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二十四史之探秘系列迷你版 -- 丽华天下

共:💬174 🌺1072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二十四史探秘040

      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曾说过:“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

      侠应该比儒更吸引人,那就先说“侠”。《史记》“游侠列传”里说了两个人,一个是朱家,另一个是郭解。朱家的故事很简单,大意是说,一个生在鲁地的叫朱家的人,喜欢行侠济困,仗义疏财,自己过着很俭朴的生活,财产都拿来帮助别人了。他曾经救过季布(参见前文《叫“布”的都很了不起》),当时笔者还在文中开玩笑说不知道这个人是叫朱家,还是一个姓朱的人家,看来应该是名字叫朱家了。朱家的事很简单,没提到他有什么刀来剑往的暴力事件,就此打住,后面来说郭解。

      郭解是轵县人(今河南济源市轵城镇),他爸当年就因为行侠,在汉文帝的时候被人给杀了。郭解小小年纪,就跟他老爹学习,一不高兴了就杀人,杀了不少,也杀出了名头。笔者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但凡那些小时候没杀过一个两个人的,是成不了气候的,老实如郭靖,小时候也误杀了铜尸陈玄风。所以,想成英雄侠客,一般人真做不来。😅

      按史记的描述,笔者觉得郭解长得比较像《射雕》里的裘千仞,五短身材,二级残废,阴险狠毒,裘千丈是喝酒的,裘千仞喝不喝酒老衲没印像了,但郭解作为汉初最负盛名的大侠,居然不喝酒,这太让人意外了。所谓侠客,李白有诗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无酒,怎能成侠?

      郭解不仅自己不喝酒,还因为此后一件与喝酒有关的事,得到了更多人的尊重。

      郭解有一个外甥,他的这个外甥倒是挺喜欢和人斗酒的,有一次在和别人喝酒时,仗着自己是大侠郭解的外甥,非得灌别人的酒,对方被惹怒了,管他三七二十一,一刀把郭解的外甥给杀了。那个人杀完人之后,头脑冷静下来,害怕了:这可是杀的郭解的外甥啊,郭解眼睛一瞪就是会死人的,这还得了,我得赶紧逃!于是凶手赶紧逃到外地去躲了起来。

      郭解的姐姐,也就是他外甥的老妈可不干了,儿子被人杀死了啊,心疼得不得了。她是一介女流,没办法为儿子报仇,于是就想激郭解去出头。她把她儿子的尸体摆在街边上,带话给郭解说:“你还是一代大侠,你看你现在外甥被人杀了,连个凶手都捉不到,真是羞煞人也!”郭解是有能量的人,发出了江湖追缉令,那个凶手走投无路,亲自来找郭解自首,并把那天的详细情况告诉了郭解。

      郭解一听,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对凶手说:“你杀得对,你没有错,错在我那个不成器的外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郭解撤销了江湖追缉令,并且自己出面安葬了外甥。江湖上的人听说了这件事,都说郭解为人仗义,公正无私,来投靠他的人越来越多。

      郭解年轻的时候恣意妄为,干了很多作奸犯科的事,比如窝藏盗匪呀,盗墓抢劫呀,私铸钱币呀,无论哪一条都会招来杀头之罪,但他运气好,每每逢凶化吉,也以此在江湖上闯下了万儿。等到郭解年纪大了之后,决心金盆洗手,改过自新,只是私下底还做一些“扶危济困”的事,来帮助道上的朋友。

      郭解自己不出手了,但江湖上追随他的糙子伢却没歇手。有一年,郭解外出后回家,按往常,人们都躲着他不抢他的道,以示尊重吧。但这次出了点问题,在道旁,有个人坐在那,岔着双腿,斜着眼睛,整个脸上都是挑衅的神情。郭解的小跟班发怒了,拔出剑来就要冲上去拼命,郭解赶紧拦住:“不要乱来!你想想,我在自己的家乡还被人这么不尊敬,肯定是我有地方做得不好,那是我的不对,他没有罪!”回到家后,打听清楚了这个人,然后告诉地方上的官员(历来官匪一家嘛)说:“这个人对我很重要,以后轮到他值更服役时,就想点办法帮他免掉吧。”这个人后来发现,几次该他去服役(就是没有报酬地去给官府做事情)时,他都被免了,觉得很奇怪,去问县里管事的人,才知道是郭解在后面帮他,于是赶紧去向郭解道歉谢罪。

      这样一来,跟着郭解的糙子伢更多了。跟班一多,给郭解带来了更大的名声,也给他带来了灾祸。

      事情要从汉武帝修茂陵说起。

      公元前140年,16岁的汉武帝即位,第二年就开始为自己修造陵墓。人未死先修陵,这陵便称为“寿陵”。汉武帝“寿陵”选址在槐里县茂乡,所以后来称为“茂陵”。此陵修造工期长达53年,封土高达46.5米,超过秦陵,其规模堪比埃及的小型金字塔。

      茂陵开始筹建阶段,总指挥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著名酷吏张汤。由于工程浩大,施工人员和监管官吏众多,茂陵工地周围很快成为繁华闹市。公元前138年,当茂陵工程进行到第二个年头的时候,汉武帝决定设立茂陵县,当时有富豪6万多户,27万多人。公元前127年,当茂陵工程进展到第13个年头时,汉王朝政府又从各地动迁富户豪族名士等数十万人到茂陵邑定居。对徙居茂陵的人,汉政府决定:赐钱20万,赐田2顷。

      在进入正题之前,笔者再扯点野棉花,多说几句茂陵的事吧。

      先说说茂陵规模有多大?大家都晓得秦始皇陵很大,笔者就把这两个作个简单的对比。秦始皇陵的建造工期是30多年,现在发现和发掘的几个从葬坑,即兵马俑坑和铜车马坑,早已震撼了海内外。而茂陵建造工期长达53年,工程费用占据国家税赋的三分之一,从葬规模之大可想而知。秦皇汉武,生前功业并驾齐驱,个性喜好类同,他们死后修的墓,不说茂陵一定超过秦始皇陵,那规模至少是相当的。

      再说说陪葬品。汉武帝生前爱马成癖,为获得大宛宝马,不惜发动一场战争(参见前文关于张骞里的贰师将军相关内容)。许多文物专家都认为,在茂陵地宫或从葬坑内当有数量很多、体型硕大而又精美的汗血宝马,相信还会有一定数量的活马殉葬。弄点这些殉葬的马的DNA出来,是不是可以克隆出几匹原汁原味的汗血宝马呢?😂

      另外,茂陵在历史上多次被盗。史书记录在案的有四起。第一次被盗,是汉武帝被埋入茂陵以后的第四年,即公元前84年。这一年的某一天,在茂陵以西60公里的扶风市场里,一个商人用青布三十匹、钱九万买得二件玉器,一件是玉箱,一件是玉杖。当时有人认出来,这是西边胡人献给汉武帝的宝贝,就把这个商人和两件玉器送官。一查,果然是汉武帝的陪葬品。当朝司法部门把玉箱、玉杖登记交公后,居然把这个商人平平安安地给放走了。这个案子的处理,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何况当朝皇帝就是汉武帝的幼子刘弗陵。

      茂陵还引发了一场大屠杀。汉武帝去世后,一切丧葬的操办由霍光执掌,霍光知道汉武帝喜爱女色,便从后宫中选了二百佳丽守陵陪寝,时间长了,这些美貌女子就和其他的守陵官吏私通,后来竟发展到肆无忌惮,淫声浪语,风言不绝。有人密告到京城,霍光得知后便下令杀了这二百守陵的女子。

      言归正传,笔者还是来说郭解吧。前127年,汉武帝决定迁全国的富豪到茂陵,郭解家就榜上有名。

      迁到茂陵去,虽然政府还给一定补偿,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就和现在的移民拆迁一样,本来在老家生活得好好的,非得把你房子拆了,给你一点小钱,让你到一个新的生活成本高、生活设施不配套的地方去住,鬼才愿意呢。但政府逼你去,你就不得不去。

      郭解是一个仗义疏财的人,家里其实也没什么钱,够不上被拆迁的标准,但谁叫他名声大呢?于是进了被迁移的“富豪榜”。所谓英雄惺惺相惜,大将军卫青听说了这个事,就到皇帝面前,想给他说两句公道话,说,别看郭解这么有名,其实家里也很穷,就不迁他了吧?汉武帝一听就生气了,说:他郭解只是一介平民,居然能打通关系让堂堂的大将军来给他说话,他要是穷的话,能请得动你卫青出面吗?不许叫穷,给我迁!

      天子动怒,郭解也不好用强了,只好乖乖地迁。

      郭解被迫迁到茂陵,其实和当地的一个小吏有关系。这个人姓杨,是县衙门里的一个帮办,是他举报的郭解,害得郭解家要迁徙。郭解的哥哥的儿子气不过,就偷偷跑去砍了杨帮办的头。杨家死了儿子,但一时没有证据,这事也就暂且按下,但郭杨两家从此结仇。

      杨家的家主继续追查儿子被杀的事,追查得很急,但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不明不白地死了,有证据指向郭家。于是杨家的人就准备了状子,准备去拦御马告状,这个准备告状的人,在皇宫外又被杀了,这还得了,居然在皇宫外杀人,汉武帝下令捉拿最大嫌疑犯郭解。

      这时候郭解听到风声,已经逃出函谷关。郭解是在江湖上混的人,关系多熟人多,很多人都罩着他,还有一些人为了保护他而自杀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反正政府费了很大的力气,费了很长的时间,才把郭解抓到。但麻烦又来了,郭解虽然杀了人,证据也在,但在他逃亡的这几年里,政府又下达过赦免令,杀人的可以免罪。眼看郭解又可以逃出升天了。

      郭解杀人被抓的事,在当时是一件大事,相当于前些年全国追捕“二王”吧,民间都在议论。作为郭解的老家,轵县的人当然更加关注,有一天,一个儒生就在和乡邻议论,说郭解这个人奸诈狡猾,屡屡犯法,这种人怎么会是你们所说的好人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个郭解的追随者,也就是那些糙子伢听了这话,过去一刀,把这个儒生杀了,还割了他的舌头。杀了人,凶手也逃之夭夭,没人知道是谁杀的这个儒生。

      郭解当时还没有被放出来,平白又摊了一件人命官司。办案的官员查了好久,也确实查不到这件事和郭解有什么关系,就向皇帝汇报说郭解没罪,要不放了他?这时候,时任御史大夫的公孙弘说,郭解只是一个平头百姓,因为行侠弄权,动不动就因为一点小事杀人。这事虽然郭解不知情,但事情由他引起,这个罪行,比他自己杀人还要重,应该判他大逆不道之罪。

      因为和一个小吏的争端,因为一群追随者的妄为,郭解因此而被灭了全族。

      刚才说的这个公孙弘,就是当时儒家的典型代表。说完了“侠”,笔者再来说“儒”。

      公孙弘虽然列为《史记·儒林列传》的第一位,其实在这里没讲他的故事,只列了他一篇奏章,向皇帝讲述儒生的重要性,希望皇上多用儒生做官,被汉武帝接纳。

      《史记》中另有一篇,将公孙弘与主父偃的故事合在一起,作了一个列传。公孙弘是齐国地界的人,深受儒学浸染,年少时做过县里的一个小狱官,后来因罪被免职,家里穷,就到海边放猪为生。到了他四十多岁的时候才开始学习《春秋》等儒家经典。到了汉武帝接位的时候,公孙弘已经60岁了,他被地方上举荐为博士,然后被派去出使匈奴,但出使的结果让皇上不满意,认为他无能,就把他赶回家去了。

      又过了11年,这时候的公孙弘已经71岁了,汉武帝再次召贤,地方上又推举他。公孙弘说,我已经去试用过一次,皇上认为我没用让我回来了,你们就不要推选我了吧。地方官坚持认为他这人不错,还是把他的名字报了上去。皇帝手下的人把全国报上来的贤人先预选了一遍,把公孙弘的名次排在最末位。但这次巧了,汉武帝光看他的答卷,就觉得十分对胃口,定为第一名,然后召他上殿,虽然他已经71岁了,但长得仪表堂堂,汉武帝这次看他十分顺眼,很是喜欢,还是让他留下来做了博士。

      公孙弘十分节俭,平时睡觉都只盖麻布被子,到后来当了大官也是这样,让同僚很是愤愤不平,说他故意装的。为人处事也作出一副敦厚的样子,而且从来都只给皇上建议,不帮皇上作决定。总而言之,他非常听汉武帝的话,什么事情都顺着皇上来,四年之后,他就由一个小小的博士升到了御史大夫,最后还让他做了丞相。

      别看公孙弘长得像忠厚长者,但其实为人猜忌多疑,内心城府很深。一些不小心得罪过他的人,他表面上装作不在乎,继续友好交往,但却在背后动刀子。主父偃和董仲舒就得罪过他,这两个人,前者被他杀了,后者被他弄到残暴的胶西王那里去做国相。

      公孙弘78岁的时候,在丞相的岗位上战斗到最后一刻,得以善终。

      儒林列传这个大拼盘里列举的儒生很多,除了公孙弘,还有申公、辕固生、韩婴、伏胜、倪宽、高堂生、徐生、商瞿、董仲舒、胡毋生、江生、褚大、殷忠、吕步舒等,事迹都很简略,老衲就不多说,单把那个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出名的董仲舒拿出来简单说一说吧。

      董仲舒是广川(今河北枣强广川镇)人,家里是书香门第,因此很有学问,30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大量招收弟子。

      董仲舒授课讲学很有特点,他在课堂上挂上一副帷幔,他在帷幔里面讲,学生在帷幔外面听,学生和老师互相看不到。教学生也是根据入门的时间长短来教,先到先学,所以很多人跟他学了多年,也没见过他的面。

