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郑昭公为什么说齐大非偶 -- 林风清逸
古人很喜欢读春秋。我一开始不太明白,只是当作爱读书来看待。后来看得多了,才发现,春秋这个坑很深。单纯看春秋这本书是不行的。因为缺少背景资料。单纯看春秋,和看世界史大事年表差不多。春秋还好一点,里面的文字还寄寓着褒贬,比大事年表强一点。然而也就止步于此。
古代史上有一个很重要的典故。郑昭公的名字叫忽,他还做太子的时候,齐僖公打算嫁女给他,遭到拒绝。有人过来打探原因。太子忽说:“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于是有了“齐大非耦”的成语。正确的用字,就是“齐大非偶”。一般认为意思是不敢高攀。以前看过这一段,但是感觉还不深。现在再看,郑昭公这话很有深意。
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
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当时来打探消息的人,对郑昭公说了什么呢?
后来郑庄公派郑昭公去帮助齐国作战,齐僖公打算嫁其他的女儿给他,郑昭公又一次拒绝了。郑国重臣祭仲问他原因,他说没有事情的时候还不答应呢,何况现在这样带着兵过来,答应的话百姓会怎么议论我呢?(无事于齐,吾犹不敢。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民其谓我何?)
表面上看,很单纯,郑昭公是一个品行极其高洁的人,不愿意趋炎附势。
但是深思一下,不那么单纯。郑昭公为什么单单在婚姻问题上如此固执呢?甚至宁可让自己的君位受到威胁。
郑昭公在婚姻问题上的执着,来自于他的家族婚姻关系。
郑武公是郑昭公的祖父。历史上,郑武公就做过“以师昏也”的事情。
这一说起来历史就久远了。
当年,周王朝从崛起到强盛,每一个重大历史时期的背后,都活跃着一个叫做西戎的部族的影子。周朝的周字,我很早就很疑惑这个字的字义。汉字都是有意义的。直到最近我才知道,原来周字就是一个“用”加一个“口”。这是一个血淋淋的字。“用”的本意,就像菜市场上挂起来的整爿的猪肉,掏空以后的躯干部分。而在上古时期,这个字其实指的是用来祭祀的、加工以后的人。而那个口,据说本来不是口,而是一个盆的形状。周的字义,就好像屠夫。只不过这个屠夫是杀人的。要是用武侠小说的话来讲,“周”的意思,就是“人屠”。周就是为商朝捕杀祭祀用的人牲的部落。周的地位,就像是14世纪20年代的莫斯科大公国。当时,钦察汗国决定,由恭顺的莫斯科大公国,替自己管理俄罗斯,征收俄罗斯各国交给钦察汗国的贡赋。周朝干的这活,就是上古时代版的莫斯科大公国。而在周朝的崛起时代,来自西戎的王后姜氏为周王朝带来了兴盛,在周朝的史诗中得到反复歌颂,被称为大姜。在西周王朝的历次波动中,西周每次崛起,都会有西戎参与进来。在西周中期,干脆在西北册封了申国。申国的族系就是姜姓。历史上,凡是周朝能够战胜和调动姜氏之戎的,周朝就兴盛,否则就衰败。这和夏朝依靠九夷实现对东方的统治,如出一辙。周幽王是西周的末代君主。他做了一件大事,导致西周王朝灭亡。我们所知道的故事,是烽火戏诸侯。实际上的历史,是周幽王决定废黜自己的姜族王后,然后申国带着西戎打死了周幽王。周幽王八年,周幽王死前三年,周幽王废黜了来自申国的王后。废后与废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周平王——一起逃亡到了申国。我们看《非诚勿扰》这部电影,离婚的后果不过就是被妻子的哥哥打断腿,大家笑一笑就不当回事了;再看周幽王这个历史人物,离婚的后果是被老岳父活活打死。古人说,读史可以明智,已婚的朋友们一定要以史为鉴,找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打听一下,老婆家里不要有什么太暴力的人,大家都是文明人,要好好说话。
