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看看

注册:2004-12-29 23:33:44
从九品上:文林郎|陪戎校尉
💧42558
🌟1485
💓7171

家园

收藏帖 / 30 上页 下页 末页
骨头龙 2023-04-16 21:54:15🙂今不如古 ↑25 ↓0
冯骥才《俗世奇人》节选: 焦七最爱吃的东西是肉肠子。他别的事全交别人干,只有做肉肠子的事自己干。他只吃自己做的肉肠子:自己买肉、切肉、剁肉、拌肉、灌肠,他有自己的一套。用多少黄酒、胡椒、酱油、葱姜、红糖,肉要几成肥几成瘦,不信别人只信自己。他做的肠子也全归自己独吃,别人别想吃到, ...

收藏分类收藏再收藏

桥上 2018-12-09 04:37:10🙂《左传》本末分章全译 ↑222 ↓0
有个比较常见的说法,认为《左传》是编年史,而就其形式看,肯定不错。但据杨伯峻先生及一些前人的研读,最初的《左传》并非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证据明确,应该是定论了。 按我阅读的体会,《左传》最初不仅不是编年史,而且不是历史书,应是一部联系《春秋经》进行时政教育的教辅材料。其形式也是一 ...

收藏分类收藏再收藏

日月双华 2023-04-11 22:19:02🙂贴一段太宗第一次北伐的史实 ↑6 ↓0
“赵光义于七月初七日天明之后,已先到达涿州城外,当时宋军的败兵还没到。他又绕过涿州城,直奔金台屯,见诸军尚未到达,才敢停住“车驾”观望。初九日,赵光义见诸军仍然未到,便使人往探,这才知道诸军仍在据守涿州,而且有策划立太祖子武功郡王德昭的事,于是急命崔翰往传诏命班师。” 五代骄兵悍 ...

收藏分类收藏再收藏

日月双华 2023-04-11 20:44:50🙂你演义看多了 ↑5 ↓0
宋太宗第一次北伐,登上了幽州城墙,预备队全部投入以后,没防住辽国援军偷袭,才战线崩溃的。第二次北伐失败,也是军心不稳战线崩溃,归根结底是军队五代旧习不改,皇帝本人对军队掌控力不足。 宋人的畏战情绪,恰恰是澶渊之盟之后的事。 再说说对宋太祖和宋太宗的看法,我和常人相反,我认为宋太宗 ...

收藏分类收藏再收藏

桥上 2018-06-19 07:59:44🙂春秋左传注读后-补充与修正-姓与媵-下 ↑17 ↓0
[B]四、伙婚制、一夫多妻制、媵制、嫡庶制[/B] 伙婚(communal marriage或group marriage),或译为群婚,是在第一种“gens”——母系“gens”时代早期流行的婚姻制度。是某一年龄段一“伙”女子(不必是姐妹),与相应年龄段一“伙”男子(不必是兄弟 ...

收藏分类收藏再收藏

桥上 2018-06-19 07:33:49🙂春秋左传注读后-补充与修正-姓与媵-中 ↑12 ↓0
[B]三、两种“gens”与相关的四种“姓(生)”[/B] 不过,虽然有“迷信”的成分,但由于上述总结而产生的“gens”还是反映一部分古人类已经对自身所在群体的组织形式进行过比较,有相当深入的思考,总结了经验教训。所以,这是从猿到人的重要标志之一。 林耀华先生提到:“[COLO ...

收藏分类收藏再收藏

桥上 2018-06-19 07:10:17🙂春秋左传注读后-补充与修正-姓与媵-上 ↑14 ↓0
[B]一、姓、生、姓族、gens、氏族、甥[/B] 孔老先生云:必也正名乎。《左传》里“姓”这个字,也需要正名,不过前面已经有先生正好了,我就再摇晃摇晃。 “姓”这个字,在古代的意义和现在有很大区别,有位杨希枚先生早在1951年就总结过先秦时“姓”的含义: [COLOR=blue ...

收藏分类收藏再收藏

任爱杰 2015-12-13 02:39:48🙂姓氏的合一至少在春秋就已经形成了 ↑42 ↓0
姓氏的建立取决于宗法制度。 举例来说。孔子的父亲一般称为“叔梁纥”。这里“叔梁”是字,“纥”是名。“孔”是他的氏。孔氏是宋国国君后裔,宋国公室又来自商朝王室。所以孔子的姓应当是“子”。但是孔子的直系祖先离商朝王室实在太远,甚至离宋国的大宗也太远。当时宗法制度规定一旦旁支的传承超过 ...

