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魂与梦

注册:2010-06-03 23:57:00
从五品下:朝散大夫|游击将军
💧7058
🌟491
💓46

家园

主题帖 / 5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0-10-11 18:12:46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侠影琴心》楔子(二) ↑2 ↓0
司徒南背了杨成志,施展轻功,出庄往西南方疾跑。跑了约有一个时辰,离庄已远,沿途也不再有溃兵。司徒南暗自侥幸道:“看来今天躲过了这一劫,幸而没有听杨仲明话,不然必定陷入溃兵包围之中。” 见天色已渐黑,自己与杨成志均未吃晚餐,就在沿路小摊上,要了两碗面条,聊以充饥。 ...
2010-10-11 18:07:55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侠影琴心》楔子(一) ↑2 ↓0
楔子 看天际红霞如血 祸福谁料 问人间深仇似海 恩怨怎清(一) 冀、鲁交界之处,有个苏老庄,唐末正在德州府治下。自黄巢起兵以来,近百年中,德州所属的冀、鲁一带,战祸延绵不绝,真如 ...
2010-10-05 00:46:33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再论性善和性恶 ↑8 ↓0
再论性善和性恶 上次写了一些性善和性恶的看法后,有朋友提出生命的欲望并不一定是“恶”的根源,并指出有些动物在恶劣的生态条件下无法维持生命时,往往会做出牺牲自己、保存下一代的无私的行动。我相信这一点。也觉得,尽管这种行为也是一种维持生命延续的 ...
2010-10-04 01:03:21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性善和性恶 ↑10 ↓0
性善和性恶 从《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想到孟子和荀子的性善和性恶之争。这人性本源是善还是恶的问题,争论了几千年,却始终是见仁见智,没有定论。其实这个问题,关键是我们对什么是“性”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对“性”的本源(刚出生时的婴儿的“性 ...
2010-09-29 04:35:23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再论真与假 ↑23 ↓0
再论真与假 要说真,人世间最真的应该莫过于初生的“赤子”了。纯真的婴儿是不知道任何虚伪和狡诈的,他们连撒娇做作都不会,只知道饿了要吃,困了要睡,高兴了便笑,气恼了便哭。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中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他之所以用赤子 ...
2010-09-24 21:55:53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真与假 ↑11 ↓0
真与假 当今的社会可真是众假流行:假货、假药、假钱、假戏(不是真做!)、假文凭、假教授、假院士、假交易、假婚姻、假家庭(假夫妻、假父女或假兄妹!)、假高干、假公安……,都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连我们喝的“纯净水”、吸的“森林氧”也已屡屡 ...
2010-09-18 18:49:00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128 ↓0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的两句话。六十三章的原文是这样的:“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 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 ...
2010-09-17 17:32:27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最高的用兵原则 ↑26 ↓0
最高的用兵原则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八和第六十九章中,都谈到了用兵的原则问题。六十八章说:“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第六十九章说:“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 ...
2010-09-14 18:15:56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再论生与死 ↑6 ↓0
再论生与死 我在上一篇《生与死》中说,只有到了“得道”的地步,才能跳出生死的怪圈,这大概是没有错的。既然得了“道”,就已经不是人,是神仙了,当然就不会死。 可是老子又说了:“名曰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得道”实际是“无所得。 ...
2010-09-14 18:12:58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生与死 ↑5 ↓0
生与死 老子在第五十章中一开始就说:“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这一段话是什么意思?当然不是简单地把人分成三份,一份可以生,一份要去死,另一份本来可以生,却也要“动 ...
2010-09-11 01:52:23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如何对待自己的“身” ↑5 ↓0
如何对待自己的“身” 很多人都知晓,老子是很重视“身”,也就是生命的。这具体表现在他的很多论述中。典型的是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在这一章中,老子一上来的两个 ...
2010-09-03 14:58:54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2 ↓0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我们经常用的一句成语。但它的原文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中说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字库无此字)然(×然,意为安然,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在 ...
2010-08-28 16:22:32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治大国,若烹小鲜。 ↑9 ↓0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国之道,犹如烹小鱼一样,容不得半点的疏忽,这是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章中一开始对我们的教导。在这一章中,老子提出了“其鬼不神”,致使很多人误以为老子也相信神鬼,其实老子讲的神鬼和我们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我想在这儿作些 ...
2010-08-26 17:25:17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被褐怀玉 ↑15 ↓0
被褐怀玉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章中的最后一句是:“是以君子被褐怀玉。” “褐”是粗布,“被”在这儿是“披着”的意思。怀玉似乎就不用解释了。 这话不难懂,问题是为什么君子要“被褐怀玉”? 老子在这儿说是因为“知我者稀,则我者贵。是以 ...
2010-08-19 05:38:01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治人事天之道 ↑7 ↓0
治人事天之道 什么叫“治人事天”?“治人”好懂,“治”是“治理”的意思(但千万别理解成是“治治你”那样的“治”!)。“治人”是指治理人民,当然包括治理你自己,老子是从来不要你对别人一套,对自己又一套的。“天”在这儿指的是自然,或曰宇宙,所谓“ ...
主题帖 / 5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