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春秋大历史之序幕——西周之灭亡》(824天没来 -- 王威

共:💬67 🌺28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来怪胎才能当帝王……
                    • 家园 十、后稷姓什么

                      十、后稷姓什么

                      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要知道西周以蕞尔小国取代商崛起渭上,开八百年基业,历经几代人不懈努力,终于以小邦周战胜了大邦商,所倚仗的完全是赫赫武功。

                      其实,只要我们稍微的了解一下周公“制礼作乐”的背景便是知晓了。

                      周武灭商之后,姜太公曾经以爱屋及乌的比喻劝建武王将殷商及其属国的降民一个不留的杀掉以绝后患。

                      可见殷商在东部的属国依然强大。

                      三监之乱爆发,周公于东征亲见殷商遗民的拼死抵抗,让周朝的军队损失惨重,更让周公意识到这一点。

                      为了消磨殷商遗民的反抗意志,周公决定以德服人,运用怀柔手段安抚之。

                      这时候如果将周人的始祖塑造成一个英明神武式的伟大人物,恐怕会引起强烈的反弹,挫伤殷商遗民的自尊心,效果未必好。

                      反之,将后稷打扮成一个以务农为本分的农夫,平平凡凡,生平之乐事乃在于丰收之后,虔诚的侍奉上帝。

                      对地种谷,使万民得以生养。对天祭祀,所以子孙受其福佑。

                      正可说服殷商遗民,周人之得天下,恃德不恃力。

                      而后稷这一形象的树立——没有刀剑的荣耀,没有征服的桂冠,耕祀就是一切。

                      最终,让周人坚定农耕立国的信念,尚武的同时,更尚礼。

                      后稷弃既为周人之始祖,是不是姓姬呢?

                      恐怕不见得,当时大家都是追随母姓,故此,后稷当名之为“姜弃”。

                      姜在上古时代可是一个大姓。相传炎帝生长于姜水畔,便以姜为姓。所以姜姓就是炎帝的后裔(这是汉代《说文》上的说法)。

                      当然,所谓的相传,其实就是不靠谱的瞎编。

                      春秋时代,列国整天打来打去的,打完了又要结盟,因此各个国家就得为自己找个说法,没有说法,战不就等于是白打了,盟等于白结了。

                      于是就彼此攀亲,一种攀的很现实,就是大家把女儿嫁过来,娶进来。

                      另一种呢,则是认祖宗,有些国家追溯到商代了,发现大家居然是同一个老爸,乐坏了。

                      有些国家都找到夏王朝,没解决,怎么办,继续。

                      找到了尧舜禹,还没解决。

                      于是,大家只好携手一起,狂奔到传说的尽头。

                      在那里,就只剩下两个伟大人物当他们的祖宗了:

                      一位是轩辕氏黄帝,一位是神农氏炎帝。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翻开《中国姓氏考》之类的图书,就会发现,我们的老爸的老爸的N次方老爸,不是黄帝(轩辕氏),那肯定就是炎帝(神农氏)。

                      别笑,就这点上,中国人比西洋人强些,它们多数可只有一个老爸可供选择。

                      ——选择,可是所谓的自由意志,所谓的幸福。

                      不如一旦瞎编上了瘾,再追溯下去,炎帝和黄帝就又成了亲兄弟。春秋时代的人们已经给他们安上了一位父亲——少典。

                      当然,姓名连在一起称呼,是后世的做法。

                      上古时代则不然,贵族的称呼往往是官名之后加上自己的名字。

                      比如周文王姬昌,号为西伯,则其称呼则为西伯昌。

                      姬昌这样的叫法,无非是历史研究者为了方便而拟的叫法,现实并不存在。

                      周人是什么时候认为自认为姓姬,已经不可考了。他们抛弃姜姓,而和姬姓攀亲,是因为姬姓之由来,乃是黄帝因生长在姬水之滨,而得姓姬。

                      而黄帝这一脉发展的比炎帝的拉风,周人既然让自己的始祖认了帝喾当老爸了,由不得要委屈他连姓都换上一换了。

                      所以以下行文,我们不妨将后稷弃传下来的这一支称之为姬姓部落。

                      按照学者的研究,这个姜其实是“羌”的转写,从字义上看呢,羌即“羊人”。就是“牧羊人”的意思,也就是上古时代的姜姓部落是靠游牧为生的。或许是母系氏族的母权影响,羊下之“人”,化作了羊下之“女”,也就成了姜。

                      因此,如果意外,在后稷之前的姜姓部落乃是游牧民族。

                      这当然是今天有了历史学之后的漂亮说法。

                      换句话则是,周人本身其实就是西戎中一支。

                      从商王朝开始,中原人对于构成威胁的四邻都一一取了名号——

                      西方的称为戎,北方的称为狄,南方的称为蛮,东方的称为夷。

                      其实实际情况则是,这些戎狄蛮夷尚未形成定居的文化,都是逐水草而居,来去如风,飘忽不定。

                      今年可能被目为西戎的民族,后天跑到北方去了,就又被称之为北狄了。

                      所以要通过戎狄蛮夷这个很不靠谱的称呼,搞清楚上古三代民族的面貌,那是不可能了。

                      就好像后世汉人称呼北方的游牧民族为胡人一样,其实一个很大的概念,什么民族的人都有,突厥人、女真人、蒙古人,真论起来,岂是一个胡字了得。

                      说起来,夏、商其实本身也和戎狄蛮夷没什么两样。

                      就商代而言,就迁了好几次都。

                      为什么迁呢,其实就是没有形成定居文化。

                      因为要定居,问题不在于住,而在于食。

                      没有吃的,就只好换地方。

                      就这点而言,上古的中国人和蝗虫没两样,哪里有得啃的,就呼啦啦一大盘的飞过去,啃完了就跑。

                      而周人不一样,因为周人的先祖后稷是个农业专家,从很早就已经农耕立国了。

                      农业起来了,发达了,吃饭就不是问题。

                      有饭吃也就没有人愿意跑来跑去的。

                      周王朝八百年,也就搬了一回家。

                      而之所以搬的缘故,还是因为镐京被犬戎给攻破了,彻底的摧毁了。

                      • 家园 十一、商王朝的疆域

                        周人虽然以农耕起家,然而其中颇有几次反复。

                        毕竟在上古时代,安分的当个农夫并不容易,便是自己安心了,环境也未必允许。

                        后稷这个官位在弃死后,被他的子孙继承了下来,也不知道传了多少代。 传到了一位叫做不窋的手上。

                        在上古的时代,官位基本上是世袭的,尤其是像农业专家这样的职务。所谓的禅让制根据专家考证,可能是战国时代的墨家为了宣传自己的理念而编造出来。即便真有所谓的禅让,让来让去,都是亲戚。

                        不窋晚年夏后氏政治衰败,于是放弃了当农业专家。不再务农,也就失去了失了官职。

                        无官一身轻,他带领族人流浪到戎狄地区,过上了游牧的生活。

                        关于不窋的这个选择呢?

