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们何时才有科学大师 -- 青颍路
中科院基本上是被做理论的把持住了
谢谢,已在正文中加入“野败”的发现过程。
谢谢你的问题。部分回答请见楼上《解读袁隆平之二,绿色革命的举"一" 反"三" 》链接出处。以后将会谈及袁隆平的思路和方法。
下面是引用新浪上的一篇介绍文章:
湖南省领导顶着压力,依然把袁隆平请到1970全省农业科技大会的主席台,这样的雪中送炭,让孤独前行的袁隆平团队,在一片阴霾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力量,并迅速调整了研究方案,提出了“把杂交育种材料亲缘关系尽量拉大,用一种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新思路。
天道酬勤。1970年11月23日,正在北京查阅资料的袁隆平惊喜地收到两个助手从海南南红农场发来的电报:“找到雄性不育野生稻。”他来不及买车票,连夜挤上火车,直奔海南岛,一到农场,就来到实验田边,看到了那株比金子还要贵重的野生稻。
这株野生稻,正是在袁隆平关于“远缘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构想指导下,由李必湖和南红农场的技术员冯克珊发现的。
袁隆平来不及休息,他立即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又采集了稻花样品,放在显微镜下进行检验。最终确认,这确实是一株十分难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鉴于它是一株碘败型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当即高兴地命名为“野败”。
链接:外链出处
很显然, 袁的实验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项目,袁既不是理论的发明者,也不是杂交稻的实验先行者, 实际上他只是一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毫无疑问,袁对这个项目的成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杂交水稻的成功是建立在文革时期的举国支持上的。然而袁是反毛的,在文中文革对他实验的破坏之处详细描写,甚至夸大, 对他的支持和上千农技员以及后面上万农民的协助轻描淡写或避而不谈。假设袁晚生30年, 他还有可能发明杂交水稻吗?
我的答案很清晰, 不能。
袁为了自己的政治倾向或自己的私利, 歪曲历史的本来面貌, 让人对他的私德不得不打上问号。
如果现在有个人把一个教授研究到一半的东西给毁了,这个教授会对这个人是啥态度。
至于1970年的时候湖南的省委书记是谁,又是怎么上台的。这才是历史掩藏起来的东西。
后面的文革发动举国之力帮他, 袁为什么避而不谈?
关键的是袁的成功是靠人海战术外加运气,但袁独得荣誉。中国人讲究对别人宽容, 对自己严格,在袁这儿完全相反。再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难道这个主持制定政策让袁开始大范围的实验杂交稻,发动上万人协助的人比毛泽东还不能说? 比“沅江的饿殍”还不能说?
袁是能人, 与国家民族有功,但没有操守,不得不说于私德有亏。
30万,一年能存将近20万,贷款买房,10年多一点大概没有什么问题了(工资以后也会涨)。
如果是美国教授,想在纽约市区买套房子,我猜大概也要10年吧?
没有管理能力你能拉来课题吗?
现在是把教育资源"平分"给了每个中国人。
解放前是把教育资源集中给了少数人,那少数人当然能得到更好的成为大师的机会。
“大师”几个,不如“民工”一群!
以鲁迅为代表的纯思想、文化类暂时不计--不客气的说,那就是“国家不幸诗人幸”的杯具而已。
是北洋政府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高还是现在?
就是解放前流血的那群后来取得很高成就的,也是在美国的取得学术成就,在国内搞“两弹一星”等大项目的取得工程成就!
按这个标准,航天口和搞丝带、高铁、三峡等项目的领头人只要好好宣传也能算“大师”了。只不过他们还没有脱离一线,可能有保密要求不能大肆宣传而已。等他们退出一线了,他们就是“大师”了。
学术理论领域的可能还得等一段时间。
自然离常人不远。没被八卦算他幸运,被八卦使他出名的对价。
就是诺奖获得者,想被尊称“大师”也难了。
工程要的不是“合理的解释”,而是“合适的解决办法”。
至于能不能解释,并不特别追求--比如空气动力学的一些东西,理论不够用直接就做实体模型上风洞吹,只是尽量把实验方案做好少花钱多办事才是要追求的。
何谓创新,以何为创新,别人搞了三百年资本主义底蕴深厚,物质丰富,白兔这才刚刚打工挣了点钱就得陇望蜀了,人力资本还得靠时间的积淀,别拿日本韩国再来比较了,那种模式不适合的,知识创新还得有钱才行,白兔才啃了几年胡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