      董仲舒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在汉景帝的时候被召入宫中当了博士,掌管经学讲授。

      汉武帝即位后,他和公孙弘同时被推举。汉武帝连续对董仲舒进行了三次策问,基本内容是天人关系问题,所以称为“天人三策”。第一次策问,汉武帝问的主要是如何巩固统治的权术,第二次策问,主要是问治理国家的政术,第三次策问主要是天人感应的法术。董仲舒在对策中,详细阐述了天人感应,论述了神权与君权的关系,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董仲舒对策后,被武帝派到江都易王刘非那里当国相。刘非是武帝的哥哥,此人粗暴、蛮横,一介武夫,但因为董仲舒当时声望很高,是举国知名的大儒,所以对董仲舒还是非常尊重,而且把董仲舒比作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的管仲。

      前135年,皇帝祭祖的地方长陵高园殿、辽东高庙发生了大火,董仲舒认为这是宣扬天人感应的好机会,于是带病坚持起草了一份奏章,以两次火灾说明上天已经对汉武帝发怒。结果奏章还没上,正巧主父偃到董仲舒家做客,看见奏章,因嫉妒董仲舒之才,就把奏章草稿偷走,交给了汉武帝。武帝看后大怒,决定将董仲舒斩首,后来又觉得他是个人才,杀了可惜,才下诏赦免,但他也因此丢了官成为平民。从此,董仲舒不敢再说灾异之事,而是干起了老本行,又教了十年的书。

      十年之后,董仲舒的名声越来越大,这时已经是御史大夫的公孙弘妒忌他的才华,就小心眼地推荐董仲舒去做胶西王刘瑞的国相。刘瑞也是汉武帝的哥哥,他比刘非更凶残、蛮横,过去不少做过他国相的人都被杀掉,或毒死。因董仲舒是知名的大儒,刘瑞对他还比较尊重。

      董仲舒在胶西国一直提心吊胆,小心谨慎,生怕哪天不小心被胶西王给杀了,这样熬了四年。四年之后,他就以年老有病为由,辞职回家。

      故事就讲到这里罢,后面开始笔者曰。笔者曰:乱世杀良将,盛世兴文狱。历史上逢乱世时,上前线杀啊砍啊的人多的是,带头大哥们不怕没人卖命,但凡手下将领有一点功绩之后,带头大哥就怕被取而代之,所以很多有名的将领都被主上杀了头。至于说“侠”这种怪物,他和将不同在于,将是归附于统治体系的,也就是居于庙堂之中,而侠是民间的,是草根的,是庙堂之外的,他受王法管辖,但却根本不把王法放在眼里,处处挑战统治秩序。即便是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但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那还要王法何用?乱臣贼子虽说人人得而诛,但乱臣也好,好歹都是朝廷命官,贼子也好,也是人命一条,太平盛世,朗朗乾坤,朝廷岂容侠聚众闹事,无视王法草菅人命?归根到底,“侠”是挑战了政府的权威,威胁到了统治者,政府不灭你灭谁?而儒者,在野时舞文弄墨,横挑鼻子竖挑眼,天天满腹牢骚;等到以儒而居庙堂高位了,又相互倾轧,竖挑鼻子横挑眼,时时口诛笔伐。等到太平盛世,君王们固然要文臣治世,但不需要再像乱世一样作出一副求贤若渴的样子来笼络人心,儒生们,听话,山呼万岁之后,跪安吧。敢叽叽歪歪,推出去砍头就是了。据说大学里面军训,教官们最听不得的是两种话,一是脏话,二是英语。脏话是直接骂教官的,拳打脚踢一顿,英语?听不懂,大概也许可能,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就在拐着弯儿骂教官,一样拳打脚踢一顿。有学问的皇上没几个,偶尔几个有学问的那都是装出来或者捧出来的,听到你个儒生夸我,那是满满的正能量,好,龙颜大悦,赏金銮殿召见,尚书房行走,你要是说些我不懂的,那肯定是在拐着弯而骂我,寻衅滋事罪或者嫖娼罪或者妄议中央罪都在等着你。

      史记到此结束,后面进入《汉书》。

    • 家园 张骞出使西域,是一次成本巨大的政治投机|二十四史探秘039

      张骞出使西域,是西汉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学的历史课本上对此也有介绍。《史记》在“大宛列传”中对此前前后后的来龙去脉写得很是详细。

      在汉武帝计划着对匈奴进行大规模打击的时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汉武帝从匈奴的降将那里听说,西域有个大月氏国家,其王被匈奴单于杀死,还把他的头颅做成酒器。月氏人忍受不了匈奴的奴役,便迁徙到天山北麓的伊犁河流域。后又受乌孙国的攻击,再向西南迁到妫水(今阿姆河)流域。月氏王想报杀父之仇,但苦于无人相助。汉武帝于是想联合大月氏一起攻打匈奴,形成左右夹击之势。

      汉武帝公开招募愿意去出使西域大月氏的使者。听到这个消息,郎官张骞揭了榜,成为西汉第一个出使西域的“大使”。

      汉武帝的这个想法,从军事角度来说,也不是不正确。但大月氏这个国家,也只是从匈奴那里听来的传说,汉朝的人从来都没有见过,汉武帝就这么一想,抱着“成功最好,不成功也无所谓”的心态,并没有太当一回事。所以,在张骞西去,一去十多年无音讯的情况下,西汉政府也由着他,没使出任何后招。

      出使西域的事情,笔者就从张骞开始说起吧。

      张骞是汉中城固人,刚开始,也是在宫中做一个小小的郎官,苦苦熬着,等着出头的机会。眼见自己年岁越来越大,也没做出什么突出的政绩,也没有机会靠近皇上讨得皇上的欢心,也没有后门关系来关照,看来想升官也是没什么机会了,只会像冯唐一样,头发胡子全白了还在做郎官。

      汉武帝征招出使西域的大使,消息出来,却没人应征。为什么呢?对于汉朝官员来说,首先,西域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去那里不知会面临一些什么样的风险。更重要的是,从汉朝的地方去到西域,必须通过河西走廊,而这里是被匈奴控制着,从这里通过,一旦被匈奴抓到,轻则成奴,重则丢命。

      能进宫做官的,即使是一个小小的郎官,家里环境都过得去,小日子不愁。面对未知的危险,谁也不愿意去冒这个险。这时,张骞站出来了。

      张骞愿意去冒这个险。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成功了呢?

      于是,建元二年(前138年),大使张骞奉命率领一百多人,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发,一个叫甘父的归顺胡人给他当向导和翻译,西行进入河西走廊。

      果然,张骞一进河西走廊,就碰上了匈奴的骑兵队,一行人全部被抓获,被押送到匈奴王庭,去见匈奴的单于。还好,单于没有杀掉张骞,只是把他们扣留和软禁起来。

      匈奴单于为了拉拢张骞,给了张骞非常好的生活待遇,还给张骞娶了匈奴的女子为妻,生了孩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一转眼,十年过去了。

      十年后的某一天,张骞趁匈奴人不备,抛下妻儿,带领随从逃出了匈奴王庭。

      他们向西急行,越过葱岭,到了大宛(今乌兹别克境内)。由大宛介绍,又通过康居(今哈萨克东南),到了大夏。大夏在今阿姆河流域。张骞这才找到了大月氏。

      十多年来,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们在迁到阿姆河畔后,小日子过得很舒坦,也不打算杀回去复国报仇了。

      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回国途中,又被匈奴拘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

      张骞出使时带着100多人,历经13年后,只剩下他和甘父两个人回来。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军事目的,但张骞这一趟走下来,对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日后打通河西走廊积累了资料。

      张骞在匈奴生活了十年时间,对匈奴比较了解,此后卫青攻打匈奴时,张骞也在军中,起着向导作用,以此立功,被武帝封为博望侯。

      十多年的冒险没有白废,一个小小的郎官,豁出去博一把,最终封侯,张骞觉得值了。

      当然,此后张骞在官场上也经历了一些沉浮,还被削职为平民,但后来汉武帝在大败匈奴后,又想起了西域的那些花花世界,有了再派使者西去的念头,于是,平民张骞又被汉武帝派上了用场。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每人备两匹马,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张骞和他的副使先后到了乌孙、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等国。出使的成就和作用笔者就不多说了,这和本文的主题无关。

      因为没有了匈奴的干扰,这次出使很顺利,四年之后他们便回了国。削了爵位和官职的平民张骞,又因此被封为大行令,重又位列九卿。第二年,张骞去世。

      张骞的故事激励了很多后来者!

      《史记》记载,自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而当了大官后,那些曾经跟着张骞出使过的人,都争先恐后地给汉武帝上书,要么讲西域有什么稀奇古怪好玩的事,要么讲出使西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反正就是为了能当上“大使”,以便能像张骞一样,谋一个进身之阶。汉武帝还是那样,无可无不可,只要你愿意,我就给你,你想当使者,那就使呗,只要能扩大大汉帝国的影响力就行了。那些“大使”们,出去一趟回来,就信口胡吹在外的见闻,吹得越离谱,官封得越大,牛吹得小就当小官,所以那些胡说八道人品低下的,都跟着学,出使的风气越来越坏,搞得西域的那些国家都开始讨厌大汉的使者了。

      其中,一个典型的事件便是:一些“使者”对汉武帝讲了大宛“汗血宝马”的事,害得大宛因此被灭国。

      话说汉武帝对大宛的宝马很感兴趣,但是据称,大宛送给大汉的马,好是好,但还不是大宛最好的。那些派到大宛的使者,听说大宛把最好的马藏在一个叫做“二师”的城里,汉武帝知道后,就派人带着千金和金马去找大宛王求二师城里的好马,大宛王舍不得给,又觉得汉朝离大宛很远,不可能打过来,就直言拒绝了武帝的请求。

      汉武帝大怒,决定征讨大宛。此前大汉打过楼兰,没费多大力气,又有一个叫姚定汉的使者说大宛兵力很少,三千人就可以搞定,于是,他就派出李妍(就是那个打死都不给老公看自己病容要把自己最美的一面留给汉武帝的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让他做将军带领六千骑兵几万步兵去攻打大宛,顺便让李广利立点战功,好给他封个侯。因为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去抢大宛二师城的宝马,所以,李广利被封为“二师将军”。

      结果,二师将军轻敌,第一次出征吃了大败战,带出去的人马,回来的时候死了十之八九。后来汉武帝又加派更多的人马,终于打败了大宛,二师将军带着几十匹良马和三千多匹中等马凯旋。李广利因此被封为海西侯。

      • 家园 汉武帝两次永载史册的“不经意”

        张骞与霍去病

        大月氏这个国家,也只是从匈奴那里听来的传说,汉朝的人从来都没有见过,汉武帝就这么一想,抱着“成功最好,不成功也无所谓”的心态,并没有太当一回事。所以,在张骞西去,一去十多年无音讯的情况下,西汉政府也由着他,没使出任何后招。

        霍去病的看法深得汉武帝之心,既然思路清晰,那就试一试吧,于是,在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霍去病第一次随着舅舅卫青,踏上了征途。卫青在大军开拔之前还对外甥千叮咛万嘱咐,第一次上战场,多看多学,别浪。

        汉武帝果然是有钱任性,随手几个天使轮,大概相当于20年前用零花钱买了几万手茅台股票的那个段子。

      • 家园 能愿意冒险还做成事情不怕牺牲的人还是值得尊敬的,比如贺龙

        叶剑英、甚至周总等。

        当然,以后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另说。

    • 家园 刀笔吏张汤和他的小伙伴们|二十四史探秘038

      《史记》往后面,有故事的名人已经不多了。接下来的篇目,是淮南厉王刘长及他的接班人刘安等的事情。

      淮南王刘安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笔者第一次知道淮南王,是因为小学语文课本学过《淮南子》里的篇目《塞翁失马》,听说后来又增加了《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是在刘安主持下由他的门客编写的,刘安是汉武帝的叔叔,在刘家子弟里,是一个比较爱学习也比较有学问的人,他招养了几千个门客,有学文的有练武的,有谋士有术士,总之,各样人才都有,一点都不逊于战国四公子。

      但是《史记》里没有说淮南王的文治武功,从头到尾都是在说他想造反,造反又没造出个名堂出来,犹犹豫豫地,结果被告发,然后被一帮酷吏给整得自杀而死。

      那就不说那个生不逢时的刘安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以张汤为代表的酷吏吧。

      酷吏,一听名字,好像就不是什么好人。我们平常所熟悉一点的,是唐朝(武周)武则天时期的酷吏周兴和来俊臣,因“请君入瓮”的故事而为我们所知。至于张汤,对汉史不熟的话,可能就不知道这个人了。

      《史记》的列传中,有“循吏传”和“酷吏传”两个拼盘,循吏传是讲那些清正廉洁、守法遵礼的好官,司马迁写得很敷衍,几个人的小故事一带而过。“酷吏传”就不一样了,里面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充分揭露了汉武帝时期的司法腐败和官场争斗。

      酷吏传是一个拼盘,里面讲了郅都、宁成、周阳由、赵禹、张汤、义纵、王温舒、尹齐、杨仆、减宣、杜周等十来人的事情,但其实,只有张汤是主角,其他都是一些陪衬。

      之所以会有酷吏一说,先得交待一下伟大的时代背景:当初刘邦抢在项羽之前打到咸阳,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此后刘邦打败项羽,很多人说,就是因为刘邦废除了秦时的繁法严刑,从而获得了民心。