说了这么多,这才刚刚开始到郑国。可见这个话真的很长。
和周幽王一起战死的,是郑国开国之君郑桓公。周幽王八年,周幽王废黜了来自申国的王后,立来自于当年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建立的褒国的褒姒为王后。褒姒的意思是说,这个王后来自于褒国,姒氏。废后与废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周平王——一起逃亡到了申国。周幽王九年,周幽王战死之前两年,郑桓公做了一件大事:将自己的封地东迁,由关中地区迁移到洛邑附近。洛邑附近的虢郐两君各自献出了五座城给郑国。在周幽王战死前一年(周幽王十年),郑桓公将自己的家属迁移到了新的郑国。这件事,史称“桓公寄孥”——而不是郑国东迁。第二年(周幽王十一年),申国组织大军与周幽王决战。据说,周幽王还很有战斗力的,在交战中一度打到了申国附近,但是结果还是败了。郑桓公作为周朝的司徒,战死了。周幽王据说也战死了。但是看他的名号,我觉得他应该是像周文王一样被幽禁了起来。特别是周文王的历史,周文王据说被迫吃掉了自己的儿子。我琢磨着,这个事怎么看怎么像周幽王的。因为,周幽王和他新立的太子都被杀掉了,而且“幽”这个称号,说明很有可能他被捉住过。在周幽王失败以后,一方面,忠于周王室的诸侯另立了新君,继续与西戎对抗;另一方面,来自东方的周朝诸侯和来自西方的灭周部族一起开了个大会。这是一个团结的大会,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经过大会讨论,大家决定,立申国国君的外孙、废太子为周王,史称周平王。那么周王朝最重要的卿士有谁来担任呢?大家互相都有点信不过。申国是不来当这个卿士了,因为他们手里有太后和大王,自己又是周王的外公,怎么可能给他打工。这样合适的诸侯只有来自东方的晋国齐国之类的了。齐国自己就是申国一系的,看起来比较合适。但是齐国自己要镇守东方,不能顾此失彼。晋国是周朝开国的支系,同时又有边防重任,也不是很合理。最后大家经过研究,一致决定,就你了:刚刚在战场上被联军击毙了父亲的郑武公。话说,联军为什么会认为郑武公合适呢?
郑武公这个人在历史上很有名。郑武公是个极其诡诈的人,我们一般人讲起来,可以用寡廉鲜耻来形容他。郑武公打算消灭胡国,问大家哪个国家可以攻打,大臣关其思建议灭胡国,说对了,却被郑武公杀了。原因很直接:郑武公的女儿就嫁给了胡国国君。但是,杀了关其思之后,郑武公就带领大军,去把胡国灭了。纯洁的小朋友一定会问了:不是你因为女儿嫁过去了,所以才把要攻打胡国的大臣杀了吗?怎么这么出尔反尔呢?说对了,郑武公就是这么一个出尔反尔的人,政治信誉极低。为什么郑武公这么不要脸呢?我们要知道,郑武公灭胡国,是在平王东迁之后。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郑武公在平王东迁之前,在申国的会议上,就娶了申国的女人做王后。他的王后被称为武姜。他,郑武公,一国之君,早在灭胡国之前,就已经娶了杀父仇人的女儿,并且凭借这一点获得了荣华富贵、飞黄腾达、走向人生巅峰、成为操纵周朝朝政的卿士、称霸一时……
以师昏也,郑武公还当得起这句话。只不过他似乎不是去凌迫别人的,而是被凌迫的。
无论怎么说,郑武公这个条成功之路,通过赢取白富美,而后荣华富贵、飞黄腾达、走向人生巅峰、成为操纵周朝朝政的卿士、称霸一时……很不要脸啊!
