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历史的十字路口——三国时期(一) -- 学习要定心
秦惠文王 前337-前311 26
秦悼武王 前310-前307 3
秦昭襄王 前306-前251 55
秦孝文王 前250 1
秦庄襄王 前249-前247 2
秦王(嬴政) 前246-前220 26
嬴政他爷爷,异人他爹,继位1年,服丧1年后正式继位3天后就死了,也能当明君?
异人也没干几天就上路了,
难道他们的“明”就明在早早给嬴政倒地方?
秦悼武王也很短命,查百度才知道他的名字很有笑点,叫:赢荡
昨晚看《四大名捕》的一句台词,觉得这正是重建执行力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七朝明君的说法是我不严谨了,但是秦孝公与商鞅的耕战立国、强兵弱民的国策得以百年延续也是不容易。大秦帝国第一部拍的不错,也切合时局,推荐jeanjoe同学一看,可以说有过基层经历的(即受过挫折的)储君成为明君的概率比较高,例曾放逐山野的嬴駟那种。
毛周那一代建立执行力依靠的是群众路线,现在也在重提群众路线,妄图以一己之力对抗天下的思想是要不得的,要借力,有了这个思维就不会贪天之功以为己有。借力的来源可以来自于科技钢铁,最根本还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群众想要什么、以什么凝聚?所有的社会类型都是金字塔结构,群众想要的只是平等而已。
这就是旧日传统道德的一部分,这件事情,在百度百科中,作为刘晔“胆识过人”的证据,加以褒扬——就这事上来看,百度百科可算是弘扬传统道德的典范了。
该传统道德的case虽小,但是可以提示如下信息:
1、主母可以凭主观感受,决定某个仆人的命运;
2、就算是13岁的小孩,杀了仆人,也是家里的事情,父亲最大的反应,就是本来应该却后来取消的“责”和“迫”,换言之,这事并非触犯了道德和规矩,是可以接受的;
3、官府无权过问仆人被杀的事情;
4、大家,包括当时东汉舆论和两千年后的百度百科,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
5、该仆人死了,没有人关心,他是否真的有罪——竟然在六年中(从刘晔7岁到13岁)没有任何“谄害”的举动,实在是“谄害”之徒中的笨蛋。
6、在河里讨论的绝大多数人,到了东汉,都属于那个“谄害”之徒的阶层,绝无可能进入刘晔的阶层。
那些大族哪个屁股上没有屎?说程昱用人肉干供应军粮,然后作为借口,否决了其进位三公的机会,压根就是吹毛求疵,没有程昱,曹魏的雏形曹氏兖州早就被陈宫一举荡平,曹操千里远征,回来连个落脚地都没有,那里还的那帮曹氏重臣的禄位?
程昱郭嘉,或许还要加上刘晔这个破落皇族子弟,这些人出身低微,因此被排挤,才是真的。
淮泗集团中,武人基本都主战,如周瑜鲁肃是其代表;文人基本都主降。张昭、秦松是其代表。
至于原因,我估计是张昭这些人已经跟吴郡世家大族结成联盟了。张昭、顾雍、诸葛瑾、陆抗这些人结成婚姻,盘根错节,要是把他们的关系表画出来,能结成一张巨大的网。
孙策南渡基干是孙家军,程普、黄盖、韩当是跟随孙坚征战多年的老将。
周瑜吕蒙是孙策网罗的,鲁肃由周瑜拉入伙。
张昭从徐州南渡避乱,属于南渡士人。不论和江东士族关系怎么样,和北方世族有密切的联系这一点是肯定的。
私刑也犯法
汉朝似乎可以
改朝换代和革命有可能是几代人才完成的呵,得看各方势力的力量对比和此消彼长啊。
周代商,文王时代就做不成,武王末期才打进朝歌。平定关东反对势力,周天子坐稳当、树立礼乐制度,还要到周公才手里才完成。历经三任领导人才完成。
大清入主中原,努尔哈赤就做不成,皇太极到多尔衮、福临才做成,到了小玄子才彻底坐稳。
英国大革命四十年才君主立宪。
胡志明死时越南还没完成统一。
这样就是说,蜀国是94万人口养10万兵加上4万官吏,压力很大。
考虑到古代统计的难度,不太可能及时更新,这个兵力应该是魏国发动灭蜀战役前的人数。根据网上的文章