                        历来议论纷纷,很多人考证认为是因为当时夏朝主政的孔甲帝喜欢鬼神,荒淫奢侈致使朝纲大乱。是以不窋才弃官出走,率领部族迁徙。

                        其实我个人觉得可能是把情况想的太复杂了。

                        不窋丢掉了官位,但也没有必要放弃传了十几代的农耕传统。

                        一个农夫突然间要转型成为猎手,我想只有一个原因说的通,那就是农夫没法种地了。

                        在农耕时代,农夫最依赖的就是气候天时,弃的子孙继承后稷这个官位,当有几百年之久。几百年的时间段里头,出一次农夫招架不住的大旱,从概率学上来说,是完全可能。

                        因此不窋的弃官可能是因为大旱而引咎辞职。

                        辞职了之后,大旱还在继续,大伙儿还得吃饭。无奈之下,就去当猎手了。加入到以狩猎游牧为生的戎狄部族中去了。

                        既然选择了游牧生活,也就不可能定居了。

                        (很多书上说他在今天的甘肃庆阳市定居。这恐怕是后人的附会吧。)

                        不窋死后,他的儿子鞠接替了他,当上本族的首领。鞠死后,他的儿子公刘继位。

                        公,是爵位。刘是名字。

                        他是周人第一位称公的首领,只是不知道是自称呢,还是接受中央王朝的册封。

                        公刘既已称公,大致也算的上是一个国家了。

                        不过上古三代之国家,并不是我们今天的想象。

                        上溯夏商两代,国家已然建制,从最初部落联盟演进邦国联盟,夏王商王先后次第为天下共主,列国臣服,以为诸侯。

                        在夏朝大禹时代据说有一万个诸侯(诸侯万邦)。

                        到商汤时候还有三千个。到了周王朝建立的时候,中原地区各民族经过夏商两代的融合、同化,或同盟,或兼并,尚有一千七百七十三国。

                        进入春秋时代,接受周王室直接分封的列国有四百多个,此外还有八百多个表示臣服的国家。

                        公刘时期到底是在那个时间段呢,现在也没有定论。有人考证公刘时间,约略相当于商代“九世之乱”的尾声,盘庚迁殷的前夕。

                        商王朝的疆域有多广大呢?

                        从历年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商代遗址不仅分布在黄河中、下游,而且向南已达长江以南,向北则在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如陕西、山西、河北和山东一带均发现商代遗迹。

                        然,这并不是说商王室对这些地区就已经能有效治理了。

                        当时,中原处处都是未开发的土地,都是原始大森林,人类对付狮子老虎等野兽都很吃力,只能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建立据点。

                        这些据点经过几代人的生息,变成了规模比较大的城邑。每个城邑和城邑之间相聚甚远。

                        商代遗迹众多说明了商王室的城邑确实已经很多了。

                        为了巩固统治,商人以其中最大的邑为国都,都周围不远的地方,由王直接控制,即所谓“王畿”。

                        王畿以外征服的新地,就把自己的亲戚封在那里,让他们去建立城邑,成为一个诸侯方国。

                        这些接受商王直辖和商王领导的城邑,就是商王朝的疆域了。

                        在城邑和城邑之间,则散落着无数的氏族、部落和小国家。

                        比如公刘所带领的姬姓族人建基的便是这样一个国家,所管辖的地区可能也就方圆十几里,人数估计未必上万。

                        这些氏族、部落和小国家,各自为政,这些与商王室并立或敌对的其他方国之中,当中又夹杂着很多的无主的荒地草原。

                        这些国家还因为各种各样的生存压力迁徙来迁徙去的,即便是商王室之国都先后迁徙18次之多。

                        商王估计都搞不清自己国家都迁了那些地方,更不可能搞清楚下面诸侯方国变动的情况。

                        于是形成了这样的局面——

                        商王室作为一个强大的王朝,势力不免要覆盖到这些地区,但是又没有能力一一控制。

                        正是这种现实呢,据说早在尧舜禹时代就发展出了一种叫做“五服”的理想政区制度。

                        尚书上说,当大禹完成了治水大业之后,九州由此统一了:

                        四方的土地都已经可以居住了,

                        九条山脉都伐木修 路可以通行了,

                        九条河流都疏通了水源,

                        九个湖泽都修筑了堤防,

                        四海之内 进贡的道路都畅通无阻了。

                        水火金木土谷六府都治理得很好,各处的土地都要征收赋税,并且规定慎重征取财物赋税,都要根据土地的上中下三等来确定它。

                        中央之国赏赐土地和姓氏给诸侯,敬重以德行为先,又不违抗我的措施的贤人。

                        国都以外五百里叫做甸服——

                        离国都最近的一百里缴纳连秆的禾;

                        二百里的,缴纳禾穗;

                        三百里的,缴纳带稃的谷;

                        四百里的,缴纳粗米;

                        五百里的缴纳精米。

                        甸服以外五百里是侯服——

                        离甸服最近的一百里替天子服差役;(即封王朝卿大夫的地方。)

                        二百里的,担任国家的差役;(封男爵的领域)

                        三百里的,担任侦察工作。 (封大国诸侯的领域)

                        侯服以外五百里是绥服——

                        三百里的,考虑推行天子的政教;

                        二百里的,奋扬武威保卫天子。

                        绥服以外五百里是要服——

                        三百里的,要和平相处;

                        二百里的,要遵守王法。

                        要服以外五百里是荒服——

                        三百里的,(属于蛮荒地带)维持隶属关系;

                        二百里的,进贡与否流动不定(或说是流放罪人的地方)。

                        据说,大禹拟定的这份理想政区蓝图颁布之后,东方进至大海,西方到达沙漠,北方、南方连同声教都到达外族居住的地方。

                        于是舜帝赐给禹玄色的美玉,表示大功告成了。

                        • 家园 十二、草创基业的笃公刘

                          以天子居住的王畿为中心,各服依次像一个同心圆似的向外辐射、扩展,按亲疏远近的关系把世界划分层次。据此,中原是文明中心,九州是文明的范围。

                          “五服”之流变及于后世,演进为长达三千年的朝贡体制。

                          在夏商时代的中国人已经毫不谦逊地认为,自己的“天朝”天然地居于天下的中央,因此是“中国”而蛮夷戎狄只配住在四周四角,因此是“四夷”。

                          并以此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总原则。

                          天朝皇帝是“天子”,恭承天命,君临万民,其统治之稳固正如西周诗人所歌颂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对于这些蛮夷戎狄,可以不接受我们的直接的管辖,只需要从名义上接受中国是“天下共主”的概念,逢年过节的或者十几年贡献一点东西也就行了。

                          这样就能将这些朝贡国视为藩属。

                          为了鼓励外国使节来朝贡,蕃国进献的贡物,朝廷报以丰厚的回赐,是贡物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以显示大国宗主风度。

                          总之,“万方来朝”成为历代帝王孜孜不倦的理想追求。

                          事实上,以后的多数朝代,作为官方指导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都不支持中国君主开疆拓土的行为,觉得完全没有必要,甚至是浪费精力。

                          大体上,在处理国际关系的惯性思维是羁糜外国、怀柔远人

                          以至于到清末,力主维新的谭嗣同甚至认为放弃新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一创造性的朝贡体制对未来之东亚三千年之稳定格局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中国人很聪明,从很早就知道就知道限制自己力量的投放,从很早就知道不干涉他国内政,也不推销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很厚道的当自己的超级大国。

                          (再次鄙视一下小家子气的美国人啊!!)

                          公刘时期的姬姓部落是否进入商王室势力覆盖范围,承担起纳贡的义务,现在的资料有限,我们不好瞎说。

                          即便纳贡了,估计也就是名义上的服属和道义上的支援。

                          总之,商、周两民族之交集是谈不上了。

                          不管怎么说,到了公刘这一代,周人又开始定居,进行了农耕了。

                          原因想来是大旱在经历了两代人的时间,终于过去了,气候天时又有利于种植了。

                          在公刘的带领下,周人又恢复了老传统,从事农业生产。

                          他巡行考察土地适宜种什么,从漆水、沮水,渡过渭水,伐取木材以供使用,使得出门的人有旅费,居家的人有积蓄。

                          民众的生活都靠他好起来,而且很多人的外来人迁来归附他。

                          周朝事业的兴盛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所以,诗人们创歌谱乐来怀念他的功德。记载在《诗经》上。

                          笃厚的首领公刘呵,

                          你艰苦卓绝,带领我们造田垦荒,丰收的稻子堆积,谷子囤滿粮仓。

                          打起行囊装满干粮,装备精良士气昂扬,何时驾驶我们的战车驱逐蛮狄,光被四方?