      刘邦建国之后,一直采用简单的法律,其后,惠帝、吕后当政,信奉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尽管吕后对功臣和官宦痛下杀手,但对于治下之民来说,还是很宽松的。再之后的文帝和景帝,基本延续了这个路子,西汉得益于这种宽松的环境,一步步兴盛起来。汉武帝即位后,想有所作为,对外攻打匈奴,对内增加赋税,百姓负担加重,于是作奸犯科的人多了,汉武帝觉得,光靠道德教化来进行统治有点为难,就想到要“依法治国”,于是开始增设法律以打击犯罪,那些研究、制订和执行法律的人应运而生,形成了酷吏。

      酷吏,并不像它名字给人的感觉那样,都是一帮阴险狡诈、恶毒凶狠之人。酷吏里面其实也有好人的,比如“酷吏传”里面的这十来个人,有不少就是很不错的,只不过他们“铁面无私”,不循私枉法,对犯事的人一追到底,所以落了酷吏的名声。而即便是张汤这个酷吏的代表人物,也有他好的一面。

      好吧,其他人的故事就不说了,笔者这篇专门讲讲张汤,以及和张汤相关的一些人的故事。

      张汤是现在陕西西安一带的人,他的老爸做过长安县丞,官不大,但是县丞要管的事也挺多,县里的司法刑狱就是其中的重要事项。张汤从小就跟着他爹混,特别喜欢看人打官司,把判案决狱那一套学得很熟。据说是在他十岁的那一年,有一次他爹外出办事,让张汤守家,家里的一块腊肉被老鼠偷吃了,他老爹回来把他一顿暴打。张汤心里不服,咬牙切齿地要报仇,于是费了老大的劲,在屋前屋后到处挖洞捉老鼠,终于捉住了那只老鼠,还找到了一块剩肉。然后,他在家里设下“大堂”,自己扮演原告和法官,对被告老鼠进行审讯,经过一番讯问、上刑、笔录、宣判,然后对老鼠施以磔刑,也就是分尸(你看,十岁的小孩子,已经显示出他酷的一面了)。一场审判搞下来,有模有样,而且司法文书也写得非常棒,俨然一名执法严明的老狱吏。张汤他老爹深以为奇,于是开始专门教他学习做“法官”。

      张汤他爹死后,张汤才出来做官,在长安县做了一名小吏,默默无闻地做了很长时间,升迁似乎无望。张汤有些心灰意冷。

      一个囚犯的到来,改变了张汤的一生。

      这个囚犯姓田名胜,长陵人。他的母亲是秦汉之际的风云人物臧荼的孙女。她嫁过两次人,起初嫁给槐里县的王仲,生一男两女。后来王仲病死,她又改嫁到长陵田家,生了田胜、田蚡两个儿子。田胜犯了罪,被送进长安县监狱。张汤觉得田胜是个人物,于是倾心结交,百般照顾,两人成了好朋友。田胜刑满出狱后,两人还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后来,臧荼的孙女与王仲生的女儿王娡从金王孙改嫁给了还是太子的刘启,后面成为了汉景帝的美人,进而成为皇后,王娡的儿子刘彻被立为皇太子。景帝寿终正寝后,刘彻即位,是为武帝,封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田胜富贵之后,没有忘记张汤的恩德,逢人就夸他,帮他结识了许多达官显贵。不久,张汤调任中尉宁成的属吏。宁成是当时有名的“酷吏”,以严刑峻法著称。张汤深受宁成的影响,也凭着自己的才干赢得了宁成的信任和好感。后经宁成推荐,他出任茂陵尉,负责监修汉武帝陵墓,不久又改任侍御史,成为一名司法官。

      张汤真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重用,是从审理陈皇后“巫蛊案”开始的。

      又联系到前面的故事了,关于陈阿娇和卫子夫的关系,在卫青霍去病的故事里有详述,各位河友可以参考。

      武帝即位后,立太子妃也就是自己的亲表姐陈阿娇为皇后。陈阿娇十多年来一直没有生育,而卫子夫和汉武帝很快就怀上了。眼见自己被日渐冷落,陈阿娇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为了争宠,她就让她妈找了一个叫楚服的女巫暗地里进行“巫蛊”活动。“巫蛊”是将所仇恨之人的名字写在木头人上,再将这木头人埋于地下,令女巫做法诅咒,这有点类似于《封神榜》里陆压的法术“钉头七箭书”(汉武帝在位后期,还曾经闹过一出“巫蛊之祸”的宫廷大案【政治惨案】,“害”死了当时的太子刘据和当时的皇后卫子夫,受此牵连而死的人上万。这里且不表)。那个叫楚服的女巫还打扮成男人的样子,与陈阿娇同床鬼混,像夫妻一样。元光五年(前130年),陈皇后的“巫蛊”活动被汉武帝发现,他勃然大怒,就命令张汤审理此案。

      张汤受命后深入调查了事情的原委,丝毫没有留情,判处了女巫楚服死刑,接着又继续追查参与者及知情者,最后受株连被杀的达三百多人。皇后陈阿娇也被判为“大逆不道”,被废去后位,幽禁在长门宫。

      “巫蛊案”表面上是一场后宫争宠戏,其实是汉武帝为了肃清他奶奶窦漪房流毒的一场政治斗争,陈阿娇作为窦太后的外孙女自然成了打击目标。张汤在审理此案时,深入追查余党(不停肃清流毒)的做法及表现出来的干练作风,深受武帝赏识。很快他被提升为太中大夫,掌管法令、政策的草拟。

      不久,张汤奉命与中大夫赵禹共同修订法令。赵禹为官也一贯清廉,执法严格,不徇私情。二人紧密合作,共同把过去的法律细致化、条文化,增补了许多内容。通过这次修订,律令增补到359条,砍头罪409条、1820事,并且拟用了13000多件案例来说明死罪,使法网空前严密,形成了完备的“大汉法典”。

      其中,有两条专门用来约束在职官吏的新法最为著名:一叫“知见法”,是指官吏遇到有人犯罪而不告发就与犯人同罪;二叫“故纵法”,就是指官吏审案,如果错误地把罪犯从轻发落也要治罪。

      笔者前面说过,酷吏里面也有好人,张汤嘛,其实也算是一个好人。《史记》里就说,张汤在审案时,总是打击豪强、扶助贫弱,遇到下户平民被告,他常常委婉地对汉武帝解释,帮助开脱,争取从轻处理;遇到贵族豪强仗势欺人,触犯法律时,往往不避权贵,从严处理,有时甚至把皇帝都打算赦免的罪犯杀掉。你看,这种“走群众路线”的司法官,按现在的标准来看,算不算情系百姓的好法官(活青天)?🤣

      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张汤升任廷尉,成为九卿之一,掌握全国最高审判大权。他在廷尉任内处理的最大案件是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的事件。

      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因为“谋反”先后自杀,汉武帝想趁这个机会彻底铲除两王的势力,于是就把此事交给张汤处理。

      张汤接手此案后,大举搜捕涉案人员,对皇亲贵族和两王的门客毫不手软,迅速下狠手将其一网打尽。他首先判处淮南王后荼和太子迁死刑,对于淮南幕僚(有几千人),也全部处死,并悉数灭族。此案前后株连达数万人,其中仅受牵连的列侯、二千石的官员及贵族就达数千人。淮南王门客伍被和严助都参加了刘安的谋反活动,武帝爱惜他们的才华,又加上他们曾劝阻过淮南王谋反,打算赦免他们两个。张汤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劝阻武帝,讲明了姑息养奸后不可收拾的道理,最终获得武帝同意,仍将二人处死。

      张汤由于“平叛”有功,获得了武帝的进一步信任。元狩二年(前121年),他被擢升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和丞相、太尉平级,属于最高权力阶层的“三公”。张汤在任御史大夫七年,这期间的两任丞相李蔡和庄青翟都不强势,因而朝政大事基本上都由张汤说了算,张汤也达到了其政治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

      张汤“执政”期间,为缓解财政困难,任用桑弘羊进行财税改革。张汤在支持桑弘羊的同时,还提拔了一批“酷吏”,如义纵、王温舒等人,他们对阻碍改革的权贵富商进行了严厉镇压,仅在币制改革中就杀了违反法令、私自铸币者几十万人。财税改革中,政府规定全国一律按财产征税,对商人加倍征收。为了保证这一政策的实施,张汤制定了“告缗令”:如果有人隐匿财产数目,逃避征税,其他知情人可以告发。被告发者的财产就要被没收,一半纳入国库,一半赏给告发者,全国顿时兴起了“告缗”之风。据史书记载,当时全国的中产阶级大都因此倾家荡产。

      张汤在推行这些严厉的措施时,还创立了“腹诽”法。首先因这一罪名而受到处罚的是当时的大司农颜异。大司农是掌管农事、货物及全国财政的官员,颜异心里对改革不满,但嘴上并没有说出来,当张汤审讯他时,虽然没有抓到直接把柄,但最终给颜异定了“腹诽”的罪名,也就是说,你嘴上没攻击我,但你肚子里在说我的坏话,所以你是有罪的,所以你该死。

      张汤够酷,杀人如麻,对人态度也不好,得罪的人也多。这里举几个例子。

      一个是汲黯。汲黯是景帝和武帝时候的名臣,性情十分梗直,最大的官做到过都尉,位列九卿。话说张汤刚刚被提拔起来做廷尉的时候,听从汉武帝的吩咐修定法律,汲黯是奉行黄老之学的,对严刑峻法很不满,多次在汉武帝面前责骂张汤,说他只会罗织罪名,严刑逼供,乱改法律,最后会全家不得好死的。汲黯是个粗人,不大会讲道理,只会说大话,骂粗话,他哪里辩得赢十岁就会断案写法律文书的张汤呢?张汤只需要在一些只言片语上找漏洞,就驳得汲黯哑口无言,最后汲黯实在说不过了,就骂张汤:你们这些刀笔小吏,不能用来做大官,不然就会毁坏社稷。

      汲黯做官比较早,资历老。在他早早就成了都尉的时候,张汤和公孙弘还只是小吏。等到张汤和公孙弘慢慢官变大,和汲黯平起平坐后,汲黯非常看不起他们,后来公孙弘成了丞相,张汤成了御史大夫,官都比汲黯大,汲黯心里非常不爽,找到汉武帝发牢骚说:你这个皇帝用人啊,就像堆柴草一样。汉武帝没听懂,问:你这个话是么意思咧?汲黯说:堆柴草,就是后来的摆在上头,先来的被埋在下面沙。汉武帝气得半死,但晓得汲黯是景帝时期的老臣,脾气又倔,拿他没办法,只好憋成了内伤。老是这样憋着也不是个办法啊,忍无可忍的汉武帝后来找了个由头,把汲黯罢了官,让他回去养老。

      过了几年,淮扬一带私铸钱币成风,一般人也管不住,汉武帝征召汲黯复出,去出任淮扬太守,倔老头称病不肯去,汉武帝强迫他去,他才不得已答应了。临行时,汲黯念念不忘的还是张汤,他对他的好朋友李息说:我被赶到偏僻的地方去了,没有办法参与朝政了。但是这个张汤啊,他“智足以拒谏,诈足以饰非……(此处省去很多很多贬义评价)”,李息你位列九卿,你不早点想办法把他除掉,你也会身受连累的。

      另一个是当时的赵王刘彭祖。

      张汤曾经因为私人恩怨与御史中丞李文不和,后来张汤找机会,和手下鲁谒居联手把李文做掉了,并瞒过了汉武帝。

      后来,张汤因为盐铁专营的事,不许赵王刘彭祖私自冶铁,断了赵王的财路。刘彭祖多次贿赂张汤,求他网开一面,但均遭严词拒绝。刘彭祖因此对张汤一直怀恨在心,暗暗派人在京城刺探张汤的行踪,伺机报复。有一天,鲁谒居生病在家,张汤亲自上门探病。只见鲁谒居躺在床上不断呻吟,说是两只脚疼死了。张汤掀开被子一看,果然两脚红肿,于是亲自替他按摩。这事被刘彭祖的细作知道后,迅速报告了刘彭祖。于是刘彭祖便上奏章严词弹劾张汤,说张汤身为朝中重臣,却亲自为一小吏按摩腿脚,其中定有奸情。

      赵王亲自告状,武帝不好怠慢,将这个事交给廷尉处理。廷尉准备去抓鲁谒居的时候,鲁谒居又病死了,只好抓了他的弟弟。张汤晓得后,心里急归急,但又没有办法公开帮他。一天,张汤巡视牢房,见到了鲁谒居的弟弟,因自己身处案中,不好公开打招呼,只好假装不认识。鲁谒居的弟弟却误以为张汤不愿意帮他,心中很是不满,当即写状子告发张汤,说他与自己的哥哥鲁谒居同谋,陷害并搞死了李文。武帝看到了告状信,便把这个案子交给了另一个著名的酷吏御史中丞减宣查办。减宣也曾与张汤有过矛盾,接手此案后,竭尽全力搜罗证据,准备一举置张汤于死地。

      第三个人,是当时的丞相庄青翟。

      正在减宣准备搞死张汤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对张汤来说是雪上加霜的事。汉文帝陵园内陪葬的钱币被人盗掘,武帝听说后勃然大怒。丞相庄青翟约张汤一起入朝谢罪,张汤也答应了,但等到了武帝面前时,张汤却认为这事只是丞相的责任,应由丞相负责,和他这个御史大夫一点关系都没有,就站在朝班中一动不动,庄青翟连连向他递眼色,他装作没看到。庄青翟不得已自行谢罪,武帝便命张汤处理此案,张汤将责任完全归到庄青翟头上,以“知见故纵”罪对庄青翟进行了处罚。庄青翟受到处罚后,心中对张汤很是不满。

      第四个,也是一个名人,叫朱买臣。

      朱买臣是丞相府的长史,以前做过太中大夫,官位比张汤当时的官要大,张汤那时候见到朱买臣,都要行跪拜之礼,等他走了以后才敢站起来。朱买臣后来因罪被罢官撤职,做了丞相的助手,反倒位居张汤之下了,见到张汤必须低头参拜,张汤坐着不动,张汤的手下也对朱买臣很不礼貌。朱买臣是个很要面子的人,他觉得自己受了张汤的极大侮辱,一心想着要把张汤整死。

      和朱买臣一起在丞相那里做长史(助手)的,还有两个人,一个叫王朝,一个叫边通,都和朱买臣差不多,原来比张汤官大,后来常常被张汤侮辱。三个人决定联手除掉张汤。

      三个人决定从一个叫田信的商人身上下手。

      田信是张汤的老朋友,《史记》上说,这个人虽然是个商人,但是人品很好。朱买臣等三个人向皇帝告状,说张汤每次上奏的事,无论是否属于国家机密,田信都预先得知,然后囤积居奇,获得暴利,再与张汤平分收益。这就类似现在的上市公司提前透露信息,进行内幕交易的一样。这种事,不管放在哪个朝代,都是不对的吧。武帝就拿这事质问张汤。

      张汤估计真的是蒙冤遭屈,不承认有这种事情。但这在武帝看来,是张汤在狡辩,是不诚信,不忠,有欺君之罪。这时候,御史中丞减宣将李文案调查清楚,上奏给汉武帝,汉武帝再次质问张汤,张汤仍然否认。武帝于是让廷尉赵禹来审理此案。

      赵禹曾与张汤共事多年,是那种可以交心的朋友。赵禹于是对张汤说:你也太不知轻重了。你自从审案以来,杀了多少人,你自己还不知道吗?现在这么多人都说你有罪,皇上不愿将你打入死牢,而是想让你自行了断。你还辩解什么呢?不如就此自决,还可保全家人!”