所以,我们可以说,郑武公早就是一个不要脸的人了。胡国国君居然以为郑武公是个要脸的人,太幼稚了。
郑武公的不要脸还不止这些:他的太子就是武姜生的。我当然不是说他娶了仇家的女儿还过得很开心。而是说,在郑武公带着周平王东迁的时候,郑武公和周平王又册封了秦国。秦国的出身很有趣。秦国的祖先是商纣王的忠臣,为了抵抗周武王的进攻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在商朝失败后,秦人还跟着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发起三监之乱,粉碎了周公旦称帝的如意算盘,迫使周朝放弃全盘继承商朝“天人合一”的遗产、被迫转变为一个世俗化的人间王朝。商朝的君主称为帝,因为他们的君主能够通神。周朝的君主只是王,因为他们只是人间的王。周公旦自诩是可以通神的人,对周武王也不是那么服膺的,在武王死后甚至以天子身份接待诸侯,引起内战。秦人后来为周朝抵抗西戎而浴血奋战,地位从敌人、奴隶一步步转化为附庸、大夫。最终到了平王东迁的时候,一跃成为诸侯。周王室给了秦国岐山以西的领土。秦国公族是一个有故事的家族。这个有故事的家族,在得到以周平王为标志的东周王朝的封赠之后,历经血战,打了将近七十年,灭了申国。
而他,郑武公,布置了这样一个灭申的大局,还和申国的女人生太子……
这就是郑武公。
郑武公没有能够活着看到了西申国的灭亡。他死后三十年,他的儿子郑庄公活着看到了西申国的灭亡。对,西申国。我们常说的申国被称为西申国。西周时代还封了申国的贵族,在南方建立了一个申国,位置在今天南阳信阳一带,被称为南申国。据说,南申国被楚国围攻了四十多年,没有一个诸侯去救援他,最后在郑庄公死后十几年就被灭掉了。至此,申国,或者说西戎,在周朝体系内所存留的最主要的两个族系都被灭掉了。其他类似于许国、齐国,因为获封时间很早,跟申国的关联要小一些。即便如此,许国,这个在诸侯会议上立了周平王的国家,被郑武公的儿子郑庄公狠狠揍了一顿。只是顾忌到“影响”,郑庄公没有灭许——这个时候申国还在,以申国为代表的姜姓诸侯还很强大。
这,就是郑武公。
郑庄公不愧是郑武公的好儿子。刚才顺道也说了,他在位的时候打着周天子的旗号没少折腾了姜姓诸侯。什么攻伐许国,几十年不救南申国之类,那时候他都在位。
我觉得,郑武公和郑庄公是立了大功的。
孔子曾经夸奖管仲,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管仲辅佐的是齐桓公。齐桓公姓什么?姜。齐国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拥护那个出身于姜姓的天子,一副正统的样子,这很滑稽。所以楚国压根就不服。楚国是一个半独立的国家,有的时候简直可以和周天子平起平坐,还帮着周朝灭过很多强大的对手,干过很多维持秩序的黑活。只不过楚国地处南方,气候湿热,疫病流行,很多楚王在位不到十年就死了。郑国的武公庄公,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打着周天子的旗号,很是削弱了姜姓诸侯的势力。这样的形势日益发展,郑庄公最后和周天子打了一仗,双方一拍两散。
但是,郑昭公似乎看不到这一点。
郑昭公所见到的,是郑国不断做一些背信弃义的事情。诡诈失信,欺瞒天子,甚至和周天子兵戎相见,郑国的国家似乎有所扩大,但是郑国的前途却似乎在逐渐渺茫起来。毕竟,郑昭公出生的时候,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
郑昭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用这样的眼睛,看着这样的世界。