这个十万二千人在魏国发动灭蜀战争时候的部署,也大体可以找到。大概是姜维在沓中屯田及避祸(姜维因为北伐屡屡失败,所以黄皓等要求罢免他的兵权,其实和“奸臣”黄皓在罢免姜维上建议一致的还有“忠臣”诸葛瞻)的兵力有五万左右。成都平原附近的兵力大概是两万人。重要的汉中方向只有两万人。
南部有一万人左右,虽然诸葛亮收降孟获后南方名义上归顺,但是似乎蜀国对于这里不放心。在魏灭蜀战争中,这一万人一直没有调动。而后来邓艾到了成都城下,刘禅不向南面跑,也说明对南方不放心。还有就是还有几千人镇守东吴方向。这个方向的主将名字叫阎宇,也是在姜维避祸时候黄皓等人推举要替代姜维的人。最后魏灭蜀过程中,阎宇被召回,但是没有什么其他下文。蜀国留在永安的守将罗宪带领两千人拚死抵住东吴的大军趁火打劫,直到魏军前来“增援”后归了魏。
司马昭在出兵灭蜀过程之前,颇有信心,他估计蜀军不过九万。这个数据惊人准确。因为蜀国的十万两千人,扣掉南方的一万还有防守东吴的两千,能够用于防守魏军进攻的兵力,刚好九万。貌似司马昭的情报工作颇为高效。
由于蜀军战斗力最强的姜维五万兵在西北方,和邓艾对峙。而东北部受到钟会十二万主力大军直接打击的汉中地区只有两万人。这个劣势下,无法组织有效防守。汉中是刘备化了血本打下的地方。在刘备晚年去征伐东吴,仍然不敢轻敌,派了大将魏延守卫汉中。诸葛亮时候和后诸葛亮时期的前期,对于汉中平原的防守一直不敢松懈,一直是派强将重兵(魏延,王平,姜维)把守汉中平原的北面的险要关口,不让魏军进入汉中平原。以汉中平原为基地支援守卫关口的蜀军。但是到了蜀汉最后几年因为兵力资源有限,而要支持姜维的北伐,不得不削减这个方向这个方向的兵力,把战略变成了放弃北部险要,放魏军进入汉中平原,蜀军收缩到汉中平原南面的汉城,乐城,阳平关防守。当魏军进攻时候,这个方向是钟会的十二万人。大约两万蜀军在收缩后,是阳平关一万人,汉城乐城各五千人。结果是魏军分出两万人分别包围汉城乐城,然后十万人直扑阳平关。阳平关是十万对一万,即使蒋舒不叛变,要守住难度也很大。
在西北方向的姜维军和东部的汉中守军之间,没有其他部队掩护。而魏国配合钟会主力的其他两支部队是邓艾的三万多人攻击姜维,而中路的诸葛绪带三万人从祁山长驱直入,过武街,打到阴平桥头,阻挡姜维退路。
邓艾的人数对于姜维没有数量优势。但是考虑到姜维要回兵救汉中和成都,加上邓艾的军事才能,这路不算冒险。从资历和后来表现来看,诸葛绪是三路人马里面最平庸的。但是考虑到他这个方向没有蜀兵大部队防守他的三万人马。所以他如果和邓艾夹击回兵的姜维,姜维也真是危险得很。
在魏军发动进攻前,姜维向后主提出要增强阳平关和阴平桥头的兵力。因为黄皓请来人算命说无忧,增兵没有成功。但是反过来说,蜀汉在姜维的五万人在西北方战略方向不过来的情况下,也只有成都方向的两万人可调,要在阳平关对抗钟会的十万攻击兵力,似乎帮助不大。而蜀汉的人口和资源也不可以大规模征兵。
姜维在蜀汉灭亡前一年还发动了北伐,而部队在西北方除了避祸屯田,还保持在对魏的进攻位置,在这个紧要关头实在是不合时宜。
战争开始后,蜀军只能从成都派出两路援军,各几千人,一路由廖化率领去支援沓中的姜维,一路由张翼和董厥到阳平关增援。从成都周围的兵力大概两万看,这两路人数不多的人马在蜀汉剩下的可调的兵力中分量也算很重了(后来邓艾率军从阴平小道偷袭,一般说法是邓带了一万人,而成都方向诸葛瞻来迎战的只有大概五千人,一但覆灭成都就无兵可守)。这两路人马在阴平桥头附近遭遇诸葛绪的三万人,也不能前进。
姜维能把自己的军队在邓艾的追击和诸葛绪的堵截下,撤回剑阁组织成一条防线,已经不容易。特别是在途中佯装抄诸葛绪后路,逼迫诸葛绪回军,然后华丽转身甩掉诸葛绪退到剑阁,和廖化张翼回合,算是蜀军在这场战争中一个亮点。但是五六万人(扣掉在途中损失,加上成都方向来的援军)要对付对方十多万人(钟会军加上收编的诸葛绪军)已经不容易。没有分兵去防守邓艾的偷袭,也是因为时间来不及,加上兵力不足。如果邓艾是诸葛绪那样的水平,没有从小路偷袭,而姜维能在剑阁守住钟会,让对方因为粮食不济退兵,可能是蜀国在此战中最好的结果。事实上钟会也确实有粮草的困难,有退兵的想法。但是就算此次蜀国不亡,但是汉中和阳平关等险要尽失,加上赔上两万军队,也是大伤元气。
