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谈汉字与拼音文字的比较 (上) -- 人间树

共:💬169 🌺543 🌵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考试总是要钻牛角尖,高考语文就是一例

GRE 的 verbal 相当于语文科。GRE 要背,语文考试难道不要?只不过记忆材料不是单词,而是用于应试的疑难字词、疑难句法、篇章分析材料。在考试之外,这些东西同样没多大用处。

家园 大有关系。当初的翻译者是很认真的

熵是热力学概念。同时,一般而言,系统的温度升高,熵值增大。

温度-热则和“火”旁联系是很自然的事情。

家园 LZ这篇还是偏向很强的写法

拿他这种严苛标准去钻一下英文演变试试?一样会得出一大堆缺点来。诚然,作为对“汉字就是好啊就是好”的反动,这是有意义的。然则……

家园 这是学术发展跟不上,翻译滞后造成的

题外话,我觉得zero-sum game比它的汉语翻译零和博弈好懂,revealed preference比显示偏好好懂,当然这可能是翻译的问题,而不是汉语的问题

这些术语本来就是用英文定义的,在中文中没有对应的词汇,完全是翻译者比照着英文词汇勉强造出来的……这当中翻译者不但要懂英文词汇,更要对中文有足够的语感。遗憾的是很多情况下后者是翻译者所欠缺的。

个人觉得零和博弈还好懂些,“显示偏好”就有些莫名其妙了。不如翻成“外显偏好”“表像偏好”之类的还好理解点。

家园 在你认为别人思维有问题之前,最好先审视自己

1. 你能论证就是没关系吗?如果是巧合,需要多大的概率?

女书断然不可能是女人没事闲得就发明一套文字体系,记得都得的《最后一课》吗?当轩辕黄帝或者舜的军队征服了蚩尤或者三苗地区后(这里就是湖南),禁用当地人的语言是一点也不奇怪的。而当地人通过女人这一不被注意的方式,瞒着汉人把自己的文字又传承了几千年。从逻辑上讲,战败的民族把一种“钉子字”带到两河比一群苏美尔女人跑到湖南江永等深山里去传播楔形文字通顺的多。

2.过于相似的东西,猜测同源有问题吗?一定就不同源,一定就是巧合?相隔万里的2个民族,都发明一种文字,写法,笔画,排列方式都极为接近的文字系统概率会有多大?

3. 6平方公里是 6百万平方米,是不小。 在山东日照地区,和这个同时代的尧王城遗址和两城遗址也不小。两城大于100万,尧王城现在勘测到的也接近300万平方米。而且,我敢说,这不是那个时代最大的。根据《尚书 禹贡》里九州进贡路线来看。尧舜时代的都城,应该在济宁,济南,泰安,临沂这几个城市附近。日照的这2个大型遗址,还肯定不是都城。只是我们现在还没发现就是了。

4. 这里就是你的思维问题所在。你中了儒家的忽悠了。司马迁写的很清楚,“文王拘而演周易”。注意,只是“演”,不是“创”。河图洛书要么是为了巩固权力演的戏,要么就是当时的意外“考古”发现。“曰连山,曰归藏“,易经比周易要早的多,周易只是易经的一家之言。连山易里的符号,就是楔形文字里最常见的钉子形状。连山易有说法是和黄帝有关的。先秦其他各家典籍里,也有零星的叙述。

中国的东西,从来不需要外星人的。就像《管子 地数》里就知道海7 陆3,而且大地东西2万8千,南北2万6千(你自己去量量亚欧大陆的东西,南北长度) 邹衍就知道中国只是赤县神州的东南一隅,天下还有大九州(《论衡》里有)。《山海经》里长度,也是精确到个位的上万里的距离。而《山海经》西山经里,几千里后河流就不是北流注北海,就是西流注入西海。

当你哪怕只带着20%的信任度去读这些2千多年前的典籍时,去翻翻地图,去思考思考,就知道用不着外星人出场。

5. 这是你的说法,你找出个《史记》,《韩非子》,《战国策》,《管子》,《孟子》里边有这些神话的篇出来就行。先秦典籍里,尤其法家典籍里,比如《韩非子》里对有巢氏,燧人氏,共工等的描写,几乎看不到任何神话的感觉。史记开篇的那几篇记里,也几乎没有神话成分。《尚书》里对尧舜禹的描写,也是标准的人,没有丝毫神的成分。实际上,今天的专家,都是空口白牙的多,还考古学还原。没有任何考古证据就敢说《尚书 禹贡》是伪作,这些专家,和当年张口就说麻雀是四害的专家一个德性。

三星堆像老外?那你来出证据把。三星堆的面具,青铜纹路,和商朝的还是有明显相互影响痕迹。我到要看看你咋看出像老外来的。不要看2大眼泡就是老外,《史记》里明文记录,蜀王蚕从”纵目“。

好了,问你个基本问题。早期苏美尔人,早期埃及人,最早的罗马人。头发什么颜色的?苏美尔人的鼻子高不高?这些我认为比神的样子更说明问题,在头发颜色都不是黑色的埃及,两河和意大利,确都是由黑头发,低鼻梁(相对西方人而言)最早创立文明,你觉得能反映什么问题?