      张汤这时候也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于是要来了纸和笔,给汉武帝留了几句遗言,大意是:我没有罪,害我的人,是朱买臣等三个人。

      写完,张汤取剑在手,拼命一挥,当即毙命。

      张汤死后,也没有留下多少财产,不到五百斤黄金(黄铜),这都是武帝历次赏赐的。武帝接到张汤的遗书后,心中也有些后悔,接着又听说张汤的遗产很少,才明白张汤确实是蒙冤而死,但为时已晚,只好杀掉了朱买臣等三个丞相长史,不久,丞相庄青翟也自杀身亡。

      张汤为人,是酷是循,是贪是廉,这并不重要。还是汲黯评价张汤的几句话说得好:

      “主意所不欲,因而毁之;主意所欲,因而誉之。好兴事,舞文法,内怀诈以御主心。”

      意思是说,皇上心里不想要的,他就跟着去毁谤,皇上心里想要的,他就跟着去赞誉,用各种办法搞事来迎合皇上的心意。

      张汤不可谓不是一个能臣,一个干材,但所作所为,貌似在“依法治国”的框架内,其实,一切都还得看皇上的眼色,一切也逃不过皇上的喜恶,一条小命,系于一人一念之间。今天,张汤可以用“依法治国”的名义搞死王侯将相,明天,减宣、赵禹依然可以用“依法治国”来搞死张汤。

      历朝历代的所谓酷吏,都只不过是上位者、掌权者用完就丢的一粒棋子而已,更逃不过最终沦为权力争斗牺牲品的宿命。

      通宝推:神仙驴,北纬42度,
    • 家园 小白脸司马相如的发迹史|二十四史探秘037

      前面在说李广的故事的时候,曾经提到过一个人,花钱买了一个武骑常侍的官,和李广李蔡两兄弟的官一样大。他就是今天这个故事的主角——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在历史上是非常非常有名的。加上他和《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一个姓,又写得一手好“赋”,司马迁不仅把他收入了列传,而且还给了他非常多的篇幅。司马迁是特别欣赏屈原的,给屈原作传就用了很大的篇幅,但猜一猜“司马相如列传”是“屈原列传”篇幅的多少倍?答案是六倍!

      尽管很长很长,但故事并不多,基本上是在引用司马相如的作品。正在笔者思索着如何来给各位河友讲这样一个故事的时候,度娘给笔者推荐了一篇王立群的博文,写得很好,而且也基本上涵括了史记中的主要内容,所以笔者就特录于下:

      在中国戏曲史上,“琴挑”是一出非常有名的折子戏,不少剧本都不约而同地以它命名。其实,戏曲中“琴挑”一词最早源自汉武帝时期一位大文豪的浪漫故事。这位文学家与史学家司马迁并称为西汉两司马。不过,此司马可是非彼司马,二者绝对不能够同日而语。他一生名利双收,可谓命运的宠儿。那么,这位司马先生又是谁?他的“琴挑”究竟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这位与司马迁并称为“西汉两司马”的文学家就是武帝朝的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字长卿,幼年时,他的父母怕他有灾,所以给他取了个小名叫“犬子”,据说孩子取个贱名容易成活。长卿完成学业之后,知道了蔺相如的故事,为了表示自己对蔺相如的羡慕之意,便更名为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的家境富有,因此,凭着家庭的富有而当了“郎”(以赀为郎),“郎”是皇帝的侍从。汉承秦制,规定家中有钱的人可以为郎。汉初曾以“十算”(十万)为起点,到了景帝朝改为“四算”(四万)为起点。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认为衣食足而知礼仪,二是有一定资产可以备得起官服。

      司马相如初出道时,担任汉景帝的武骑常侍(骑兵侍卫),但是,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司马相如喜爱的是写赋(一种文体),但是,汉景帝偏偏不喜爱赋。所以,景帝朝司马相如才华得不到施展,干得很郁闷。

      后来,梁孝王进京,随同他一块来的有邹阳、枚乘、庄忌等人,相如和这几位辞赋高手,志趣相投,非常谈得来。于是,他以有病为由辞去了景帝朝的“郎”,随梁孝王到了梁国。梁孝王让司马相如和邹阳、枚乘等人一同居住,享受同等待遇。在此期间,司马相如创作了著名的《子虚赋》,声名鹊起。

      但是,不久(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梁孝王病卒,门客各奔东西。司马相如离开梁地,回到家乡成都。《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汉书·司马相如传》:梁孝王薨,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这两本重要史书记载的内容完全一致,都说司马相如从梁孝王游宦归来后,家贫无以自业,家中穷困,没有谋生的手段。

      这段记载非常可疑。如果司马相如真是“家贫无以自业”,那么,他当初怎么能够“以赀为郎”呢?但是,司马迁、班固两个人都这么写,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知道事实的真相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临邛(今四川邛崃)县令王吉邀请司马相如到临邛。王县长与司马相如是莫逆之交,司马相如来到后,王吉将他安顿在县城的宾馆(都亭)里。

      一场“琴挑”的浪漫剧正式拉开序幕。

      临邛县令王吉安置好密友司马相如之后,故意装出一副谦恭的姿态,天天到宾馆来看望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开始每天还见见县令王吉,后来,县令来访,司马相如一律谢绝。司马相如越是谢绝,王吉越是恭敬,照样天天来访(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

      司马迁在司马相如传中写下的“缪为恭敬”四个字非常值得玩味,所谓“缪为恭敬”,就是故意装出一副毕恭毕敬的姿态。王县长为什么要装出这副毕恭毕敬的姿态?司马相如和王吉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呢?

      原来,临邛县有两位钢铁大王,一位是卓王孙,一位是程郑,两家都以炼铁暴富,是临邛两位著名民营企业家,按照时下的说法,一位是卓总,一位是程总。卓王孙家中的奴仆有八百多人,程郑家中的奴仆也有数百人,略逊一筹。这两位老总听说王县长天天去宾馆看望一位贵客,还屡屡碰壁,非常好奇,很想见识一下。思来想去,便想出一计。既然是县长的贵客,作为民企老总,我们理应表示一下。不如备下一桌酒宴,好好款待一下人家,顺便也宴请一下县长(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

      到了宴请这一天,王县长先来到卓总家中。此时,上百位宾客已经入席,等到中午,卓王孙才派人去请司马相如前来赴宴;但是,司马长卿推说有病不能赴宴。本来,等陪客们都到了才去请主宾,这是对客人非常尊敬的一种做法。但是,主宾不来,卓王孙别提多难堪了。王县长一听司马相如不来,菜都不敢吃一口,立即登门去请。司马相如见王县长如此盛情,没有办法,只好勉强成行。司马相如一到,他的风采立刻震憾了酒宴中的整个临邛上流社会之人(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

      有趣的是,《汉书》和《史记》记载王县长亲请司马相如一事有一字之差:《史记》写的是“相如不得已强往”,《汉书》写的是“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比起《史记》,《汉书》多了一个“为”字,“为”者“伪”也,即司马相如故作清高,假装不愿去赴宴。班固写得比司马迁更透彻,他揭示了司马相如和密友王县长的确是策划了一个大阴谋。那么,司马相如和密友王县长究竟想从这个阴谋中得到什么呢?

      通过《汉书》这个“为”字,我们基本上可以知道,司马相如这次临邛之行,绝对不是一般的探亲访友,而是有备而来,要办成一件事,而且这件事一定和卓王孙有关。

      王县长将司马相如安顿在宾馆里天天去朝拜,就是在造势,制造新闻热点,吸引卓王孙的眼球;果然,这出戏引得王孙总上钩了:亲摆家宴宴请司马相如。赴宴之际,他又“千呼万唤始出来”,吊足了卓王孙的胃口,哄抬了自己的身价。

      酒宴进行到高潮时,王县长把一张琴恭恭敬敬送到司马相如面前,说:听说长卿的琴弹得极好,希望能弹一曲以助酒兴。司马相如一再推辞,王县长一再相邀,最后,拗不过去的司马相如便顺手弹了两支曲子(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

      《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司马相如有一个生理缺陷,就是口吃,但是,他的文章写得非常之好。王县长之所以让司马相如赋琴,一是让司马相如回避了自己的弱项——口吃,二是发挥了自己的强项——弹琴。

      既然做了这么多的铺垫,司马相如弹这两支曲子,到底为什么呢?

      原来,这位卓总有一个宝贝女儿叫卓文君,这位文君小姐刚刚守寡,回到娘家暂住。她非常喜欢音乐,又特别精通琴瑟。所以,司马相如与其说是为王县长弹两支曲子,不如说是司马相如想用琴音挑动卓文君的芳心(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大家特别注意司马迁“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这句话中的“缪”字,司马相如有意装出来为王县长抚琴一曲,但是,实际上此曲绝非为县长大人所奏,而是为了让一位小姐芳心暗许。

      一个人有了爱好,就成为一个人的软肋。卓文君酷爱音乐,精通音乐,这恰恰成了卓文君的软肋。司马相如其实早就把卓文君给琢磨透了,卓文君酷爱音乐,精通琴瑟,这就是她的心理兴奋点。一曲表达自己爱慕之情的琴曲正是司马相如打开卓文君芳心的一把万能钥匙。原来司马相如故弄玄虚、排兵布阵多时,要谋的就是卓王孙的掌上明珠——卓文君啊!

      司马相如应临邛县长王吉的邀请来临邛之时,跟随他来的车马非常多,来到之后处处表现得从容大方,举止文雅,加上他英俊帅气,整个临邛县无人不知。寡居在家的卓文君早就听闻,只是无缘相会。等到司马相如到自己家中饮酒,弹琴,文君从门缝里看见司马相如风流倜傥的样子,内心十二万分仰慕,还生恐自己配不上他。而两支求婚曲让文君小姐听得如醉如痴,心动不已。

      这就是所谓司马相如的“琴挑”,即用琴声挑动文君的春心。

      酒宴结束之后,司马相如派人用重金买通卓文君的侍女,直接表白。“两情相悦”的确令人幸福得直晕。卓文君于是决心奋不顾身,连夜从家中出逃,跑到司马相如下榻的宾馆。司马相如一见卓文君到来,按捺住心中的狂喜,当夜带她立即离开临邛,回到成都自己家中。司马相如情场得意,是因为他的浪漫。他不惧两家经济地位的巨大悬殊,不畏担当恶名;经心谋划,该出手时就出手,终于抱得文君归。

      到了司马相如在成都的家中,卓文君才发现,司马相如的家中一贫如洗,只有四面墙(家居徒四壁立)。司马相如此时指着这间只有四面墙的小屋,对卓文君说:这就是我们爱的小屋。

      当然,“家居徒四壁立”这句话与前此的“以赀为郎”,后面盛大的车马随从颇不相符,我们真不知道司马相如家中的经济状况到底怎么样了。

      第二天,卓王孙听说自己的女儿私奔司马相如,而且,两个人已经离开临邛回成都了。气得他嗷嗷直叫,但是,作为一个大汉帝国首富的卓王孙,自然有自己的杀手锏:经济制裁:一个子也不给!有人劝卓王孙,文君是自家亲骨肉,何必苦苦相逼呢?但是,卓王孙经济制裁的决心非常坚决:一分钱不投!

      两个“恋爱大过天”的年轻人度过蜜月之后,立即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窘迫,卓王孙的经济制裁非学有效啊!第一个受不了的是卓文君!卓文君自幼长于豪门,富日了过惯了,哪能过得惯穷日子?她对司马相如说:假如你愿意和我一块儿回临邛,就是向我的兄弟们随便借点钱,也足以维持生活了,何苦天天在这儿受穷呢?

