说的我完全不同意。不过态度很认真。
申请科研基金,或大致相同的结果在国内国外发表,那感受就很不同了。
同样,在同一项目下,同一个标准操作规程用两种语言写出来,实际运用中的效果是很不一样的。
为啥拼音文不叫汉语?
你担心里边没有汉字?放心吧,大大的有。
举一个例子: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6/711077.shtml
中文是惟一一门无法被强势拼音文字融解掉的文字,是一门不需要学习者身处语言环境就能轻松学习识写的文字(常用字不超过一千,形音分离)。换言之,是天然的世界第一外语。我们可以跟所有的拼音文字民族说,用中文吧,我们不会让你们的语言变得不纯结,同时我们的文字可以让你们的孩子更有想像力。
争“中文不差”太多的话,容易叫人看不清上述事实,即如果中国人争气,我们未必不能占据英语现在的地位。
是得注意安全啊,ipad这么贵,别摔坏了,呵呵
我觉得,你所说的英语更适合于科研,是因为各种学术规范,各种学术名词大都是用英语制定的!中文的各种规范多是后来从英语翻译过来的,还有各种有点影响的科技论文特别是生物研究的大都是英语发表的!
听某个人说好像这是罗蒙诺索夫说的,法语适于对情人,西班牙语适于对朋友,德语适于对敌人,而俄语适于所用情况。
咱外语不佳,不好评论老先生说的对不对,不过他对自己母语的热爱可甩LZ几十条街。
会不会是做广告的,或者是钓鱼的?
正是如此。
所以需要用拼音文重定(包括重译)各学科的术语。这是拼音文前进路上最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