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再论性善和性恶 -- 魂与梦

共:💬1 🌺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再论性善和性恶

再论性善和性恶

上次写了一些性善和性恶的看法后,有朋友提出生命的欲望并不一定是“恶”的根源,并指出有些动物在恶劣的生态条件下无法维持生命时,往往会做出牺牲自己、保存下一代的无私的行动。我相信这一点。也觉得,尽管这种行为也是一种维持生命延续的本能,但既然已经超脱了自我,应该承认这中间便包含了“善”的因素,已经是“先天一点灵智”的具体反映。动物能如此,人当然也有不少能做到如此。但也不能否认,在这个世界上,不如动物的“人”(其实不配称为人)也是比比皆是的。人在智慧和能力超过动物的同时,却没有在道德上得到同比例的提升,这难道不是世上罪恶的根源吗?

其实,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写的是“过份膨胀的生命欲望是万恶之源”。这一点,我认为是没有什么异议的。要满足自己的过份膨胀的生命欲望(或曰“私欲”),必然将以损害其他同类或异类的利益作为手段,这当然是罪恶的根源。

在我看来,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当生物的生存条件很艰苦时,它们的“美德”往往容易发扬和得到体现。团结互助、一致对敌甚至是为其他同类牺牲自己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人也一样。而在生存条件相对较好的时候,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的这些美德就让位于为一己的私利而你争我夺了,这不能不说是由于私利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了恶性膨胀而造成的。可悲的是,这种情况似乎越是在高等动物中表现得越是明显,人性在这方面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唐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盖在殷忧,必竭诚而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就对这种行为作了最好的说明。

因此,在这方面,我完全同意老子的以俭朴为立身之本的教导,也特别欣赏诸葛亮在《诫子赋》中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于这种观点和现代的拉动内需相距有多远,就不是我这样的“小民”所能顾全的了。

关键词(Tags): #老子#再论性善性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