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二十四史之探秘系列迷你版 -- 丽华天下

共:💬174 🌺1072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张骞出使西域,是一次成本巨大的政治投机|二十四史探秘039

张骞出使西域,是西汉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学的历史课本上对此也有介绍。《史记》在“大宛列传”中对此前前后后的来龙去脉写得很是详细。

在汉武帝计划着对匈奴进行大规模打击的时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汉武帝从匈奴的降将那里听说,西域有个大月氏国家,其王被匈奴单于杀死,还把他的头颅做成酒器。月氏人忍受不了匈奴的奴役,便迁徙到天山北麓的伊犁河流域。后又受乌孙国的攻击,再向西南迁到妫水(今阿姆河)流域。月氏王想报杀父之仇,但苦于无人相助。汉武帝于是想联合大月氏一起攻打匈奴,形成左右夹击之势。

汉武帝公开招募愿意去出使西域大月氏的使者。听到这个消息,郎官张骞揭了榜,成为西汉第一个出使西域的“大使”。

汉武帝的这个想法,从军事角度来说,也不是不正确。但大月氏这个国家,也只是从匈奴那里听来的传说,汉朝的人从来都没有见过,汉武帝就这么一想,抱着“成功最好,不成功也无所谓”的心态,并没有太当一回事。所以,在张骞西去,一去十多年无音讯的情况下,西汉政府也由着他,没使出任何后招。

出使西域的事情,笔者就从张骞开始说起吧。

张骞是汉中城固人,刚开始,也是在宫中做一个小小的郎官,苦苦熬着,等着出头的机会。眼见自己年岁越来越大,也没做出什么突出的政绩,也没有机会靠近皇上讨得皇上的欢心,也没有后门关系来关照,看来想升官也是没什么机会了,只会像冯唐一样,头发胡子全白了还在做郎官。

汉武帝征招出使西域的大使,消息出来,却没人应征。为什么呢?对于汉朝官员来说,首先,西域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去那里不知会面临一些什么样的风险。更重要的是,从汉朝的地方去到西域,必须通过河西走廊,而这里是被匈奴控制着,从这里通过,一旦被匈奴抓到,轻则成奴,重则丢命。

能进宫做官的,即使是一个小小的郎官,家里环境都过得去,小日子不愁。面对未知的危险,谁也不愿意去冒这个险。这时,张骞站出来了。

张骞愿意去冒这个险。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成功了呢?

于是,建元二年(前138年),大使张骞奉命率领一百多人,从陇西(今甘肃临洮)出发,一个叫甘父的归顺胡人给他当向导和翻译,西行进入河西走廊。

果然,张骞一进河西走廊,就碰上了匈奴的骑兵队,一行人全部被抓获,被押送到匈奴王庭,去见匈奴的单于。还好,单于没有杀掉张骞,只是把他们扣留和软禁起来。

匈奴单于为了拉拢张骞,给了张骞非常好的生活待遇,还给张骞娶了匈奴的女子为妻,生了孩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一转眼,十年过去了。

十年后的某一天,张骞趁匈奴人不备,抛下妻儿,带领随从逃出了匈奴王庭。

他们向西急行,越过葱岭,到了大宛(今乌兹别克境内)。由大宛介绍,又通过康居(今哈萨克东南),到了大夏。大夏在今阿姆河流域。张骞这才找到了大月氏。

十多年来,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们在迁到阿姆河畔后,小日子过得很舒坦,也不打算杀回去复国报仇了。

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回国途中,又被匈奴拘禁一年多。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

张骞出使时带着100多人,历经13年后,只剩下他和甘父两个人回来。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军事目的,但张骞这一趟走下来,对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日后打通河西走廊积累了资料。

张骞在匈奴生活了十年时间,对匈奴比较了解,此后卫青攻打匈奴时,张骞也在军中,起着向导作用,以此立功,被武帝封为博望侯。

十多年的冒险没有白废,一个小小的郎官,豁出去博一把,最终封侯,张骞觉得值了。

当然,此后张骞在官场上也经历了一些沉浮,还被削职为平民,但后来汉武帝在大败匈奴后,又想起了西域的那些花花世界,有了再派使者西去的念头,于是,平民张骞又被汉武帝派上了用场。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每人备两匹马,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张骞和他的副使先后到了乌孙、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等国。出使的成就和作用笔者就不多说了,这和本文的主题无关。

因为没有了匈奴的干扰,这次出使很顺利,四年之后他们便回了国。削了爵位和官职的平民张骞,又因此被封为大行令,重又位列九卿。第二年,张骞去世。

张骞的故事激励了很多后来者!

《史记》记载,自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而当了大官后,那些曾经跟着张骞出使过的人,都争先恐后地给汉武帝上书,要么讲西域有什么稀奇古怪好玩的事,要么讲出使西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反正就是为了能当上“大使”,以便能像张骞一样,谋一个进身之阶。汉武帝还是那样,无可无不可,只要你愿意,我就给你,你想当使者,那就使呗,只要能扩大大汉帝国的影响力就行了。那些“大使”们,出去一趟回来,就信口胡吹在外的见闻,吹得越离谱,官封得越大,牛吹得小就当小官,所以那些胡说八道人品低下的,都跟着学,出使的风气越来越坏,搞得西域的那些国家都开始讨厌大汉的使者了。

其中,一个典型的事件便是:一些“使者”对汉武帝讲了大宛“汗血宝马”的事,害得大宛因此被灭国。

话说汉武帝对大宛的宝马很感兴趣,但是据称,大宛送给大汉的马,好是好,但还不是大宛最好的。那些派到大宛的使者,听说大宛把最好的马藏在一个叫做“二师”的城里,汉武帝知道后,就派人带着千金和金马去找大宛王求二师城里的好马,大宛王舍不得给,又觉得汉朝离大宛很远,不可能打过来,就直言拒绝了武帝的请求。

汉武帝大怒,决定征讨大宛。此前大汉打过楼兰,没费多大力气,又有一个叫姚定汉的使者说大宛兵力很少,三千人就可以搞定,于是,他就派出李妍(就是那个打死都不给老公看自己病容要把自己最美的一面留给汉武帝的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让他做将军带领六千骑兵几万步兵去攻打大宛,顺便让李广利立点战功,好给他封个侯。因为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去抢大宛二师城的宝马,所以,李广利被封为“二师将军”。

结果,二师将军轻敌,第一次出征吃了大败战,带出去的人马,回来的时候死了十之八九。后来汉武帝又加派更多的人马,终于打败了大宛,二师将军带着几十匹良马和三千多匹中等马凯旋。李广利因此被封为海西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