                          盼着那一天,我们绷紧强弓、携带坚矢,肩荷枪戟、背负斧钺,勇士们呵,登上大船赶赴沙场。

                          笃厚的首领公刘呵,

                          你君临这辽阔的平原,如此富庶、如此繁荣,河渠流畅、道路通达。

                          唱一曲咏叹调吧,越过山冈,奔跑在平原。

                          是什么佩带显示了我们的富裕?是晶莹的宝玉和珍奇的鲜花,是玉饰的刀鞘和锋利的宝刀。

                          笃厚的首领公刘呵,

                          我们流连在江景河风,看不够宽广的草原,还有这秀丽的南岗。

                          登上高处四望,山野周遭,楼房栉比,宫殿巍峨。

                          我们欢乐的旅行,充满了欢声笑语,唱颂着佳作华章。

                          笃厚的首领公刘呵。

                          你的部落如此强盛,四方民众的归附,济济于途,步履跄跄。

                          来吧,让我们一起参加隆重的筵席,既然走到一起,就建立彼此的关系。

                          杀猪宰羊,用葫芦瓢喝酒,我们向公刘献上美食,我们向公刘奉上美酒;

                          你就是我们的君王,

                          我们从此追随在你的身旁。

                          笃厚的首领公刘呵。

                          你以博大宽广的胸怀,考日影以正四方,登高岗以瞻前程,相阴阳以顺上苍。

                          你观察山川地势安兵设守,战士荷戟轮流执班,保护着我们的田园;

                          你指导垦荒治水开辟农田,阡陌连云直上山西,豳居千里再无地荒。

                          笃厚的首领公刘呵,

                          出徙了狄地以豳为家,搏击着渭水卷翻波浪,我们矢志于奋发图强。

                          建立了基业巩固疆域,团结博爱创造了财富,幸福洋溢在皇涧两岸。

                          沿着水流跨越了山涧,四方民众加入了联盟,芮水之外也是我的家乡。

                          由诗中可见,到了公刘时期,为了保持部落的安宁,日常都保持着军事体制。

                          为了让粮食的收成更好,同时也为了摆脱戎狄习气,公刘决定再次转型,由飘忽不定的游牧生活,转为定居的农耕生活,故此决意南迁。

                          可以说,公刘时期惟一的大事就是迁都到豳。(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西南)

                          在经过考察之后,公刘认为这块地既是广大辽阔的平原,又有奔流不息的水源。

                          此外还有向阳的高冈,再没有比这块地适合种植农作物的了。万一战事爆发,还有险可守。

                          遂决定以此为根据地。

                          这是一项主动而又积极的行动,其目的是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姬姓部落,巩固和扩大这个新建的国家。

                          公刘算是比较有心的领导人,他既选择了豳,脑中也就有了一幅构想好的蓝图——

                          在郊外,对平原和低地加以开垦。

                          在高冈一带驻屯了三支军队。

                          在中心,建设了集会所和长老议事厅。

                          当然,其时姬姓部落国力尚弱,议事的厅堂可能是用树木架起的草棚而已。

                          一切经过丈量和规划,周人开始在此有计划的营建房屋,开垦荒地,不久就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公刘去世后,他的儿子庆节继位,终于决定以豳为长期根据地。

                          庆节之后,相继承继部落首领之位的依次是皇仆——差弗——毁揄——公非——高圉——亚圉——组绀,一直到古公亶父这一代。

                          • 家园 美国人就是不知道礼不往教,只能是远人不服,使之来。
                          • 家园 十三、周人——生活在周原上的人

                            十三、周人——生活在周原上的人

                            农夫当的越久了,就越留恋农耕生活,战斗力和游牧民族没法比了。虽然周人说起来和戎人是亲戚,可是游牧民族的生存方式决定了他们就是想着靠抢掠过日子。

                            周人就倒大霉了。

                            就像一个坏学生,突然想学好了,好学生欢迎坏学生转正,可是坏学生们却难免视之为叛徒了,要群起而攻之了。

                            于是,到了古公亶父(周文王姬昌的祖父)这一代,姬姓部落老是被戎、狄等游牧部落侵逼,实在是在原来的坏学生群里混不下去了。

                            无奈之下,古公亶父决定将地盘彻底让给了戎狄,带领自己的族人二千乘再次东迁。

                            如果按照一乘75人的算法,则有一万五千人。

                            在上古时代,组织如此大规模的长途迁徙而能成功,其间百倍之艰难,只要稍微想一下《圣经》里头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种种磨难,自不消说了。

                            古公亶父逾梁山而避于岐下,正是商王武乙期间。

                            武乙,姓子名瞿(约前1147年—前1113年在位)这位君主性格狂傲,暴虐无道,甚至想和上天一争长短。武乙曾经制作了一个木偶人,称他为天神,跟他下棋,让一名史官代“天神”和他下子,欲和天神一决胜败,结果天神连输了三局,他便认定天神无能,于是用刑戮加以侮辱。武乙又命左右用皮革制作了一个囊袋,里面盛满血,悬吊于空中,拉满弓,仰天射它,说这是“射天”。

                            有一天,武乙到黄河和渭水之间去打猎,据说在那里被雷电殛死。

                            武乙在位期间,西方戎族的一支——犬戎给商王室带来很大的困扰,屡屡寇边。

                            前面戎人只是西方游牧民族的统称,翻翻古书,有各种各样的叫法——

                            或者是根据地名的,诸如义渠戎、扬拒、泉皋、伊洛之戎。

                            或者以居住地理形势称呼之的,如“草中之戎”。

                            以姓氏别之的则有“姜戎”“申戎”,不一而足。

                            除此之外,戎在周王室各个时期叫法也不一,薰育、熏鬻、昆夷……绵夷、串夷、畎戎、大戎、猃狁等等,让人眼花缭乱,实际上是同一称呼不同时期不同的译写。

                            而所有这些戎人之中,最令周人醒目的其实只有一支,那就是和周人关系闹的挺僵,而且还是最强大的一支——犬戎。

                            “犬戎”——像狗一样卑贱的野蛮人,在周之前,我们可以看到商人对侵扰他们的游牧民族称之为“鬼方”——从魔鬼领地冒出来的野蛮人。

                            这种贬低性的称呼,恰恰证明了周人对此一支戎族的恐惧。

                            根据文献记载,犬戎族就是自称自己的祖先是二白犬,并以白犬为图腾的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属于西羌族,是炎黄族先祖的近亲。

                            相传,早在炎黄时期,犬戎族就是炎黄族的劲敌。不过那么久远的皇历只能靠考古学家去泥土里头翻寻了。

                            犬戎和周人的关系为啥不好呢?

                            这也很好理解,同一块地盘往往容不下两个强者,谁也不服气,谁都想做老大。

                            想做老大,还不简单吗,打一架就知道了。

                            打起来,周人也未必打不过,只是若是论起耗字,农夫对于猎手显然是没有什么胜算。因为农夫离不开耕地啊。

                            算了,惹不起还能躲不起么?

