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牧野政变 -- 夏商楚歌
{夏王朝的文章由于资料问题,可能晚点才能赶出来,抱歉}
殷纣王。帝辛,谥号纣,不是什么好词,残义损害曰纣,历史上就这么一个叫纣的。而《封神榜》这部小说的艺术加工,让纣王变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暴君。{1}但据考古发现;商代末年有一个很宏大的历史事件,便是殷纣经营东南。可以说;秦始皇帝收其功,其功宏伟古无侔。但如溯流探其源,实由殷辛开其初。”
他开拓东夷、淮夷、虎夷(人方、林方、虎方)。攸候喜征抚东夷林方、人方、虎方、粤方,迁殷民十五万与林方、人方等同化。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
今天中国有大连、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浙闽、广州等领海之域,是帝辛开辟的。可以说帝辛初步统一了中国。可是这一切完全为周以来的史家所抹煞了。如果不是近年来的殷墟卜辞探讨,殷纣的这些功绩仍然难见天日。”《圆形殉葬坑》
三千多年来中国人民让他做了成王败寇思维的祖宗。把帝辛定为“淫虐”之君,这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级别最高、冤情最大、翻案最难的冤案。
循着历史的印迹,楚歌带大家去探访殷纣王“残暴”的真实情况。
先看看中周武王伐纣的誓师词{2},那里面列举了殷纣王的三条罪状:一;听信妇人的话;二;不祭祀祖宗和上帝;三;任用四方逃亡的奴隶而不任用同宗兄弟。怎么才三条啊?不好意思,楚歌翻箱倒柜就只找到三条罪状。真是尽力了,负责任的说一句,周人也尽力了。
第一条估计绝对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是妲己,但史料从没提过是妲己,包括商灭亡,周杀帝辛二妃也仅仅是记载;杀二妃。妲己的形象,来自西汉末年刘向的《列女传》。并不真实。
况妲己进宫时商纣已老,就算宠她,也到不了影响国政的地步,况当时朝中宠臣乃胶鬲。不论是商纣的性格和政治手段,还是当时社会背景分析,妲己能影响到帝辛的可能微乎其微。
世说新语中有过记载,商灭亡后,妲己成了周公姬。此记载是否属实已不可考,但做为东夷人的妲己,在周无力平复强大的东夷时,要与之联姻的可能性还是不小。而且,妲己成周公姬后再无任何关于她的流言。
第二条,商朝末年殷人的迷信之风已有改变,纣本人就不是那么迷信,除祭祀祖宗外,不在是逢事便占。
第三条;这条以当下标准是怎么看怎么不坏。然先秦时乃分封制,平民参政是战国后才有的事。武王伐商举这条的目的绝非是让平民知道,而是说给卿大夫这些贵族听,以期挑动代表卿大夫阶层的“比干”“箕子”“微子”等贵族的响应。
在那个时代,帝辛“遗其王父母弟不用” 而重用了有材能但无身份地位的飞廉父子,{3}就等于动摇了当时社会的基石。失去了贵族的支持,失去宗族的支持。使自己更加孤立。事后微子等的表现证明武王的誓词的确起到了作用。
可以说武王与微子搞牧野军事政变时,武王在《牧誓》中大骂殷纣王。《牧誓》就是武王对纣的控诉书,灭纣的动员令。纣王的劣迹和残暴事实都应集中在《牧誓》中,它应该是纣王“残暴事实”集大成者。
令人不解的是在这关键的事件、关键的时刻、关键的誓词中,武王、周公却没列出纣王一丝半点的“残暴事实”。既无“醢”,也无“脯”,既无“剖腹”,也无“折胫”,既无“炮烙”,也无“虿盆”,连囚其父亲文王的事也没提到。
如果说此时帝辛还活着,考虑到商朝的强大,不敢说的太过。那么殷亡之后,三监叛周之前这几年里,周人对纣王的“残暴事实”应该大加揭露和批判了吧!
《吕氏春秋 贵因》中的确记载周武王不知殷亡的原因,竟然还要向殷“长者”询问的事情。可见不止我在寻找,周武王也在找。遗憾的是这位殷商遗民的长者根本不理他,直接走人。周人很尴魀,就给自己找了个下台阶的解释:“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周公这种自我解嘲的能力,确实很强。
终于武王得到两个殷商俘虏,俘虏告诉他因为有妖,所以国灭。武王高兴的立马下拜。可惜虏讲的妖不是纣王,而是不执行纣王命令的人——纣的反对派、作乱者、叛徒。看来周武王的文化还不如楚歌。《吕氏春秋 慎大》{73}
当然武王并没放弃。转而又问萁子,在曾被纣王关在监狱里箕子这里也没得到纣王“淫虐”的话。武王苦苦寻找了二年,直到死都没寻找到纣王的“淫虐”,真是太难了。{72}
转眼,周公二次东征了。转眼,又三年过去了,这次是真的转眼,周公东征胜利了。周公派康叔到朝歌建立卫国。因为康叔年龄小,周公唯恐康叔上任之后出差错,便给康叔下了三份诰书,教他如何执政。
此时周公若有帝辛暴虐的证据自然是要告诉康叔的,然而三份诰书均未讲出纣王的任何暴虐。只是让他到殷地要广泛地寻求殷商过去圣明国王的治国之道。
如果周公抓住了纣王的“残暴事实”,那周公就会把纣王的“残暴事实”告诉康叔,使康叔引以为诫。可这三封诰书都没提过。当然,《酒诰》仅仅是周公给康叔下达有关饮酒的政策。
周公在文中抓住殷人饮酒这一点,对纣王大加指责。并说,纣王和他的臣民都放肆地饮酒,酒气都冲到天上了。最后得出结论;酒气被上帝闻到了,上帝一气之下便灭了殷。。。。这个。。。。小沈阳,本山大叔有啥感想?