通宝推:灰灵,唵啊吽,
家园 那一种文字更好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文字的后面是文化。所有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传统,有长处也有短处。汉字是用来表述中国文化的。英文是用来表述英美文化的。西班牙文是用来表述拉美文化的。文字文化互为倚角,缺一不可。比较文字事实上是在比较文化,而通常的看法是文化只有不同没有优劣。

在文化传承中,有音无字,有字无音都是很普通的现象。古拉丁语,古埃及语,古印地语都没人知道音是如何发的。中国的甲骨文也没有发音。近代如满文也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如何发音了。

家园 说你有问题还不服

1

陶符就那么几十个,其形状与女书的差距颇大,根本没有任何巧合需要谈。

陶符与女书之间的聠系是需要你先建立起来的,你有任何一点证据来建立这个联系吗。

老实说,如果你只是来陶符或女书来说事,我只会觉得你幼稚,不会说你学风有问题。

但你拿二者拿到一起说,就出问题了,

你用陶符的年代+女书的形似来说事,

却全然不顾一个基本事实:

陶符与女书之间没有什么形似可言。

你贴了女书和苏美尔泥板,却没有贴陶符的图片,让我觉得实难解。

关于陶符,主流的意见认为它不是文字。

高明先生说:

为什么在汉字已发展到完全成熟的商代,及至春秋战国时代,陶符仍独立存在,既无变化亦未被新的字体代替,继续为陶工使用。

难道春秋战国时代的制陶工人和现在的古文字学家与艺术家一样,还掌握并运用早被社会淘汰了的新石器时代的古老陶文,无论如何

难合情理。

只能用民族调查的资料来说明。

汪宁生先生对西双版纳傣族的调查说明,这是几家人合制时的辨识符号,没什么含义,只要认出是自己的产品即可。

2

你倒具体讲讲这个极为接近是怎么回事。

我这厢洗耳,聆听教诲。

3

没证据要等拿到证据再说,不能拿手中没有的东西作证据。

4

这就是你学风问题所在,文献材料众多,需要辨析,不能不合你意的宣布为忽悠。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这段没并有讲易的由来,只是讲河图洛书的由来。

与“文王拘而演周易”没有任何抵触之处。

说到司马迁,他可没有把发明车轮归功到黄帝头上,你怎么又不尊重他的意见呢?

说到《管子》,更是你思维问题的明证,

管子对曰:“燧人以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

这段分明是说,共工时代的大洪水,使得当时人们活动区域的水陆比成了七三开。共工利用这个形势来称王。

洪水退后的其他时代,和洪水暴发之前的其他时代,都不是这个水陆比。

你居然能拿来作例证,完全不顾

地点:当时人们活动区域——整个地球

时代:共工时代——当代

之间的风马牛不相及。

5

这和你的4本身就自相矛盾。

山海经里的神话成分你就不提了。

司马迁自承的

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对神话资料的弃而不录你就视而不见了。

6

你的神话说需要验证,我可以帮你提供思路。

当中国人传播文明之时,其他民族处于什么样的文明水平?

一,一无所有

那么所有的文化如

遂人(火),有巢(搭草棚子),疱牺(屠宰),神农(农业),轩辕(车)

都是中国人传的,那么在他们的神话里这些文明应该来自同一个神,对吗?

二 ,别的文化已经有了,就是没有文字

那么,对他们而言,文字应该是神传的,别的不是,对吗?

有这样的民族吗?

只要你承认他们有一项成果是自创的,而这在他们的神话中也是神传的,你的推导就无法立足。

你自己看看,上面的两难你有没有办法解脱。

我试目以待。

7

你说

三星堆像老外?那你来出证据把。

你去找陈德安吧

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

外链出处

家园 这个,滔滔江水,其实是没法真的找出源头来的……

以长江为例子,长江的源头,最早的认为是当曲,但是当曲其实有三百多公里长,流域面积达数万平方公里的河流(钱塘江的流域面积也不过是这个数)。那么可以说的当曲的源头就是长江的源头了吗?呵呵。如果是那样为什么教材上不直接地说长江的源头是“多朝能”呢?随着对长江的进一步认识,长江的源地现在有两源甚至是三源说。很有趣吧。

我们对自身的认识有对长江的认识那么确切吗?