                            姬姓部落之所以迁徙,估计乃是因于犬戎相邻,首当其冲的缘故。不过这么大的迁徙,不可能所有人都上路。肯定有些人留在原来的地方。

                            留下来的人当然没有力量立足于农耕,加入游牧部落中去才是最好的选择。

                            姬姓部落一路循着漆水,越过梁山,来到岐山下的周原。

                            周原位于今日陕西关中平原的西部,北倚岐山,南临渭河,西侧有汧河,东侧有漆水河。

                            此地水源丰富,气候宜人,土肥地美,正适于农耕与狩猎。而岐山系天然屏障,适合防守。

                            古公亶父经占卜后大吉,遂安居于此。

                            从此姬姓的部落就自称为周人——生活在周原上的人。

                            《诗经绵》记录姬周部落为了生存而进行的长途大迁徙——

                            拖拖拉拉,大瓜连小瓜,当初我们周族,杜水沮漆是老家。古公亶父,把山洞来挖,把地洞来打,那时候没把房子搭。

                            古公亶父,早晨赶着他的马,顺着西水岸,来到歧山下。和他的姜氏夫人,来找地方重安家。

                            周原土地真肥美,堇菜苦菜都像糖。大伙儿有了商量,神的主张刻在龟板上,说的是:“停下”、“立刻”,“就在这儿盖起房。”

                            住下来,心安稳,或左或右把地分,经营田亩划疆界,挖沟泄水修田塍。从西到东南到北,人人干活都有份。

                            叫来了司空,叫来了司徒,吩咐他们造房屋。拉紧绳子吊直线,帮上木板栽木桩。造一座庄严的大庙宇。

                            盛起土来满满装,填起土来轰轰响。登登登是捣土,凭凭凭是削墙。百堵墙同时筑起,擂大鼓听不见响。

                            立起王都的郭门,那是多么雄伟。立起王宫的正门,又是多么壮美。大社坛也建立起来,开出抗敌的军队。

                            对敌的愤怒不曾消除,民族的声望依然保住。拔去了柞树和棫树,打通了往来的道路。混夷望风奔逃,他们尝到了痛苦。

                            战国时代,齐宣王曾经请教孟子如何才能施行王政。

                            孟子给了他几个建议,齐宣王认为孟子的建议太过迂腐,但是又不愿意和孟子较真,于是自谦道: “寡人毛病太多,特别是很好色,恐难行仁政。”

                            孟子却一点也不知趣,立刻又哗啦哗啦的说了一大堆,举的便是古公亶父的例子。

                            孟子说:“爱好女色并非什么过错,周文王的祖父太王古公亶父就很好色,《诗经大雅绵》中有他好色的档案:“古公亶父,早晨赶着他的马,顺着西水岸,来到歧山下。和他的姜氏夫人,来找地方重安家。”你看,太王时刻离不开夫人,不也是很好色吗?但当时在太王的国境之内,家家户户都是成双成对的,没有嫁不出去找不着丈夫的怨女,也没有娶不到妻子的旷男,每一个家庭都幸福美满。君王好色,这岂不是天大的好事,何必还要耿耿于怀呢?

                            孟子此处不无曲解之嫌,但也可见即便到了战国时期,古公亶父之德政自有有其影响力。

                            • 家园 十四、泰伯、仲雍之出奔

                              十四、泰伯、仲雍之出奔

                              古公亶父约公元前1146年谢世。他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和他的妃子太姜生下小儿子季历。

                              根据很不靠谱的传说——

                              古公亶父宠爱季历的儿子昌,常说:“昌当兴吾业”,他很想通过传位给季历然后再传位给昌。

                              当古公亶父年老病危时,泰伯和仲雍两人至为孝顺,完全了解父亲的心意,决定把领袖的位置让给季历。

                              两人借为治父病采药之名,来到旧称荆蛮之地的吴,定居了下来。

                              泰伯、仲雍遵从吴人风习,剪掉长发,身刺花纹,表示不再回乡。

                              他们在吴地传播周族文化和先进的农作技术,受到吴人的爱戴。

                              吴人拥立泰伯为君。而仲雍死后,葬在常熟的乌目山,后人为了纪念他,因仲雍又称“虞仲”,就把乌目山改为虞山。

                              这个故事大家是不是很眼熟呢,至少在清代还有一个乾隆版。

                              据说,康熙因为太喜欢自己的外孙弘历(乾隆帝),才立了皇四子胤禛(雍正帝)。

                              又据说,这完全是乾隆帝为了堵着天下的悠悠之口而编出来的,因为当时民间都在流传其父得位不正。

                              不过,关于泰伯和虞仲的去向,1954年出土的宜侯夨簋则提供的新的说法。

                              宜侯夨簋的铭文计一百二十余字,可读的有一百一十八字。上面说——

                              在(某年)四月丁未的这一天。

                              周康王察看武王、成王时代的伐商图,又看了东方地图。

                              康王对宜地进行了占卜之后,面向南,命令虞侯矢说:

                              把你迁到宜地,赐给你好酒一卣、圭瓒一陈,红色弓一张,红色矢一百,黑色弓十张,黑色矢一千。

                              赐给你土地,包括川、田地和宅邑。

                              赐给你人口,包括王人、和庶人。”

                              宜侯夨簋便是宜侯夨为了感激和纪念周王室的封赐,特地铸造的宝器。

                              宜的地望就在丹徒附近,为宜侯夨的封国都邑所在。宜或即后来吴国的前身。

                              这位宜侯夨是谁呢?

                              他就是仲雍四世孙周章,成王时封为虞侯,康王时又封他为宜侯。

                              《左传僖公五年》记载晋献公假道虞国进伐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向虞君进谏,谈起虞的开国历史,“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可见太伯、仲雍是虞国的始祖,他们当初被放逐之时,统率愿意追随他们的姬姓部落族人迁到今山西平陆以北,创建虞国。

                              泰伯、仲雍所建立的虞国从地理位置上看,向东又可以进人商朝京畿地区,向南越过黄河可以进人洛水流域。

                              随着时间的流逝,兄弟间的遗产纠纷渐渐淡忘。

                              同为姬姓,虞国必然乐见周王室之兴起。

                              季历即位之后,寻求与泰伯合作,泰伯本着兄弟友爱的精神,帮助季历开拓领土。

                              这样,虞国就成为周向东方开拓的重要据点。对后来的周武灭商,应该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所以《诗经皇矣》上说:

                              上帝为周兴邦开疆,

                              太伯王季始将功建。

                              就是这位祖先王季,

                              顺从父亲友爱体现。

                              友爱他的两位兄长,

                              致使福庆不断增添。

                              上帝赐他无限荣光,

                              承受福禄永不消减,

                              天下四方我周占全。

                              太伯从周分出去建立的虞,和季历继承君位的周国,成为配对互助的国家。

                              这也就不难理解到了后来武王灭商之后,在宗庙献祭列祖列宗,泰伯、仲雍都榜上有名。

                              到了周康王时代,还对虞国加以分封。

                              从最初的兄弟相争而到相逢一笑泯恩仇,周人创业时代的几位始祖的胸襟实在值得敬佩。即便现在的民选社会,也未必能处理的如此的成功吧。

                              不管怎么说,周人终于得以摒弃戎狄风气,要做一个文明人了,他们立足农耕,营建城郭,开始初具国家雏形了。

                              古公亶父离开之后,原来的坏学生们却没有放过他。

                              而是周人迁到哪里,他们就跟随到哪里,感情好啊,惦记啊,放心不下啊。

                              到了周文王的时候,周人已经很强大了,强大到了商王室都为之侧目而视。

                              应该说,周人基本上和原来的亲戚们都走的不错,关系挺铁,在后来的灭商之役中,戎人是出了大力支持的,当然他们也从商人手中搂了不少好东西回去。

                              戎人对亲戚的支持,不唯出人出力,还提供最先进的军事科技——战车。

                              (参见附录:《春秋时代的车战》

                              周武王伐纣时,军队主力就是"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

                              那么周武王是从哪里一下子搞到三百乘战车,要知道,一辆战车,标配可是四匹马,成本极高。

                              古代养马很难,特别是中原地区养马犹难。

                              北宋王安石推行的变法中有一项“保马法”,结果很多老百姓往往就因为养一匹马养的全家破产,所以这条变法很快废止了。

                              大家想象一下,三百乘,那可是需要1200匹马啊,而且还都是战马,就知道这是什么概念了。

                              据说,早在周文王时代,周文王最信赖的谋士姜子牙就给他出主意——灭商需要借助戎人的力量。

                              于是周文王派大将南宫适组成一个出国考察团,用姬周部落的美女、美酒,讨好戎人部落首领,并换取戎人制造的战车。

                              从姜子牙派人向戎人求战车这个历史事实来看,戎人造战车早于且先进于周人。

                              而到了周武王灭商时期,戎人倾国力之所有,提供了三百辆战车,正说明当时周人和戎人关系之铁,抵达历史最好的时期。

                              这可是一笔风险巨大,有可能血本无归的投资啊。

                              周武王灭亡之后,国土是大大拓展,根据《左传》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的记载——

                              是年,周王室甘地(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长官与晋国阎县市长阎嘉争夺阎县土地,晋国派将领带领境内的戎人攻打周王室的直辖领地。

                              于是,周景王派大夫詹桓伯前往晋国向晋平公递交抗议照会,发表领土纠纷声明——

                              我周朝从夏代起由于后稷的功劳,领有魏、骀、芮、岐、毕(当都在今陕西境内)五国土地,成为西部地区的领袖。

                              迄武王战胜商朝,蒲姑(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商奄(今山东省曲阜县东)一带成为我东部领土;

                              巴、濮、楚、邓(当在今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诸国成为我南部领土;

                              肃慎(当在今河北境内)、燕(今北京市往北经承德、凌源等地)、亳(今地不详)等各地区成为我北部领土。我们还有什么近处的直辖领地?”

