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攀比 -- 给我打钱87405

共:💬207 🌺482 🌵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攀比

先来一段“文字游戏”。攀比不是(良性)竞争,也可以说攀比是恶性竞争;纵容不是宽容。是不是很容易读出“一字之差,差之千里”?这是很好的。但还需要注意到关于语言的另一些事,这些事也跟我们息息相关。

竞争是雅词,换成俗语就是跟人比。比什么呢?当然是比高低,比快慢,比长短。既然如此,为什么又有竞争、良性竞争、恶性竞争、攀比这些词呢?其一,总有雅俗之分,即同一个概念,往往总有两个看起来不同的词,比如这里提到的竞争和跟人比;其二,有时还有东西之分,即同一个概念,有西方的表达,也同时有东方的表达,竞争是从西方泊来,良性竞争在中国叫礼让;其三,会出现专属词。跟人比,比得太厉害了,不好,比得太少完全不比,也不好,这原本是最直接的表述,但如果形成了一种现象,我们就会在词库里增加对应的专属词。比得太厉害,形成了一种现象,就叫它攀比。中国成语,英文短语,其实就是专属词。

之所以要咬文嚼字,就是为了提醒大家,我们会因为词汇太多,而变得思想混乱,或者因此平添不必要误会,大幅影响沟通效率。

了解了这一点,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去认识世界,认识人,认识物。一般而言,中国成语和人在一起,西方短语多数说物,这也反映出两种文化各自的所长何在。

当然这里我们就要注意一个问题,时效性,不过也不必在此下太多功夫,这是因为语言总是在变化,不合时宜的词汇就会被删除。这意味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是非常准确的,能沿用至今,说明所谈的现象和时代无关,即5000年前的人会犯的错误,5000年后的人也会犯。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比如刻舟求剑,指的是刻板机械,不能变通,今天有不少人就是这样,并且还挺常见。他们往往抱着“老黄历”告诉后辈“我当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又或者是出现了新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应对,他们却不以为然。比如今天的社会较之三、四十年前的社会,攀比风更盛,对于年轻人甚至是自己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他们认识不到这一点,还往往同时给人造成一种漠不关心的错觉。

又比如削足适履,指的是生搬硬套。这在今天,还是很常见。一些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效仿他人,很是喜欢 购买某某明星同款,结果 非常不得体。

这样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想更好的认识 人,就得下功夫去学中国成语。

我在前面之所以要花一点时间来谈语言问题,用意是为了节省时间,少兜圈子。

攀比是一个专属名词,所以我们说它是坏东西,要抵制它。但有人因此抵制一切竞争、角逐,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不了解人类语言的一些重要特征。

不管是说竞争也好,还是角逐也罢,还是跟人比,这里面最重要的不是事或者物,而是度。不是事或物有好坏,而是失度造成了坏事、坏东西,适度形成了好事、美物。

如果单 靠我们自己,其实是很难找到准星的,所以,适度的竞争,有益于自己,也有益于他人,是双赢,而失度的竞争则是害人害己,是双输。跟人比,比得太厉害,就会把竞争从手段,变成了目的——这是一个要点,即,一旦手段变成了目的,那就意味着变味了,糟了——比如我们会看到一些学生追求满分,追求极致,把手写字写得跟印刷体一般。

当手段变成了目的,从良性竞争发展到恶性竞争,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呢?

其一、高投入,低回报,效率极低,形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单 就个体而言,你可以说“我有钱、我有时间,我不担心”,然而一旦形成了攀比风,那就是全社会遭殃,人人都要倒霉。

其二、会扭曲人的心灵,会损坏人的健康。手段变成目的,本身就是一种心灵扭曲,这里就不多讲了。损坏人的健康,大家也是熟悉的,有一些“咬牙坚持”对身体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也有一些情况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康复。这里需要多说一句的是,人的身体垮了,智商会大幅丢失。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老生常谈。”

那么接下来,我就说一些被人忽视的问题。

为什么会从良性竞争发展成恶性竞争?

对于一些很懂的人而言,答案是很简单的,雅的说法就是愚昧、落后、无知,俗的说法就是懒呗、蠢呗、傻逼呗。

所以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写下去了。

为什么会从良性竞争发展成恶性竞争?答案就是,懂的人太多了。正因为如此,没有必要写下去,于事无补。

刚刚所说的话,并非是意气用事,也并非是欲擒故纵,而是在我看来,确实于事无补——只能边走边看,后面会有什么变化。

何出此言?是绝望了吗?是弃疗了吗?

