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医自学笔记之一、水的代谢 -- beiba

共:💬19 🌺136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医自学笔记之一、水的代谢

人体的正常运转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水的代谢三类新陈代谢过程,可以类比一个国家的物资和商品交换、能耗和资金流动。对于港口码头货物吞吐量、全社会用电量和GDP,中央政府优先关注GDP,同样的,中医更关注人体的水代谢。

人体的营养物质由水承载,在血管中流动,输送给脏器和肌肉等各种组织。行于脉(血管)中时,称之为营,类比一个国家就是规模以上(可以监控)的各类物质的流转运输,从阴阳角度属阴,也称为营阴。脉中还有血在流动,类比的就是劳动力的流动,这就是血,也属阴。狭义的血可以类比为劳动力,而广义的血包含劳动力和物资流动。

当营养物质到达肌肉腠理时,必须从血管中渗透出来,均匀分散的供养组织,类比就像流动聚集的液态化为分散均匀的气态,这就是中医所谓的“气化”。这就像劳动力拿到了报酬,然后各自供养自己的家庭,这中间既有物质的交换,也有资金的交换,但是老百姓都领工资,物物交换太不方便仅在特殊场景发生;相应的,人体的气化过程,最关键的还是水的气化,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都承载其上。

中医所谓的气,大多时指行于脉外的物质和水分交换,对比的就是行于脉内的血。气属阳,血属阴。还有类比宏观经济体中的信息流,这就是卫,或者卫气。卫气剽悍滑利,行于脉外。卫、气、营、血可以类比为国家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

人体的水在外界有三个出口,皮肤(毛孔呼吸或者出汗)、肺(呼吸)和小便(尿),这和一个国家的对外资金流向类比,企业和个人对外支出(购买、消费等),国家形式的对外支出(援助、投资、各类组织会费等),海内外银行资金流动。

人的水代谢出了毛病,例如伤风感冒,实际上是皮肤的对外水代谢失常,这时体内垃圾废物要找出路,于是从肺出,肺受过量代谢产物刺激,就咳嗽,往往还产生痰。所以中医治疗伤风感冒的咳嗽,常常是靠解表,把皮肤处的水代谢恢复正常了,肺的呼吸就自然正常了。这也是“肺主表,主皮毛”的说法的原由。

另外例如天冷,人就小便多,因为皮肤受冷毛孔闭塞,水的代谢的出路之一是小便。

中医是整体考虑,不能只对症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找准病机,从根源上解决。

关键词(Tags): #中医通宝推:打鱼人,赵美成,江南愿,方恨少,明心灵竹,柴门夜归,
家园 【原创】中医自学笔记之二、水湿痰饮,瘀血

痰饮、积食、瘀血、结石等都是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它们滞留体内而不去,又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各种新的病理变化。

水湿痰饮主要是指机体水液代谢障碍,也包括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转化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前面说过,人体运行,水的代谢就像国家经济运行中的资金流动,气化非常重要,资金和物资必须能均匀的分散到肌肉腠理和脏腑组织之间。

而当水的代谢出了问题,细胞膜内外渗透阻抗异常,细胞内的代谢废物和细胞间的“营养性”垃圾过多,这些大分子增加了体液的溶质量,会吸附更多的水分子,导致细胞组织间的水含量过高。用气化来比喻,就是本来均匀分散,结果某个局部浓度大增,就像在空气中水汽过多的情况,这就是“湿”。这种情况久而久之还会因为人体的自保自救功能而形成众多包含水、垃圾等废物的脂肪粒,存储体内,人就显得虚胖臃肿,因为细胞内外被束缚的水太多,垃圾也太多。对这种胖肿,指头按个坑,指起坑会立即复平,因为这是束缚水而不是自由水,是湿气大而不是水肿。

而如果组织细胞间过量的是自由水,而非束缚的水,则形成水肿,指头一按一个坑不能马上起平,或者皮肤肿得往外渗水(如肝腹水)。用国家的经济运行来类比,超量的货币发行造成了通货膨胀,这就类似水肿,它纯粹是货币太多造成,货币在微观个体间是自由流动的;而某个产业链上的一个局部利益集团,就不简单是资金流的问题,相关的微观个体一定资金、实物资产都有,而且雁过拔毛,必然对于正常的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物资流动、资金流动经过这个组织都会效率大减,所以湿为寒邪,影响流动性。

