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攀比 -- 给我打钱87405

共:💬207 🌺482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攀比
      家园 从相关性与因果性谈起,兼复月之回忆和懒厨两位河友

      相关性在此处指的大概就是因某种原因两个事物同时或者前后出现,显得有关系,但实际上没有,好比桌子上的两个苹果。

      因果性是相对这个相关性而论的,大概就是指两个事物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比如吃碗面条肚子就不饿了。

      新近有一份报告出炉,指出中国大陆有近2亿男性关注美妆,有女子听说之后“整个人都不好了”,决定多买化妆品。

      这俩有关系吗?这里的关系指的是因果性还是相关性呢?指的是因果性。所以,这俩有因果关系吗?原本是没有的,但某些女子自行建立了因果关系。

      这很常见,对吗?

      没有经正规学习的人,多数会认为一个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受力成正比。学习了别人的研究成果之后,我们知道这是错的。速度和受力只是有相关性,受力大小跟加速度才成正比。

      以前我也老举一个例子,说有的人总认为只要知道某岛上藏了一堆黄金,他只要能上得了岛就能挖到金子,然而并不是。这时我们往往会说,上得了岛跟能不能挖到金子,没有必然联系。

      说法有很多,让人备感不适。所以我尝试着换一种说法。

      怎么描述呢?我说,有一类关系叫弱关系,另有一类关系叫强关系。按理说,从弱关系走向强关系,是自发的。比如呢?比如人之初的主动学习愿望很弱,慢慢就明白后天学习跟自己的命运紧密相连。而从强关系走向弱关系,往往就很困难,需要外力介入。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化学反应?

      一个人,化不化妆,跟是否需要、是否有能力是强关系,对吗?所以当她因听说有近2亿男性关注美妆就坐不住了,我们就会感纳闷,究竟发生了 什么才会这样?不过,这一过程听起来是不是更像化学反应了,置换反应。

      可是这一描述不大尽人意,这里面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在将原本的强关系解除的同时,自行将原本的弱关系“扭曲”成强关系,并不是前面所说的自发。

      所以我又花了一些时间,找一个更合适的描述。

      后来发现,答案在阿基米德手中。给他一根杠杆,就能撬动地球,那是因为地球是“死”的,我要是地球,阿基米德手里的杠杆就算长达1亿公里也不管用,因为我可以改变支点!

      我女儿时常问我,“你怎么百毒不侵,并且看起来丝毫不费劲,并不像我那样需要抗争呢?”我哪里是百毒不侵,只不过是有些事确实打动不了我,但也确实是不费劲。

      因为就是,杠杆往往不在我手里,但我可以改变支点。

      在信息处理这方面,我认为现代人就像流水线前的质检工人,各种热门话题就像产品那样一个接一个的过来,“工人”的任务就将特殊产品捡出来。只不过,真工人是把不良 品捡出,而“假”工人是将珍珠捡出。

      热门话题的热,就好比一个巨大的杠杆,有的人会被轻易撬动,但我不会,因为我已经摸索出如何改变支点。

      这里顺带说明一下,为什么要质检?尽管从概率上论,我们都知道垃圾信息占比非常高,问题在于,我们并不可能知道我们每次相遇的那个信息到底是不是垃圾。一种策略是按概率办事,也就是说干脆全部处理成垃圾。这种策略的坏处就是会失去发展的机会,某个信息,完全有可能对某人打开一个新世界。但如果想从垃圾中捡中珍珠,需要有极高的质检能力。这个质检能力,在我的描述中,就是改变支点位置的能力。

      • 家园 胡侃一下

        以前没人会轻易建立因果关系,但现在风吹草动就会这样想,明显是传播的影响。

        当然直接利益受影响不大。比如化妆品的例子,是以自己能承担而且也不会吃亏为前提的。换成直接影响生计的,就很少有人这样想了。尤其是农民。其实也能猜得出来关注背后的动机至少有一半不是给自己买,而且关注行为本身可能只是在广告上多停留了几秒。不管是拉动页面还是鼠标指针。

