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教女经历使我深感汉语是一种落后的语言 -- 普罗丁
要不要打个赌?
一段话是清楚还是模糊看说话的人实想说清楚还是想弄个模糊的效果,跟用的那种语言关系不大。
你说英文用的是技术文档和法律文档。这两个都是要求清楚明确的文件。翻开中国的法律条文或者专业书籍,除非是比较前沿大家还没有共识的概念,否则每个词的定义一样的清楚明确。
反过来英文的日常会话甚至脱口秀,一样充满了含混的表达和刻意的双关语。
对汉语文献这么有信心?举个例试下?
无论中文英文。比方说《刑法》。
正规的学术期刊,比方说《生物物理学报》之类,也可以不多废话但一样说得清楚明白很少歧义。
其实产品说明书也应该是这样。不过国内这些东西太不受重视,所以不少说明书乱写写错的。这不是语言的问题,是写东西的人的问题。
归根到底,表达的精确性主要还是取决于说话的人而不是使用的哪种语言。小语种可能会有词汇更新的问题(使用人太少,新产生的事物和概念缺乏对应词汇),不过只要不怕罗嗦,想把意思表达清楚也不是太难的事情。但如果说话的人本身就是在胡言乱语或者故意含糊其辞,那用什么语言都能把人搞糊涂。
再具体点比较好。
《刑法》哪一段在你看来是很严谨的?可以讨论一下。
比较的对象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严谨性,各抽一段话出来来算怎么一回事儿?
应该说法律文件,科研论文,无论使用哪种语言,都比较严谨,很少歧义。日常用语就差很多。许多言语类节目,无论中西(相声vs脱口秀),都会故意制造歧义来达到表演效果。另外,如果说话的人想含糊其辞的话,无论采用哪种语言都可以达到目的。
所以语言的精确性主要还是依赖于说话的人。任何一种语言写出的文章,说出的话,都能挑出严谨和不严谨的地方。无它,全在于说话或者写字的人用心或者不用心,故意或者不故意而已。
新网站叫做英雄煮酒,就是这几个字的全拼。
正在全文翻译希特勒自传,新的译名叫做《我的艰难奋斗》。
你說刑法嚴謹,至少拿出你認為真正嚴謹的一段或兩段來,證明它的嚴謹。
因為我的判斷和假設是漢字永遠做不到嚴謹。
带枪去的人,很可能打算抢而不是换,被抓住了自然不会承认打算抢.应当重判
没带枪的毒贩不存在用枪犯罪的嫌疑. 应当轻判
美国的司法不会根据"很可能"怎样来判刑的."动机"称为"Mens rea."检方必须能使陪审团"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相信案犯有这个动机.
那两个美国最高法院的案例完全是词义的问题.
比如同样打架,带着刀去的和地上捡把刀轻重就不同.
即使不论动机,就论危害,有枪的嫌犯比空手的对社会更危险总没错把?
案例在哪里?
比如,如果將來實現拼音文的斷案,則:
1)法律中不會出現shiyong這樣簡單模糊的詞,而會出現表示“使用其本質功能”這樣的詞,這樣,就能知道他究竟拿槍作了什么用。
英語之所以無法出現這樣的詞匯,是因為它是單純的限定語言,沒有想象力的輔助。所以英語一旦涉及到語言邏輯和哲學的討論,嚴謹是嚴謹了,就是越說越糊涂。
所以,英美人在法律上盡量避免這樣的過關的討論。
而漢語則可以,因為漢語拼音文可以借用漢字的注解和輔助聯想的功能。
我儿子在中国上小学上完3年级,到加拿大开始读4年级,刚来时喜欢看在这里买的日本卡通片,全部是日语配音,就看下面的中文字幕,一点问题也没有。
后来专注于学好英文,就把中文放下了。现在功课跟上了,英文不算太差,但中文书报是完全不肯再看了,我以为他已经全忘了。
前几天,电视台少数民族语系的频道放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里面人物讲高山族的语言,下配中文字幕。小子陪我看,居然模模糊糊能读明白一部分,我当时是大喜过望,大喜过望。
中文是美的,但在海外的小朋友,要学会读写中文(说日常会话,大概还凑合),不是中文文盲,这对孩子太不容易了,不是说严格一点,“残酷”一点,就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的。
有时候实在不行,就放下吧,硬掰也不好,孩子又不欠你什么。
关于拼音文,我以前就有一个想法:要变,不变,孩子不肯学。
怎么变?一,是拼音字母表,要向英语字母表靠拢。像“吕,薛,习”这些字,写成拼音,英文为母语的人士读不出来。
二,是变造。比如说“东西”,在拼音里改写为“Donething”,按拼音发音勉强靠谱,大家约定俗成都这么写的话,就大大方便英语人士理解了。
三,是语句格式要逐步同英语的词汇序列相融合,各改一点儿。也不用全改,只要一句里的几个关键词汇,写成拼音后,英语人士容易理解,已经大大地减少学习中文的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