多于正常生理水平、被束缚的水叫作湿。湿不除,久之与病理代谢产物不断结合,渐成饮,后成痰。用气化来说明,湿只是空气中水汽过多,而饮(中医也往往形象的叫水饮)就是浓度更高,凝汽为液,包含大量水和营养代谢废物,聚而不散。如果浓度更高就成为痰。另外正常的津液也可能热入营阴灼液成痰。中医说的痰,和人们日常口语的痰有所区别。日常人们说的咳嗽吐痰,是有形之痰,而中医说的痰,往往藏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属于无形之痰,不一定可以直接看到。

瘀血,一般由于外伤、出血或者热入营血热灼脉络致血溢脏腑组织之间。正常情况下,渗出血脉少量的血细胞和蛋白质等大分子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逐渐吸收,但是渗出量太大就无法完全吸收,并且它们凝聚结块之后,还压迫原有的血管,影响血脉运行。类比一个国家,由于战争、自然灾害或者经济过热过寒等各种原因,本该正常就业的劳动人口,失业离开岗位,而且聚集成团变黑恶帮派,如果数量太庞大,不可能由公检法的系统解决,这样的离经之血就成了瘀血,它本来是病理产物,但同时也是新的致病因素。

水饮痰湿、瘀血等可以导致三高等瘀堵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痛风等现代富贵多发病,类比现代发达经济体内部,往往各种大大小小利益集团林立,导致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Tags): #中医
家园 【原创】中医自学笔记之三、为什么要自学中医

在年轻的时候,思想完全的西化,对中医是全盘否定,认为是伪科学,一听阴阳五行就认为是封建迷信。现在想起来,如果我早二十年有哪怕现在对中医十分之一的了解,那么下半生的生活质量都会高不少,现在开始学算是亡羊补牢,自我安慰一把。

家里有了小朋友之后,才深切体会到求医的重要性。儿子四岁之前,每年总会生几场病,发几次高烧,然后是全家人劳师动众的去医院,而且他还特会挑时间生病,傍晚、夜里总占大多数,在急诊排几个小时队,看见别的患儿的模样,又是同病相怜又是害怕交叉感染,最后看医生往往只有三五分钟了事。

为了解决这个大麻烦,太太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开始找书、找视频自学中医,我被迫一起加入。老实说,从第一天开始,就非常怀疑她很难坚持。果不其然现在她还停留在看中医漫画的阶段。

不得不说,有一些基础的中医知识,确实有用。自从自学中医开始,这几年儿子生病,就只有一次实在太重,解决不了去医院急诊,其余全部都是自己解决。我也渐渐的转化了对中医的看法,觉得这是一门实践科学,确实有用。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这些东西,阴阳很重要,必须得明白,五行和五运六气了解一些就行,知道类似滋水涵木的术语意思,不必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机械全信,否则就堕入玄学的大坑里。

有一次大冷天带儿子去游乐园玩,中午吃的园区油腻的快餐,下午又吃了一堆零食,临结束前,看他馋又给他买了一个冰淇淋。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儿子发低烧,人蔫蔫的,说难受,也不吃东西。我回忆头天的情况,仔细问了他,是不是心里难受有点想吐,果然如此,吃太多难消化的,正气往肠胃去了,体表卫气不足,天冷受了点寒低烧,但根本还是内有积食未化。既然想吐,那就如《内经》“因而越之”,让他把牙刷蘸点水,往舌根嗓子眼轻刷一下,结果一下子吐了,人立刻舒服了,活蹦乱跳起来,上学去了。中饭晚饭让他少吃点,“损谷则愈”,很快就好了。