      司马相如同意了爱妻的意见:变卖了自己的车马,在临邛买了一处房子,开了个酒吧。他让卓文君亲自站柜台卖酒(文君当卢),自己穿戴上大围裙,和伙计们一块儿洗碗(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西京杂记》(卷二)记载得更富有戏剧色彩: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回到成都之后,生活非常艰难,卓文君只得拿自己穿的高档皮衣去赊一点酒,夫妻二人同饮。喝完酒,卓文君抱着司马相如的脖子哭着说:我这一生过得都是富贵日子,现在落到了用裘皮大衣换酒的地步。于是,两个人于是商定到临邛(原文“成都”,当误)开酒吧,司马相如亲自穿着围裙干活,有意让卓总丢人(司马相如初与卓文君还成都,居贫,愁懑,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阳昌贳酒,与文君为欢。既而,文君抱颈而泣曰:我平生富足,今乃以衣裘贳酒,遂相与谋于成都卖酒。相如亲着犊鼻裈涤器,以耻王孙)。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回到成都的日子过得非常紧巴,我们看《史记》《汉书》《西京杂记》的记载,都说是卓文君率先提出要回临邛,然后,两个人商量好开酒吧。

      卓王孙的富有不是一般的富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专门记述了卓王孙在秦灭赵国之后,从赵地主动要求迁徒远方,最后迁到临邛炼铁致富的全过程。《史记·货殖列传》记述的都是国家级的大富翁,卓王孙排行第一:“卓氏……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所以,卓王孙应当是当年上了福布斯中国排行榜的首富。

      卓王孙的千金回临邛开酒吧,并亲自“当垆”卖酒;卓王孙的女婿司马相如身穿大围裙,和佣人一样打杂干活,实在是太让卓总丢人了,卓王孙因此大门都不敢出(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卓王孙之所以不敢出门,原因大概有如下三点:

      一是自己引狼入室。

      司马相如之所以能拐走自己的女儿,是因为自己让司马相如到家中赴宴,而此事又是王县长做的婚托儿,一位民营企业家总不能和县长翻脸吧?卓王孙有苦难言;

      二是卓文君不顾礼仪。

      自己的女儿放着千金大小姐不做,竟然不知廉耻,私奔司马相如,让卓王孙脸面尽失;

      三是丢人丢到家门口。

      女儿和司马相如的酒吧如果开在成都,至少舆论不至于这么大;可他们竟然把酒吧开到临邛,生意做到自己的家门口,在临邛这么个小县城里,自己是国中首富,这不是丢人现眼吗?

      此时的卓王孙是又羞又气,还无处发泄,毕竟是自己的亲女儿所为。

      文君的兄弟和长辈于是纷纷从中斡旋:卓总啊,你只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家中又不缺钱;文君现在已经成了司马相如的妻子,司马相如又是个人才,并非无能之辈,完全可以依靠。再说他还是王县长的贵客,你又何必如此制裁他呢?

      卓王孙实在是受不了这份窝囊气,只好花钱消灾,分给文君一百名僮仆,一百万钱,并给了她一大批出嫁的衣物。

      有了这一百万,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立即关闭酒吧,打道回成都,买田买地,成为成都的大富翁。

      自此,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的故事成为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一个美丽的典型。

      但是,据我看来,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里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第一,司马相如为什么想不到与卓文君回临邛开酒吧宰卓总的计划呢?

      司马相如是在无法维持生计的落魄之时应密友王吉之邀来到临邛的。他来临邛之前也许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方案,但是,到了临邛之后,特别是在与密友王吉密谈之后,司马相如制订了一个周密的计划。只是这个计划司马迁没有将其挑明,而是暗中点出。

      司马迁为什么不把司马相如这个阴谋揭示出来呢?道理很简单,司马迁对司马相如偏爱有加,特别是偏爱他的文章。因此,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传》中才全文引用了司马相如的那么多大赋和文章,这在司马迁整个创作的《史记》一百一十二篇人物传记中是唯一的一个例外。既然司马迁如此偏爱司马相如,司马迁就不能用直笔来写司马相如当年这一段不大光彩的婚史,但是,司马迁作为一代良史,他又不能违背他作为一代史学家的道德底线,他还必须将他最喜爱的这位大作家的这件事揭示出来。因此,司马迁只能用曲笔来写,你看看《史记·司马相如传》中“临邛令缪为恭敬”这七个字的中的一个“缪”字,再看看“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的“缪”字,这个阴谋就昭然若揭了。

      所以,司马相如到临邛之后,大肆摆谱,制造声势,实际上文人与县长联手,钓卓王孙上钩。虽然最后一钩钓出了两位老总:卓王孙与程郑。但是,司马相如锁定的目标非常明确——卓王孙。

      如果司马相如能够制订出一个如此周密的“钓鱼”计划,让商场上精明老到的卓王孙上当受骗,至少说明司马相如确有老谋深算的一面;一个如此老谋深算的司马相如,岂能想不到主动提出来回临邛,开酒吧,让卓王孙丢人现眼,逼他出血,狠宰一把呢?肯定不可能。

      但是,司马相如为什么不主动说回临邛呢?

      一是丢人啊,一个男人要靠女人吃饭,在中国古代大男子主义盛行的社会中肯定让人轻视,即使在今天,恐怕也让人觉得这种“爱情”得加一个引号;

      二是万一卓文君拒绝了怎么办?如果卓文君非常有志气,宁肯受穷,决不开口向老爸要钱;这件事此后就再难提起。

      三是如果司马相如提出来要回临邛开酒吧,狠宰卓王孙一把,可能会让卓文君想到你当初上演“琴挑”这出戏之时是否已经有了这个计划。这将会带来一个更大的问题:你司马相如究竟爱的是我卓文君,还是爱我老爸的钱?你是为我而琴挑,还是为了宰我老爸而琴挑?

      因此,司马相如自己绝对不能说出来要回临邛、开酒吧、宰卓总这个计划;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苦熬!熬到卓文君自己受不了,卓文君主动提出来,自己再来个顺水推舟;

      果然,在咬着牙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后,受不了穷困的卓文君终于主动提出来回临邛的主张。我想:司马相如此时一定是内心一阵狂喜啊——苦日了到头了!如果我们将此事向前再推一点,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第二,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究竟为的是什么?

      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是因为这一问题实在太重要了,它关乎到我们对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的评价。

      首先要谈的是卓文君美不美?

      为什么要谈文的美丑呢?如果卓文君是一位丑女,那么,一切都明明白白了:司马相如琴挑一位全国首富的卓总的丑女,目的岂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吗?

      《史记·司马相如传》、《汉书·司马相如传》都没有记载卓文君是否为国色天香。只有《西京杂记》卷二记载:

      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十七而寡,为人放诞风流,故悦长卿之才而越礼焉。长卿素有消渴疾,及还成都,悦文君之色,遂以发痼疾。乃作《美人赋》欲以自刺,而终不能改,卒以此疾至死,文君为诔,传于世。

      如果《西京杂记》的这个记载可信,那么,卓文君一定长得非常漂亮,而且十七而寡。国色天香,十七妙龄,司马相如十分仰慕,才有了与王县长密谋琴挑文君一事。而且,司马相如有糖尿病(衲注:古时糖尿病称为消渴症),由于喜爱卓文君,不加克制,导致自己病情加重,最后死在糖尿病上。那么,为赢得爱人而耍点小计谋,怎么看都是情有可原的吧。

      当然,卓文君非常漂亮,只能说明琴挑文君的目的之一是抱得美人归;但是,并不能排除司马相如琴挑文君意在劫色之后还有其他目的;如果先劫色后劫财,比起只劫财而言是人财两得的双丰收啊,当然,就人品而言,也更为人不耻。

      第三,司马相如回临邛是否为了劫卓总的财呢?

      《史记》《汉书》的司马相如传都没有言之,但是,《西京杂记》写了非常值得玩味的四个字“以耻王孙”。如果我们相信《西京杂记》记载属实,就得承认司马相如在临邛开酒吧是为了宰卓总。此为其一。

      其二,酒吧开在哪儿不行啊?非开在临邛,你说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卓总丢人呗!让卓总丢人干什么?目的还不是为了卓总的钱嘛。

      其三,《史记》、《汉书》都记载司马相如拿到一百万钱和一百个奴仆后,立即关闭酒吧,带着太太回成都了。

      根据以上三条看,司马相如回临邛开酒吧,目的就是为了宰卓总。

      第四,司马相如宰卓总的计划在琴挑之前还在琴挑之后?

      我们先看看下面五个问题我们能否承认:

      (1)司马相如深知卓总是全国首富;

      (2)司马相如深信自己可以用一个周密的计谋琴挑文君归己;

      (3)司马相如深知自己这个“家徒四壁”的家根本不可能养得住万金小姐卓文君;

      (4)司马相如深信卓文君受不了穷一定会主动提出回临邛逼其父出血;

      (5)司马相如深信卓总受不了丢人一定会极不情愿地出血;

      如果上述五个问题我们都承认,那我们就不得不承认一个铁的事实,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之前已经有了劫财的准备,因此,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原来竟是一个先劫色后劫财的骗局。

      我非常希望“琴挑文君”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可是,我爱美丽,但我更爱真实;史实让人相信,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只不过是一个骗了人们两千年的大骗局。

    • 家园 卫青和霍去病:两个私生子的传奇人生|二十四史探秘036

      说起西汉初期的征战史,英雄不少,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个人,于英雄榜上,份量尤为显重。重在赫赫的战功,重在奇特的身世,也重在传奇的人生。

      此前笔者说过李广,驰骋疆场四十多年,身经七十余战,一直没有战功可供封侯。与此对比的是,卫青和霍去病两人,血染征袍,万人骨枯,年纪轻轻便得凭战功封侯。

      卫青第一次出征回来封关内侯时,年纪大概在二十四五岁,关内侯这个侯太小了,一般是皇帝拿来送人情的,姑且不算。等到两年后,再立战功,卫青便被正式封为长平侯。再过三年,又立奇功,这一年卫青三十岁左右,被武帝任命为大将军,他的三个儿子也被封为列侯。也正是在这一仗中,李广的堂弟李蔡也因战功被封为乐安侯。

      按《史记》记载,卫青的战功如下:一共出兵攻打匈奴七次,斩杀敌军五万多人。和匈奴单于会战一次,收复河南地区(今黄河河套一带),设朔方郡。

      另一个传奇名将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他17岁的时候随卫青出征,率领800轻骑长途奔袭,斩敌两千多人,还抓了两个大官,因勇冠全军,被封为冠军侯(“冠军”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两年之后,19岁的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两次出兵,歼匈奴四万余人,俘虏级别不低的匈奴首领120多人。在接受匈奴浑邪王投邪时,镇压8000降兵的哗变,接收四万降兵,控制河西走廊,打通了到西域的通道。又过两年,21岁的霍去病和卫青一起展开了西汉对匈奴的最大反击战:漠北之战。霍去病北进2000多里,歼敌七万多人,俘大小官员83人。此后,22岁的霍去病和卫青一起被加封大司马,代理太尉之职,总管天下兵马。

      两年之后,霍去病突然因病逝世,年仅23岁。《史记》记载的战功有:一共六次出击匈奴,其中四次是以将军的身份,斩杀敌军十一万多人。接收浑邪王投降后,开拓了河西、酒泉地区。

      笔者并非好战之人,前面之所以要简单说说卫霍两人的战功,一是因为这两个人本就是行伍出身,离开了战争,便不成为其本人,特别是霍去病,只活了23岁,他所有的故事,基本上就在那五六年的战争之中。另外一点是因为,这两个人都是属于外戚。向来外戚的显贵,多是由于裙带关系,但他们,虽然是因为外戚的原因被发现,但他们的高官显爵,却是实打实地从战场上拼杀而来。

      好吧,我们先抛开血腥的战争,来说说他们战场之外的故事。

      卫青的老爹叫郑季,是平阳(现山西临汾)的一个小吏,嗯,吏,连官都算不上。那么问题来了,卫青为什么姓卫而不是姓郑呢?答案是:因为他是一个私生子。

      卫青的老爹郑季是平阳侯曹寿(曹寿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人)家里的一个小吏,和平阳侯府的侍女卫媪私通,后来生下了二男一女,其中,这二男就是卫青和他的弟弟卫步广。

      史载,卫媪一共生下了三男三女,也就是说,卫媪是有正式老公的。至于是她的正式老公姓卫,还是她自己就姓卫,无史可考,老衲觉得应该是她的老公姓卫。卫媪与郑季生的二男确定了,但一女是谁?应该不是小女儿卫子夫,有可能是二女儿卫少儿吧,反正史记中交待得不清楚。这个卫少儿很关键,后面要说到的。

      在西汉时期,男女之防不像后世那么严重,与人私通也算不上什么罪过。看当年景帝找的王娡(前燕王臧荼的曾外孙女),也是有过前夫的,景帝一点都不嫌弃,一口气和她生下了三女一男,男的做了太子,后来成了汉武帝,三个女的是汉武帝的姐姐,其中一个就是平阳公主,那个时候平阳公主的老公就是平阳侯曹寿。

      话说卫媪生了三男三女,她本身就是一个婢女,估计她的卫姓老公地位也不高,说不定也是平阳侯府的一个小厮。要不然,老婆和小吏郑季私通了,他会不吱声?地位极其低下的卫氏夫妇,生了三儿三女,养不起,于是,卫媪就把卫青丢给他的真正老爹郑季去抚养(卫步广如何处理,不得而知),几个女儿都带到平阳侯府做了婢女。

      卫青到了他亲生老爹那里,老爹郑季是个怕老婆的,他的正室妻子对他管束很严,他的私生子回来了,他也不敢纳入到正式儿子行列,他就派卫青去放羊。郑季的正式儿子们也不把卫青当兄弟看,而是作奴仆使唤。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卫青慢慢长大了。听卫青这个名字,就觉得他应该是个美男子吧?笔者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美男子,反正长大了的卫青回到了平阳侯府,做了一个骑侍,也就是披甲带盔骑着战马,保护公主和驸马的保安。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卫青的姐姐卫子夫也长大了,而且是个非常漂亮的美少女。平阳公主见卫子夫姿色可人,歌喉舞姿都不错,就让她做了府中的歌女。话说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汉武帝刘彻路过姐姐平阳公主的家,就进来看望一哈姐姐,平阳公主摆上酒筵,再让歌女们上来表演以助酒兴。才当上一年皇帝的汉武帝醉眼熏熏,看上了漂亮的卫子夫,于是,以到车上换衣服为由,叫了卫子夫过去服侍,在车上,汉武帝伸出了他罪恶的魔爪……

      唉,人家都不在乎,笔者在这里瞎掰个啥咧?没劲!反正血气方刚的汉武帝和如花似玉的卫子夫情投了意合了,双双回长安。回了长安,薄幸的汉武帝就把卫子夫给忘记了,晾了一年多。一年多之后,汉武帝偶然撞见了卫子夫,才想起宫里还有这样一个美女,又一次伸出了魔爪,然后,卫子夫就怀孕了。

      笔者不是在说卫青么?怎么扯上了卫子夫的八卦?各位河友耐心一点,卫青的命运和卫子夫息息相关,且容笔者慢慢道来。

      卫子夫怀孕了,汉武帝很高兴,但是有一个人却着急了。这个人是汉武帝的正宫陈皇后。陈皇后嫁给刘彻已经有一些年头了,却一直没有身孕。

      且慢,笔者先帮各位梳理一下陈皇后和汉武帝的关系,他们不仅仅是夫妻那么简单。话说汉文帝和窦太后生了几个儿女,长女叫刘嫖,太子就是后来的景帝刘启,刘嫖和刘启是姐弟关系。然后刘嫖和陈驸马生了女儿陈阿娇,这个陈阿娇就是文帝的外孙女。刘启和改嫁过来的王太后生了汉武帝刘彻,然后刘彻就和陈阿娇结婚了。也就是说,文帝的孙子娶了文帝的外孙女为妻。那么问题来了:刘彻和陈阿娇是什么关系呢?