可以想象,仅是殷遗民喝个小酒都能夸张到这个份上,真抓住纣王的残暴事实指不定玩出啥花样。
长期的寻找没达到目的,但该办的事一件也不能少。在《多士》中,{74}周公向殷遗民发布的诰令。仁义的周公表现出很高的素质,真的没骂帝辛。只是对殷遗民反复的说;时运不佳,上天把丧亡的大祸降给你们殷国。我们周国帮助上天行使命令,奉着上天圣明而威严的意旨,用王者的诛罚,命令你们殷王终止帝业。。。。。。。
原来真相是这样啊,商亡不是周干的,是上帝要灭殷。难怪封神榜扯到女娲。。。。。
虽然周公很仁义,却很不讲义气,在后面一段话中居然把微子出卖了。‘是你们无视法度,我们并没有先进攻你们,是你们在自己的都邑,首先发难。’我考虑上天既己降下大祸给殷,所以也就不再治你们的罪了。” (《多士》王世舜《尚书译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7)
算了,义气这个东西就不计较了,人无完人嘛。。。
经过多年努力周公到死都没找到殷纣王的“残暴事实”。虽然周公能言善辩,面对殷遗民的反抗,面对殷遗民的责问。仍然说不出灭殷的理由,显得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直到三百多年后的春秋末期,才有了纣王的“淫虐”,再后来;“炮烙”、“醢”、“脯”、“折胫”、“剖心”、“苏妲己”、“肉林酒池”。。。
几百年之后的人,没有任何依据,将“天下之恶.”强“尽归”给帝辛的不实之辞。中国人为什么会信以为真?中国人说纣王“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为什么就那么肯定?
现在楚歌拿出证据告诉你周公并不仁义,信吗?仁义的周公教康叔割人耳朵、割人鼻子、挖人眼睛。并教育康叔说:这不是你在割人耳朵、割人鼻子,这是上帝在割人耳朵、割人鼻子。
如果帝辛的确是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话。周代商后给百姓带来怎样的生活呢?武王灭商的直接后果是,当时中国土地最辽阔,生产力最发达,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消失了。
三千年前的殷商,土地辽阔,生产力发达,社会制度先进。商王朝把它的统治地区分成畿內畿外两大部分。畿內是商王室直接统治的部分,畿外是众多方国分布的地区。在一些方国之间比较偏僻的山林之地和方国以外比较边远的地区,分散着一些发展不平衡的少数民族部落,这就是商王朝经治地区的基本轮廓。
邦畿之內除王都以外,有不少的城邑为王室的诸子和其他贵族的封地。这些封地和畿外的方国,性质虽然有所不同,但都要接受商王的封号,成为王室的臣属。大小方国要向王室定期朝贡,提供力役,奉命征伐,遵守一切礼仪制度成为王室统治下的臣属之邦。
比较边远的地区,有些小国还会时服时叛。因此,殷又在畿外选一些国力强的诸侯国为方伯,负责一方的安全。方伯雄视一方,威服附近的很多小国,成为一方之长。它若顺以王室,就会成为王室的得力助手。如果它对国王怀有二心,那是很可怕的。
殷纣时期殷国是一统天下。{4}初期已达到新的高峰。随着时间推移国內形势变的复杂。初期他和臣民都还能勤勉地根据先王的命令行事。
连敌对的周人都不得不承认,帝辛初期是很敬业的。{5}在帝辛的领导下,农业发展了,囊橐已不足盛粮,所以又盖了钜桥粮仓。珍宝多了,就盖了鹿台宝库。
后期就变的思想超前,如:当时女性占人口的一半,纣王开始尊重妇女,听从妇女的一些正确意见。这就提高了佔人口一半妇女的积极性,也是对生产力的解放。这个可理解为商武丁的遗传。
另外他对奴隶比较宽大,不杀俘虏,让他们充当奴隶,或从事生产。能干的还可做官,甚至做大官。这就损害了奴隶主做官的利益。{甲骨释读,纣王时期殉葬是最少的。}
殷纣因重用奴隶损坏贵族的利益。遭到了奴隶主的强烈反对。本来帝辛继位时就有两种意见,如今又遭贵族反对,一些人还乘机攻击帝辛。新老反对者乘机联合起来反对帝辛。
统治集团内部的不团结,加上统治结构比较松散,这就逐渐形成帝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混乱局面。甚至有人卖身投靠西周,更有人无恥地与周人勾结,签订卖国盟约。
再看看周方的情况,周是商属下的一个小国。只有百里的土地。{6}直到武王克商以前,周尚处在氏族社会末期父家长家庭公社阶段。到季历和文王时农耕才有所发展,{7}这也是接受了商的农业文化所致。{8}《诗经豳风七月》是较完整反映灭商前周族的民事诗。
虽然有不少美化,但仍然看出氏族成员一年要不断劳动、农耕,加上田猎才能满足贵族们的需要。故“一直到武王克商以前,周大概尚在氏族社会末期父家长家庭公社阶段。”{9}
当时的殷已是发达的奴隶制社会,周是落后商半个社会发展历史阶段。从生产力来说,周更是远远落后于商。以酒为例,酒是粮食酿造的。在殷国,不仅殷纣王饮酒,普通人也饮酒。
因为粮食多,除了吃之外,多有剩余,酿酒成风。在周国,生产力低下,所收粮食尚不足以填饱肚子,哪有余粮做酒?所以,酒就成了奢侈品。
国家禁止做酒,禁止饮酒。因为酒做多了,就会有更多的人饿肚子。周人禁酒是因为农业落后的反映,不是文王武王周公们有多么廉洁朴素,或者有别的什么高贵品质。文王“饮酒千钟”,周公不撒酒肴就是证明。
再如手工业,殷国手工业己相当发达,周国很少。所以殷亡之后,周人把殷国的手工业者瓜分了,而且待遇也比其他人高。
从领导水平说,纣兼天下,朝诸侯,人迹所及,舟楫所通,莫不宾服。{10}周灭商之后,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无从下手领导。第二年,武王访问箕子,求教治国之术。箕子以《洪范》告之。
从法律来说,,周没有完善的法律,灭商之后,周仍以商的刑法为准则。(见《康诰》)从礼节来说,周灭商之后,仍沿用商的礼节。(见《洛诰》)这就是殷末时期殷与周对比的基本情况。
可是这个落后的农耕小国,取代了一个先进大国。迷茫中的周人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自己能领导这个先进国家吗?会给社会带来促进吗?周原甲骨文是出土于周古公亶父迁于岐下的周原,大多是周文王时的遗文。