并非如此,而是确实是相当数量的人,忽视了一个关键。

这个关键就是,做人和做事,差异极大。

5000年前的人,和5000年后的人没有变化,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怎么做人,已经掌握了要领。又因为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我们无需去考虑突变问题,因此,在这里,只需要【知其然】即可,也就是说:师傅告诉你该怎么做,你的功夫花在练习上。修身养性是需要下足功夫,才会有收获的。

而做事则不同,事情在不断的变化,很难有旧例可循,所以做事,想做好,就必须【知之所以然】。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必定要付出相当多的成本,去了解【知之所以然】,有时候,还需要去质疑。

这样来看,做人与做事,不可兼得,因为个休的生命有限。

因此,东、西文化之不同,表面上看是各自的先祖所生活的区域不同,各条件不同,然而从根本上来看,这种不同却是【注定】的,必定会有不同。做人与做事,不可兼顾。

那么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现在是什么情况呢?

我们擅长的是做人,做人就不问【知其所以然】,找到好的老师(其实中国成语就是),也就【知其然】,照做就是了——反复的去摸索,如何把握好那个最最要紧的【度】。

可是,自鸦片战争之后,我们就大幅转向西方文化,强调【知其所以然】,不是在物这个领域,而是全领域。这就造成了两个恶果:

一、成本过高。学生、年轻人,不接受所谓的简单【知其然】,一定要搞清楚【知其所以然】,这样一来,所需的投入就会变得极高,精疲力尽之后,哪里还有可能【做好】?

二、培养出成群的“杠精”。不论是故意,还是无意,人的问题,是非常难以【知其所以然】的,用俗话来说,“扯皮”的空间无穷大。

盲目向西方文化学习,自然就成了邯郸学步。原本还会走路,如今连路都不会走了。

说于事无补,指的就是【知其所以然】全面压倒了【知其然】,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说,学做人,郭靖这种类型,是好学生,听话,肯做;学做事,黄蓉这种类型,是好学生,点子多,问题多,不轻易“信”。

所以金庸在他的小说里,用打比方的方式,讲述了做人其实就是练“降龙十八掌”,做人就那么几条,要反复练才行;而做事呢?刚好是不能苦练一招,因为常变常新,所以洪七公教黄蓉逍遥掌法。

金庸把他的见解用这样的方式写进他的小说,可能是有意,也有可能是 无意,但不管怎么说,金庸是真懂。

将来会怎么样?我只能说,人类不会因此而灭绝。其它的,就不知道了。

您,大概是能听懂这话的内涵的吧。

通宝推:普鲁托,
攀比
家园 支持。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攀比
家园 汉语造假

司马迁是史学家,王羲之是书法家,这是现代人给他们的称谓,当时的人并不这么称呼,最重要的是,并不这么看。

为什么要强调“并不这么看”呢?比如影帝、影后这样的称谓,是不是让觉得他们要远远胜过【年度优秀男女演员】?所以,什么什么家,什么什么帝后,都是一些中国人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话术”,骗骗小孩是可以的。

我时不时跟女儿发牢骚,告诉她我不喜欢 去电影院,原本就是去乐呵乐呵,并且多数也不看好,可是,得像幼儿园小班的孩子那样,排排坐,不许说话,不许起身,这不许那不许的,一坐100分钟,我感觉是去受罪。

女儿说,大家不都这样的吗?

我只好冲她苦笑:一个骗小孩的把戏,你能上当,那说明什么呢?