所以他说自求多福,所以他说在我而已,所以他说大国何为,所以他说以师昏也。
郑昭公的高洁并没有导致好的结局。郑庄公死后,大国纷纷干预郑国的内政,宋国利用郑国大臣,另立郑厉公,迫使郑昭公流亡。郑国爆发了多年内战。郑昭公一度归国,却死于一场政变。郑国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郑国的政治立场逐渐开始转变,郑国也从此逐渐变为一个小国。
但是,其实,我们深刻的想一想,郑昭公真的只是高洁吗?这倒也未必。
因为齐国,也是姜姓。
齐僖公的父亲就是齐庄公,也称为齐前庄公。他在位64年,他是周宣王的岳父。所以周宣王的妻子也是姜氏。齐前庄公还有个女儿,成为晋国的王后。他的晋国外孙们后来分裂,酿成了曲沃代晋的大事件,后来什么晋文公,晋无公室,都是玩剩下的。齐前庄公主持了很多会盟,是两周之际的大豪门。齐国最大的历史传统就是内乱。齐前庄公在位前,齐国发生了70多年内乱。这家伙活得长,齐国反而安定了。他死后,齐僖公接手。齐僖公有几个儿子,其中一个叫做小白的,就是齐桓公。齐桓公死后,齐国又进入了漫长的内战节奏。齐国公室的家风,那是相当的差。现在有句俗话,叫做要毁灭你的仇人,就教坏你的女儿,然后嫁过去。齐国那是相当的符合这句话。齐僖公一开始打算嫁给郑昭公的女儿,后来被称为文姜。这个文,据说是因为她很有才华。郑武公的妻子,那个来自申国的女人,死后叫做武姜。据说是取的郑武公的武字。文姜,武姜,真是搭配。文姜除了有才华,还有一点很有名,就是她和他哥哥齐襄公有点绯闻。为此齐襄公杀了文姜的丈夫鲁桓公……
郑昭公果断拒绝于齐国联姻,这件事怕不是门不当户不对那么简单吧。
左传辞曰:
虽然这两次记载是在一起的,其实时间跨度相当不小。郑昭公率兵援齐,是鲁桓公六年,而“公之未昏于齐也”,按左传记载,鲁桓公与文姜成婚,是在鲁桓公三年,这就把时间跨度拉到了三年,而且事情还没完。同样按左传记载,郑昭公早在鲁隐公七年就与陈国结亲了。文姜嫁与鲁公是正室,齐僖公让她给未来的郑伯填房做小的概率能有多大?这么一算,齐侯的两次提亲,中间差了能有十多年。
所以说郑昭公拒婚齐国是嫌齐国家风差,这个有点说不通,在第一次提亲的时候,文姜年纪还十分幼小(鲁隐公七年到鲁桓公三年中间隔了七年,如果文姜当时年纪不幼小,嫁给鲁桓公时就是大违当时婚俗的老姑娘了),恐怕不会有什么花边消息传播。齐国的家风也谈不上多么败坏,齐国的公女当时还是出名的美貌,譬如卫风硕人这首非常知名的诗,说的就是文姜的姑姑,僖公的同父姐妹庄姜。当然,齐僖公以及之后的几个公女都对其他国家造成了较大的破坏,比如宣姜哀姜等等,但我觉得郑昭公不应该具有这样的预知能力。
而且说起来,郑国还是号称“郑声淫”的地方,当然这个“淫”不是讲郑国人对男女关系很随便,但当时男女关系恐怕也没有那么讲究。实际文姜的花边新闻我觉得很可能是后来敷衍上去的,郑风有女同车一首有说法认为写的就是文姜,那里面的形象可是非常正面的。
1.齐僖公嫁女有两次,一次是文姜,一次不是。
2.齐国家风确实不好。乱搞男女关系大概是其中一个特色。齐僖公的一个儿子,齐桓公,就对管仲说:寡人有污行,不幸好色,姑姊有未嫁者。注意“姑姊有未嫁者”。文姜是嫁出去的,所以是不是有男女问题这个我不能确定。后来那个齐庄公,齐景公时代那个齐庄公,因为搞了大臣的女人,被大臣杀了。男女关系这个事情,齐国公室抬不起头来。
3.齐国家风确实不好。不单单是男女关系这个事。家庭成员内讧是个大问题。齐前庄公之前的事情我不是很清楚,不过据说是内讧了七十年。他的儿子齐僖公死后,又是内乱。齐襄公被杀,被齐僖公宠爱的公孙无知自立,然后又被杀。然后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又拼了。最后小白赢了,成为齐桓公。齐桓公死后,尸体烂掉都没人管,因为他的儿子们在打内战。内战有多激烈呢?齐桓公有五个儿子做了君主……