其中一片就是周文王在商王帝乙宗庙中祭祀成汤,表示为商之属国。{11}周之先祖自夏朝时就失其稷官而变戎俗。{12}直到古公亶父时才迁于歧下,贬戎狄之俗,筑邑定居。
文化上,周人太落后,殷许多先进文化它不是接受,而是遗弃。如甲骨文字。周人没有自已的文字,也不沿用殷人的文字。它虽有占卜,但没有记录。所以至今没有发现周人的国家档案。
周在八百年的时间里,没有自己的档案。说明周王室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王室。周人丢弃殷甲骨文,不仅是一种先进文字的被遗弃,同时被遗弃的还有档案制度。
相应被遗弃的还有档案管理制度。仅从甲骨文一项,周人丟弃了殷那么多先进的东西,其他方方面面丢弃了多少,我们难以知道,但可以推测。
周灭殷之后实行分封,分封了七十一国,姬姓之国占五十三个。周家的同姓亲戚只要不是疯子傻子全封了。这样,使统一的形势随之趋于分裂。许倬云在《西周史》中说:“新创之周,实际上是一个诸部族的大联盟。”
后来这个联盟的形式也没了,进入了全面混战时期。这种情况延续八百年,中国的文明史总共有几个八百年啊?史评帝辛是征东夷损耗国力造成殷人叛变,有专家认为,帝辛对东夷实行的是“征抚”政策,后来又迁殷民十五万与东夷人民共同生活,传播中原文化,同化东夷。所以东夷“服”了。
假设征东夷真的“加剧了殷人的反抗”,那微子为何不用“加剧”的“殷人反抗”推翻帝辛的统治,反而要费那么大气力,去勾结西周搞军事政变呢?可见“加剧的殷人反抗”的说法,至少是不正确。
事实上不少史料的标准很偏,何谓偏?便是史家对文王和帝辛实行双重标准的记载笔法。在下不知是否“春秋笔法”的同门。 同样对外用兵,帝辛自卫性用兵是穷兵赎武,文王侵略性地“明年伐犬戎”就是替天行道。帝辛的叛逆者是“贤臣”“仁人”, 周公的叛逆者是“叛徒”。
帝辛解放奴隶、就说殷纣王“众叛亲离”。唯才是举的确是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奴隶主之“众”“叛”了。殷国邦畿千里,帝辛建设一座鹿台,就叫罪恶。文王饮酒千觚是“本事”, 帝辛饮酒是罪恶。文王十五岁就有了第二个孩子武王,老了还“相女童”,周人皆知文王百子,文王这就不能叫做好色。{还真不知咋说他}
先要搞明白殷和周是从属关系,殷商是天下共主,周方包含在殷商之中。周原本自愿为殷的属国,理应忠于殷,尽一个属国应尽的义务:向王室定期朝贡,提供力役,奉命征伐,遵守一切礼仪制度成为王室统治下的臣属之邦。所以周方这个以下犯上的罪名是怎么都跑不掉。
从姬昌的父亲季历起,商周关系日益亲近。商为了结好于周人,把挚君之女大任嫁给季历,后来又把莘君之女大姒嫁给文王姬昌。{14}帝乙为了结好西伯,将自已的女儿嫁给他(周文王的父亲季历)。{15}算起来文王姬昌与帝辛还是表兄弟关系。
文王获得征伐大权后,伐犬戎,伐耆国,伐邘,伐密须,伐崇,扩大自己的私人势力,为灭殷作准备。表面上却对帝辛“冤侮雅逊,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这种表面是人,背后是鬼的两面派作风, 是姬昌一惯作风。《淮南子》中对他有这个的评语;“顺人之过,以增其恶”也。
由于姬昌能做到“冤侮雅逊,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帝辛赐姬昌斧钺弓矢,授其征伐大权,命其为方伯。这个职位是最高的官,乃三公之一,为一方之长。{16}征伐大权就是拥有了征伐之军权。这就是说帝辛为了征服东夷,将西方的安全大权放心地交给了姬昌。
西伯昌有了征伐大权之后,“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殷之祖伊闻之,惧,以告帝纣。纣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为!’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周本纪》〉西伯昌自食其願为殷之属国的诺言,暗暗干起了与殷为敌的勾当。
“在文王去世前的第七年,他受命称王,实际上这时就拉开了灭殷的序幕。灭殷进入了战略准备阶段。”(《牧野兴周》)当文王灭黎之后,引起商国一些人士的震动,祖伊便向纣王进谏,帝辛是怎样考虑不得而知,但确实没对他做任何处罚。
周家的传统不仅有两面派作风,好色,享乐,残暴更是一样不缺。史料记载文王姬昌是个极尽享乐之能事的人。{17}文王好色,其子同样武王残忍、野蛮。{18}
至纣死。{19}王充批评武王奢侈,暴捩,残忍。{20}{21}{22}而查阅材料还发现,武王并不是英明神武,甚至连治国都不懂。接手若大个国家,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慌的去问太公。{75}
其实只要认真查资料,能发现不少名人都在书评价过他们。旬子,庄子的评语是;武王是一个残暴、无能、爱搞诡计的乱人之徒。{23}{24}子贡也曾经给过答案。{25}
周方两父子不怎么样,应该还有好的吧,比如周公?
“有几个人在一块喝酒,不要轻饶他们,要把他们都抓起来,送到我这里。我要把他们全杀掉。有了这样的教令,有人不怕,他们仍要犯,我要把他们全杀掉”。
周公对成王说:“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乂民,若有功。”意即希望成王不要和小民一起放纵自己的行为而不遵法度,也要敢於用刑杀的办法治理小民,这样才能获得成功。{26}
周公教导成王要胆大起来敢於杀人。而他自己也是身体力行的杀了自己亲兄弟。{27}
在管理民众方面,周公不让别人喝一杯酒,自己却酒殽不徹,并称“明德慎法” 。这怎么看着就象个伪君子呢?{28}不少史料记载周公在阴暗角落里搞阴谋诡计最善长。{29}杀人、吃喝、阴险、狡诈、搞阴谋诡计的行家里手,这就是周公。
周家的三人滥用帝辛给予的权力,无端侵略他国,在殷国制造混乱,勾结殷帝辛的反对者搞政変,搞二次东征,大迁殷遗民,镇压殷遗民。{30}这哪一件是“致太平” 的呢?