                              晋国当时虽然看不起周王室,但是还不是需要拿“王命”这杆大旗吆喝诸侯,所以晋国公卿聚议之后,决定归还阎县土地,将周王室战俘释放。

                              由此,也可见周王室立国之初的地盘之大了。

                              在这么大的地盘上,周人有点类似于满清入关,要让那么少的本族人,将所有民族控制住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周人的选择很简单,控制战略要地,本族人大多住在城邑之中,是为“国人”。

                              对于被征服的异民族呢?则安置于城郊的野地,是为“野人”。

                              (“国”“野”之分,参见附录:《人分国野,地分公私——西周时期的井田制》

                              • 家园 十五、当个文明人不容易啊

                                十五、当个文明人不容易啊

                                戎人,作为周人最亲密的战略盟友,也跟随周人的步伐进入周王室的领土,他们还保持着当初的游牧习性,好在那时候中原大地,未开发的土地多的是,不至于和国人、野人起冲突。

                                长期下来则不然了,少数国家处理的比较好。

                                比如晋国是处理的最好的,整个贵族阶层都和戎人首领通婚,像晋献公所宠爱的骊姬就是戎人送过来的美女。

                                和别的国家一打起战来,自己不好出面的,往往叫上戎人,或联合或请求暗中相助。

                                直到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晋国籍谈仍声称:“晋居深山,戎狄与之邻而远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

                                此时已是春秋晚叶,籍谈的话显然有夸大,但也反映了晋国周围戎狄分布的复杂情形。

                                而多数国家对戎人则是头疼有加,因为戎人只要保持游牧的特性,就无法有效治理。

                                野兽打完吃完了,撤。

                                戎人一旦遇上灾年,选择有限,无非是一个“抢”字——先打野人的主意,再打国人的主意。

                                不过总体来说,戎人和周人包括周分封的列国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主旋律是友好的。

                                有时候实在是忍受不了戎人的“抢”,也不会立时兵戎相见。

                                列国君主第一个选择往往是去和戎人的首领谈判——

                                像鲁隐公即位后的第二年的春天(公元前721年),鲁隐公在潜地(今山东省济宁市西南)会见戎人,敦睦双方在惠公时期缔结的友谊。其后于秋季终于订立戎鲁条约,鲁国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同戎人的友谊。

                                而如果是有强大实力作为后盾的国家,则会将构成威胁和不安因素的戎人强行迁徙到未开发的土地,如公元前638年秋季,秦国和晋国把原先居住在瓜州的陆浑部戎人迁居到伊河流域。

                                像后世秦始皇那样,修建长城将戎人拒之于国门之外的本土意识,周人似乎还没有。

                                周人和秦人并其后历朝历代为何两样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到了战国末期,从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国家几乎都完成了变法,这些变法的内容无非有二,一是强兵,二是足食。

                                既能保障足够的兵员又有足够的劳力,则舍农耕立国之外,再无他途,而注重农耕,必然倾国力开发土地。

                                当中原多数土地开发完毕,则中国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就此分道扬镳,再不能恢复到夏商周三代融洽相处的时光。

                                这也是为什么秦人并其后历朝历代前仆后继的修建长城的原因。

                                从普通的地图上来看,长城是一条并不起眼的线。

                                然,就气候学来说,这是一条 400毫米等降雨线。

                                这条线的北边,降雨量少于400毫米,为半干旱地区,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因此成为游牧地区;

                                而在南边,由于降雨量多于400毫米,为半湿润和湿润地区,适宜农业,因此成为农耕社会。

                                长城的不断修建正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寻求平衡的反应。

                                其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条线上,游牧民族与农耕社会一次又一次往还拉锯,经历了一场场铁与血的战争,才得以在支持这微妙的平衡,以至于今日。

                                那么早期的周人和如何和亲戚保持亲密关系呢?

                                其实,泰伯和仲雍之南窜,极有可能是因为在姬周部落内部权力斗争失败而被放逐。

                                季历之所以胜利,完全在于其母家姜姓部落和妻族挚仲氏所提供的强力支援。

                                周人灭商之后,讳言先祖之过,而美化之。

                                这里就要谈一谈周王室一向有一个稳固的传统——姬姜婚姻。

                                据金文可知,自文王开始,西周十二王,十一代,每隔一代即有一位姜姓的王后。而上溯古公亶父一代,他的妃子太姜显然也必是出自姜姓部落。

                                这个姜姓部落,我个人估计就是原来在豳留下来没走的周人。

                                这里就要谈谈周王朝建立的“同姓不婚”制度。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这是“姓”之所以产生的根由,而“姓”又是从女子身上才能体现出来的。

                                “同姓不婚”是姬周部落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的规定。

                                这当然不完全是从优生优育学的考虑,而是一种政治策略。

                                因为姬周部落较早实现了定居文化,定居文化造成一个结果就是整个民族偏重于防御。自己不游牧了,不抢了,别人来抢你可怎么办。

                                所谓,不怕贼来偷,就怕贼惦记。

                                姬周部落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身边的几个民族,其中之一便是姜姓部落。

                                姬周部落虽然本身是从姜姓部落分出来了。可是年代久了,要维持关系,难啊。亲戚再亲,毕竟亲不了三代。

                                要解决这个问题,婚姻不失为一个最有用手段。

                                人类再怎么野蛮,大抵都不好意思抢掠自己的亲戚,生活实在是太困难了,至少也是先抢掠了别人,才来打亲戚的主意。

                                从这点来说,姬周部落算盘算是打对了。巩固这种传统性友谊最好的方式显然只有依靠不断的联姻了。

                                正因为“同姓不婚”是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因此周人在婚配中,对于男女是否同姓,看得特别重要。

                                重要到形成一项稳定的制度,背后有强大的立法机关和司法部门支撑。

                                我们看《礼记》“丧服篇”中,便记载周代设有小史宗伯专管世系辨姓之事,还记载周代六礼之中,设有问名这一专项,即问清姓氏。

                                而根据《论语?述而》中记载——

                                春秋晚期,鲁昭公从吴国娶了一位夫人。

                                由于鲁国和吴国都是同姓国家,贵族都为姬姓,为了避免非议,鲁昭公新娶的吴女就不再叫吴姬,而改名叫“吴孟子”。

                                后来吴孟子去世后,既没能发讣告,群臣安葬后没有回祖庙号哭。

                                这一切,当然是因为“同姓不婚”不仅仅是风俗,而且已经制度化了。

                                哪怕是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还能顽固的展现它的影响力,由此又可见这一制度对社会是有很强的约束力。

                                季历的母亲是来自姜姓部落的太姜,而他的妻子则是商王室的贵族之女挚仲氏任 ,即太任。

                                明明人事在下边,赫赫显应在上天,

                                天命茫茫难相信,要当国王实在难。

                                王位本属殷嫡子,教令不能四方传。

                                贵族之女挚仲氏任,从遥远的殷商而来。

                                远行出嫁到周国,来到京城当新娘。

                                她跟王季成夫妇,专做好事有美名。

                                不久大任怀了孕,月满文王就出生。

                                姬姓部落至古公亶父这一代,已经发展了十余世、几百年了,一直是小邦小国,没混出什么明堂来。像他这样的小国之主,商王室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终古公亶父一生,除了迁都周原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功绩。

                                然而,周人何以奉古公亶父为太王呢? 为什么不是更远的始祖公刘呢?