      表姐陈阿娇嫁给表弟刘彻已经有一些年头了,却一直没有身孕(近亲结婚害死人啊)。古代皇室向来是母以子贵,陈阿娇虽然有皇后的身份,但生不出儿子,相比怀了孕的卫子夫就落了下风。陈皇后一着急,就去告诉她妈长公主刘嫖,刘嫖也很着急,怎么办呢?这时她听说卫子夫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弟弟卫青,在建章宫里当侍卫(卫青估计是和姐姐卫子夫一起到长安的,卫子夫那时候也没多大能量,卫青只能到大内当一个低级保安),刘嫖就派了一帮人去绑架卫青,想以此胁迫卫子夫,让卫子夫最好搞个人流什么的,把胎儿打掉。如果卫子夫不听话,就把卫青杀掉。

      卫青那时候是一个小小的保安,当然就被长公主刘嫖的人不费吹灰之力给绑架了。在这千钧一发之刻,卫青的好朋友公孙敖,也是在宫里当差的,他带着一帮壮士,冲进关押卫青的黑监狱,把卫青给救了出来(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古人诚不我欺也)。

      天子脚下发生武装劫持事件,想盖也盖不住。汉武帝听说了这件事,勃然大怒,心想,个板板的,搞邪了,这太不把皇帝我放在眼里了嘛。你们不是想搞死卫青么?老子让你们看看这样搞事的后果:任命卫青做建章宫总监、封侍中的官、赏千金。这样一来,卫青就成了皇帝身边的随侍官员了。

      这还不算完。卫家的长女卫孺,被嫁给了太仆(大官啊)公孙贺做老婆;二女儿卫少儿(前面提请大家特别留意的)原本和陈掌(西汉开国名臣陈平的后人)私通,汉武帝就把陈掌叫来,任命陈掌为高官,顺便给他们两人赐了婚。另外那个救了卫青的公孙敖,原来也就是宫中的一个小郎官,因为这件事,也跟着被提拔起了(此后在卫青与匈奴作战时,公孙敖成了卫青的得力助手,后来也被封侯)。又过了一阵子,卫青被任命为太中大夫,这是一个秩级在一千石的官,对于原来做保安的卫青来说,已经属于火箭提拔了。至于陈皇后,则被废去后位(一应用度仍按皇后级别),贬入长门宫(她妈刘嫖送给刘彻的礼物)。

      又九年之后(公元前129年),汉武帝逐渐摆平了皇族之事,掌握了权柄,开始对匈奴发起自卫反击战。卫青以车骑将军的身份,率领一万骑兵,迎击匈奴。

      由此,卫青开始了他传奇的戎马生涯(以下略去一万两千三百四十五字)。

      前128年,卫子夫生了个儿子,被立为皇后,汉武帝正式成了卫青的姐夫。

      而在此之前的前131年,平阳公主的老公曹寿得病死了,平阳公主改嫁给汝阴侯夏侯颇,谁知道没过几年,(前115年)夏侯颇又因罪自杀,平阳公主再次成了寡妇。平阳公主考虑再找一个侯爷下嫁,那个时候,卫青早已官拜大将军,他及三个儿子都封了侯,人们就给她推荐长平侯卫青。公主撇撇嘴说:卫青,这小子原来就只是我的一个随从,怎么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说:大将军已今非昔比了,他如今是大将军,姐姐是皇后,三个儿子也都封了侯,富贵震天下,哪还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汉武帝知道这事后也笑岔气了:当初我娶了他的姐姐,如今他又娶我的姐姐,这倒是很有意思。于是当即允婚。

      这样,卫青和汉武帝就互为姐夫了。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平阳公主比卫青大12岁,是实打实的姐弟恋!😂

      卫青的事暂时搁下,现在笔者再说说霍去病。

      在卫青第六次出征匈奴的那一年(前123年),霍去病以17岁(虚岁18)的年纪随军出征……(以下略去两万三千四百五十六字)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是卫青另一个姐姐卫少儿的儿子。前面我们说过,卫少儿与陈平的孙子陈掌私通,后来皇上赐婚。那么问题来了,霍去病为什么不姓陈而姓霍呢?

      原来霍去病和他舅舅卫青一样,也是一个私生子,不过不是卫少儿和陈掌的私生子。

      在卫少儿和陈掌有一腿之前,她还有一个相好,叫霍仲孺。卫少儿和霍仲孺相好的时候,卫少儿还在平阳侯府做婢女,卫子夫还是歌女,卫青还在给平阳公主做武装保安。

      时光拉回到十八年前,清贫的卫家养不起儿女,等他们年纪稍大一点了,都纷纷来到老东家平阳侯府里打工。这时候,卫青他妈卫媪的故事,在卫少儿身上重演了:小吏霍仲孺与卫少儿私通,生下了私生子霍去病,霍仲孺不敢承担与卫少儿私通的责任,抛下他们母子俩走了。

      和卫青相比,霍去病是幸运的,因为在他出生一年后,卫子夫就被汉武帝带进了宫,再过了一年,卫家因为卫子夫的关系显赫起来,霍去病也因此成了陈掌的继子。当然,相同的人生经历,让霍去病和他舅舅卫青走得更近一些,从小跟随卫青,让霍去病也成了一名出色的武将,马上步下,长拳短打,样样精通……

      于是,在霍去病17岁的时候,他就自告奋勇地要求上前线,这一去就不可收拾,给西汉塑造出了一位新的战神。

      前119年,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最大一次战役:漠北之战,这是霍去病的颠峰之战,在这一著名的战役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人的损失,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一带),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此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尔加湖),方才回兵。

      这场战役中,李广的三儿子李敢正是霍去病的部下,当时是一名大校,当作副将使用,也因战功被封为关内侯。关内侯虽然小了点,但毕竟了了李广未能封侯的遗憾。

      说到李敢,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当年漠北之战李广迷了路,失去了最后的封侯机会,还要面临军事审判问责,愤而横刀自杀。这时候李敢还不知道。等到回军之后,他听说他爸自杀了,就把这笔账算到了卫青身上,认为是卫青逼死了他爹。李敢冲进卫青的大帐,一来就给了卫青一巴掌,还把卫青给打伤了,卫青宽宏大量,既没有再追究这件事,也没把这件事说出去,瞒了下来。但将近一年之后,李敢跟随皇帝去甘泉宫打猎,霍去病也同行,不知道是谁把这事件事透露给霍去病知道了。卫青是霍去病他舅舅啊,那可是亲得不能再亲的亲戚了,而且霍去病几乎是卫青一手带大的。霍去病二话不说,抬手张弓搭箭,一箭把李敢给射死了。汉武帝不想处分霍去病,就编了个理由,说李敢是被鹿给撞死的。

      你看,皇帝偏心啊,难怪司马迁愤愤不平地要给李家单独做传,而卫霍两个人才弄了一个拼盘。

      此战之后,西汉战马损失巨大,战前的十四万匹马,到战后只剩下不到三万匹,无力再发动争。西汉军队开始进入休养状态,朝廷为此增设了大司马(大司马可不是放马的官啊,那是总督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意思)的职位,舅舅卫青和外甥霍去病都担任这一职务,平起平坐了,朝廷还专门为此制定法令,规定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的秩级和俸禄相同。

      从此之后,卫青开始处在一个下降的趋势,而霍去病如日中天。卫青的一些老朋友老部下,纷纷离开了卫青,改投到霍去病的帐下听令,很有一些人以此得到升迁。

      说起来,霍去病还真是一个蛮有性格的人。《史记》中说,汉武帝刚发掘霍去病的时候,就觉得他是一个打仗的好苗子,于是想亲自教霍去病一些古代名将的兵法,比如孙武的、吴起的,但霍去病说:切,学这些鬼东西有什么用,只要自己懂得谋略就行了。

      这也太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了,你最少装一哈沙。唉,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啊。人家是亲戚,笔者多虑了。善哉善哉。

      霍去病作为私生子出生之后,一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也不知道他的爹是谁。等到他显赫之后,终于知道了前因后果。就在他成为骠骑将军之后,他来到了老家平阳,向当年抛弃了自己的老爹霍仲孺下跪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之子,没有尽孝。”霍仲孺愧不敢应,回答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随后,霍去病为从未尽过一天父亲之责的霍仲孺置办田宅,并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霍光后来也成了西汉的一代权臣,并在汉武帝去世后担起了托孤之责。

      漠北之战两年后,年仅23岁(虚岁24)的霍去病就“因病去世”(他还和卫子夫的女儿阳石公主育有一子叫霍嬗,后来在汉武帝登泰山的时候夭折了),不知道是因为这“去病”的名字不吉利,真的因病去世,还是别有隐情,反正他死得不明不白,史书中也没有多说。不过,向来宫廷多罪恶,人们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大多认为其中必有文章。有人从《史记》的蛛丝马迹中推论,认为卫青和霍去病两个人地位相等后,霍去病势头压过了卫青,于是卫家(也有可能是卫青的老婆平阳公主)不服气,派人暗中害死(刺杀啊、下毒啊等等)了霍去病。也有人认为,可能是霍去病一向骄纵,得罪了皇帝,汉武帝向来天威难测嘛,杀人也是家常便饭。也有人认为是霍去病一向不体恤士兵,把士兵惹毛了,于是刺杀了他(和张飞类似了)。

      总之,说法很多,但笔者以为这些都不足以让史家为之讳言,笔者的直觉告诉笔者,这背后,肯定有一个惊天的阴谋……所以,笔者从头到尾认真仔细地顺着人物关系和事情发展梳理了多遍发现果然如此,从一开始就没有那么简单,答案要写起来很长,但汉武帝的最终目的就只有《史记》里的两个字,放在本文文末了。

      23岁的霍去病死了,他的舅舅卫青也没有太长寿,虽然史书上没有卫青的确切年岁,但后人推测,在前106年卫青死的时候,可能也只有四十六七岁,最多四十八岁,也算是英年早逝了。在卫青死之前,他的几个儿子,都被中央政府找歪,把爵位给剥夺了,后来还是在平阳公主努力下,在卫青死后由长子接替了长平侯的爵位,但仅仅在六年之后,又被找歪,把这个长平侯也给免了。

      “国除。”

      通宝推:听松,青青的蓝,
    • 家园 强大的西汉帝国,在辉煌的战争中慢慢坍塌|二十四史探秘035

      诗云: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每一场战争背后,无论胜败,都是无数家庭的离散、无数梦想的破碎、无数泪水的流淌。

      暂且抛开人伦悲喜,单就战争对国家的伤害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不要以为“大国崛起”了,便可以傲视一切。两千年前的西汉帝国是何等的强大,汉武帝远征匈奴、广开三边的功绩又是何等的辉煌,但在一场接一场战争的胜利中,这个庞大的帝国却被慢慢掏空,最终濒临坍塌。

      那些传诵千古的战争

      话说汉武帝爷爷文帝和老爸景帝,几十年间休养生息,厉行节俭,积累下来巨大的社会财富,汉武帝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登上帝位的。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窦太后病死,22岁的汉武帝刘彻正式执政,从此开始了一场接一场的战争。其中著名的有:

      前133年,派遣精兵30万,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准备一举全歼匈奴主力,被匈奴单于识破,结果一无所获。此战拉开了汉匈战争的序幕。

      前130年,车骑将军卫青大破龙城,取得了自汉朝开国以来对匈战役的首次胜利。

      前127年,卫青率军击溃匈奴附庸楼烦王和白羊王,夺回河南地,建立朔方郡和五原郡。

      前124年,卫青击败匈奴右贤王。

      前123年,霍去病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以800人歼2028人,俘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卫青和霍去病的故事下一篇再讲)。

      前121年,霍去病率骑兵几万人,两次从陇西出击,追击匈奴到祁连山麓。匈奴内部分裂。

      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率领骑兵24万,步兵10多万,分兵两路出击,大败匈奴。卫青直抵燕然山,霍去病一直追至狼居胥山。