春秋笔法果然无敌。居然能把文王、武王、周公,打扮成这样。在下佩服。顺便请教下昨天那位说楚歌文笔不行的兄弟,您看这史官的文笔怎样?
从材料中看,太公在商被描述成一个卖面不行,屠牛不行,贩羊也不行的无能之辈。这到底是帝辛不识其才,还是殷墟风水不合太公就闹不清楚了,反正太公到了周方就成为名将。{31}{32}
据史料记载姜尚在后在灭掉东夷的奄国以后,将整个国家的男人全部割掉生殖器,这也是阉人一词的由来。中国后来最残酷的暴君也没有做过这样令人发指的事情。{33}
另外商灭亡以后,周在灭噩国过程中,鼎铭文中两次强调了周王关于“扑伐噩侯驭方,勿遗寿幼”的命令,{34}这样老幼不留的命令能想象是一个仁义的国家发出的么?{35}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对失败者,“天下之恶尽归焉”。{36}周方如此,商朝的“三仁”应该是好的吧,微子、箕子、比干合称三仁。实际上三人皆是帝辛依靠的重臣,也都是帝辛的亲戚。由于帝辛的改革,引起了他们的不满,最终他们都成了帝辛坚决反对派。
当然这属政见不同。客观的说三个人应该区别对待,微子反对帝辛,散布帝辛的谣言,散布亡国论。后来又以“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为条件,与武王签订盟约。
“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共头之下,皆以一归。”微子在共头城背叛了自己的祖国,投靠了武王。可以肯定的说微子是个彻头彻尾的叛徒。{37}
微子的情况比较明了,历代不少名人已经明确提出。{38}因此毫无疑问,微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叛徒卖国贼!而比干、箕子与微子是不一样的。
比干“进死以拼命”,既没卖国,也不散布谣言,算的上忠臣。同样政见不同的箕子表现为“佯狂”,就是装疯。萁子和比干不能等同于微子,此二人一个明显是老派忠臣,文死柬的典形。
萁子则属于政见不同,便不强求,我既不帮忙,也不祸害,当然,国家灭亡也同样没有投降。客观的说萁子事后作为对的起商朝和帝辛。{39}这个我另开篇细说萁子朝鲜论。
很多史料都评价了三仁与帝辛的关系,认为三仁与殷亡是有责任的。对三人的批评不少,我就不一一罗列,在文后注明,以便各位详查。{40}
此外殷国还有一些类似吕尚的人或官员,投奔了周。这些人以私利为目的,投机钻营,委身周人。壮大了周人的反殷力量,起到了推波助浪的作用。
部分投周叛殷的小方国,如跟随姬发灭商的几个小国。古人云,文王率殷之叛国以事纣。这四股反殷势力在周方领导下,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殷暗流。这股暗流不断湧动壮大,最终在牧野之战中爆发。
那场著名的牧野之战真相也是扑朔迷离。准确的讲,历史上三千年前发生在殷都朝歌南郊牧之野的军亊亊件,是一场军亊政変。这既不能叫武王伐纣,也不能叫牧野之战,只能叫牧野军亊政変。它是一场內外勾结,经过长期精心准备的军亊阴谋。
周方一直有觊觎殷商的野心,从太王那时就已经开始,{41}这个周人自己也是承认的。周方心怀剪商大志,不断扩大势力,对殷商造成了极大威胁。
当纣把注意力投向东南的夷人,继续大商的东南经略并最终完成,使大商的势力扩展到了江淮一带,殷商的版图成倍扩大。
我在前文中提到过帝辛的宠臣胶鬲,此人不是贵族,而是个鱼盐贩子出身。被周文王引荐给帝辛,成为商之重臣,可以说在商朝他与妲己比更有亡殷的能力。{42}武王伐商时,派叔旦(周公)和胶鬲会盟。胶鬲在鲔水前线问周武王什么时候可以到达朝歌,周武王回答在甲子日,于是胶鬲便以此回朝歌复命。
当时天下大雨,部队前进困难,有人劝周武王暂缓进军,但周武王因为胶鬲是个贤者,担心胶鬲回覆殷受“甲子日周军至朝歌”的时间不准,于是命部队克服困难而加速前进,以免胶鬲犯欺君之罪而被杀。这就是胶鬲留给历史的相关记载。{43}
周武王之所以命大军冒雨前进,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考虑兵贵神速的问题,所谓担心胶鬲被杀不过是句托词罢了。微子和胶鬲的卖国行为使伯夷、叔齐对周人的这种不择手段的卑劣行径十分厌恶,宁愿饿死也不欲与周同流合污。{44}
公元前1046年,帝辛从东夷回家过年,帝辛大军尚在东夷征战。微子派胶鬲给周武王报信说殷主力在开拓东南,此时伐商时机已到。周武王於是遂率诸侯伐殷。
周军到达鲔水,微子派去的胶鬲已在那里等候。武王与胶鬲进行了密谈,商定了时间、地点、方法。武王命胶鬲速回报其主,积极准备。{45}
武王在行军路上遭遇到连天大雨,士卒困乏、生病,无法按时到达殷郊。武王便择车选马,日夜兼程,终于以精卒按时赶到了约定地点。
武王走到距殷都朝歌七十里的牧邑,并未歇足,继续向殷都进发,到了牧之野,殷之郊,才停了下来。〈“王果以甲武子至殷郊。”〉武王整顿军队,誓师。然后继续前进,直至“至殷”。
当周武王兵逼商都朝歌只距70里时,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组织抵抗。《中国史稿》曰:距纣都朝歌只差七十里了,此时商王宫廷才得到消息。帝辛总共十多万军队,都去征伐东夷了,国内基本无兵。无奈帝辛只好临时把殷民武装起来,抵抗周人的精锐之师。
此时殷已先阵。由于周有微子胶鬲做内应。战争刚一打响,微子胶鬲率领的叛军便前徒倒戈,以开武王,杀纣灭殷。按予先设计,达到目的。尽管是这样,这些战斗力并不强的平民仍激烈战斗至“流血漂杵”。{46}