                                这就要夸一下古公亶父的政治战略眼光了。

                                • 家园 十六、西周之崛起

                                  十六、西周之崛起

                                  当古公亶父决意迁都到周原,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商王室的势力范围。

                                  当时商王室作为超级大国,到处收属国保护费。问题是属国被收了保护费,未必就把你当人看了。

                                  周人愿意纳贡,正所谓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上古时代的名分等级看的极重。再怎么爆发再有努力再怎么奋斗,可是没有一张迈向贵族行列的通行证,是没有用的。

                                  姬周部落原来被戎狄看不起,认了,打不过人家嘛。

                                  现在还是被人看不起,田种的再好,纳的粮再多,有屁用。

                                  古公亶父意识到,既然进入了商王室的势力范围,要提升周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唯一的出路要和商王室的王室贵族攀亲。

                                  于是古公亶父把这个光荣使命放在三个儿子身上。

                                  结果唯有季历胜利的完成任务。从商王室迎娶回来了贵族之女挚仲氏任。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公亶父听到自己孙子姬昌降生,会发表“昌当兴吾业”感慨的原因。

                                  因为姬昌的降生意味着周人终于和商人建立了生殖器上联系——成为亲戚啦。周人由此得到的第一个政治好处,就是可以祭祀先代的商王。

                                  古人把祭祀看得极重,你想认别人做祖宗,人家还嫌你低贱。姬昌的降生使得周人可以堂堂正正的认别人做祖宗。

                                  现在周原出土的甲骨刻辞中,周王不仅祭祀成汤、大甲、天戊(大戊)等殷先王,而且有殷先王文丁神宫、帝乙宗庙。

                                  这些卜辞大概是周文王时期的。

                                  商人认为皇天上帝是商人的先祖神,商王是皇天上帝的嫡子、元子,商人先王死去升天即为上帝,不仅主宰着去世后登天的群臣百姓,还主宰世间人们休咎祸福。于是商人把祭祀先王当成上帝一样崇拜的。

                                  季历与商王室贵族之女通婚,商族先祖也就成了周人的先祖,是周文王的外祖父、岳父等先祖。而到周文王这一代,就有了祭祀殷先王的资格。

                                  到了武王灭商,周人说服商人的理由就是皇天上帝已经厌倦了商王朝 ,改变了自己血缘上的继承人。

                                  改立的只是“元子”,上帝授予的王位继承权并未转移。

                                  战国时代的齐宣王曾经请教孟子,孟子向齐宣王解释贵戚之卿与异姓之卿之间的区别。

                                  对于贵族之卿,也就是和王室有血缘关系的贵族,遇到君王有大过的时候,进行劝谏,反复劝谏却不为君王所接受,贵族之卿可以取而代之。

                                  齐宣王听的勃然色变。孟子宽慰道:“大王不要太吃惊,大王既然请教这个问题,臣不敢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齐宣王的脸色稍微平静下来,继续问道,那异姓之卿呢?

                                  孟子道:“异姓之卿遇到君王有大过的时候,进行劝谏,反复劝谏却不为君王所接受,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去。”

                                  贵戚之卿与异姓之卿之别,显示上古时代,政治权力斗争,君王之大位,异姓便是野心勃勃,也无法染指,盖因血缘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

                                  是以周之灭商是“改”是“代”,乃是上帝换了人间爱子,一种典型的宗教革命。

                                  而秦统一中国之后的历代革命则大大不然,可以说,周王朝时最后一次成功的宗教革命。

                                  正因为此,周人在与商人通婚之后,承袭了商族王族的等级名号,便自认为是殷先王的后代、外孙,也是商族的贵戚。

                                  于是就有了周文王、武王一面祭祀殷先王,一面积极准备征商之情事。

                                  商王室第二十九任君主武乙时代,周边的游牧民族所构成的压力越来越大,根据记载,西方的旨方和羝方曾联合攻打商朝,武乙出兵征伐,俘虏了旨方几千人。

                                  此时商王朝的国力衰退,鬼方乘机进入今山西北部地区,而原来在今山东、江苏北部沿海的东夷,也渐渐迁徙到淮河流域,泰山左右。

                                  一西一东,两线作战,让商王室颇感吃力。

                                  当周人出现在商王朝的势力范围之时,商王朝的疆域正好已经庞大到了管理能力的局限。

                                  商王室在对周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之后,认为周人一来自戎狄迁出,战斗力不低,二来愿意向商王室的称臣纳贡,是一股稳定的力量。

                                  因此乐意借助周人的力量,让周原成为商王朝的西大门,进而代表商王室安抚西戎。

                                  正是在这种情势下,当周人向商人的贵族提出联姻之动议,商王室显然乐见其成,估计还从中大力加以撮合。

                                  古公亶父死后,季历即位。

                                  当时称为“公季”。后来,公亶父被追尊为“太王”,公季被追尊为“王季”。

                                  季历继承父王古公遗业,修明政治,发展经济,开拓疆土,国力大为增强。

                                  在加强军备之后,季历开始兼并周边小国,在他即位的第三年,便攻灭位于周原东面的程国。声威震动西方列国诸侯。

                                  在他即位的第九年,季历更是做出了一次极为冒险的军事决定,长途远征义渠国。

                                  义渠国乃是戎狄建立之国,位于今甘肃庆阳、泾川一带,周人在不窋时代据说曾经在哪里呆过。

                                  义渠国其时正值内乱,君主病危,两个异母儿子争夺君位。

                                  季历把握住这一千载难逢的用兵良机。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一口气打回老家去,大大的拓展了周国北边的疆土。

                                  消息传到商王室,商王室对于周国像暴发户一样,突然发迹,虽然不无顾虑,但是显然还是接受了周国崛起。

                                  武乙对季历这位新贵可谓是青眼有加,毕竟季历解决了多年来令他寝食难安的国防问题。

                                  在武乙临死的前一年,即武乙三十四年,当季历亲自前往商王朝朝见武乙的时候,武乙赏赐给他三十里,玉十彀,马八疋。

                                  季历感动之余,于次年讨伐西落鬼戎,一举俘获二十翟王,向商王报捷。

                                  鬼戎被商人称之为鬼方。《周易》据说是季历的儿子周文王姬昌所演义,上有一卦为“未济”,卦辞为:九四: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讲的就是季历征伐鬼方大获全胜,以小邦而伐大国之敌,是故商人有震惊震恐之意。

                                  武乙死后,其子文丁(又称太丁)即位,为商王室第三十任君主,姓子名托,在位期间约为前1112年—前1102年。

                                  此时,季历所经营之周国国势方张,在内政上广施仁德,在外交上,怀敌附远,可谓蒸蒸日上。此外季历依靠外家的政治势力,也大大加强了周国在方国联盟中的政治地位。

                                  随着周国日益强大,西岐威胁论开始在商朝高层蔓延。

                                  季历为了打消商王室这方面的顾虑,当燕京之戎(今山西静乐县北)叛乱之时,虽然其地远离周原,季历还是决定为商王朝进行一次远征。

                                  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季历此次出征大败亏输。

                                  过了两年,季历又率师征伐余无之戎,这次取得了胜利。

                                  季历派人向商王文丁报捷,文丁酬庸他的功劳,任命他为殷“牧师”,

                                  牧师是怎样的官职呢?

