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我们何时才有科学大师 -- 青颍路
听说施一公也特别牛,在清华是个大红人,我一个朋友,系里第三名,他说第一名叫施一公要走了,保研读生物。
国内过分关注炸药奖的,都是不懂科学的文士才会这么吵吵炸药奖。
也许正如你说的那样
但是工程上不可测或者未知的东西也不亚于科学
工程上要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难度也未必亚于科学
至于科学高于工程,恐怕是自古希腊以来的一种传统式的傲慢而已
其实,诺贝尔奖的医学奖应该算做工程领域的奖项,更不用说1979年的
我既做基础科研,也做工程类。我的亲身体会就是做工程容易,做科研难。能说服我的法子,就是解剖一只麻雀。举一个工程上的例子,证明为什么你说“工程上不可测或者未知的东西也不亚于科学。工程上要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难度也未必亚于科学”。
因为我没有搞过基础科研
只是自己的臆测而已
这种事情,本身就很无聊
并且他是如何实现这个突破的?
具体地,这个细节别人为什么没有想到,没有做到?
袁隆平的思路和方法为同行提供了什么样的启发和引导?
既然要说伟人,详细说说这些?
上世纪初的量子力学发展,风起云涌,大师一个接着一个出现,薛定谔,狄拉克,爱因斯坦。。。人人身手不凡,创新论,搞多维思维。目的就是让你搞不懂,想民科,没门!大师形象于是就铭刻在后人的心目中。
话说有一哲人,号托马斯库恩,于众人眼花缭乱之后,拍手称道:革命!革命!这就是科学革命!科学要发展,不能一步一步爬台阶,知识量的简单积累和增加,五十篇(步)论文和一百篇(步)论文没啥两样。得跳龙门!跳了龙门,定下“帮规“(paradigm),你就是老大,当然,“帮规”(paradigm)得大伙认同,要不认同,有本事你自立门户, 不然,清理出场,当你的民科去!常规科学时期就得在一个规范指导下进行研究。时年公元1962年。
可不是,早在1929年,“千手观音“狄拉克就画了一个领地圈子: 我们哥几个已经把大部分物理领域和所有化学问题的物理和数学基础搞定了,小问题只是精确运用这些定律导致公式太难解而已。(Dirac, P. A. M. Proc. R. Soc. London, 1929,123, 714:The underlying physical laws necessary for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a large part of physics and the whole of chemistry are thus completely known, and the difficulty is only that the exact application of these laws leads to equations much too complicated to be soluble.)
他的声明差点让有理想的理论化学家全部失业。只是有几个老实头,也不想自立门户当大师,就一心一意地解薛定谔方程,没有计算机,就简化一点 (Robert S. Mulliken),也混上个诺贝尔奖,时年公元1966年。狄拉克的学生John Pople 更是不在乎跳龙门,刚有计算机就跟着一群人一步一步爬台阶逼近薛定谔方程,回头一看,已经在龙门之上,诺贝尔也拿了,时年公元1998年。
话说另有一人,号青颍路,居西西河中,忽然一日有悟,默默自语:看来这一步一步爬台阶也能跳龙门,也能定帮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忽然眼前一亮,见一人正从面前走过,遂大喝一声:袁隆平!
说之后我们那边的小麦产量提高了很多很多。具体多少是不知道,他没有跟我说,呵呵。
库恩提出的科学发展的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能不能同样适应于上世纪60年代的农业绿色革命?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怎样定义这场“土地” 革命。
上世纪,西方国家大规模投资农业科学研究,现代化种植模式、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农业产量突破。在上世纪下半叶,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消除了饥饿的威 胁。而后,美国把目光转向饥饿动荡的亚洲拉丁美洲前殖民国家地国家,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建立了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帮助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农业研究组织,研究发展中国家两种最 重要的农作物:水稻和小麦。一个是设在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另一个是设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他们所育品种在发展中国家迅速推广开来,产生了巨大效益。
中国人民独立的进行了自己的绿色革命,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农业科学家,用汗水,智慧,和生命,孕育了众多系列良种,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享誉世界。中国的绿色革命,改变了中国和世界。
可见,良种选育是绿色革命的中心。如果以遗传学家摩尔根193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奖和 医学奖作为遗传学的革命发展,再到当今人类和水稻基因组的全部破解作为两场科学革命标杆,60年以来代的良种选育似乎就是两场科学革命之间的常规植物科学研究。但是对生命的揭秘不是一两场革命所能完成的。现代科学也从来就不是为现有规范添砖加瓦。60年代以来的水稻选育就触及了一个生命遗传的重要现象:杂种优势。 其重要性,不光体现在粮食产量与人类生存,它也是对理解生命繁衍的重大挑战。今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依旧充满谜团。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而利用作物杂种优势提高产量是二十世纪农业科学的重大创举。(唐永政 冀德伟 车育,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那么,现在或将来回头看那段历史和成果,也许孕含着当初“孟德尔豌豆实验“的天机。创新,有时要在理解过去中发现的。