另外一次,儿子得了很重的感冒,连续两天吃了风寒感冒冲剂,结果都没有出汗,人也没好,感冒倒也没变严重,正犹豫要不要送去医院,下午就突然流鼻血了。流出来的血颜色很暗,非常粘稠,看到这我就放心了一大半,看来表气闭郁极重,吃解表药都没用,正气驱邪另找了出路。之后晚上我又犹豫要不要再补一次药,想了又想,觉得流了鼻血等于出了一次汗,效果和吃一次药差不多,先缓一缓,等一夜再说。第二天早上仍然没有好,才让他再吃药,后来就好了。他平常不流鼻血,这还是印象中第一次,不过由于懂点中医皮毛,倒也没有惊慌。

我太太肠胃不好,吃了凉的就不舒服,容易腹泻,长期便溏。西医看了无数次,尝试了各种药,基本短期有点效,长期无效,也看了一些中医,结果一样。后来我学中医后,发现西医都是治标,临时帮助消化、止泻,没根上解决问题,而中医由于看病就几分钟,医生们要么时间很赶没功夫问到点子上,要么他们水准也不行,至多诊出脾胃虚寒,而我虽然是个自学的半吊子,但是态度端正有耐心,又长期观察,诊断出是脾胃虚寒有饮。因为她一旦外感风寒,外邪引动里饮,就很严重,头晕目眩。这“有饮”二字的辨证差别,导致开的药完全不一样。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她的肠胃问题终于解决了。这里面也试过两个方子,第一个是经方苓桂术甘汤,有点效果但是不明显,后来换了参苓白术散,效果很好。这个就是半吊子的麻烦,辨证只能看到主证,方子也不懂如何加减化裁,没办法一枪命中,得耐心试错。

然而学医最麻烦的还是给自己看病,辨证。没人比自己更熟悉自身,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只能辨证到大方向上,到了最后一两步终是犹疑不定,只好去找了个正牌中医帮忙,这才理解“医者不能自医”。

虽然是半吊子,不过平常大多数伤风感冒这种病,其实用不了专家水准,家里备几种中成药,能辨证,就能自己解决。而这些小毛病占日常生活疾病的大多数,不去医院能省太多事了!真到了大病,还是要依靠现有的医疗体系的。另外,懂一些中医知识,对家庭关系大有好处,太太以前身体不舒服,常和我闹脾气,身体调理舒服了,家里和睦多了。

自学中医途中,加起来读了上百本的各种医书,回过头来,觉得走了一些弯路,也有一些心得,和想成为半吊子的同学们分享一下。

最开始最好耐心的把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最主要的几本都看一遍,虽然里面有些概念讲得不清楚,还有些地方互相矛盾(例如关于太阳、阳明到底哪个阳气更足,这一本和另一本说法不一样),还有部分医案解释类似玄学,但是这套教材本质上是站在唯物主义、科学的立场去阐述一个理论流派众多的实践科学体系,能做到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基本可以把它们当作字词典工具书。

接下来最关键就是中医四大经典,《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辩》,这是不能跳过的。由于是自学的爱好者,《本草》、《难经》就没必要花太多功夫,因为没机会去多多实践。从顺序上讲,我们这种水货,最好先读《伤寒论》,再读《内经》,其后是《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辩》。

由于不是吃中医饭的,也不要求背诵四大经典,就看看现代文的,《伤寒论》强力推荐《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这两位医术极高,属于不同流派,观点可以互参。《内经》推荐《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灵枢经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经中方子很少,但是剖析事理深刻,“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这样的经典比比皆是,单就文学欣赏而言,这部经典也值得一读。《金匮要略》推荐《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温病条辩》清代作品,虽是文言文却极浅显,直接看原文就好。

医案,以个人意见,属于时间花不完的闲人才可以研究,如果非要看,推荐《施今墨临床经验集》,这本医案讲解相对浅显适合小白。

关键词(Tags): #中医通宝推:鹰蓝,陈王奋起,柴门夜归,落木千山,西安笨老虎,阴霾信仰,金台夕照,
家园 自学中医最大的好处就是

第一是省钱。

第二个是省事,省时间。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自己学一点中医的皮毛,可以让自己和家人的身体更健康。

