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如何对待自己的“身” -- 魂与梦

共:💬2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如何对待自己的“身”

如何对待自己的“身”

很多人都知晓,老子是很重视“身”,也就是生命的。这具体表现在他的很多论述中。典型的是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在这一章中,老子一上来的两个问题,就鲜明地向大家提出:“名”“利”(货)和“身”究竟是哪个更重要?第三个问题更是直白地告诫我们:“得”和“失”(亡)是说不清哪个更好,哪个更不好(病)的!这实际上也就是成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思想的表现。

因此他接着就说:“特别喜爱某种东西,就必然将耗费巨大的精力;过份的积聚财富,就必然遭到巨大的损失。”所以只有“知足”才不至于遭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才能不遭到危险,才能“长久”。

这些话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一样具有深刻的哲理价值,也是对满脑名利思想的人们的一个很好的教育。

但是如果把老子的哲学看成是仅仅是明哲保“身”,甚至是苟安保命,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老子对“身”的态度,在《道德经》的第十三章中还作了极其重要的阐述:“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为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这一章有点拗,也不是太好理解。我们一段段来看:

老子首先提出了“宠辱若惊”和“贵大患若身”两个概念。

什么是“宠辱若惊”呢?他一上来便说:“宠为下。”也就是说,去“邀宠”得到宠幸,是很低下的行为。而把得到和失去宠爱都看作是很重要的事情,从而惊慌失措,这就叫作“宠辱若惊”!

什么是“贵大患若身”呢?他说:人所以会遭到“大患”,是因为有自己身体的存在;如果没有了自己的身体,哪儿还会有什么祸患?所以所有的祸患都来自于你自己的身体。有了身体,你就要去追逐名利,去追逐名利,就会计较得失,就会“宠辱若惊”,从而陷入低下的行为之中而惶惶不可终日!

接下来他又说:能够把天下和自己的身体看得一样珍贵的人,才能“寄天下”;能够把天下当作自己的身体一样去爱的人,才能“托天下”。也就是只有这种人,才能让他去治理天下。

这就说得很明显,并且很彻底了。老子的爱“身”,重视生命,是有一个前提的:他要求你把“天下”当作你的“身”一样对待,只有达到了这样程度的人,才可以真正“为人民服务”!

我们各级政府的衮衮诸公,你们能用和敢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一下自己吗?

其实,从老子整个哲学思想看,他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养看“空”自己的一切名利欲望以至于自己的身体的。这在我写的《老子和〈清静经〉》中已经有了详细的论述,这儿就不多说了。

关键词(Tags): #老子#身#天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2
    • 🙂【原创】如何对待自己的“身” O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