流血漂杵;杵是指木棒,木棰和木盾类。如果是军队应该是戈。这是指平民手拿木制工具在为保护王都战斗。而且战斗情况非常惨烈,以致血流的把木制工具都漂起来了。
这就是真实的牧之野殷之郊的“武王伐纣”。《吕氏春秋贵因》{47}是记载这场政变最详细的史料之一。现在详细解说这个历史迷题。传统的牧野之战中有很多矛盾地方。
首先谈谈个人看法;中原是四战之地,对殷商的危胁始终来自不止一个方面,到帝乙——帝辛之时,既有东方诸夷的强势崛起,又有西方周人的日益坐大,还有北面鬼方的袭扰。
殷商在战略上处于多线作战,而且,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与四方的车轮式交战之中,国家无暇恢复,日渐衰损;
要命的是在困难的时刻发生了十分罕见,持续又十分久的大规模天灾。由此导致殷商战争潜力迅速枯竭,无力支撑战局。这也和他的运气多少有些关系。
政治领袖的运作可以减缓这些不利因素,但未必能够克服。如果当时商王纣将主力用于首先对付西方的周,殷在战略态势上破除困局的胜算会比先着手对付东夷高么?殷商应该是经过权衡才决定冒险先解决东夷的。
《吕氏春秋诚亷》中记载了胶鬲与微子具是殷之叛徒,早与武王签有卖国盟约。《史记殷本纪》:“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於是遂率诸侯伐纣。”武王兵至鲔水,殷已派曾与武王签订过盟约的胶鬲已经在鲔等候了。武王接见了胶鬲。
武王与胶鬲商定了时间――甲子日。地点――殷郊。方法――殷军倒戈,以开武王。计策已定,武王“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以作准备。{48}
周人灭殷后,作为帝辛的大哥微子,既不担心被杀,也不奔命,还主动求见武王。武王为微子亲解其缚,大加安慰,周开国时期受封的公爵中微子是唯一外姓。其封地是宋国。{49}
史料中“易向”之卒,非纣之卒,“皆崩畔纣”之兵,亦非纣之兵。均是“已先阵”之殷军,即微子胶鬲率领的叛军。
所以战斗中,周人“鼓之而纣卒易向”““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遂乘殷人而进,诛纣”,“因战。大克之。”周人凭借先阵的倒戈殷军,将帝辛打得大败。
《史记 周本纪》曰:“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后来有人认为七十万太多了,就改为十七万。{娘的,历史书能这么玩?真不拿纸上数字当军队啊。}这纯粹就是心虛。为什么改为十七万?依据是什么?{50}
至于武王到牧野之后帝辛才得到消息,这一点是大家的共识。在这个共识的前提下,帶出了诸多问题:
一;武王到达距朝歌七十里的地方时帝辛才得到消息,怎么能是他提前派胶鬲去通知武王?{51}
二;“使胶鬲候周师”?距朝歌七十里才知道周军到了,能马上组织一支七十万的军队吗?就算帝辛真组织了军队,刚刚一两个时辰组建的军队,是怎么做到“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造成大军团投降并为敌人服务的?武王又怎么敢让他们服务?
三;“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又是谁告诉他可以凭借殷兵打败帝辛?结果武王气粗了――“何敌之有”?遂率兵“伐纣”。{这个在《牧誓》写的很清楚。}{52}
四;《续博物志》曰:“西伯军至鲔水,纣使胶鬲候周师。”这个“殷”可能是纣吗?当时帝辛的反对派的代表人物,地位高的比干己死,箕子在囚,唯独微子尚在。那么,“殷使胶鬲候周师”的这个“殷”――胶鬲的主子,只能是微子。
五;“武子至殷郊”见“殷已先陈矣。”可见胶鬲回殷之后,根据与武王商谈的内容,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在武王到达之前已“先陈”。{53}
六;“殷”怎么知道武王出兵了,又是怎么知道武王的行军路线的?
七;周军浩浩荡荡向东走了千里,直到武王“至殷”,住在京城的帝辛竟然毫无知觉。这他娘的太扯了吧,商王都是什么地方,就这么容易侵犯? 前面说过,商王都是被周围的小方国包围,所以不可能一点防范措施都没有。
八;武王走到距殷都朝歌七十里的牧邑并未歇足。到了牧之野,殷之郊,才停下来。〈“王果以甲武子至殷郊。”〉武王整顿军队,誓师。然后继续前进,直至“至殷”就是到了殷都的城下。一支侵略大军一路上居然走的这么顺利,直接兵临城下商王仍然无知。若不是内外勾结,能是这个情况吗?
同样,在战斗中怪事也不少。周军是“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到了殷都已是疲惫之师。可是疲惫的周军居然主动攻击坐以待敌之师?不晓得这算不算用兵大忌。另一方“先阵”的殷军竟然不向立足未稳、疲惫之极的周师开战?
二;在战斗中殷军一个回合也没打就直接投降。谁能给这支“殷”叛军开个证明说他是冤枉的?
三;看看《荀子儒效篇》“鼓之而纣卒易向,遂乘殷人而进诛纣。盖杀者非周人,因殷人也。”武王伐纣,打仗靠殷人,杀纣王是殷人,全他娘的兵不血刃?这是无本买卖啊。{54}
四;“据考证”“约公元前1045年,殷历正月间,帝辛从山东人方回殷都朝歌过年”。可以说帝辛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就是个神仙一早晨也不可能组织、武装七十万或说十七万军队,还马上开赴战场?