4.齐国家风确实不好。不单单是自家内讧,嫁出去女儿也是灭人国的能耐。比如说周宣王的妻子据说就是齐前庄公的女儿。生下来的太子就是周幽王,亡国了。然后晋穆侯的妻子也是齐前庄公的女儿,生下两个儿子,一个是晋文侯,名字叫仇,就是那个拥立了周平王、攻杀了忠于周王室的诸侯所拥立的周天子的晋文侯,还有一个,名字叫成师,他的孙子杀了晋文侯的重孙子,做了晋侯。当然,过程是曲折的,晋文侯死后,成师和大臣联手,杀了晋文侯之子,自己美滋滋要去做晋侯,结果被愤怒的晋人赶了回去。然后双方就打呀打呀打呀,杀过来杀过去。终于,到了成师的孙子,杀掉了晋文侯的孙子,做了晋侯,不过不叫晋侯了,叫晋武公。晋武公获胜之后,他儿子晋献公就抖了起来,打算杀光自己的儿子。晋献公这个想法我不知道来源是什么,大概是想为晋侯们报仇?谁知道呢。总之,晋献公就创造了晋文公流亡十九年的奇迹。说起来,晋文公什么的,那可是当年周幽王时代玩剩下的。晋文公据说死得很奇怪。人已经装进棺材了,但是棺材里面却发出了像牛一样的吼声。据好事者考证说,人在封闭空间里大吼,确实很像牛。晋文公中气十足的在棺材里大吼,应该不是诈尸了。但是大臣们不管,总之是拉出去埋了……然后就是晋无公室的历史了。
说着说着,怎么就说到晋国了呢?
哦,开头是,周宣王和晋穆侯,分别娶了齐前庄公的女儿。
我之前说,要毁灭你的仇人,就把你的女儿培养坏,然后嫁过去。我觉得齐前庄公就是一个下大棋的人。
所谓“重要的话说三遍”,林兄大概是凑这个吧。
内讧这事呢,实在算不得什么“齐国家风不好”,当时常态而已。就拿这里提到的人作对比,郑国庄公“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四子迭立,昭公和厉公还都复位过一次。鲁国桓公是杀兄隐公自立,桓公下一辈是著名的“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谁比谁高明多少呢。
至于生女儿害人,文姜哀姜这样明确记载嫁过去兴风作浪的,说是害人当然没问题。但以齐国公女生了亡国之君周幽王也算一笔罪名,这未免有失公允了,至少得证明周幽王亡国和他妈有关系这么说才算有些道理吧?这种记载我是不知道,相反的,列女传中周宣姜后归于贤明一类。至于曲沃代晋,林兄自己都提到了,用了三代,把这口黑锅扣到曾祖母头上,开玩笑嘛。
唯一能算上“齐国特色”的东西,也就是齐国君主喜好搞族内乱伦——注意,单说乱伦都不算特色。但是呢,这个问题确切说只有一代人,襄公、桓公都是这一代,文姜、按史记记载哀姜也是这一代。如何能证明这不是短期特殊现象而是“家风”呢?更何况,这些乱事是否完全属实,都可以打一个很大的问号,齐桓公搞乱伦的记载出于数百年之后,我认为诸子书为了讲寓言故事,把襄公的事迹移到桓公头上的可能不能排除。而且归根结底,这些乱事的发生,是在郑昭公拒婚之后,如我前面所说,我并不认为郑昭公有预知能力,甚至从他的结局来看,他的见识恐怕都算不上多么高明。
接下来又是我的说教部分了,林兄这个回复,我觉得以辞害意,有轻佻之嫌。
我只听说修辞立其诚,不诚是不对的,但是没听说过修辞是不对的。无趣,无趣,无趣。
淡人真是一点滋味都没有。
陈诚,字辞修,原来是出自这句“修辞立其诚”(《周易》《文言传》“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受教了。
战国
我对春秋的了解,大多来源于:1)小学时读的<上下五千年>,2)中学课本里的古文3)大学时读的<东周列国志>。
还有一些成语故事。
楼主有没有推荐,不要太浅,也不要太枯燥。
出处何在?