收藏分类收藏再收藏

桥上 2015-12-12 04:18:18🙂关于楚王名中的“熊”字 ↑8 ↓0
我把楚王称呼之中的“熊”字认定为“名”的一部分,有些河友提出不同看法,非常感谢。一般来说,关于古代历史的认识,由于资料的缺乏,大多不容易有定论,即使曾经的主流意见,有一些也会在发现了新材料之后被推翻。因此,在很多问题上难免会有很多家不同的观点,而讨论交流是我们加深认识的主要途径之 ...

收藏分类收藏再收藏

桥上 2015-12-11 04:33:26🙂春秋左传注读后 补充与修正 氏 下 ↑6 ↓0
如上,既然“氏”字是指示代词,那么就会有在这个“氏”字的前面冠以不同性质说明词的各种用法,用以指代某人或某一人群。当然,反过来,以下这些例证也只有将“氏”字解为指示代词才说得通。 下面就是两例,在“氏”字的前面字冠以“女”字以代表嫁娶之时女方的家族: [COLOR=navy]婿, ...

收藏分类收藏再收藏

桥上 2015-12-10 04:33:53🙂春秋左传注读后 补充与修正 氏 中 ↑7 ↓0
但是,还不仅如此,我以为“氏”字最主要的义项应该是作“那(这)人”或“那(这)些人”解的义项,上面《汉语大字典》“氏”字条下(一)shì中的:(1)[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2)[氏族]、(3)[远古传说中人物、国名、国号或朝代,均系以氏]、(4)[古代少数民族支系的称号 ...

收藏分类收藏再收藏

夜月空山 2015-12-09 21:38:31🙂氏从姓中分出,而姓亦有古姓和分化或后创建的新姓 ↑17 ↓0
关于姓,华夏最古老的是上古八姓(姬、姜、姚、嬴、姒、妘、妫、姞,或者姬、姜、姚、嬴、姒、妘、妫、妊),后来的姓,有分化出来的,应该也有外族加入华夏后产生的新姓(当然,也有可能上古华夏不只八姓,只是那八姓势力最大)。 有意思的事情是虽然姓来自于母系社会,从母亲的族那里继承,但似乎在 ...

收藏分类收藏再收藏

桥上 2015-12-09 04:16:26🙂春秋左传注读后 补充与修正 氏 上 ↑5 ↓0
“氏”字在我阅读《春秋左传注》时,是比较困惑的一个字,有很多地方不得其解,后来逐渐有了一些想法,就在这里整理一下这些想法。下面先抄书,这段书其实是抄过一遍的,但现在的认识已经不同: 《汉语大字典》(八九二——八九三页)氏: 《说文》:“氏,巴蜀山名岸胁之旁箸欲落堕者曰氏。……”林 ...

收藏分类收藏再收藏

桥上 2013-01-19 05:42:30🙂资料:朱凤瀚先生谈室、家、宗(3) ↑2 ↓0
(三)宗 在东周典籍中,“宗”亦是多义的。以《左传》所见,除指宗族外,还有指宗庙、宗邑、宗人以及同姓之国等诸种用法[18],这里仅讨论作为亲属组织的“宗”。 “宗”在作为亲属组织名称时,即是指宗族,这在下面引用的典籍诸例中可以看得很清楚,无需赘言。至于宗族组织在结构上,包括大宗本 ...

收藏分类收藏再收藏

桥上 2013-01-19 05:40:41🙂资料:朱凤瀚先生谈室、家、宗(2) ↑3 ↓0
(二)家 在西周金文中,贵族家族称“家”,王族亦可称“王家”,此亦于上文论及。在春秋时期,诸侯之家族亦有称“家”者,如《左传》僖公九年及齐临淄故城所出叔尸镈铭亦均见有“公家”之称。此外,“家”还有其他几种用法,如偶亦可以指庶民家户(《左传》定公九年:“以五家免”)、指奴仆家户(齐 ...

收藏分类收藏再收藏

收藏帖 / 30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