        其实科学研究也是,甚至出版了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比如《统计会犯错》、《别把相关当因果》。文章也不少,比如批判P值滥用的。可其中除了专业名词(比如医学)和数学公式,都是大家都懂得的常识。为什么这种想法还是能大行其道?显然,和医疗、食品、教育、广告甚至是司法中的利益不无关系。他们左右的舆论已影响到所有领域,甚至潜移默化成一种共识。进而,政治自然也不会放弃这种努力。

        ----

        因果关系很好处理,逻辑分析很容易解决。但个人觉得,更重要的是那种可能的接受。

        因为讨论一个问题的前提是,首先要接受那种可能性。不管是预先判断真还是假,它都必须作为一种明确的存在被人接受。一旦被人接受,那么即便这个问题被分析为假,也可能会继续考虑,甚至想出另一种可能让它成为真。也就是多想。

        凡事就怕多想,只要去想,原本不成为问题的也会成为问题。尤其是想法已经和情绪捆绑在一起。而叙事的目的也在于此,就是让你多想。不管真假,只要你想了,它就成功了。想,就意味着出现了位置,进而可以由那些近似物进行补充。

        所以个人倾向于全部处理成垃圾。因为绝大部分信息都带有某种情绪,从投入产出角度讲,沉没成本远大于未来合计产出,不如不看。如果一个新闻真的重要,肯定会有二次传播,不用在意也会看到。比如最近很多新闻都是从河里看到的。

        这其实和科学主义的发展也有关系,为什么?因为“有风险的假设推论或猜想是迈向知识的第一步”、“正确的科学程序是先提出假说再加以验证。”。在日常传播中,这往往转变成,首先要认为这种假设是真的。加上大家总是会轻易的相信重复,认为如果没意义,没人会吃饱了撑的去重复,于是很容易轻信它就是真的。

        ----

        说白了就是前文三条:记得从哪见过、不是不可能吧、反正并不当真。再加上一条:反正并不吃亏,当真也没关系。

        虽然过程看起来很复杂,但就只是一瞬间的事情,也经常是跳跃的。媒介为了传播自己的观点,也往往倾向于掐掉中间,只剩下首尾,于是就建立起了联系。其实一切社会规范都有这个问题。

        • 家园 我个人是明确的不支持全部处理成垃圾信息

          并且我认为其实没有人可以这样做,那只是“说说罢了”。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要直面现实。如今就是个海量信息的时代,以后可能会更海,这个事是无法回避的。

          这么来说罢,这个问题,是典型的新问题。并非过往不存在,比如“众口烁金”、“割席断义”,只不过它不像今天这样的醒目,也不像今天这样影响力巨大(我有不少朋友为此十分苦恼)。正因为它 是新问题,所以目前还没有共识,反而是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我对于新问题有特殊热情,为啥?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所以我重点研究的是怎么办。这就是前贴中提到的:你有杠杆,我能改变支点。

          • 家园 所以说的是倾向

            然后使用垃圾场中找金子的原则进行处理。

            之前说的那些过程,其实就是应对方法。有情绪,直接扔掉情绪成分,价值判断代替陈述,直接扔掉,因果性陈述当作描述性陈述,直接扔掉。只留下最基本的描述性问题。

            只是觉得,有些东西逻辑分析是没有必要的,看到情绪成分过于明显,基本能即刻判断出没有继续的必要。事实上也是如此。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说白了就是特征分析初步筛选,逻辑分析内容检查,综合判断得出结论。而不是真的避免接触。实际上还对搜索、筛选过程进行过记录,对一些特异性指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包括搜索结果/页面区域屏蔽、关键词分析和氪金狗眼等高效方法……后来发觉真的是闲的。最简单的还是——懒得看。

            补充:而且还有例外/意外指标。最关键的是,如果当时想到了有这种可能性,那么九成九会是真的。剩下的一分,是因为觉得成本投入不会太大,点进去才有了收获。

            • 家园 why?