况且军队在东夷征战,国内基本无兵。赶上侵略“战争”,让帝辛一早上去哪儿找人?找个军官都需要时间,还有武器,组织军队,帝辛根本没这个条件。
五;有说帝辛军队是“前徒倒戈”,楚歌想说;兄弟的脑子怕是不经常活动吧。那手法无敌的史官不改是七十万军队,好在改了,否则该难为死历史老师了。这课都没法讲下去。七十万支戈一早上从哪儿来?就是十七万支戟也不好搞吧?咱不难为你,一早上砍十七万根木棒子恐怕也办不到吧?
还有说这是奴隶,知道商的“有亡荒阅”政策吗?帝辛实行的是解放奴隶政策。比周的奴隶政策要宽松得多。很多方国的奴隶都往商逃。有才能的还可以当官, 再混好点当大官也不是做梦。怎么会“欢迎周来拯救自己”?
战场是有纪律的,武王在《牧誓》中就告诉他的军队,要几步一整顿,如果谁不努力作战我就杀死谁,这种情况下,倒戈就是个难度很大的技术活儿。更别提大规模的军队倒戈,事前没有严密的组织,周密的行动安排,根本无法办到。
而且奴隶倒戈去投降周武王?你是武王敢相信吗?就不怕“殷军”是诈降?除非事先约定好,否则降兵“以开武王”,他也不敢相信。
微子胶鬲到鲔水“候周师”已经很清楚的解释了这几个疑点;一;是谁告诉武王殷军为其“所用”, 二;武王灭殷反而“乘殷人而诛纣”, 三;入侵者“兵不血刃”而灭掉被入侵者的怪事。
否则周军连小小的崇国都不能一下子拿下来,伐奄还要打三年,疲惫之兵居然“兵不血刃”一战平定天下共主的商。{55}武王好威武啊
周的大功臣微子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是这样的:“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就是一副奴才相!{56}
史料记载周伐商的兵力并不一致。{57}“伐殷舍於几,逢大雨焉”。又“ 日夜不休”,还有不少 “卒病”,这种情况武王不可能将全部军队带入“战场”,不得不“择车”“ 选马而进”。“ 以锐师” 赶往殷郊。
所以,甲子日赶到牧野的周军并不多{古制一师二千五百人,六师即一万五千人。}就凭这点兵力赶上商主力真在王都的话,会被掐烂的。
至于各方国的军队,“武王东观兵,诸侯不期而会盟津八百”。可是为什么只去了庸,蜀,羌,髳,徵,濾,彭,濮八个小国。这就是百分之一啊。“诸侯不期而会盟津八百”?难道楚歌不识数?{71}
至于那句“文王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事殷”。百里小国又是纣之属国,怎么就成“三分天下有其二”了?天下土地占大半的还会臣服于商?扯蛋都不会扯。{70}
学界说;“殷辛之功迈周武”。 朝歌殷民说;“铣断金牛岭,失落朝歌城”。 淇县也有句这样的俗语。今天,人们把武王铣开的山口叫断王口,据专家鉴定,断王口确系人工开凿,不是自然形成。
平常人也可看出,不像自然形成。山北头原来有一个小村庄叫破庄,它与鹿台仅一条山沟之隔,武王从这里首先攻破了纣王的鹿台防线。
微子带领叛军倒戈,可普通的殷民在武王兵临城下,殷亡迫在眉睫时,拿起简易的木制兵器抗周救殷,虽说没达到目的,却是尽力而为了。如果纣王不得民心,殷人会这么拼命?
古籍记载在武丁以后的八位商王之中,在位时间超过三十年的有祖甲三十五、武乙三十五,而帝辛(纣)正好是三十年,{58}也算在位比较长的了。如果纣真像周人说得那么不堪,他能在位如此长时间,并且能克东夷而获亿兆夷人,这真是有点不可思议。
周公东征胜利后,对绝不驯服的殷遗民实行大迁徙,有大批人被迁往千里之外。殷人全変成了周人的奴隶,谁不努力为周人服务,就要被制裁,被杀戮,被迫迁徙,背井离乡。{59}
他们中有的被迁到了今洛阳,有的被迁到了今陕西甘肃一带。微子带着大量的殷遗民迁往商上。朝歌一带殷遗民所剩无几,以至康叔封到朝歌之后要“颇收”殷遗民。{60}
周人迁殷遗民人数之多,迁往外地范围之广,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给社会造成的动荡之大可以想见。周灭商很多年仍然战争不断,连年迁徙,人心不稳,社会动荡,必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周人连殷之手工业奴隶,也举家纷纷迁走。这对手工业的发展无疑将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61}
再加上周灭商后的权力重新分配,分封诸侯,引起社会动荡。迁殷民也要引起动荡。从殷亡到周公三年东征,到分封及迁殷遗民,这中间十多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是安定不下来的。
武王死后,大批殷遗民叛周。武王设“三监”,周公亲自掌朝政,都没能阻止殷遗民的反抗。殷遗民反周规橂之大,反周之坚决,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看出来。
除了周公杀死的殷遗民外,迁往成周的人很多。具体数字无人透露,但仅从监视成周殷遗民的数量就可想见。周公“派八师兵力(一师二千五百人)驻成周,监视顽民。”《中国通史简编》
纣亡国前一直在征伐东夷人,这原本是帝辛新开拓的地方,屈从周人很正常。可是东夷人不服周人管而叛之,以至让周公旦“东征”用了三年时间。{62}
那支在外征抚东夷的大军惊闻武王佔领朝歌,帝辛被杀,殷国灭亡。他们没有向周人投降,也没解散大军各奔前程,更没有化为流寇,扰乱东夷人民,而是釆取了令人惊呀的举动:这支军队奔向大海去谋求生路。
恰在殷商灭国之际,攸候喜率领的殷军失踪之时,在中美洲尤卡坦半岛突然兴起了带有强烈商殷文化色彩的奥尔梅克文明,这就使学者们自然联想到:殷人是否东迁到美洲?学界以董作宾为代表的学者两度赴美调查。{63}
日本小竹文夫教授和郭沫若以及欧阳可亮先生对此做过不少考证工作,目前仍在继续。据他们的说法;殷军没有退路,就只有东渡。征人方的攸候喜是唯一领导殷人东迁及东渡的可能者……”
《殷帝辛日谱》中;攸候喜征抚东夷林方、人方、虎方、粤方,迁殷民十五万与林方、人方等同化……武王灭周之际东夷殷军民从此失踪。。。。
“三监” 叛周更是难于理解,“三监” 原本是监视监督武庚的,怎么就叛周了?历来对三监叛周的原因有诸种说法,从三监来说,似乎是与周公争夺王权,武庚及东夷是帮助三监反叛的。{64}
还有说是三监和武庚反周复商,并得到东夷的帮助。瞎扯吧?周军反叛自己国家,去帮助商朝复国?确定如此,很多历史事件比作家编的故事还扯,可它就是真的。
以汉代王充为代表曾经对殷纣的情况做过批驳。{65}如酒池。王充从酒池的地点,牛饮过程的操作,倡乐肴膳的安排,参加淫乐的人员等方面分析,“三千人牛饮於池”是不可能的事。再者,一个能容三千人嬉戏的池子该有多大?
