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们何时才有科学大师 -- 青颍路

共:💬147 🌺32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野败的发现和文革对杂交水稻的影响过程耐人寻味,

下面是引用新浪上的一篇介绍文章:

 

随着湖南各地科技人员的加入,袁隆平的队伍逐渐壮大了,最多的时候竟有50多人。他们在火车、轮船、飞机上浸种,甚至把珍贵的种子绑在腰上,利用体温催芽。2190个日日夜夜,这群“候鸟”先后用了1000多个水稻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实验,但最终都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原本就不被看好的“水稻杂交”更是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反对,而此时的袁隆平,已经进入了不惑之年。

  湖南省领导顶着压力,依然把袁隆平请到1970全省农业科技大会的主席台,这样的雪中送炭,让孤独前行的袁隆平团队,在一片阴霾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力量,并迅速调整了研究方案,提出了“把杂交育种材料亲缘关系尽量拉大,用一种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新思路。

  天道酬勤。1970年11月23日,正在北京查阅资料的袁隆平惊喜地收到两个助手从海南南红农场发来的电报:“找到雄性不育野生稻。”他来不及买车票,连夜挤上火车,直奔海南岛,一到农场,就来到实验田边,看到了那株比金子还要贵重的野生稻。

  这株野生稻,正是在袁隆平关于“远缘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构想指导下,由李必湖和南红农场的技术员冯克珊发现的。

  袁隆平来不及休息,他立即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又采集了稻花样品,放在显微镜下进行检验。最终确认,这确实是一株十分难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鉴于它是一株碘败型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当即高兴地命名为“野败”。

链接:外链出处

很显然, 袁的实验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项目,袁既不是理论的发明者,也不是杂交稻的实验先行者, 实际上他只是一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毫无疑问,袁对这个项目的成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杂交水稻的成功是建立在文革时期的举国支持上的。然而袁是反毛的,在文中文革对他实验的破坏之处详细描写,甚至夸大, 对他的支持和上千农技员以及后面上万农民的协助轻描淡写或避而不谈。假设袁晚生30年, 他还有可能发明杂交水稻吗?

我的答案很清晰, 不能。

袁为了自己的政治倾向或自己的私利, 歪曲历史的本来面貌, 让人对他的私德不得不打上问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