              我从来不会“懒得看”,相反,次次我都是兴趣盎然——但你需要无视兴趣这两个字,因为会联想到“败兴而归”。这里插一句,我女儿以前总以为我是个糟老头子,不懂他们年轻人的时髦,哪知道次次都是她说一句我整三句,然后我就静静的看她表示出惊愕。所以说,处理信息的能力才是要点,只有不断的练习,练习 得法,才能游刃有余。

              • why?
                家园 可能接触的内容不太一样

                个人习惯也不一样。觉得你女儿以后也要面对,因为以性别问题为主,非常费力不讨好那种。大概五六年前也是这个看法,锻炼自己,后来觉得有些人就是复读机或者干脆收钱的,这样做也没什么意义,甚至就提高分析能力来说,完全是没谱的事情,还会积累各种情绪(当然这点看人)所以结论就是懒得看。

                其实基本前提是已经熟悉了,已经身经百战,什么没有见过?进而可以分析出前提预设和针对目标,初步判断出价值和影响,得出不看的结论。一旦分析中发现无法确定,就会点进去。

                其实,如果清楚伪原创的原理,或者看过一些那种文字,也会选择懒得看的。不过在这里,基本是选择脚本屏蔽,故而懒得看其实是根本不看。

                另外,还有一个小原则,如果是搜索东西,高级方法和指定范围没有结果,那么就会选择最原始的办法遍历至少十页结果,不管什么类型的网站(不包括被屏蔽的特定站点,但包括百家号)。有时的确有用。

                最后,如果这类信息真的有用,可能也不是信息的内容,而是类别和方向,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会直接调整搜索方向和查找范围,无视原结果也能得出更好的结果。就文献而言,的确如此。

                • 家园 所以又回到了原始问题,干还是不干

                  不干,100%没有可能性,干,有可能。

                  我认为是值得的,但是,得有运气。如果没有运气,那么你就遇不到那个新世界的大门。所以我不是一个按概率办事的人,我信命,也认命。

                  • 家园 实际上,进行初筛的那一刻,就已经不是当垃圾看了

                    因为垃圾等于看一眼都不想。

                    其实“新世界大门”原来也做了一个机制,就是取消登录和random模式。这两个对绝大多数站点都有用。假如比较闲了,可以随便看看,就取消登录,推荐的东西绝对很有意思,不是之前被推荐系统筛选过的。而有些站点的随机模式就更是如此。

                    完全是根据时间而定的。但后来是沉浸这些东西太久了,感觉不如另一个模式,那就是看书通过引文跳转,个人经历的最有意思的都是这类。连跳转过程都还记录下来了。

                    比如:想法→关键词1→搜索1→关键词2→搜索2→页面1→页面推荐1→页面推荐1→图书1→引文1→短评1→图书2→图书3,最终打开一个领域的大门。

                    其中也包括上文所说的附加方法,也就是通过原始方法搜索。或者使用特殊的聚合搜索,比如学术搜索或者特定论坛搜索(包括自建的自定义搜索)。甚至直接从资源出发(网盘搜索)。

                    在这样高频和长链条的过程下,是不会给那些一眼看上去就不行的东西机会的。实际上也给了,因为会原始方法遍历一遍,以免遗漏。

                    觉得没那个闲心的时候,懒得看是正解,有需要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放过的。所以问题回到了原点,怎么样才算有需要?先不谈这个,本人书签收录总量……高达四万,就是这种东西的产物,所以才会懒得看。

                    忘记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学业中的压力可能已经积累了大量问题,长期在这类情绪叙事的影响之下,可能会有不好的结果。认识问题越陷越深,进而身心分离,无法应对突发事件,疲惫不堪,进而抑郁甚至被渣男骗。当然这是对还在上学的女生们说的。其实这类问题已经是女性群或者同学群里面的日常,所以对于这类问题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先离开,恢复精神之后再解决问题。类似不高兴了先去放空自己。感觉的积累是很可怕的。