西医西药对身体的伤害,总体而言是比中医要厉害多了。

家园 要是能分享一些治疗经验。就更好了。
家园 豆瓣皂角菌的中医入门推荐书

伤寒论入门书: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金匮要略入门书: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

本草学入门书: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

中医基础的入门书:印会河中医学基础讲稿

温病学入门书:赵绍琴温病讲座

方剂学入门书:王绵之方剂学讲稿

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医诊断学(修订版) 邓铁涛,陈群,郭振球 编

汉方医学入门书:皇汉医学

中医内科学最佳版本,没有之一:中医内科学评讲 姚荷生

清代教科书 :医宗金鉴

家园 【原创】中医自学笔记之四、“三焦”辨析

中医术语中,三焦有两种语义,一种是六腑之一,一种是上、中、下三焦脏腑的合称。

关于三焦作为脏腑之一,历代医家认识不一,众说纷纭,就算把人体解剖,也找不出一个实在的脏器来,这与六腑的另外五者:胆、胃、大肠、小肠、膀胱有形有实不同。故而实践中往往搁置争议,只说三焦司人体脏腑元气通行,水谷精微运行,水液运行。

从六经辨证而言,少阳病病位在半表半里,所谓“少阳内主三焦,外主腠理”。三焦指的就是微循环系统。类比国家这样的经济体,如果是国家能够监控的物流、人流,就是走的“血脉”,当然物流和资金流是密不可分的,营阴中的营养物质和水是密不可分的。而在国家无法监控的微观层面,也自有毛细循环系统,它既包括政策法规以外的灰色地带,走私、权力寻租、地下经济等等,也包括政策管不到的小微经济个体之间的互动。从对经济运行的重要性而言,后者更比重更大,但是对于经济运行的敏感性而言,前者反应更敏捷迅速。少阳病的主要证候,如往来寒热,也就是投机炒作,或者目赤耳聋,也就是接收信息的渠道不通畅,体现在灰色经济,反应的实质却是毛细循环系统的问题。而在经济的微循环系统中,资金流转的重要性远比物资流转的重要性更大,所以“三焦水道”恰如其分的体现了微循环中水代谢的重要性。

毛细循环系统分布于所有肌肉、脏器组织之间,由于体表躯壳、体内脏器的毛细循环系统病变,已经反映在各种所属的脏腑经络证候中,一般意义上的三焦指往外联系躯壳、往内联系脏腑以及脏腑之间的毛细循环系统,正如张景岳所说:“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类经·脏象类》)。

三焦另外一种含义,指上、中、下焦之说。这里是按照身体部位的位置,把五脏六腑分类。上焦胸部,包含心、肺;中焦上腹部,包含肝、胆、脾、胃;下焦下腹部,包含肾、大小肠、膀胱。其中肝的所属,有的分类为中焦,有的分类为下焦。三焦辨证在温病辨证治疗中应用较多,在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中也常有应用。采用三焦辨证是一种病位定位,定位之后,再进一步精细定位到某个脏腑,同时也有相应的治疗准则,例如用药上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关键词(Tags): #中医
家园 要用发汗药发汗的话可以吃完药以后多喝碗热粥,以助药力

寒症很明显的话,可以加大药量的,中成药本身剂量很低,我看过小柴胡的药典规定,差不多一盒药的剂量相当于一剂汤剂。基本上按说明书用是显得病重药轻。

年纪小的小孩,有一个小儿柴桂颗粒也挺好用的。

家园 看来得注意剂量问题

一般用发汗药,我也会注意用热粥热汤助药力,大部分时候挺好,但是确实之前没想到剂量的问题,因为是中成药,照着说明书的量拿来就用,没去理会。

多谢提醒!