                                  即诸侯之长,有代天子征伐西方之威权。

                                  周人承袭商人制度,《周礼春官大宗伯》上说:

                                  “七命赐国,八命作牧,九命作伯。”

                                  可见“牧”与“伯”是高于诸侯的一种称呼。

                                  其后,季历带领周师在王命的大旗下,征讨戎狄,可谓无往而不利。

                                  文丁四年,讨伐余无之戎,大胜。

                                  文丁十一年,讨伐翳徒之戎,抓获了他们三位大夫。

                                  周国在攻击戎狄部落的过程中愈战愈强,土地扩展,财物充盈,还有大量俘虏充当奴隶。

                                  • 家园 十七、季历之死

                                    十七、季历之死

                                    商王室在周人捷报频传之余,赏赐给季历美酒和酒器之外,对其加官进爵,封他为“侯伯”。

                                    这又比牧师的职位又高了一级。

                                    对于一位异姓诸侯来说,季历已经抵达了他生平荣耀的顶点。

                                    然而这也给文丁带来了苦恼。

                                    季历之功高不可无赏,赏薄则必然怨望。

                                    季历是否在此期间有了跋扈之心,未为可知。

                                    文丁却起了猜忌之心,而朝野对于周人之爆发,眼红之余,难免从中挑拨。

                                    种种因素之下,文丁做出了将季历囚禁起来的决定,将他关押在一个叫“塞库”的监狱内。

                                    文丁的用意,估计是想敲打一下季历,让他不要得意忘形。

                                    只是不知道是季历心高气傲,还是监狱的囚禁条件太差,季历在牢中悴然身死。

                                    《古本竹书纪年》上说“文丁杀季历”,不无诛心,然大抵得其实。

                                    当季历的遗体运送回周国,此时季历之子姬昌已然成年,继任君位之后,亲自主持葬礼,将季历埋在了楚山脚下。

                                    不料没过多久,一股泉水忽然冲坏了季历的坟墓,棺材前面的木头都露了出来。

                                    姬昌初次掌国,在这件事情的处理却展现出他的政治才华,他对惊疑不定的老百姓宣告:

                                    “啊!先君一定是想最后一次见见群臣百姓,故使流泉冲坏其墓。”

                                    这宣告暗示季历之死不瞑目,乃是含冤而死,乃是周国全体国民之国耻。

                                    于是,姬昌命令揭棺,把父亲的遗体在朝廷展露三日,让群臣百姓都来瞻仰,然后改葬。

                                    商王室就此成为周人的报复的对象。

                                    周文王姬昌在位长达五十年。最大之功绩乃在于谋划倾覆立国五百年之商王朝,其一生之波澜起伏充满了传奇性。便是他的出生,也是大非寻常。

                                    当年季历迎娶太任入门,对她宠爱有加。

                                    当时商王室的王室对王后怀孕已经很是重视,有了“胎教”的观念——

                                    在妇女怀孕七月之后,每当吃饭睡觉的时候,太史(国史馆馆长)就拿着一块铜乐器站在她的左边,而太宰(王族内务府总管)则拿着斗(量粮食的器具)站在右边。

                                    在剩下来的三个月里头,如果王后所想听到音乐不是高雅的音乐,太史就会推开乐器婉拒:这样的音乐,臣没有学过。

                                    如果想吃的是食物不能确保安全卫生,太宰就是背靠着斗说:“臣不敢这样对待王太子。”

                                    太史、太宰都是国家重臣,俨然都成了监狱长,一个持铜,一个持斗,对王后严加看管,古人爱子之心可以理解,然而由此派生的胎教观念,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

                                    太任来自于大贵之家,讲究也自不少。

                                    当她怀孕之后,日常起居尽量注意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恶言,希望能在怀孕期间避免各种不良的感官刺激,保持心境平和,最终生出聪明漂亮的孩子。

                                    同时,太任白天听人讲道德高尚的人的故事,晚上请盲人乐师来诵读诗歌,目的当然是指望自己的孩子在出生之前,就能对善恶是非有所分别,出生之后成为一个情操高尚的人。

                                    不过千防万防,姬昌的出生时机实在很出人意料,偏偏选在太任大便的时候。

                                    古人居住的地方,都是养猪的,所以汉字的家,宝盖头下面是头小猪。

                                    那时,人们都是把自己家里的猪圈当成厕所,这样可以肥水不流外人田嘛,积攒肥料嘛。即便贵族之家也不例外。

                                    于是,姬昌就这样一不小心,在猪圈里头出生,顺产,倒没有给母亲带来多大的痛苦。

                                    姬昌生有异相,最特别的是胸前有四个咪咪,至于这四个咪咪是不是有特异功能的,已不可考了。

                                    姬昌长大之后,龙背虎腰,身高接近现代的两米,如果不袒胸露乳的话,大家肯定要挑起大拇指,夸一声堂堂正正的好男子了。

                                    他的青年时光,正值周邦崛起西土,他的父亲季历日益受到商王室的重用,随着父亲南征北讨的过程中,智慧谋略都得到成长。

                                    他即位之初,为了说服国中汹涌的复仇之潮,同时也为了牢固掌握自己的权位,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兴起伐商之师。

                                    而商王室此时也正面临一场国丧,文丁也许正是感到天不假年,才诛杀了季历,希望为自己的儿子帝乙留下一个清平世界。

                                    继任的商王朝第三十一任帝帝乙,姓子名羡(约公元前1101年即位,公元前1076病卒,葬于殷。在位26年)。

                                    面对一向驯服的周师南下,商王室自然是奋起反击。

                                    根据《古本竹书纪年》载:“帝乙二年,周人伐商”。

                                    这场战争的结果不得而知,姬昌和子羡两位,都是刚刚登基的新君,如果做意气之争的话,则必然兵连祸结,直到一方倒下为止。

                                    每一场军事行动之后必然伴随着政治斡旋。

                                    这两位新君很快意识到,必须化解开父辈的仇恨。

                                    就商王室而言,季历多年来替商王室打工的结果,终于使得商王朝从西方戎狄的压力解放出来。

                                    现在,对商王朝的最大威胁不在于西方,而在于东方——

                                    江淮之间的夷族又强盛起来,准备大举进攻商朝。

                                    对于任何一个政治家来说,让国家限于两线作战的境地,那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于是帝乙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权衡之后,决定将用兵的重点放在东方。

                                    西方怎么办?

                                    当然还是交给周国。

                                    可是帝乙的老爸文丁不是刚刚杀了姬昌的老爸呦。

                                    而周王朝历来驯服,并且姬昌之母乃是商王室贵族之女,大有回旋之余地。

                                    就周国而言,商王朝国势虽然中衰,然五百年之经营,列国万方率皆臣服,为天下之共主,乃是一个庞然大物。

                                    如果说姬昌在掌国之初,便已然兴起灭商的念头,那只是说是不度德不量力,一点自知之明也没有了。

                                    他之所以打这一场战役,是因为不得不打。

                                    当他接到帝乙伸出的橄榄枝的时候,他知道要给自己治下的臣民一个交代。

                                    父仇之沉重,源自于血缘。

                                    要终结商周之间兵戎相见的局面,同样还是要从血缘上去化解。

                                    应该说,帝乙打出了一张好牌,屡试不爽的和亲牌。

                                    这张牌曾经助力姬昌的父亲季历成为周国之君主,并让季历死心塌地的为商王室效忠多年。

                                    当然,今日之周国已不是昔日之周国,乃是领导西方列国之侯伯。因此规格待遇也必然要大大提升,才能安抚周人。

                                    在经历过一系列外交上的讨价还价之后,帝乙将商王室的一位贵族之女许配给姬昌。为了提高这次联姻的重要性,帝乙甚至将这位贵族之女收为自己的义女。

                                    《诗经大明》记载了这一盛况。

                                    • 家园 6000分之一的概率

                                      多乳头畸形是由于胚胎期在“乳线”上形成的乳头没有正常退化,以至在乳线上有过多的乳头,又称副乳头或多余乳头,男女皆可发生,总的发生率约为千分之一,男性与女性之比为1:5,常常有遗传史。