                    又及,贴一个例子:

                    点看全图

                    • 家园 你的方法似乎机械化了……我不是这个法子
                      • 家园 以前是

                        甚至整理出一个完整的规范。上贴补充了一个贴图,可以看看以前是什么样的。这还是比较简单的那种。复杂的是出现一组书签,每个都有这样的描述。

                        后来觉得完全没必要……就改成了“懒得看”模式,自己不能确定就看,觉得是在搞大新闻就不看……不止描述都懒得写,连书签星号都懒得点了……

                        只有闲的没事干处理海量信息的才需要机械化。其实不是要机械化,而是区隔空间和记录过程,这些过程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反过来运用。至于背后的原因,暂时不好说明。反正不是1450或者学术需要。

      • 家园 相关性与因果性的随笔两句

        相关性的重要之处在于提供了一个线索,这个线索,有机会让我们确认因果性,但因果性的确认,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拿你的吃面的例子来说,假如我们观察了很多次,吃了面,肚子就会饱,最早建立的关系是相关性。想确认这两者的因果性,我们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的身体进行调查,接着发现了我们的内脏,发现了肠胃的蠕动,发现了神经等等,最终搞清楚了原理:原来是食物进入胃,还没来得及进入小肠,由于食物的挤压,刺激了胃部的神经,神经发出信号,通过脊髓传导到大脑,于是我们就感觉到饱。

        事实上,事情到了这步,还没算完,我们还要做其他验证,例如,检查一下那些高位截瘫的病人,他们是否有饱的感觉,等等。

        我们反复验证每一步之后,才最后确认,哦,所谓吃饱,原来是这么回事!很放心地说,吃面跟吃饱这两者,是真有因果性的。

        回到前面说的相关性,假如观察不到吃面能吃饱这个现象(只是假设,不是当真),我们很可能就不会去研究这事,也就不会有上述那么多的发现。所以说,相关性,还是有点价值的。

    • 攀比
      家园 谈谈意识形态的渗透

      在我少年的时候,有一本书很是风靡,那就是柏杨写的《丑陋的中国人》。当时我就感到纳闷,丑陋,还中国人?当时我只是天然的认为说得不对,可是哪里说得不对呢?这我就不知道了。这本书对我而言,其实是有相当的益处的。

      正因为这本书在我心里留下了问号,所以我后来一直都很关注相关的话题。等稍长大些,发现,所谓的丑陋,不是中国人特有的,而是全人类所共有。有意思的是,“丑陋的中国人”也与时俱进,变成了“人的劣根性”。

      等我再长大些,我发现并不存在丑陋的人性,劣根性完全是无稽之谈。

      人是很简单的,趋利避害;人又是很复杂的,何为利何为害,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人还是不稳定的,“真到了某个时刻,人的言行连自己都吓着了”。

      以上,并非是多么深奥的学问,那么,为什么柏杨搞不清呢?大概我们会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本人异常浅薄,另一种就是作者在有意的歪曲事实。不管是哪种,像这样的著作都会产生影响:对有的人产生一个方向的影响,同时,对另一些人产生一个相反的影响。

      以上,都不是问题,我们不可能禁止这些事。总有人如井底之蛙,却自认为上知天文 下晓地理,尤其了解人性,了解社会;也总有人自己因某种原因自觉委屈、自觉受了迫害,他便要阴阳怪气,施以报复。

      真正的问题是:有计划、有组织。

      标题“意识形态的渗透”指的就是这一类型。

      在西方学界,意识形态指的是诸多观念的集合。这个定义,很有迷惑性。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有计划、有组织的意识形态之渗透,不仅是从认知这个角度入手,而且还从情绪面寻找突破口。