家园 赤脚医生

手册最好

家园 现在正在追一小说

《中医许阳》,很有意思。再往前有《问中医几度秋凉》,《药铺林》,也挺好。

家园 最近我刚用过一次风寒感冒颗粒

有些头痛,畏寒,没发烧,按说明书吃了两包,又做了一遍八段锦,仅仅脑袋上微微冒汗,几分钟后再喝了两包,汗才稍微多了一点点,头痛也缓解了。

如果发烧恶寒厉害,冷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架,我自己的经验是成年人大概要加2倍的剂量才够用。我是增加喝药频率,半小时/1小时喝一顿,感到舒服了就停药看看。

家园 阿弥陀佛,总算看到一个能明白浅显讲

中医的人,大善良,感谢

家园 【原创】中医自学笔记之五、肾

六经辨证把人体的疾病证候概括为三阴三阳六大类,虽然六经辨证现在常用于外感疾病的辨证治疗,但是它反映的人体组织结构实质,中医入门,非得掌握《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可。之前有一篇文章《从中医辨证看社会矛盾的发展》已经讨论过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这里再说说对脏腑的理解。

对于内伤杂病,脏腑辨证很重要,精准定位到具体的脏腑,才能有针对性的治疗。中医把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六腑,其中对五脏的理解尤其重要。中医所谓的心、肝、脾、肺、肾,不能简单的和解剖学意义的组织等同,五脏其实是五个功能系统。

中医的肾是一个功能系统的概括,与现代医学的肾不能完全对等,有现代医学肾的一部分功能,也会有现代医学肾之外的功能。中医认为,肾主水,主藏精,主骨生髓,主气纳,气归为水,气化的逆过程。

肾被中医认为是先天命门,蕴含先天之本,肾阴相当于一国最根本的人口、土地等核心资源,藏精不言而喻。肾阴虚就是中央政府控制的人口、土地等核心资源不足以正常支撑其功能,阴虚往往阳亢,少部分人口、资源的超负荷运转才能维持社会正常,超负荷的运转就容易导致经济上的过热,但是这种过热是虚热,掩藏着物资匮乏的基本事实。阴虚火旺的人就容易有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盗汗遗精、性欲亢进、小便短赤、大便干结、心悸等证候,头发早白早脱。长时间肾阴虚的身体很不好调理,和中央政府的核心资源流失想要治理一样困难。历史上唐朝后期藩镇林立就是典型的肾阴虚,中央政府对此基本没什么办法。

肾阳体现的是政府治理能力特别是金融系统的职能,货币的发行和回收,行政治理和金融系统必须依赖承载于核心资源上。肾阳虚就是中央政府治理水平低下,资源和劳动力大量闲置浪费,经济活力不足,而且稍不注意就滥发货币造成通货膨胀,和人体水肿的症状一样。肾阳虚的人容易神疲乏力、活力低下,畏寒怕冷,性欲减退,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小便清长、余沥不尽,容易水肿、虚胖。元朝就是一个典型的肾阳虚体质,治理能力低下,同时政府极度喜欢滥印纸币。到了元朝末年,由于滥发纸币导致巨额通货膨胀,老百姓被迫回到原始经济社会,进入实物交易状态。当时,由于元朝国家发行的纸币已经完全失去信誉,民间很多商铺甚至被迫用竹签等工具自己发行代用货币,以进行简单的邻里交易,在这种状况下,整个元朝社会的经济活动日渐萎缩。

上了年龄的人,容易出现肾虚的症状,有的阴虚,有的阳虚。家里有老人就是肾虚,而且是比较严重的阴损及阳,辨证容易,调理却非常困难。刚开始辨证很粗,只看到阳虚一面,腿脚水肿,夜尿频繁,腰膝酸软,大便困难(大肠蠕动功能弱),用防己黄芪汤,效果不错,夜尿减少到一次,老人反映很好。用黄芪需要考虑肺,如果肺有问题比如肺结核或者老烟民,就要非常小心,原本肺处的水液代谢靠皮肤呼吸来代偿,黄芪固表,会把皮肤呼吸减弱,这就危险了。后来仔细辨证,老人肾阴虚也很严重,有严重的颤证,帕金森病,还有高血压,体内还淤堵得厉害,防己黄芪汤吃了几副就不敢吃了。帕金森病属于神经系统问题,脑髓一体,肾主髓。回顾病史,是先阴虚阳亢,有过中风,之后逐渐各种毛病冒出来,拖到后来阴损及阳。虽然辨证清楚,但是不好治,远远超出我这种半吊子的能力范围。老人也看过一些正统中医,开的方子各种思路也都有,但效果都不好。