但是长江可能源自阿尔卑斯山吗?多瑙河可能源自泰山吗?

家园 貌似没几个人使用啊

和昔在汉语中的广泛使用还是不大一样啊。而且应该只能对应去年,昔在汉语中感觉是对应过去相当长的时间。

”几载沉浮人憔悴,昔日佳人今伴谁。“

这句话里,这个昔日一下子把作者回忆和曾经恋人几年的幸福时光的感觉和已经失去所爱都描绘了出来。这句小诗,我个人感觉用英语翻译表达出昔日的感觉来就非常难。

这是随手查到的网络小诗,贴全把。

七月七日·情

孤灯独影酒一杯,

醉看银河鹊未归,

鹊桥痴郎诉心扉,

海誓山盟渡轮回。

吾近西楼又徘徊,

遥想前程痛心扉;

几载沉浮人憔悴,

昔日佳人今伴谁。

家园 英语里是新造的

但是也可以解释为过去的年代,不一定是去年。法语里的antan则是一个古词,原来也是去年的意思(an是年的意思),但是后来也作为“以前的年代”解释。“昔年之雪而今安在”,这个意境也是非常漂亮的。要说诗歌的以小见大,这和文化积淀有关,并非只是那几个文字带来信息。中文诗歌翻译成英文会损失信息,英文诗歌翻译成中文也一样。

这种东西,还是要实证,虚的理由一条条扯不管用。想妄自菲薄就能扯出妄自菲薄的理由来,想狂妄自大的也可以扯出狂妄自大的理由来。

家园 夸克quark在英语中也是象声词,汉语音译过来也算忠实

于起名者的意图了。

家园 这个同意

意境表达本来就是离不开文化积淀的。汉字再优雅完美,使用汉字的人如果变的愚昧,蔽塞,自大,而又自以为是后,再好的汉字系统,也无法写出优美感人的诗文。自贾谊英年早逝之后,2千多年来,用汉字写成的文章中,再无《过秦论》。

所谓分析汉语,英语优劣,本无意义。大英日不落的米字旗飘扬在圆明园废墟上的时候,再优秀的汉子系统,也有可能被人灭绝。而今天,之所以这个话题能有人提了,是因为短短几十年,大量的中国人从贫穷愚昧中走出,掌握了知识,控制了部分资源和权力,在这个世界上,中国人的地位在变,尽管也许还在黑夜中,但东方欲晓的迹象已经出现。

当中国的科技超越世界各国,当中国的财富成为世界最多,当五星旗下的战舰和飞船遍布世界大洋和浩瀚星空的时候,不需要我们去论证什么,这个世界上就会有很多人,可能是无数外国专家来论证,汉语是最优秀,最科学的语言。

我感觉,祖先留给我们的汉字这套系统,即使不是最好的,也足够我们使用。汉字的兴与衰,高效还是低效,不是因为汉字,而是因为用汉字的人。

通宝推:小飕风风,
家园 哦,长江6363公里的长度又是tg造假

同样的,尼罗河(6671公里)和南美洲和亚马逊河(6500公里)都是人为造假,因为源头找不到。

多源头没关系,但总会有大致位置和方向。不会凭空而来

长江不可能源自阿尔卑斯山,多瑙河也不可能源自泰山,但既然主流认为所有现代智能人都源自东非的一条裂谷,那么智人从泰山走到阿尔卑斯山就一点都不可能了?

中国人,法国人和尼安德特人的基因都有交集,而非洲人确没有。这些基因和分子生物学上的东西,结果就是客观的结果。但怎么作推理,怎么作假设,就不是纯客观的了。

而阿尔卑斯山上的冰川,就冰冻了5300年前的一位冰人”奥兹“。这个99年就发现的人类历史上保存最完好的活体,正如拿不准老大所说确用来大谈”重要的医学价值(扯淡了)“。

近日,意大利博尔扎诺市冰人研究所主任阿尔伯特辛克和他的同事宣布,他们已经对一具5300年前的木乃伊――― 奥兹冰人的染色体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其完整的基因图谱提供了精细的研究信息,将为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遗传疾病提供参考线索。

实际上,欧洲人只说奥兹”不属于已知的任何欧洲人种“。为啥加个欧洲?而奥兹脚上和手上,清晰而准确的按照中医的穴位的位置标示出了几十个穴道(貌似是治疗风湿还有胃病的吧,记不清了),刚开始也有欧洲人说根据这个可以说欧洲先发明针灸。但DNA测序后很快没人提了。