      举一个很小的例子。

      有一位近50岁的国企一线技术工人,最近被退休了。当被问到企业违约赔偿问题时,他的回答让旁观者十分惊讶,“跟企业协商办的退休”。为什么会这样?根据我浅陋的人生阅历来看,有一种可能,就是企业人事部门趁该工人心灰意冷之际,劝说他折腾没有意义。

      遇到挫折时,人会萌发“无意义”的念头,这种体验我们都是有过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推一下,很容易就地卧倒,当然还有更严重的。我们管这种叫落井下石。

      这里顺带说明一个问题。我并没有证据,证明该国企人事部门就是这么操作的。我只能说,如果确实就是如此,那么该国企就需要整顿了,这实际上跟国企还是私企无关。这是其一。其二,我们要知道企业对员工并没有教育义务,一个成熟的人并不会奢望被退休、被解聘之后企业会耐心劝导。

      比如在我对女儿的教育中,往往是事前教育,会经常批评她,约束她,可是一旦事情发生了,批评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个时候需要给孩子打气,需要亡羊补牢。

      我女儿有时感到纳闷,对我说,别人家是孩子把碗摔了就挨一通责骂,我是没摔之前会骂人,摔了反而一句话都不说。那么我女儿讲的这个情况,是不是很普遍呢?目测是很普遍的,但具体有多少比例,我就不清楚了。正因为如此,意识形态的渗透,在情绪面时常能找到突破口。

      为什么最近一些年妖言四起呢?我们大家都知道,如今贫富悬殊很大,这种差距扩大的成因非常复杂,其中一个要素是IT时代的到来,使得一些人“全方位”的落伍了。但是,仅讨论成因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于不少人而言,他们看到的是“在深圳买套90平米的房子需要不吃不喝100年”。

      在这种局面之下,我们很难指望青壮年精神振奋,不少人备感气馁是现状。家有儿女的中年人,自觉给孩子帮不上什么忙,年轻人发现在大城市立足非常困难,当前的社会情绪是比较低落的。

      如果此时有人在背后推一把,是不是就很容易得手呢?答案不言而喻。我以为,这就是为什么内卷、躺平走红的重要原因。

      所以国家出手了。不论基于怎样的动机,再不出手,后果难料。既然有人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搞意识形态渗透,那么我们的国家,也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反渗透。打习大大上台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最初是反腐败,最近两年是整顿自媒体,今年以来,对于蒋方舟这种接受日本资助的情况,予以曝光,对于“回形针”这类披着科普外衣、实受境外NGO指挥的公众号,予以揭露。

      大概是上周起,对于校外培训和教辅资料,也开始采取行动了。

      关于对未成年人教育的问题,这里我多说两句。

      国之根本,在于教育,这就不需要我多重复了。但是至少可以说近十年来,国内的教育可以说是搞得乌七八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从整体来看,所谓的“象牙塔”如同法外之地,公众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中高考制度上,大量的家长甚至包括 老师在内,并没意识到这种“黑箱”操作一定会产生巨大的危害。有的老师,尤其是文科老师,在课堂上胡说八道,或明或暗的诋毁、贬损我们的文化,歪曲我们的历史,这个情况是很严重的。

      课外培训这一块商业化过度众所周知,然而仍然有大量的家长以及老师,并没有注意到在各级校园大行其道的教辅资料已然成为了意识形态渗透 的重灾区。就拿英语这一科来说罢,多数教辅资料中两块内容,一是完型填空二是阅读理解,其内容或消极、或鼓吹名义上的自由实质上的任性、或宣扬享乐主义、或暗示助长暴力对抗,其标准答案完全是根据这些内容量身定做。这就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销魂蚀骨于无形之中。由于我们的英语普及率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故而即便是老师,也是很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的,更不要提那些只看分数的家长们了。

      我之所以对这些情况摸得比较熟,除了我本人对于“什么是人”这一重要命题保持着长久的关注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从来不问分数,我女儿回家汇报成绩时,我每次都会纠正她,“不要只告诉我分数,我要了解的是具体情况”。