      前112年,伏波将军路博德、都尉杨仆率兵十万人,兵分五路进攻南越。

      前111年,杨仆率兵攻破番禺城,平定南越,设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

      前111年,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率兵十万人,解枪罕之围,平定西羌叛乱。

      前110年,杨仆率军从合浦郡徐闻县渡海,占领了海南岛,设儋耳、珠崖两郡。

      前110年,横海将军韩说的水军攻破东冶,平定闽越。

      前109年,荀彘、杨仆水陆两路征伐朝鲜,灭亡了卫氏朝鲜政权,次年在半岛设玄菟、乐浪、临屯、真蕃四郡。

      前108年,赵破奴率兵数万出击楼兰和姑师两国,俘虏楼兰王。

      前104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数万攻大宛贰师城取汗血马,至大宛东境即战败。

      前102年,派精兵6万再次攻大宛,前101年攻克其首都,杀大宛王。

      战争引发经济危机

      以上只列举了主要的,另外还有对东瓯和西南夷的战争。这些战争的规模或大或小,但无不消耗巨大。特别是由唐蒙和司马相如主持的对西南夷的征战,因为地势艰险,行军不便,军队出征前先要打通道路,为此,西汉政府派出了几万人开路。西南穷山恶水,筑路非常不易,工程旷日持久,筑路之人的饮食得从中原地区运送过去,往往出发时的十多钟粮食,到了目的地只剩下一石了,因为运输的人在路上已经把它吃得差不多了。

      (笔者注:古代的计量单位换算比较混乱,现代人难以有个直观的了解。据笔者查阅相关资料,汉时一钟约等于6.4斛,一斛即一石,那时候的一石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7斤。也就是说,《史记·平准书》中所说的,出发时带着约2000斤粟米,到了目的地只剩下30斤了,运输人员在路途上就已经消耗了98.5%。当然,这只是一种夸张的描述,但损耗之大,由此可见。)

      西南筑路工程持续了好多年,后来中央政府看到这样送粮食不行了,改为就近买粮,但当地的租税根本不够支付买粮钱,后来只好动用中央国库的钱才勉强维持下去。等到后来对匈奴开战,西南的战事再也支持不下去了,只好暂时放弃。

      同样的,后来在东北方向对朝鲜用兵时,以及派出了十万民夫在河套地区筑朔方城时,也面临着和征伐西南时一样的运粮问题。

      单单这些后勤保障方面,就耗尽了西汉政府上百亿钱的费用,再加上每场胜仗之后,用于奖赏战功和抚恤伤亡的钱财,更是天文数字。

      曾经钱多得连库门都关不上的国库,很快便被掏空了。为了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西汉政府使用了一个很老套的招术:卖官。

      其实西汉的卖官鬻爵并不是从汉武帝才开始,之前就已经有了。《史记·平准书》中说,汉景帝为了应对上郡旱灾,专门修订了“卖爵令”,降低价格。由此可见,卖官鬻爵在西汉是有法律依据的。

      只不过,到了汉武帝时,曾经堆积如山的钱粮在战争中很快消耗殆尽,急需补给的西汉政府开出了相当低的卖官价格,这个曾经马儿满街跑的国家,现在只要能捐出一些羊来,都可以做郎官。

      在对匈奴战争的关键时刻,也就是在霍去病崭露头角的那一年,国家财政部长找到汉武帝告急:国库已经空了,当年的税赋也用完了,还拖欠了军队大笔的军饷,怎么办?

      汉武帝大手一挥,说:继续卖官卖爵。

      这次卖的是一个新品种:武功爵——每向上升一级,需要掏17万钱。用这个办法筹措了一笔钱,去支付军士们应该得到的赏金,但钱还是不够,于是又用越级提拔的方法,去冲抵大的军功,军功高的人或者封侯或者官拜上卿。从此,西汉遍地是官,数不胜数。

      前121年,霍去病大败匈奴,浑邪王来降,汉武帝觉得倍有面子,为了奖励军功和赏赐降卒,汉武帝撒出去一百多亿钱。与此同时,国内水旱灾害濒发,赈灾费用也以亿计。这一下,国家财政严重透支,不可一世的大汉帝国随时会因经济的崩溃而坍塌。

      挽救西汉的经济奇才

      他的出现,拯救了汉武帝,拯救了大汉帝国的财政,为后来的“昭宣中兴”打下了经济基础。

      他是一个商人的儿子,他叫桑弘羊。他是一个特别会心算的神童,他进入中央政府工作的时候,才13岁。

      13岁的孩子再厉害,也是不方便站在前台的,这会让人质疑中央政府的权威,也会让国家的法律如同儿戏。所以,当汉武帝决定用这个十来岁的孩子拯救大汉时,只是让他坐在后方出谋划策,在前方冲锋陷阵的,是正副财政部长东郭咸阳和孔仅。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大汉穷,穷的是政府,民间的大商人大财阀并不穷。文景之治时的休养生息政策,不仅盐和铁这两种可获暴利的经营权完全放开,连决定国家经济存亡的铸币权也在民间。也就是说,无论是谁,只要你有资源有技术,你就可以无限量地铸造国家货币。

      话说当年文帝有一个男宠叫邓通,算命的说邓通会饿死,文帝不信邪,说,有我罩着邓通,怎么会饿死呢。但他转念一想,我也只能在活着的时候罩着他,我百年之后,保不准他也许还是会饿死。于是文帝赐给邓通一座铜矿,邓通想铸多少钱就铸多少钱,当时天下流通的铜钱一半是邓家钱。虽然如此,文帝死后,景帝收回了铜矿,没收了邓通的全部家产,邓通最后真的饿死了。

      言归正传,还是来说桑弘羊。为了拯救大汉经济,以桑弘羊为核心的大汉财经三人领导小组祭出了两招:

      首先就是货币改革,推出皮币。由于此前民间大量铸造铜钱,致使货币滥发,造成通货膨胀。桑弘羊等人将铸币权收归国有,同时用皇家园林里特有的白鹿的皮作为本位货币,限制货币的总发行量,从而稳定了物价。

      其次就是盐铁官营,实行专卖。那时候的盐和铁,就相当于现在的石油和烟草,既是必需品又是暴利行业,将盐和铁收归国有之后,以前由商人赚去的巨大财富现在都进了国库,大汉的经济马上缓过劲来,并逐渐恢复了元气。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铸钱和私营盐铁的利润是多少?那可是百分之六百到百分之一千。桑弘羊的财经新政,在实行中遭到了商人的抵制,他们或者通过官场的代言人进行抨击,或者私下底继续经营。在货币改革的进程中,因为私铸铜钱犯了死罪而后赦免的有几十万人,自首后被赦免的有一百多万人,当时,几乎天下所有人都在铸钱。财经新政只是部分地分享了财富,并没有完全控制住财富的流向。

      没关系,在汉武帝的支持下,财经小组继续出狠招。

      先是由政府派出一批以张汤为代表的酷吏(张汤的故事以后再讲),严格执行法令,有抗拒者一律诛杀。有一个叫颜异的前财政部长,因为对皮币的币值有异议,就被张汤以“腹诽”的罪名砍了头。

      同时,铸币权收归国有后,不断推出新币制并提升铸币技术,直到最后推出的三官钱,一般人想要做成和三官钱一样的话,铸造成本超过了币值本身,由此基本杜绝了私铸铜钱。

      而财经小组里的东郭咸阳,做官以前就是一个大盐商,孔仅的家里就是冶铁的世家,他们都精于此道,商人们想钻政策法令的空子,都瞒不过他们。他们派出盐铁巡视员到各地视察,地下走私网络纷纷被摧毁。

      随着战争规模的一再扩大,国家财政还是捉襟见肘。上述这些堵漏洞、开财源的措施仍不足以完全解决问题,最后,财经小组放出了终极大招:直接抢钱。

      这就是算缗令和告缗令。

      算缗令就是个人财产税。每家每户都必须向官府申报财产,按财产多少纳税,而且,越是钱多的交的税越多,商人的税率是一般手工业者的两倍,有车有船的,还要交车船税。

      告缗令则是鼓励民间告发那些不如实申报财产的,一旦被告发查实(基本上只要被告,不管真假都会坐实),所有财产没收,其中的一半拿来奖励举报者,另一半充入国库。

      你想想,如果你是一个穷光蛋,如果你去举报一个家财上亿的富豪,而且是一告一个准,你就会突然之间获得五千万的财产,你说这种事你去不去做?

      于是,大汉帝国里的富豪们统统被扫荡,民间的财富全部被财经小组洗劫一空。

      战争因此得以继续。

      “与民争利”的恶果显现

      但这种局面维持了没有多久,一系列恶果渐渐显现。

      首先是以商人为代表的中产阶级没落,财富全部集中到了国家政权手中。汉武帝除了打仗瞎花钱之外,他还是一个大手大脚的人,他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大兴土木,建了不少宫殿园林楼台。第二件事就是养了一大批术士,只要有人说能帮助他长生不老,他就大笔大笔地赏赐。

      其次,商人的衰减,使得物资的流通基本上依靠官府来操办。向来,这种公家办事的效率之低和成本之高,不用说大家都是知道的,这些开销,又使国家财政增加了不少的压力。

      第三,新政使得民间财富急剧减少,一般人家想要维持温饱也不容易,一旦遇上天灾,完全无法自救,只能靠官府赈济。这不,山东的一场水灾,让方圆两千里的地方绝收了好几年,财政部又得掏出大量钱财来救济他们,博一个所谓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美名。

      第四,盐铁官营之后,官员与民争利,吏治混乱。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但具体的事得由具体的人来做,这些油水十足的国有企业岗位,让官员们趋之若骛,都纷纷安排自己的关系户,或者亲自上阵。政务上的事情,都无心去干,整个大汉的吏治一片混乱,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第五,国有企业垄断了暴利行业之后,只顾着去数钱了,根本不管产品质量。官营冶铁坊里制作的铁器粗制滥造,还卖得特别贵,就像中国的电信业一样,我就这服务就这价钱,别无分店。而且,你不用还不行,非得要你买。据说大汉军队征南越和西羌的时候,官营冶铁坊制作的兵器一碰就断,严重影响了战斗力。

      桑弘羊也看到了这些恶果,这个经济天才继续发挥他的神奇想像力,陆续出台新的政策,对大汉这架疲弊的战争机器不停地修修补补。他先后推出“均输令”和“平准令”,促进流通,平抑物价(具体措施笔者这里就不详述了),维持着政权继续运转,终于熬到了汉武帝归天。

      汉武帝死的时候,大汉政权已经被这个战争狂人折腾得奄奄一息,而他也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大汉造成的严重伤害,在他死前两年,也就是前89年,他下了一道著名的诏书——轮台罪己诏,这也是历史上第一道“罪己诏”。

      在这道罪己诏中,他说:当今最重要的任务,在于严禁各级官吏对百姓苛刻暴虐,废止擅自增加赋税的法令,鼓励百姓致力于农业生产,恢复为国家养马者免其徭役赋税的法令,用来补充战马损失的缺额,不使国家军备削弱而已。……朕自即位以来,干了很多狂妄悖谬之事,使天下人愁苦,朕后悔莫及。从今以后,凡是伤害百姓、浪费天下财力的事情,一律废止。

      汉武帝死的时候,那位经济奇才桑弘羊在60岁左右,他和霍光等人一起,作为托孤重臣之一,辅佐年幼的昭帝刘弗陵。虽然他在7年后死于权力争斗,但“昭宣中兴”,他有一份功。

      (笔者注:国有企业≠国营企业,国家所有≠人民所有。)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装X的冯唐易老,轻薄的李广难封|二十四史探秘034

      王勃在《滕王阁序》里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于是,冯唐和李广两个人都成了历史名人。

      这两个人在《史记》中都进了列传,两个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直郁郁不得志,年纪一大把了,都没有拿得出手的“政绩”,所以没能谋个高官显爵。

      冯唐的故事比较简单,先大致说一说吧。

      汉朝的时候,还没有实行科举制,朝廷选拔官员,一般是三个途径。第一个是封荫制,也就是祖上有人做了官的,特别是有了爵位的,子孙可以凭着出身去做官。第二个是凭战功,汉朝经常和周边的少数民族作战,有了战功,便可以升为武官,时机合适的时候也可以由武转文。第三个途径,则是举荐,比如人品好,声望高,孝顺父母,学识渊博等,都可以成为被举荐当官的理由。冯唐就是靠第三条路做的官,他因为非常敬孝父母,被举荐做了郎官,那时候是汉文帝在台上。

      前面说过,郎官是汉代的预备役官吏,主要是在皇宫里打杂,做一些看门赶车的杂活,干这些活的一般都是年轻人。冯唐被举荐做郎官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大概五十岁左右吧。

      有一次文帝经过冯唐的“办公室”,看到有一个白须飘飘的老汉在里面“办公”,就问他:老人家怎么还在做郎官咧?家在哪里呀?

      冯唐回答说:我是代郡人。

      汉文帝因为曾经做过代王,就攀关系说:我也在代郡呆过咧,听说那里出过一位名将叫李齐,很是厉害,他在巨鹿打仗的时候,威风得很。现在我每次吃饭时,都会想起巨鹿之战时的李齐。老人家您知道这个人吗?

      冯唐这时候就开始装X了,他回答文帝说:李齐这小子啊,我当然知道,他其实不咋地,还比不上廉颇、李牧呢。

      廉颇、李牧是什么人?赵国一时无二的名将啊,那是谁都能随便比的么?当然,冯唐随便地提一下他们的名字,X格瞬间爆表,唬住文帝了。

      果然,汉文帝问:老人家您凭什么这样说呢?