而蜀方投降时候的其他东西:
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
铁血网原文也有分析:
2 按照邓艾在淮南推广屯田时的自述,仅淮河两岸每年即可净收入五百万斛军粮;青龙三年(公元235年)洛阳闹饥荒时,仅司马懿从长安就送来了五百万斛,蜀汉此时的粮食库存不到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
3 还是按照邓艾在淮南推广屯田时的自述,三千万斛军粮等于十万大军五年的用度。根据这个比例,四十万斛够蜀汉的十万军队吃二十四天。(原文考虑了计量单位不同,但是按照其他的计量单位,蜀汉的存粮也只能供其大军吃五十天。)
4 东吴兵败孙皓投降时,晋朝缴获了米谷二百八十万斛。在没有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情况下,人口是西蜀的两倍半的东吴,其存粮却达到了西蜀的七倍。
所以,除了可能用于交换的蜀锦(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这个值多少钱?),蜀国的钱粮储备都严重不足。考虑到当时商品经济和交通,蜀国的蜀锦最多可能从名义上的盟国吴国买到不多的粮食。解决不了问题。
赤壁和汉中实际上都无能改变大局,刘备统一的可能性其实已经是微乎其微。
隆中对也只能在天下有事作为前提。天下十三州,刘备不过据两州之地而已,统一天下的机会只能靠曹操犯袁绍的错误。
比如司马懿对于曹爽集团的清洗,还有后来淮南方向的几次叛乱。最后一次淮南诸葛诞的叛乱,拉起了近十五万兵马,加上东吴三万左右援军。而司马昭派出的军队超过二十五万。战争规模很大。而战争进程却是进展很快。司马昭消灭叛军非常顺利。姜维趁机的北伐被邓艾轻松止住。可见诸葛亮在“隆中对”的“天下有变”可以“出秦川”的想法,已经被蜀魏实力的巨大差距无情粉碎。
这点说明了司马昭的统御全局的能力。反叛的人物名义上可以掌握的部队不少,但是却得不到中下层官兵的支持,所以迅速土崩瓦解。这在钟会得蜀后造反不成反而被部下所杀,也能体现这点。
魏方的修养生息非常成功,恢复了生产力,也得到了人心。上层的斗争虽然不断,但是仅限于上层,没有波及社会。
而魏军三路攻蜀部队主将下场都不好。这在胜利一方也是个奇迹。诸葛绪没有跟随邓艾南下去阴平小道,而去和钟会会合,结果被钟会打入囚车送走,夺了他的军队。但是好歹躲过了后来的麻烦,活到西晋时代善终。
邓艾在过去多年里多次打败姜维的北伐,在攻蜀战役中又立下奇功,攻下成都后被钟会收监,似乎是来自司马昭的授意。而罪名又是未按照命令处置蜀国投降君臣。邓艾善待蜀汉投降的君臣,但是司马昭后来对他们也不错。所以到底是钟会的陷害,还是司马昭的借刀杀人,实在是个谜。而对于这样一位立下大功的功臣,最后落得父子被杀,实在是大大的冤案。而一般读者因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同情失败的蜀国,反而容易忽略这段冤情。
而钟会的谋反,到底是早有所谋,还是被司马昭逼反,也颇有蹊跷。从钟会的家庭背景,战功,加上被司马昭委以重任,即使有被司马昭怀疑的地方,正常情况下只要回去赔罪认错,放下兵权,多数也会安度一生。虽然他在当时有十八万大军,加上姜维的五万军,力量不小。但是蜀汉的资源能不能养下这二十几万大军,手下的官兵会不会和自己走(从钟会的下场看,他对于自己军队根本没有绝对的控制力),或者会不会被姜维反手做掉。所以从感情,从逻辑来说,钟会反过来谋反都是风险高得多的选择。
虽然君主成功后大杀功臣的有,但是在打了胜仗立马发生这种事情的就不太正常了。
八王之乱把这个好的势头给彻底毁掉了。
就是司马氏要有强势的人物来撑着。从司马懿,昭,到炎。
到了肉糜,这个中枢没有了。
贾后杀掉太子破坏正常继承顺序是第二。
看不出因果关系,李严没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