说起“包装术”,汉语可是要比英语“博大精深”,这是因为汉语造新字、新词,成本要比英语低得多,比如手机、电脑,我们就能像造形声字那样轻松组合出来。有人经常说,为什么假货这么多,是因为造假成本太低。然而,这些假货当中,造假成本最低的,就是汉语编织华丽的外衣。除了上面提到的影帝、影后,还有“官宣”,甭管多大的公司,都说自己是官方。再比如改革,我们现在经验丰富了,一听到头就痛,甭管好事坏事,一律叫改革。有意思的是,革这个字,其本义就是把兽皮上的毛去掉,所以叫改革也没有什么不妥的,都是做表面文章。这种例子实在是太多。

汉语造假,还有另一些类型,叫人啼笑皆非。比如武侠小说风行那会,有人胡编一本书,在书皮上印金庸名著四个字,你一准认为这是金庸写的,结果看了半天,发现不对劲,再掉回去看书皮,才注意到原来写的是金庸名,著。又比如,有一种饮料叫雷碧,不留神你还以为就是雪碧。讲真,中国人这脑子,当真防不胜防。

其实,这个锅不该汉语来背,主要是假洋鬼子心眼坏。就拿王羲之来说,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也就 是“会写字”的人,今天一些人心目中极高大上的画家,也就是“画画还行”的人,作家过去叫作者,演员过去叫优伶、俳优,俗点就叫戏子,都是三教九流,属于“狗肉”,不上了酒席的。这并不是论资排辈,而是从实用价值角度出发,这些个所谓的行当,可有可无。自打从西方引入“包装术”后,这些人集体“升了天”,反而是本该位居前列的农民、工人,成了下九流。

大家都知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可能就没有注意到,还有一伙人,专门窃名。这些人,最拿手的就是通过文字游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想捧谁就捧谁,想贬谁就贬谁。狗肉硬是给吹成羊肉,羊肉硬是给贬成鸭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呢?还不都是为了钱。

不知道咱们的子孙后代,会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咱们当下这样一个神吹时代,保不齐没有子孙后代。

要是万一,我是说万一啊,能延续香火,或许出现这样的对话:

张小明:真不敢相信,我眼快瞎了。

王小虎:怎么了?都看了啥?你就眼瞎了?

张小明:你自己看,我都看不下去,想不到咱们的前辈是这个样子。

家园 AI 也许会写字但不懂历史

例如这段:

其实,这个锅不该汉语来背,主要是假洋鬼子心眼坏。就拿王羲之来说,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也就 是“会写字”的人,今天一些人心目中极高大上的画家,也就是“画画还行”的人,作家过去叫作者,演员过去叫优伶、俳优,俗点就叫戏子,都是三教九流,属于“狗肉”,不上了酒席的。这并不是论资排辈,而是从实用价值角度出发,这些个所谓的行当,可有可无。自打从西方引入“包装术”后,这些人集体“升了天”,反而是本该位居前列的农民、工人,成了下九流。

AI 写的文章特点就是思维特别发散,东一句西一句,看似有逻辑联系,其实七窍通了六窍。AI 写的文字可以在语法上完全通顺,但因为不懂历史,也不理解历史,于是就会搞出“王羲之来说,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也就 是“会写字”的人”这种笑话来。

其实 AI 如果认真得搜索一下王羲之的生平,就至少应该知道什么叫做“王谢高门”,王羲之是不是属于“狗肉”,不上了酒席的。 AI 如果真得懂历史,就不会把“琴棋书画”当作三教九流。更不会把这些在历史上一直为人推崇的技艺,说成是近代“假洋鬼子心眼坏”包装的结果。当然,AI 或许只是搜到了这句“假洋鬼子心眼坏”,顺手就用了,连“假洋鬼子”是谁都未必明白。

结论:这类 AI 还没有能力通过图灵测试。

通宝推:hwd99,newbird,
家园 我好冤啊,收了一堆草

就因为说了两句实话。

AI还是不太成功,说话东拉西扯。王羲之居然”也就 是“会写字”的人“。王羲之当年就是名动天下好不好。

这帮水军测试AI也是应付,换股沟来做,我们估计都插不上话了。

通宝推:大山猫,秦波仁者,孟词宗,
家园 全庸,还有吉龙
家园 送你一朵花,再加一个宝
家园 多谢,回花一枚
家园 我看过全庸的书

模仿得还行。

家园 哈哈,大笑三声

彼此彼此啊。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家园 很多不是模仿

当时很多所谓的“全庸”、“吉龙”等等书籍其实是翻印港台次一等的武侠作家,如陈青云、云中岳、卧龙生、司马翎、诸葛青云、松柏生、柳残阳、上官鼎、东方玉等人的作品。其中松柏生、上官鼎、东方玉被翻印的最多。

还有的是把解放前的平江不肖生、王度庐的小说改头换面的。

家园 莫非任老师也看过全庸先生的大作?