美国及东南亚水稻良种选育的举“一”
水稻良种选育长采取人工杂交、理化诱变、组织培养等手段,从水稻的分离世代 或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性状稳定的新品系进行纯化。通过遗传基因的重组或导入,从中选出经济性状比原种优越的个体。这种良种选育的过程即使利用杂交过程,但最后几经回合得到的是已经“纯化”的杂种后代。
国际水稻研究所在Henry M. Beachell领导下成功地将台湾省的“低脚乌尖”品种具有的矮秆基因,导入高产的印度尼西亚品种 “皮泰”中,培养出第一个半矮秆、高产、耐肥、抗倒伏、穗大、粒多的“国际稻8号(IR8)”品种。摩稻由此得名。但是,在Beachell也注意到IR8的缺点:抗病害性差,不好吃。于是他的学生Dr. Gurdev Singh Khush又继续培养“国际稻”系列良种,并在抗病害、适应性等方 面有了改进。Henry M. Beachell 和 Dr. Gurdev Singh Khush同获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只是“国际稻”系列良种是纯化后的单交育种,不是现代意义的杂交稻。纯化后的“国际稻”系列已不是继续利用杂种优势。
当一次“杂种”并不难,难的是一代代都是“杂种“
1926年,美国琼斯(JWJones)首次报道水稻具有杂种优势水稻杂种优势(见:杨峰谭学林陈丽娟水稻生殖障碍及杂种劣势研究综述,分子植物育种,2005 年,第3 卷,第1 期,第94-98 页 )。但是,水稻杂种优势的潜力只是用于上述的先杂交再纯化的育种过程。对于水稻来说,“当一次“杂种”并不难,难的是一代代都是“杂种“”为使水稻一直具有杂种优势。中日两国进行了各自的早期研究(应是研究独立, 没有资料证明起初有交流)。汤述翥写道:“日本对杂交粳稻的研究起步较早。1958 年日本东北大学胜尾清用中国红芒野生稻与日本粳稻“藤坂5 号”杂交,经连续回交后,育成了中国红芒野生稻细胞质的藤坂5 号不育系; 1966 年日本琉球大学新城长友用印度春籼“Chinsurah B oroⅡ”与中国粳稻“台中65”杂交,育成了“Chinsurah B oroⅡ”细胞质的台中65 不育系; 1968 年日本农业技术研究所渡道用缅甸籼稻“Lead rice”与日本粳稻“藤坂5 号”杂交,育成了“Lead rice”细胞质的藤坂5 号不育系。这些粳稻不育系由于未找到恢复系或虽三系配套、但遗传背景太近、无杂种优势,因此未能应用于生产。(汤述翥:2008 年3 月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and Life Science Edition))
慧眼识“杂种“
1964年,袁隆平率先在我国开展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所以,这是伟人的慧眼认准了方向。1964年也被公认为国际上第一次展开杂交水稻研究。
国际水稻研究所:杂交水稻发展史:Brief history of hybrid rice
1926 - Heterosis in rice reported
1964 - China started hybrid rice research
1970 - China discovered a commercially usable genetic tool for hybrid rice。
1973 - PTGMS rice was found in China
1974 - First commercial three-line rice hybrid released in China
1976 - Large scale hybrid rice commercialization began in China
1979 - IRRI revived research on hybrid rice
。。。
伟人的慧眼开始大海捞针,其对应的西方说法是“草堆里捞针“(find a needle in a haystack). 对袁隆平更贴切。为寻找不育系,从1964年的六七月问到1965年的六七月间,袁隆平与妻子邓哲在安江农校四周的稻田里寻觅,先后共勘查了14万余株正在扬花的稻穗,总共找 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他们采收了第一代雄性不育植株的种子。通过两个春秋的试验,袁隆平提出通过选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
袁隆平与他的弟子尹华奇、李必湖在6年的时间内,转战湖南,云南和海南岛,他们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与最初找到的不育株及其后 代进行了3000多个测定和回交试验,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能使他们的雄性不育后代保持100%的不育率的理想品种。似乎得到的唯一不育后代是“失败”。1970年,伟人的慧眼转向野生稻。1970年11月中旬,袁隆平安排李必湖和尹华奇除经营他们的杂交稻试验田外,还要继续寻找野生稻。而后,他独自北上进京查阅资料。1970年11月23日的上午,李必湖发现了一株长得很异常的野生稻,当李必湖断定这是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株后,给正在北京作理论探讨的袁隆平发去了一封报喜的电报。袁隆平连夜乘火车南下赶赴海南岛。袁隆平鉴定确认后当即为这棵野生雄性不育株命名为“野败”,其含意就是野生的雄性败育稻。历史从此改变。
1972 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才在Virmani 领导下开始杂交水稻研究。可是,他遭遇到巨大的阻力,其他科学家广泛怀疑,1973年,Virmani杂交水稻项目下马。 直到1979年,由于袁隆平的成功,国际水稻研究所才又恢复了杂交水稻研究。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而是江西的一位农技员找到的, 而且是在全国性的号召下找到的。由于有人担心这个事实会为文革加分而被隐瞒了。现在也没有人知道这位农技员姓名。
八卦一下啊, 把袁放在今天他能发明杂交水稻吗?
国外也一样,现在单打独斗的年代过去了。而且媒体太多,信息太乱,众星捧月般的捧出大师的年代已一去而不复返了。
以爱因斯坦为例,如果生活在当今时代,他很可能先因婚外情和间谍案而出名,科学成就反倒没那么多人关心。可这世上有完人吗?
诺贝尔奖?
中国的本科,美国的研究生,现在也是如此啊,差别就是一个诺贝尔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