      冯唐继续吹牛:俺爷爷在赵国时,担任过大将,和李牧的关系铁得很。俺爹从前做过代国的丞相,和李齐那小子也是哥们。所以嘛,他们这些人有几斤几两,老汉我自然知道。

      汉文帝听得惊呆了,哇靠,宫中藏龙卧虎啊,随随便便一个糟老头子,就是将门之后,名臣之子,这怎么得了?我就打发他做一个小小的郎官,别人知道了,还会说我糟蹋人才的。他心里一面盘算一面随口说道:唉,真是可惜啊,我偏偏得不到像廉颇、李牧这样的人做将领,如果有这样的将领,我难道还怕匈奴吗?

      冯唐这时候已经完全没大没小了,对皇帝说: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

      汉文帝很不高兴,问:您凭什么认为我不能任用廉颇、李牧?

      冯唐说:古时候君王派遣将军出征时,会趴下来推着车轱辘,承诺“国门内的事我决断,国门外的事由将军裁定”。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俺爷爷说,李牧统军时,把征收的税金自行拿来犒赏部下,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北驱单于、大破东胡、消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援韩魏,要不是后来郭开在赵王面前陷害他,他被杀了头,赵国和秦国之间的胜败还很难说咧。如今俺听说魏尚做云中郡太守,他把边地的税金用来犒赏士兵,还拿出个人的钱财,五天杀一次牛,宴请军吏、亲近左右,因此匈奴人远远躲开,不敢靠近云中郡。匈奴曾经入侵一次,魏尚率领军队出击,杀死很多敌军,后来仅仅因为算错了数字,多报了六个敌军的人头,陛下就削夺他的爵位,判处一年的刑期。由此看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

      文帝是个好皇帝,听了他的吹牛兼讽刺,不仅没有生气,还赶紧检讨自己,马上表示要改过自新,当天就让冯唐拿着皇帝的节符,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让魏尚担任云中郡太守。同时,文帝也不想再继续担着埋没人才的罪名,马上把小小的郎官冯唐提拔为车骑都尉。都尉这个官,不大也不算太小,相当于郡一级的地方长官了。从郎官到都尉,文帝对冯唐已经算破格提拔了。

      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没见冯都尉做出什么成绩来,二十年一晃过去了。

      汉景帝即位后,让七十多岁的冯唐去做楚国的丞相,做了没多久,也不知道为什么原因被免了职,一转眼,又十三年过去了。

      汉武帝即位时,想要干一番大事业,于是向天下征求贤良之士,大家举荐冯唐。“一代名臣”冯唐这时已九十多岁,路都走不动了,自然是不能再做官了,于是汉武帝任用他的儿子冯遂做了郎官。

      嘿嘿,又是郎官。

      司马迁在结尾时写道:冯遂也是一个有奇才的人,是我的好哥们儿。

      原来如此,“一代名臣”冯唐入传,其实也不是他会装X,只不过是他的公子和司马迁关系好而已。历朝历代,啥事不需要靠关系?

      这样凭关系被司马迁吹嘘的,不只是冯唐。李广也是一例,而且这一例如此特别,以至伤之深,爱之切。

      司马迁有一个好哥们,叫李陵。武帝时的某一年(前99年),在对匈奴的一次战斗中兵败,李陵投降匈奴,汉武帝一怒之下,灭了李陵全族(李陵的故事,笔者以后会说,这里就不展开了)。作为李陵的好哥们,司马迁上书武帝为李陵叫屈,汉武帝二怒之下,把司马迁给阉了……

      李广是李陵的爷爷,于是有了这篇流传千古的以李广为男主角的《李将军列传》。

      李广的故事很长,笔者择其要点而述之。

      关于家世。李广的祖先有一个叫李信的,是秦朝的将军。当年荆轲刺秦王失败后,秦王发兵攻打燕国,后来追杀燕太子丹一直追到辽东的,就是这个李信。秦国完蛋后,李家也跟着没落了,其实也算不上什么没落,秦以武立国,国中将军何止千万,所以在秦国(朝)做一个将军,也不是特别了不得的事。反正到了李广的时候,他爹是陇西成纪的一个县太爷,也算是个官宦人家了。李家以武起家,世代传习箭术,所以李广的箭射得是那么回事,这也就成了后面吹嘘他的资本。这是后话,后面再说。

      关于官职。文帝十四年的时候,李广和他的堂弟李蔡一起,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去攻打匈奴,慢慢因为积累军功,两个人都做了郎官(这就是老衲前面说的当官的第二条道路),职务是武骑常侍,大概就是陪着皇上骑马打猎的骑兵侍卫。稍晚他们一点的,有一个文笔不错的叫司马相如的,没什么军功,花了点钱,就买到了这一个位置,说明这个位置并没有多少含金量。

      就这样熬了七八年吧,熬到文帝死了,景帝继位,李广熬出了头,凭资历外调到陇西做都尉,和五十多岁的冯唐一样,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武官。再之后,转任骑郎将,相当于平调吧。

      没多久,七国之乱发生,周亚夫率兵平乱,李广也跟着去了,任骁骑都尉。在平乱的战斗中,李广立了点军功,但他私底下接受了梁孝王给他的“将军印”,所以朝廷没有对他进行封赏,只是让他转任上谷的太守。

      为什么李广受了梁孝王给他的将印后就没再得到封赏?因为梁王是地方诸侯,当时地方诸侯虽然有一定的官员任免权,但是大一点的官的任命权是在中央手里,“将军”这个高级职称,不是地方诸侯能够封的。就算地方能封,在七国之乱的敏感时刻,一个地方诸侯随便封人为将军,那是有造反嫌疑的。何况梁王也确实有造反之心,接收了这个将军印,那便是视同向梁王效忠了。就凭这一点,中央政府没砍李广的脑袋,就已经很不错了,何况还让他去当太守,那是天大的恩情了。

      继续列举李广后来的官职吧。在后来的十来年里,李广一直在边境的各个郡巡回地任太守,分别当过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的太守,都是和匈奴接壤的边境,这样一直到景帝死掉。汉武帝继位后,改变了和匈奴以和亲为主的外交方针,开始积极备战。李广在边境熬了这么多年,也熬成了一个“匈奴专家”,武帝把他召到中央,担任了未央宫卫尉,这个官,怎么说呢,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说大,按秩级来说,属于九卿之列,是二千石的官员;说小吧,其实就是中央警卫局的局长,手下管一些站岗放哨的“中南海保镖”,和皇上关系近倒是挺近的。

      汉武帝当上皇帝之后的第八年,搞了一个“马邑之谋”,想诱歼匈奴,但失败了。当时李广以卫尉出任骁骑将军。汉武帝第十五年,李广正式出任戍边的将军,在一次战争中,李广被匈奴生擒,部队全军覆没。李广逃了回来,论罪当诛,于是花钱赎罪,李广被贬为平民。

      李广作为平民,闲居了两三年,后来战事吃紧,朝廷正在用人之际,再度起用了他,任命为右北平太守。没过多久,前123年,这时是汉武帝上位后的第19个年头,李广补缺任郎中令。郎中令这个官,也是九卿之一,管的事比较杂,其中也包括宫中禁卫,还有管理各个大大小小的郎官,还有谏议的职责,还包括政事顾问,同时有一定的人事权,相对于卫尉来说,郎中令的职责宽泛一些。

      第二年,李广以郎中令的身份出任后将军,再次开到前线和匈奴作战,打了两年,也没有立下战功。后来在与匈奴左贤王的一场遭遇战中,以四千对四万,几乎全军覆没,在张骞的援军赶到后,李广才得以生还。此次战斗,功过相抵,李广既没有升,也没有降。

      再过了两年,前119年,汉武帝大举进攻匈奴,这时候的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他主动请战,但武帝因为他年纪大了不放心,不太愿意派他出去,后来拗不过,勉强同意,但叮嘱卫青和霍去病等将帅对他多“照顾”一点。出战时,李广被卫青安排为侧翼部队,迂回掩护,结果迷了路,无功而返。事后,军中追责,李广把迷路的责任一个人扛了下来,在即将进行军事审判前,李广自杀。

      终其一身,李广最大的官是郎中令兼后将军,为二千石级。爵位,无。

      关于战功。基本上,李广没什么战功,虽然司马迁笔下李广如何如何了不得,但他就是没有战功。历任皇帝也不是瞎子,不会掩没他的功绩的,以至于到了最后汉武帝都看不过眼,以“运气不好”给他找台阶下。

      且看和他同时入伍的堂弟李蔡,一起参军,一起做郎官,后来到景帝时,李广在边境做太守,李蔡已经因军功成为二千石的京官;等到武帝的时候,李蔡的部队在对匈奴右贤王的战斗中,击毙匈奴数百人,俘虏匈奴一万五千人(非战斗人员),立下大功,被封为乐安侯,后来还做了四五年的丞相,位居三公之列。一些曾经李广的手下,乃至于普通士兵,后来都有因军功封侯的,单单就只有他,四十年如一日地虚度年月。

      按李广自杀前的说法,他在四十多年的军旅生涯里,和匈奴作战有大小七十余次。四十多年,七十多次,上天不是没有给他机会,皇帝不是没有给他平台,但的的确确,他就是没有战功。如果说一年两年三年,乃至一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次两次三次,乃至于一十次二十次三十次,没有机会,还可以说是运气的问题,但四十多年七十多次都没有立下战功,反倒多次全军覆没,还被匈奴生擒,那就不是机会的问题,而应该是水平的问题了。

      那么,李广的水平到底怎么样?

      关于水平。笔者还是忠实地按李广的同情者司马迁的说法来讲述,《史记》载,景帝时,有一次,皇帝派了一个宦官到李广的部队去监军,宦官带着几十名骑兵,遇到三个匈奴人,看人家人少就去欺负人,结果三个匈奴人射伤了宦官,还几乎杀光了几十名骑兵。宦官逃回来,李广咋咋呼呼地要去给宦官复仇,只带了一百名骑兵就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孤军深入近百里,虽然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但却陷入了几千名匈奴骑兵的包围圈。幸好匈奴以为这是汉军的诱敌之计,没敢对他们下杀手,放了他们一马。由此可见李广的轻率和鲁莽。

      武帝时,李广调任未央宫卫尉,同时程不识任长乐宫卫尉。两人都是由边境郡守调任的,在边境治军时,李广训练部队不重纪律,行军布阵自由散漫,也没有警戒的号令,军队的军事文书也简陋得很。相反,程不识非常严谨,部队按照最严格的纪律训练,分成部伍,有职责明确的层级指挥系统,部队出战时,总是处在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的戒备状态,军中文书齐备,一切都有章可循。程不识虽然没有取得过重大的胜利,但也从来没有败过,因此获得了“不败将军”的美称,不像李广,动不动就全军覆没。和程不识的这种稳扎稳打的战术相比,李广的军队只能是游击部队,是不可能进行大兵团作战的。李广参加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对匈奴作战,大军五路出击,武帝和卫青不让李广指挥正面军队,只让他率领辅助部队,未尝没有道理。后来东汉马援有一句评语:“效程不识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李广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关于技能。李广的箭法特别好,飞将军射虎,这是李广最为人们熟知且称颂的故事。说是有一次他出去打猎,看到草里面有一块石头,他以为是一只老虎,就用箭射它,结果箭头射进了石头里面。等他发现这是一块石头而不是老虎后,他也为自己能把箭射进石头感到惊奇,于是再射,就再也射不进石头里了。这,也只是一个传说罢了。唐代王昌龄有一首著名的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后人有说这首诗就是称赞李广的,其实不然,王昌龄这首诗写的是卫青,和李广并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一个“飞将”,让不少后人表错了情。

      在老衲看来,飞将军李广,其实也就是一个勇武值稍高,但统率值很低的蛮将,个人英雄主义充斥头脑,带兵打仗却是一介莽夫,如同水浒中的李逵,勉强一点比喻,接近于张飞吧,但他和张飞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最后说说李广的人品。司马迁在评价那个后来做了丞相的李广的堂弟李蔡时,说李蔡的名声相比李广差得很远,而且人品在下等之列。这是很不公平的。真实历史中李蔡虽然不是政绩卓著,但也属于中上之资,军功也有政绩也有,于国于民做了不少实在事,只是后来犯了皇族的忌讳才被诛。反观司马迁评价颇高的李广,我们用《史记》中的两个故事来作一品评。

      故事1:李广晚年曾向星象家王朔抱怨:“自从汉朝攻打匈奴以来,我没有一次不参加。可是各部队校尉以下的军官,由于攻打匈奴有军功被封侯的有几十人。我李广不算比别人差,但是没有一点功劳用来得到封地,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我的骨相就不该封侯吗?还是本来就命该如此呢?”王朔说:“将军自己回想一下,有没有做过自己觉得很后悔的事?”李广说:“我在当陇西太守的时候,有一次羌人反叛,我诱骗他们投降,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欺诈手段在同一天把他们都杀了。直到今天我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件事。”王朔说:“没有比杀死已投降的人罪过更大的了,这也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故事2:李广被擒后逃回来,因罪被免为平民后,他和已故颖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一起隐居在蓝田,常到南山中打猎。曾在一天夜里,他带着一名骑马的随从外出,和别人一起在田野间饮酒。回来时走到霸陵亭,霸陵尉喝醉了,大声喝斥,禁止李广通行。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实行宵禁的时候)现任将军尚且不许通行,何况是前任呢!”便扣留了李广,让他停宿在霸陵亭下。没过多久,匈奴入侵,天子任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请求派霸陵尉和他一起赴任,一到军中,李广就把霸陵尉给杀了。

      看看,一代名将飞将军,心胸狭隘至此。司马迁这还是看在李广孙子和他是好朋友的份上,笔下已经容情了,不然,不知是何等不堪。

      综上所述,装X的冯唐易老,轻薄的李广难封,但这一切,又能怪谁呢?

      通宝推:北纬42度,李夏禾,天空不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