在院子里没法长夜,在屋子里,这么大的池子需盖多大的房子,当时的建房技朮能盖这么大的房子吗?要灌满这么大的池子需要多少酒啊!当时的技求和建筑材料能解决防漏的问题吗?如果倒入的酒还不够漏,怎么嬉戏?还不够窝心呢!
帝辛国都在朝歌,而酒池建在偃师。去酒池玩一次跑几百里地,来回都要过黃河。帝辛图什么呀?创造此说的人闭门造车的功夫咋比楚歌还烂?
至于周人做“善亊”。不好意思,楚歌一般都给面子,可一旦不想给面,那就一揭到底,毫不留情。仅举一例便能说明问题。如“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钱是分给普通穷因群众吗?{66}
请看《吕氏春秋分职》:“以其财赏而天下皆競”,给大家释读下,财;粮食、金、银、宝物。“競”; 不是争着去要赏财,而是争着去为周人服务。不信?往下看。
《吕氏春秋分职》又曰:“武王取非其有如己有之,通乎君道也。通乎君道,则能令智者谋矣,能令勇者怒矣,能令辩者语矣。”明白了吗?这才是周人“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真正目的。
另一个证据是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武王入殷后,光是宝玉佩玉就掠走了多至十几万块,其他财物可以想见”。 今天的考古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把财散给了自己的族亲,并没有散给奴隶或穷苦百姓。
本着一查到底的精神,顺便翻翻帝辛囚禁姬昌的情况。有几个疑点,
一;此亊不见当时文献。二;周没更换过国君。三;姬昌被囚原因说法混乱。四;不合情理。
考虑到文章太长,就简单的谈谈吧,有兴趣的朋友直接找我要材料,这里就不多说了。这个问题我仍举一例说明,“帝辛囚姬昌于羑里”出自《庒子盗跖》这里有“文王拘羑里”一语。
这话真实的意思是;文王将大批罪人拘于羑里,而不是文王被拘于羑里。{67}有人误以为“文王拘羑里”,就是文王被拘于羑里。如此这样以讹传讹,“文王拘羑里”就成了帝辛的一条罪状。
事实上《庄子》是把“拘羑里”作为文王的一条罪状说的,结果善心没把事办好。反而倒过来变成了帝辛的一条罪状。{庄子真的很着急}所以彻查结论是;帝辛囚文王一亊不存在,演周易一事更不存在。
而伯夷叔齐投奔西周一事。大家看看《吕氏春秋诚亷》《史记伯夷叔齐列传》《无能子》《论衡恢国》《胡子》这些材料说伯夷叔齐太颠等都归周,都去为周服务。{68}
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啊。可是有什么办法?驾的住史官的瞬间转移法吗?转眼间,妙笔一挥,伯夷叔齐对周人本质的揭露就不见了?对周人的指责也不见了?以死抗周全不见了?
楚歌告诉大家事实真相是;周代社会舆论普遍认为武王灭殷是臣弒君,是篡夺政权。所以对“武王伐纣”并没认可。直到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朮”。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春秋》为贤者讳,为尊者讳。形成了“尊君卑臣,强干弱枝”的风气。{69}
在这种风气下多数人都以司马迁《史记》为准,大讲帝辛的罪恶。遗憾的是司马迁还特别告诉我们;“自成汤以来,采於《书》《诗》。”《书》《诗》如有错,他说的也就有错了。遗憾的是这些话全中国人民集体无视。。。。。
历史上不少名人对此提出看法,只是无人理睬。楚歌一一罗列在文中,各位可去查阅。
参考资料;
{1}《论语。子张第十九》
{2}《尚书。周书》中《牧誓》
{3}《史记。秦本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太平御览》《太平御览人亊部》“昔者费仲、恶来、革长鼻决耳崇侯虎,顺纣之心,欲以合於意。武王伐纣,四子身死牧之野,头足异所。”《说苑十七》费仲、恶来、崇侯虎为保卫殷国为保卫帝辛而战死在牧野。周公旦“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飞廉至死不降。
{4}《淮南子主术训》
“直到武王克商以前,周大概尚在氏族社会末期父家长家庭公社阶段。”﹙斯维至《早周的历史初探》﹚
“到季历和文王时,农耕有所发展,也是接受了商的农业文化所致”。﹙郭沫若语﹚郭沫若说:“殷辛之功迈周武”。
许倬云在《西周史》中说:“新创之周,实际上是一个诸部族的大联盟。”
安阳殷国墓地岀土的大量甲骨文卜辞中记载。
{5}《召诰》曰“越厥后王后民,兹服厥命。”
{6}《孟子公孙丑》,自称“小邦周《尚书大诰》,“小国”《尚书多士》。
{7}郭沫若:《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
{8}(吕尚)(抱朴子逸民)
{9}斯维至:《早周的历史初探》
{10}《淮南子》曰:“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五岭以南的一帶地方〉,后幽都。”又曰:“纣王兼天下,朝诸侯,人迹所及,舟楫所通,莫不宾服。”
{11}徐中舒:《周原甲骨初探》
{12}《史记周本纪》、《匈妓奴列传》
{13}《史记周本记》记载;“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
{14}《淮南子主术训》
{15}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6}《殷本纪》说纣“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周文王昌是纣的三公之一。《史记周本纪》
{{17}《易经》归妹
{18}《淮南子汜论训》《 孟子》
{19}《荀子仲尼篇注》
{20}《史记》
{21}《论衡》
{22}《续博物志》
{23}《尚书洪范》
{24}《荀子》曰:武王是“夺,然后义。杀,然后仁。上下易位,然后贞。”“杀”,“夺”,“ 上下易位”。
{25}《庄子》有言曰:“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此莫非武王之谓乎?