      我女儿如今初中即将毕业,在这九年义务教育当中,可以说,真正对她学习形成巨大阻力的,就是这个意识形态的渗透。就拿认知这个层面来说罢,有相当数量的练习题(包括标准答案)令她十分困惑,对她的认知形成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尤其是早期,她的感受是万分痛苦。在家,我有理有据的跟她分析,该是什么样,可是去了学校,却被告知标准答案是另一个。听谁的?这对她一个很大的折磨。

      好在她意志顽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自己慢慢认识到了一些问题的存在,也就慢慢知道怎么跟练习题打“太极拳”了。我本人的看法是,这或许就是一种生活历练,可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条件吗?有条件的,能在其中得到锻炼,越是“折腾”越是成长,那么条件不足的呢?

      除了她,我本人也很受磨炼。在各方压力之下,我是“挖空心思”、“想方设法”、“谆谆教诲”,叫我女儿是能不写的作业就不写。我很难想象,如果她把学校布置的练习全部都完成,如果她跟她的一些同学一样还要再加量,她今天会是个什么样子。

      我时常跟我女儿开玩笑,说“我们是上阵父女兵”,跟一些丑恶势力战斗到今天还泰然自若,可以吹一辈子了。说这九年是“浴血奋战”自然过于夸张,但要说一句脱了三层皮,那是很客观的。

      我讲这个东西,是希望大伙能意识到,眼下就这么个情况,未来怎么样今天也没有人敢下定论,是敌是友我们很难分辨,但是,怎么做,对自己有益还是有害总是能判断出来的。

      通宝推:闻弦歌,不如安静,拿不准,yaodao,瀚海黄沙,empire2007,ziyun2015,北庄,陈王奋起,崂山一道士,菜根谭,
      • 家园 老编这篇整的好👍

        该专门开一个系列,小板凳准备好了。

      • 家园 跟着随便谈谈

        高校更甚。就连只有女性的学术群、互助群都有一堆这样的,真的无法形容自己的感受。之前说的「现实的荒芜」,原本也是这个话题下的。或者说,自己的帖子,其实都是这个话题下的。因为本质上写的是心理学本体对现实秩序的建构。

        个人觉得,问题只有三个:逻辑分析,会遭遇学阀混淆。身心协调,会遭遇环境破坏。共同价值,会遭遇多元拉平。让孩子有主见真的太难了。

        题外

        发现编号兄讨论的话题,真的……感觉大部分都是通的。因为基本上每个话题都写过类似的草稿……虽然表达的很糟糕 。

        最大的问题应该是身心协调问题,而这等基本同于叙事-情绪问题和环境-压力问题。后者还好说一些,前者真的很难避免,现在打预防针真的很佩服。

        又及

        贴下以前的草稿:

        个人认为最严重是叙事。情绪会积累成观念,影响人如何看待。会不断产生、加强,周行不殆。成为心理负担。事实上也是如此,是在消耗大家的心气,会下意识地选择回避。进而成为叙事主导,或者说对叙事的某种认同主导的场面。

        其次是补充。人们会下意识把近似的补充物放到对现实的认识上去。而这很可能是凭空想象,或者叙事制造出来的心理事实。通过三点:记得从哪见过、不是不可能吧、反正并不当真。尤其是最后一点,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接受那种可能性的存在。

        接着是认识。为什么需要补充?因为这关乎一个秩序,关乎一些事实和现象在自己认识中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关乎于这个位置所反映的经验判断和价值倾向,关乎于这些位置所构建出来的认识图景,关乎于这个认识图景如何把握现实。而问题在于,秩序本身是不健全的。无法统摄现实,更无法面对现实抽离想象之后的荒芜。

        ---

        其实“补充”一段是架空世界(4)的回复草稿……这三段都是用以前的评论重新组织的。而这一切,原本是评论女性议题的。原评开头:“实际上,不担心那些谴责或者埋怨,也不在意那些对立。因为那些都有对应的客观存在。令人担心的是背后的情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