这让我吃一堑长一智,有了问题要及早调理,老人早年身体出了问题,一直就拖着,到后来生活质量下降很多,然而早些年自己学中医没入门,也帮不上忙。自学中医有一个好处,发现问题,就算自己治不了,去和专业的中医沟通也有效得多,医生的时间非常宝贵,要有效利用他们的时间。中医的辨证论治,就像解数学题一样,根据一些条件,去猜测病机,然后根据猜测的病机开出对应的药方,如果猜错,吃了几副药没进展,需要换个思路再猜再试错。

关键词(Tags): #中医
家园 【原创】中医自学笔记之六、脾

脾属五脏之一,与胃相表里,内伤杂病脾胃通常连在一起说。

中医所谓的脾是消化系统,和解剖意义的脾脏没什么关系。

脾主肌肉,主运化,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运化水液,类比国家的核心产业链,全社会都得依靠核心产业链,同时老百姓所需的生活物资和资金也从核心产业而来。脾是后天之本,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仅取决于人口、土地等先天资源,核心产业链也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因素。

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英法德等国土、人口并不大的国家,其核心产业链工业化水平高、配套完整,和中、美、印等大国相比,属于先天禀赋差很多,但是后天之本扎实牢固,所以一直都是列强。

脾胃上的问题,去看中医,往往有“纳呆”两个字。由于食物进入、容纳于胃,胃主受纳,当消化系统出了问题,食欲减退,胃的受纳功能减退,就是“纳呆”。

脾胃的问题,不外虚、实两类。所谓实者,是由邪气有余,干犯胃府而致消化系统出问题,去其有余之邪,则胃气复常,而饮食自能如常,相对比较容易治疗。外感病到了阳明证,“阳明病胃家实”,有实邪影响了消化系统,虽然来势急迫、病如山倒,但是治疗得当病人恢复很快。而所谓虚者,由于正气不足,其中有脾胃自身之虚者,也有由其他脏腑之虚损而累及于脾胃者,往往久病成虚,调理起来就麻烦得多了。还有所谓虚实夹杂,久病正气已虚,但是脏腑经络间如痰饮、淤血、结石等有形之实邪已成,这就更加难办。

用国家的产业来类比,“胃家实”这类有余之实邪有两类,一类是积食、燥屎等有形实邪,堵塞消化系统,就好像产业链中积压了大量的原材料和产品库存、导致整个产业链无法正常运转;另一类是壮热实火,虽无有形实邪,但是影响了消化系统功能,同时消耗全身正气,使整个身体都处于异常,这就像产业链中高杠杆比比皆是、产能盲目扩大、占用大量社会资源。阳明实邪相对容易治理,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调油价、限电等等,效果反馈比较容易短期看到。

而脾虚这类自身虚弱的问题,就难治理多了。类比一个国家,脾气虚就是核心产业链管理能力低下,资金效率低,造成产能不足,产品合格率低,容易积压库存,阳虚就甚至影响到中央政府的行政治理。而胃阴虚就是核心产业链的关键人才和设备物资缺乏,主要是靠血汗工厂,连轴加班却产能低下。还有所谓脾胃虚寒,这里的寒也就相当于核心产业链资金、物资流动周转缓慢困难,虚、寒往往伴生。

中医有脾喜燥恶湿的说法,脾虚,还特别容易夹湿,时间一久,甚至变成痰饮。脾胃是后天之本,后天的养分供给不足,会累及先天,脾虚久拖往往会引起肾阳虚。我太太消化系统不好,看中西医一直没治好,拖了好多年,这两个就都赶上了。之前一些附子理中丸、苓桂术甘汤等,效果一般,后来用参苓白术散有效,由此悟到虚寒之间还得仔细辨证,到底以虚为主还是以寒为主。把吃东西腹胀难受、一感冒就天旋地转的主症解决了,人就轻松了一大半,不过大便还是溏的,还经常大清早爬起来拉肚子,典型的五更泻。由于是半吊子,这时候才想到脾虚日久引起了肾阳虚,又用了四神丸,这次下去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关键词(Tags): #中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