林兄对我的诸多批评中,这是第一个我愿意坦然接受的。
林兄发在这,大概是不想和我多费口舌,但我不仅无趣,而且不太识趣,还是得和林兄聒噪几句。
网上交流,不是开会作报告,不是发表论文,我并不认为需要正襟危坐,一丝不苟,内容也不必逻辑严谨,论据完备。但有一条我觉得还是应该得注意的,那就是不应该削足适履,拼凑或删减论据来往自己的结论上凑。
林兄的主帖结论说齐国家风太差,我回帖说郑昭公未必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的逻辑是这样的,第一次提亲时名声不好的文姜年纪还小,当时名声未必不好;第二次提亲是别人,这个人又何以得知其名声不好呢?我需要承认,我的论据并不是很过硬,以这种“莫须有”的方式质疑,那大概没有什么是不能质疑的。如我上面所说,我没有强求自己一丝不苟,逻辑严谨,和林兄闲聊几句而已,这个前提下,我觉得我的疑问也不算强词夺理。
我既然姑妄言之,林兄不妨姑妄听之,姑妄答之,如果有所启发,找到证据使讨论变得不那么妄,岂非美事。不过林兄这个“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的答法,我不知道林兄自己能不能讲出其中有什么说得过去的逻辑。林兄似乎很喜欢这个坊间流行语,我看到林兄在多个帖子里都用了,有趣嘛,大概有之,作用则不过是让人注意到重点所在,譬如我这里发现林兄认为我很无趣。但林兄连论据都要特地凑出三个来重复三遍论点,这我就不以为然了,难道说三遍就有理了?关于修辞嘛,我也听说过“不以辞害志”,就我所知林兄的知识和逻辑水平,我认为您这三条是硬凑出来的,其中的问题您自己不当不知。
而且林兄这个回复呢,仍然在修辞。“修辞立其诚”中“修辞”二字并非“修饰言辞”的意思,这个我觉得林兄是不会不知的,那么敢问林兄诚在何处?这算不算我之前批评过的“以修辞代替逻辑”?
庄姜,武姜,孟姜,反正都带个姜,也不知道叫啥名
襄公奉文公之柩,殡于曲沃。方出绛城,柩中忽作大声,如牛鸣然,其柩重如泰山,车不能动。群臣无不大骇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
但是把这解释为晋文公死于非命,那就有点立不住脚了。首先晋文公并没被“拉出去埋了”,按礼记,“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左传也说葬礼是“诸侯五月同盟至”,这一条执行没有问题。晋文公下葬,在次年四月癸巳,我没细算多少天,但可以看出确实是五个月左右,如果说晋文公是被活着装进棺材里的,这棺材还敢摆这么久,凶手不仅得心理素质相当过硬,恐怕以当时的标准看,科学知识也很不错。
然后呢,“然后就是晋无公室的历史”这句话也不对,晋无公室起于晋献公,还是左传记载:“初,丽姬之乱,诅无畜群公子,自是晋无公族”,晋文公本人就是这一政策的受害者。而晋文公本人是否有意改变这一政策呢?完全看不出他有这个意思,晋文公的儿子,除了继位的晋襄公,都不在本国。说晋文公之死和晋无公族有关系,我认为逻辑链里缺失的有点多。
那么问题来了,左传记载这个异响,到底是什么目的呢?我觉得没什么目的,左传本来就喜欢记一些怪力乱神,历来读者多有指出这个问题,作者的历史局限而已——但这个回答,我自己都觉得很没趣。
但是呢,把晋国这些乱事,归结到晋文公高祖父的母亲家风不好,甚至是他高祖父的外公在下大棋,我也实在从中找不到什么趣味。不妨借用一句话,“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过求全责备固然无趣,太过天马行空也未见就能妙趣横生。
手头就有本童书业的《春秋史》。在这方面还有其他好书推荐吗?
对周朝历史了解越多,就越发现周朝是一个非常依赖外来力量的王朝。不太恰当、或者说不太准确地说,周朝是一个严重依赖外来军事联盟实现对内统治的王朝,很像满蒙军事联盟的样子。
周朝史诗里竭力歌颂“大姜”,也称为太姜(其实大和太是一个字),学者说大姜是周族的祖母。据说太姜这个人很有女德,贞顺什么的。但是仔细了解以后就会发现,太姜的所谓品德,其实是建立在她强大的军事政治实力基础之上的。
怎么看出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的呢?