这个冰人奥兹,有一把青铜斧和一把加工工艺已经非常先进的淬火青铜匕首。欧洲人也不宣传,这个人类有史以来保存最完好的上古标本今天被用来”为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遗传疾病提供参考线索“。

多瑙河是不可能源自泰山,但被泰山下的人民使用了几千年的针灸穴位确活生生的,真实的出现在了阿尔卑斯山5300年前的冰冻古人奥兹身上。我们先不说DNA测序的问题。你觉得是奥兹从一个一直使用针灸的国家跑到了阿尔卑斯合理还是奥兹的亲人们后来不远万里跑来中国然后才让中国人学会针灸合理?如果你认为后者合理,那为什么欧洲其后5000年,都没有人记录,研究,学习和使用针灸技术?

通宝推:mezhan,dahuahua,
家园 我凭什么服你?

我的问题,你都是逃避,没一个敢回答的。我再问你一遍,最早的苏美尔人,埃及人和古罗马人,头发是不是黑色的?苏美尔的鼻子是不是相对周围的人都低?

1、 我从没提过陶符的事,你不要把你的思想安到我身上。说明我的链接你根本没看,我的观点,江永女书(极为类似苏美尔楔形文字),纳西东巴文(极为类似古埃及文字)和汉字及汉字前身的结绳类拼音文字是上古并存于中国大地上的不同民族的文字。只是轩辕黄帝和尧舜在战争胜利后剥夺了使用这2种文字的民族文字使用权,所以他们才以女书和流散到丽江那种极为偏远的地方继续保留。而他们中的另一部分远赴两河和埃及,开创了黑发人的文明。这是逻辑的推理,你认为逻辑有问题,找问题。实证我们可以等待考古的发现。

汉字前身是结绳拼音文字,说实在的,这我还是从你的 他山之索 可以解惑 文章里的得到的启发,我一下子才反映出中国文献里的结绳记事不是简单打个结记个数字那么简单。

至于那些专家,就像当初说麻雀是四害的专家一样。中国从来不缺这种大嘴专家。事实比专家靠得住,传说也比专家靠得住。

2、 书写都是从右开始,从上到下。形状都类似钉子,这个自己找图片看就行。如果有苏美尔文字专家和女书专家在,把2边的常用字进行比对就行。别的不说, ^ 和翻过俩的这种符号两种文字都是大量使用,造字巧合,我看概率不大。

3、 证据埋在地下不等于没有。而且已经考察确定的,就至少双方同时代,规模差距也不是太大。即使只使用两城遗址已经确定的100万平方米,也可以回答你

中国同时代拿得出可比的文明遗址吗?

这个问题了,就是有。

4.、我们各自举各自的证据。谁的证据多,谁的更权威,河友自有公论。三字经历的”曰连山,曰归藏,曰周易”已经点名了易经不止一家,也不是始于文王。对易经作解释的人多的是,拿来忽悠人算命图财的人也多的很,你也不用认为随便找个人的东西就能证明你的观点。

史记 周本纪

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这里也充分说明,周易八卦在之前早就有。而且,史记周本纪正文里,根本就没河图洛书什么事。

尚书 顾命

越七日癸酉,伯相命士须材。狄设黼扆、缀衣。牖间南向,敷重篾席,黼纯,华玉,仍几。西序东向,敷重厎席,缀纯,文贝,仍几。东序西向,敷重丰席,画纯,雕玉,仍几。西夹南向,敷重笋席,玄纷纯,漆,仍几。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胤之舞衣、大贝、鼖鼓,在西房;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

尚书里河图也只是和大玉、夷玉、天球一起出现,和后人扯的河图洛书也不沾边。

所以我说,对待中国的东西,想从真正的权威典籍里挑出什么神话的骨头不容易的。

而竹书里,又和儒家们的说法打架了。

《竹书纪年》云:“黄帝在河洛修坛沉璧,受龙图龟书”。

管子/第78篇揆度

齐桓公问于管子曰:“自燧人以来,其大会可得而闻乎?”管子对曰:“燧人以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至于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不利其器,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逐禽兽,实以益人。然后天下可得而牧也。至于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贵江汉之珠,其胜禽兽之仇,以大夫随之。”

这段咋贴全,这段你的分析可能有道理,不过也没看出明显水退的样子。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逐禽兽,黄帝这些措施应该也改变不了海陆比例。当然,这里算你对了,但管子地数里长度怎么来的,你还是回避了。邹衍的大九州,你也回避了。

5、 这段我没写,你反而写了。

“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不雅驯和是不是事实一定对等吗?司马迁实际上是受了儒生思想的影响,大量历史信息史记没有记录,但不等于没有。

