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真与假 -- 魂与梦

共:💬1 🌺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真与假

真与假

当今的社会可真是众假流行:假货、假药、假钱、假戏(不是真做!)、假文凭、假教授、假院士、假交易、假婚姻、假家庭(假夫妻、假父女或假兄妹!)、假高干、假公安……,都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连我们喝的“纯净水”、吸的“森林氧”也已屡屡见到作假的报导。看来道家把神仙称作“真人”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这些凡人本来就是“假人”,连人都是假的,自然也就只能见假不怪了。

经典的《红楼梦》中有两句经典的名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下一句已参透了道家的“有、无”的概念,深得其中三昧,这里先不谈。上一句却是现实的真实写照。放眼周围,真不知还有那些是真的、或者说是没有沾上虚伪的东西,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悲剧!

这么多“假”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很多人说,这是由于治理不善、法制不全所造成的。这种看法当然有道理。如果真的什么事都有法可依,又有了一个很好的治理环境,达到了违法必究的地步,那至少“假”会被压缩到一个较窄的范围,不会造成现在这样的众假流行的局面。

但是,即使我们有了一个较好的治理环境和相对健全的法制,是否“假”就能杜绝呢?说实话,我是很怀疑的。这就像“扫黄”一样,很多人很怀念毛泽东时代,说那个时代没有黄。的确,那时没有公开的以金钱交易的“黄”。但恕我实言一件事:在我下乡“四清”的时候,我那个小队的三十多户人家中,竟有二十多家有“男女问题”,包括所有的干部!而这,绝不是我所在这个小队的个别现象,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农村中,实际是非常普遍的。当然我们可以不把这叫作“黄”,或者只把它看作是带点红的“黄”。但事实还是一样的:只要人有这方面的需求而又不受道德的约束的话,这种行为就不可能杜绝,最多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如果我们深入地思索一下,我想大家都会同意,“假”的真正的根源归根到底只是一个:追逐个人的名利。当私欲膨胀到超出道德甚至是法律的约束时,各种“假”便油然而生,公然而行,终于达到无法收拾的程度!

每个人都有私欲,这是无可否认的。但当这私欲超出了一定的范围时,它的确可以成为万恶之源。我们现在流行的各种假,难道不都是它的形形色色的表现吗?

老子谆谆教育我们,人要把自己的欲望克制在在一个尽量低的范围内,在《道德经》第九章中,他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在第十九章中,他说:“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在第三十三章和第四十四章中,又教导我们:“知足者富。”“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综观八十一章的《道德经》,一个很重要的中心思想便是要人们看淡名利,所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可惜没有人把他的教导当作一回事。这应该是每个人的悲剧!

关键词(Tags): #老子#真#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