                                      是不是因为贵族近亲通婚太厉害了,所以返祖现象特别严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十八、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十八、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文王年轻的时候,

                                      天赐良缘。

                                      在洽水的北面,

                                      也就是渭水河岸边,

                                      便是当年他迎亲的地方

                                      文王幸福的筹备婚礼,

                                      他的新娘是来自商王室的贵族之女。

                                      这位美丽的姑娘,

                                      长得就像那天仙一样。

                                      卜辞表明婚姻很吉祥,

                                      文王亲迎来到渭水旁。

                                      造船相连,横跨河水,有如桥梁,

                                      婚礼是那么的隆重显荣光。

                                      天命掌握在上帝手上,

                                      此刻,天命降予周文王。

                                      周原之地,京都之中,

                                      又娶来莘国姒家姑娘。

                                      这位从莘国(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而来的姒家姑娘,家世背景极为显赫。

                                      莘国位于秦晋交界处黄河古道上洽,是渭水平原最东部的膏腴之地,其东紧邻着古老的黄河要津。

                                      (两周之际犬戎灭宗周后,周幽王之子余臣(携王)立国于此,形成长达十年的两周并立局面。)

                                      从列国的等级来说,莘国乃殷商“五服”中的“侯服”之国。其建国历史之悠久是新崛起的周国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莘族姒姓,相传是夏启的后裔。

                                      莘国是夏启支子的封地、商汤之妃及其重臣伊尹的母国,因而商王的血脉里有莘国的贡献。

                                      晚商时期,莘国贵族凭藉深厚的文化底蕴先后在商、周政权中左右逢源,如莘国的辛甲先在商王朝担任史官,投奔周邦后继续担任大史之职,很受周文王的倚重。

                                      迎娶到莘族姒家的姑娘,证明僻处于西北边远地区的周国已经大不同往日,不再被中原列国视为蛮夷了。

                                      这当然是一次政治婚姻——

                                      莘和周,一个是煊赫的帝禹后裔,一个是艰辛的后稷子孙;

                                      一个是商王畿边境的泱泱文明古国,一个是僻处西垂的新兴军事强国。

                                      然而并不能就此断言,每一个政治婚姻都是没有爱情的,不幸福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相传《诗经》中首篇《国风周南关雎》,据说是描述太姒和姬昌的爱情故事。

                                      在那个没有“桥”这种建筑的时代,为了不让新娘承受舟船之累,周人创造性的将在河面上将无数船只并列,在上面铺上木板,形成一座浮桥。

                                      (作为诗经的爱好者,深受影响的曹操在他的滑铁卢——赤壁造起了连环之舟,结局却是无比的惨淡。),

                                      这种细腻的做法,应该给新娘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也反应了周人对这次联姻的重视。

                                      在这次联姻中,周人自谦为“小邦周”,对于自“大邑商”远嫁而来的莘国姒家姑娘可谓是心向往之。

                                      这也难怪,当年姬昌的老爸季历从大邑商的“男服”之国娶回了太任,简直称得上是破天荒了。

                                      现在,来自莘国姒家姑娘则是比“男服”之国更高一级的“侯服”之国。

                                      这显然是商王朝这一超级大国对周国的认可。

                                      周人之激动,可想而知了。

                                      (今日金融危机之下,欧美列国在国际峰会上大灌中国人米汤,许以中国是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各大媒体便兴奋的不知所云,幸福地胡话连篇——历史总是惊人相似。)

                                      关于此次商周联姻, 在《周易》里头,有这样一段卦辞:

                                      商王帝乙把女儿嫁给周文王,因此得福,大吉大利。(泰卦六五)

                                      历来传统的说法,《周易》是姬昌被商纣王关押囚禁在羑里监狱之中,为了打发消磨时间,将伏羲氏创立的“先天八卦”卜巫系统,演变“升阶”,最终创立了 “后天八卦”卜巫系统。

                                      因此,周易之卜辞在解释卦象的同时,同时也以拼图的方式记载了历史,,将公亶父率领周族从“豳”地迁居岐山之阳周原,至文王辞世,一百余年的商周两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亊件一一对应卦象。

                                      帝乙归妹,让周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的同时,极大的安抚了周人的情绪。

                                      商周两国,再度进入蜜月期,这一段蜜月期长达五十年。

                                      姬昌在位的时间也是五十年。

                                      也就是说,终姬昌一生,商周再未兵戎相见。

                                      这位莘族姒家的姑娘的名字没有留下来,后世的周人们将其尊称为“太姒”。因时文王之妻,又有尊号为“文母”。

                                      太姒入门之后,仰慕长辈之德,效法太姜(周太王正妃)、太任(周王季正妃),旦夕勤劳。

                                      诗经上有一首《思齐》,就是周人用来夸赞开国期间的几任国母的。

                                      雍容端庄的太任,乃是文王的好母亲。贤淑美好的太姜,作为周王室的老祖母,居于周京。太姒美誉传扬,她生养的儿子众多,使姬族强大。

                                      太姜、太任、太姒这三位先周时期女性,合称“三太”,后世以“太太”作已婚女性的尊称。)

                                      文王理外,太姒治内,大家庭一派融洽气象。

                                      太姒与姬昌生下十名男丁,次序为:

                                      长子伯邑考(姬邑),

                                      次子武王发(姬发),

                                      三子管叔鲜(姬鲜),

                                      四子周公旦(姬旦),

                                      五子蔡叔度(姬度),

                                      六子曹叔振铎(姬振铎),

                                      七子成叔武(姬武),

                                      八子霍叔处(姬处),

                                      九子康叔封(姬封),

                                      十子季载(姬载)。

                                      大家不要感到吃惊,相传周文王姬昌一生有子百位之多,除了嫡妻所生的十子之后,庶出之子见于史册的尚有召公奭、郧叔武、毛叔郑、毕公高、郇叔葡诸人。

                                      因此旧时民间年画题材中,有一种便是“文王爱莲图”。

                                      莲蓬多子,“莲”又与“连”同音,故有“连生”、“多子”的寓意,均寄寓着后代子孙兴旺之愿望,这样的题材,老百姓当然极为喜爱了。

                                      姬昌和太姒的感情很好,不然不可能一口气生下十个孩子。

                                      太姒对自己所有的孩子自少严谨教诲,她的儿子中,长子伯邑考因得罪妲己而遭到商王杀害,其余九子中,以次子姬发、四子姬旦最为贤能。

                                      伯邑考死后,姬昌以姬发为太子,也就是完成周人灭商这一历史使命的武王。

                                      商周联姻之后呢,帝乙再无后顾之忧,得以肆力经营东方。

                                      帝乙在位的第九年,出兵征伐岛夷和淮夷,半路上受到孟方(今河南省睢县附近)的截击。帝乙率领诸侯伐讨孟方,得胜。

                                      次年,帝乙继续南下征伐夷族,到达淮水流域的攸国。

                                      帝乙和攸侯喜合兵攻伐夷族,于第二年得胜而归。

                                      帝乙在位的第十五年,再次率领诸侯南征夷族。

                                      在帝乙极力扩张的同时,姬昌又在忙些什么呢?

                                      • 家园 挑一个小错:帝乙归妹与迎娶太姒

                                        周文王先从商王朝娶了贵妇君夫人做老婆,即所谓帝乙归妹、文王逆女。但婚后三年文王以梦兆不吉为由,把君夫人连带陪嫁的二奶都休了,事见周易和左传。然后从莘国娶了太姒。也就是说,帝乙归妹与迎娶太姒是前后关系,不是并列关系。归妹卦的卦辞对这件事前后都有记述,顾颉刚对这事儿曾有过很精彩的论述,有空蒸个包子来——从床头到羑里:论商周国际风云与周文王的婚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