未读过请勿亟下结论。

攀比
家园 自我感受

我女儿今天在学校做了一个小调查。之前我跟她说,你的同学过的是精致生活,连拉粑粑都嫌弃的,所以会“尽量”不拉。刚好同学在一块玩“真心话大冒险”,轮到她时,她就提了这个问题,结果是听到一片声音很小的“嗯”。我女儿被同学问的是“初中三年打过多少次架?”

她的一些同学一周才拉一次粑粑,她打了数不清的架。

据我女儿说,如今哭也是一种时尚,当然主要是女孩子。得经常哭,哭的时候要注意礼仪,得啜泣。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她们是真的怎么了,并不是,而是“遇到此种场景,就得哭”,一种“制度”。

我记得以前在哪听人分析过这种现象。当你听见一位妈妈对孩子说:“你吃面条发出那么大的声音,你有考虑过别人怎么看你吗?”这表明这位妈妈决心告别某种生活方式,显然,要告别的是那种吃面条声音大的生活方式。

分析说,这通常发生在“移民”身上,比如以前在农村,后来进了城,以前在中国,后来去了美国。

有些人不理解这一点,时常纳闷的问“他们原来不是生活在农村吗?不是生活在中国吗?怎么这么快就忘了呢?”并不是忘了,而是要“告别”。

“移民”为什么要“告别”过去呢?【自觉】“往事不堪回首”。不过,通常并不是城里人歧视乡下人,美国人歧视中国人,而是这些移民原先生活在农村、中国时,【自我感受】是受到了严重歧视。多数城里人、美国人只是因为不了解乡下人、中国人,故而【看起来】有所怠慢。

【自我感受】受到“上层”的严重歧视,是移民“移动”的重要精神支柱,为此他们往往“付出很多”,远超过常人。移民成功之后,自然就会教育自己的下一代,一定不能像“他们”那样。

除了地理 称民之外,还有“精神”移民,比如识了字,就“告别”了文盲,又比如有机会接触那些所谓的高级艺术品之后,就“告别”了艺术盲。

实际上,【自觉】“往事不堪回首”极为广泛,“移动”既发生在空间也发生在时间,譬如穿了鞋之后就总“觉得”光脚的日子苦到“水深火热”,今天有一部分中国人通常认同古代中国不懂科学、不搞艺术、不讲医德。

在我的理解中,孔子的“女子和小人难养”更多的是在描述一种现象。我女儿以前也有这种受歧视的“自我感受”,我花了一点时间让她慢慢明白,通常是“你想多了”,人家可能只在某个局部占了优势,顺带又在嘴巴上占便宜,其实并不是歧视,这很常见。

我在前面也曾谈及,一些人往往只强调“自我感受”是真实的,却没有注意到,如果跟着它走,往往会将自己置于不利甚至是危险的境地。

这是因为“自我感受”跟“真相”往往相去甚远,通常年龄越小或者越是没有经验,越是如此。应对的策略就是,“如果觉得吃饱了,就不能再吃了,再吃就撑了。”进阶版则是“如果觉得还差一点吃饱,就不吃了。”

但需要当心的是,吃饭相对而言容易掌握,毕竟是事“小”易把控,事越“大”,大到大象无形,越难驾驭。

“移二代”有相当一部分,被自己的父母教育成了“精致人”,他们往往“生理”上厌恶吃面条大声,“情感”上一见到路边小摊就反胃。如果你跟“移二代”及他们的父母谈论艺术,你的态度是艺术其实“也就那样”,他们往往怒不可遏。由于涉及的事和物过于广泛,所以我们一般会用“有洁癖”来描述他们,当然今天会戏谑的说他们过的是“精致生活”。

我更喜欢 叫他们“脑补王”,活在“我觉得”当中。毕竟,“我的大脑我做主,我才拥有最终解释权”。

我“爆锤”脑补王的手段通常是:“古人、你爸妈、你以前,过得那么苦,苦不堪言,咋还有你,你现在还活着?”

我这种“爆锤”往往是想让他们离开,因为“他们非要这么想,别人是没有办法的”。

该怎么说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花那么多时间“脑补”,实地调查一下不香么?再说了,好多事,不懂,有啥难为情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