有一个极其贴近我们生活的例子。
大概每个人都知道姜太公的故事。姜子牙钓鱼,姜太公八十岁遇文王,姜子牙是帝师,周武王要跟着姜尚、尚父混日子,姜子牙作为军事统帅带领周军灭商,这些事,被称为历史也好,故事也好,神话也好,这些事早就让我们每个人耳熟能详了。
但是,姜太公,姜子牙,姜尚,为什么又被称为吕尚、吕望呢?
随便查查资料我们就可以看到,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
姜姓!
看看周王朝吧。周崛起的时候,仰赖于姜后的庇护然后崛起;周灭商的时候,依赖于姜姓大军的协助。
如果我们能多费点心思,翻一翻西周历代天子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随处可见的都是各种姜后,以及周天子对西戎的征服,然后周王室在征服西戎之后总能够随后中兴。
古人有句话,叫做齐吕申许由大姜,意思是说这四个姓氏都出自于姜姓。这四个姓氏在周代都是诸侯国。其中的齐国还强大无比,拥有极大的权力,可以专制东方。专制东方的东方,在后来被说成是和北方南方西方并立的一个词,但是我阅读一些研究商周时代的历史文章时发现,在商周之际,只有西土和东土两大区域的概念,没有北方南方。北方南方是在西周时代逐渐强化的。所以东方是个极其广大的概念。东方在商周之际还分为小东、大东——类似于现在的近东、远东——极其广大!那么,在只有两方概念的条件下,专制东方是个什么概念,可想而知。
齐吕申许由大姜这一句话是很有意思的。刚才我们说了,周朝的史诗经常歌颂大姜——学者说大姜是周人的祖母,有贞德的王后——然而大姜有的时候不单单指这一个女人,还可以用来指一个强大的族群。
作为一个分封制王朝,周朝在西面几乎没有较大的诸侯国。在看到地图上诸侯国这个奇异分布的时候,我们难道一次也没有疑惑过吗?
这就好像在几千年之后,清朝不会在草原与内地之间修筑长城,而只会在华北内部修筑长城一样。清以满蒙军事联盟为基础,当然不会修建长城把自己封起来。周朝不在西部分封诸侯,而只在东部分封诸侯,显然是由于他们防范的不是西方,而是东方。
那么为什么周却经常要抵抗西戎的入侵呢?清也一样要经常应对蒙古部落的叛离。清朝竭尽全力要实现对蒙古的统合。而清朝的最终衰落,就是由于蒙古无法为清提供军事镇压的基本力量。联盟内部有分有合,是正常的事情。
满蒙军事联盟的延续,建立在清朝利用内地力量对蒙古的打压之上,也建立在清朝利用蒙古力量对内地的打压之上。这个因素和元朝是一样的。当年忽必烈为了争夺蒙古大汗之位,与阿里不哥在蒙古草原上爆发大战,那可是蒙古大汗忽必烈带着汉人屠杀蒙古人。而战胜之后,元朝皇帝忽必烈,又带着蒙古人掠夺汉人。基本上当时的形势就是,蒙古人威胁到了元朝皇帝,元朝皇帝就带着汉蒙联军去进攻蒙古人;汉人威胁到了蒙古大汗,蒙古大汗就带着蒙汉联军去进攻汉人。考虑到当时蒙古还统治着中亚、西亚,这个联军还要加上一大堆高加索人。清的节奏最初和元是一样一样的。
然而当时代进入到近代以后,原本就落后于农耕的游牧经济,无力抗衡工业经济,于是蒙古再也无力协助清朝对内地进行镇压。以1865年高楼寨一战为标志,忠心耿耿为清王朝卖命的蒙古骑兵被内地农民骑兵全歼,满蒙军事联盟至此走下历史舞台。洋务运动之所以从这个时候起,连续三十年,成为清朝的主流政治流派,就是因为旧的流派在战争中受到了极大的损失,无力发出声音了。
姜姓诸侯本质上是周朝的同盟军,是派驻各地的监视者。
而周朝历史发生转折,也正是在两周之际,周天子和代表西戎的申国爆发决战之后。从此之后,东方诸侯才彻底抛弃了西戎的干预,自顾自的开展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