司马迁也只敢说不敢言,反而是今天的专家,大嘴一张就敢说成神话,假的,错的。有神话成分,不一定意味就全是神话。

史记 大宛列传

 太史公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後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6、

一、 以《圣经》为例,上帝创造一切,发明一切。如果是有人传播给他们,那么传播者就被被传播者认为是发明一切的人。遂人(火),有巢(搭草棚子),疱牺(屠宰),神农(农业),轩辕(车)的成绩,就全成为一个人的事情。

苏美尔史诗里,文明史也是盗窃自一个地方。里面具体记录了几十项。

希腊,神很多。但类人。宙斯很牛很强大,但怕老婆。出来偷吃被老婆发现,一点脾气都没有。普罗米修斯盗火,被钉在高加索山。与其说这些是谁,不如说一群被后人神话的统治者。轩辕黄帝以云为官名,倒是很符合希腊神话的诸神特点。

另外,希腊神话古英雄都是战车射箭的。注意,希腊文化起源的岛屿上如果需要战车打仗,就有鬼了。希腊的地形特点也不适于战车的发挥,但希腊神话英雄确都是战车射箭的作战方式,那一种推理就是他们不是在当地打仗的。被征调到东方参加逐鹿之战?天方夜谭?如果从南欧一直到新疆和蒙古草原的鹿石能测定是哪个年代的,(假设是6800年前左右),那么也许就真不是天方夜谭了。

鹿石不可能是什么突厥人,蒙古人的东西。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像,那些纹饰什么的还清晰可辨。而草原鹿石,石人像都已经被自然蚕食的模糊不清晰了。在降雨远少于长安的草原,鹿石之类的本来就应该被岁月蚕食的慢。

二、这个问题还是我问你的问题,不是神传,那是谁造的?谁发明,创造,改进的? 藏语一类的有详细的人发明创造,但这些都是比较近的,人类从发展出第一个字母到建立起字母表,到能拼写出无数单词,这个过程必然漫长。那么有关于文字创造的传说,神话,或者故事才正常,没有反而不正常。汉字的演化路线是从结绳到汉字,那么拼音文字那?这个源头,需要你这个认为拼音文字优秀的人来给出。

7、中国大陆这种专家数不胜数。用曹圭的一句话形容“肉食者鄙”。你去找他站得住脚的证据出来。比如DNA测定中有中东人种特点,三星堆的青铜器和苏美尔什么的形制类似等。这种硬东西比什么都管用。

其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和工艺中可以看到二里头和二里岗文化的因素。三星堆的青铜礼器中以青铜尊为代表,青铜人像、动物等像独具特色。三星堆青铜冶铸技术较为成熟,器物造型丰富、结构精巧、富有生命力,形式和内涵达到高度的和谐,显现出恢宏磅礴、奇谲神秘和多元统一的独特风格。

家园 提一下,希腊战车的说法明显有问题

希腊文化起源的岛屿上如果需要战车打仗,就有鬼了。希腊的地形特点也不适于战车的发挥,

希腊地形不适合大范围的车战,但希腊古代军事斗争中,确实存在着车战的情况。

这里有考古发现,挖掘出的战车,就摆在西方的博物馆里。

也有文献证明,《荷马史诗》中就有车战的描写:

我掷出铜尖长枪,把他击中,他立即一头扎进尘埃里。我跳上他的战车,驶到战线最前列。高傲的埃佩奥斯人见他们的战车首领、作战最勇猛的人被打倒,纷纷逃遁。我像一团黑色的风暴追赶他们,俘获战车50辆,每辆车上有两个人,被我用枪打倒在地上,用牙齿啃泥土。

当然《荷马史诗》的描写可信度如何,这个标准也要统一,至少和中国神话的标准差不多。

我说这个,不是想挑战你的结论,只是想你可以修正一下你的论据。你说的也不能说完全没道理,古希腊战争中战车的使用确实有争议,从大的方面说有运输工具和战争器材等两种倾向不同的意见。

另外说一句,我个人推测,文化传播论应该是你的理论基础。只不过和西方的文化传播理论相反的是,你认为人类文明起源于中国。如果我理解错了,请你指出。

对文化传播论,我没什么特别的意见。但就战车问题我想提醒你一下。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战车证据是出现在西亚两河流域,而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战车是商朝末期。如果以地下考古发现为准,这一点上呢中国输了。但如果以书本记载为准,这一点上中国赢了,尚书里,夏启就有成熟的车兵。我就是想说,讨论的时候,标准尽量统一一下,标准多了,容易看花眼。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