{26}子贡:“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后世言恶则必稽焉。”
{27}《酒诰》;周公对康叔说:“‘群饮。’汝勿佚(放纵),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康诰》《召诰》
{28}“(周公)《金楼子》
{29}《叔苴子》《抱朴子酒诫》《子华子》
{30}《吕氏春秋精谕》
{31}《今文尚书 周书》
{32}《抱朴子逸民》
{33}“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於棘津;行年七十,屠牛朝歌;行年九十,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说苑》
{34}“扑伐噩侯驭方,勿遗寿幼”出自宋代和1942年出土两件的青铜器“禹鼎”上面的铭文。
{35}《周礼。天官冢宰》《史记周本纪》“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
{36}“隐其恶而扬其徳美,立其功烈而传之於久远。故天下皆称圣帝至治。”《新书立后》
{37}刘向的《说苑贵法》《尚书大传大战》《韩诗外传》《六韬逸文》
{38}《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
{39}《史记 宋微子世家》
{40}唐代柳宗元在《箕子庙碑》中指责微子“委身以存祀”。
《抱朴子官理》曰:“殷辛之临三仁,欲长驱远骛,则轡急辕逼;欲尽规竭忠,则祸如发机。所以,车倾於险塗,国覆而不振也。故良骏败於拙御,智士踬於暗世。”
{41}《诗閟宫》:“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至於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於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敦商之旅,克咸厥功。”
{42}《国语晋语一》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
{43}《吕氏春秋诚廉》曰:“武王即位,观周德,则王使叔旦就胶鬲於次四内,而与之盟曰:‘加富三等,就官一列。’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四内,皆以一归。又使保召公就微子开於共头之下,而与之盟曰:‘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为三书,同辞,血之以牲,埋一於共头之下,皆以一归。”
{44}“武王己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釆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釆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遂饿死於首阳山。”《史记伯夷叔齐列传》
{45}《尚书》;武王伐纣时杀人盈野、“血流飘杵”。。。。 孟子,这几句话战国时就有了。
{46}“盖杀者非周人,因殷人也。”〈《荀子儒效篇》〉
{47}《吕氏春秋贵因》
{48}《史记殷本纪》:“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於是遂率诸侯伐纣。”
{49}周打败武庚和三监之后,“后殷之子孙,唯微子先往。故封之贤。”〈《孔子家语》〉
{50}《史记 周本纪》曰:“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后来有人认为七十万太多了,于是改为十七万。
{51}《新资治通鉴商纣“淫虐”丧国》曰:当周武王兵逼商都朝歌只距70里时,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组织抵抗。
《中国史稿》曰:距纣都朝歌只差七十里了,到这时商王宫廷才得到消息。
{52}“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贵因》
{53}“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贵因》
{54}“武王之诛纣也,……鼓之而纣卒易乡,遂乘殷人而诛纣,盖杀者非周人,因殷人也。故无首虏之获,无蹈难之赏。”﹙荀子儒效篇)
{55}“文王伐崇,崇军其城,三旬不降。退而修教,复伐之。因壘而降。”(《说苑》)《孟子》曰:周公“伐奄三年” 。
{56}《史记宋微子世家》曰: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一副奴才相!
{57}《博物志》:武王伐殷舍於几,逢大雨焉。率舆三百乘,甲三千,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战於牧野。
《吕氏春秋 古乐》:武王即位,以六师伐殷。六师未至,以锐师克之於牧野。(注:古制一师二千五百人,六师即一万五千人。)
《韩非子初见秦》曰:武王将素甲三千,战一夜而破纣之国,禽其身,据其地而有其民。天下莫伤。
《史记 周本纪》:乃遵文王,遂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墨子》曰:武王以择车百兩,虎贲之卒四百人,先庶国节窥找戎,与殷人战乎牧之野。
{58}《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盘庚迁殷在公元前1300年。据宾组月食,武丁元年在公元前1250年,则武丁以前有50年。据《无逸》,武丁在位59年。据古本《竹书纪年》,武乙取35年,文丁取11年。据商末周祭祀谱,帝乙为26年,帝辛为30年。出此可得商后期王年的大致情况如下:
盘庚迁殷 公元前1300年;
盘庚(迁殷后)、小辛、小乙 共50年,公元前1300—前1251年;
武丁 59年,公元前1250—前1192年;
祖庚、祖甲、廪辛、康丁 共44年,公元前1191—前1148年。
武乙 35年,公元前1147—前1113年;
文丁 11年,公元前1112—前1102年;
帝乙 26年,公元前[]01—前1076年;
帝辛 30年,公元前1075—前1046年。
{59}周公“派八师兵力(一师二千五百人)驻成周,监视顽民。”《中国通史简编》
{60}周公东征胜利以后,大批殷遗民主要是商王室和在各地的贵族被迁往西土。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先后在陕西、甘肃一些地方发现了不少的西周初至晚期的青铜器,其中有些是一个家庭的铜器群。根据这些家族的铜器群的族徽和铭文内容来断定,都是西迁殷遗民之物。故周公东征后,在西迁殷遗民时不仅只迁至成周一处,也迁了不少至宗周和周人的发祥地区。《新史记》
{61}“ 颇收殷余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周本纪》
{62}《周本纪》曰:崇侯虎谮西伯於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徳,诸侯皆向之,将不利於帝。”故姬昌兴兵消灭了崇国。
《孟子滕文公下》曰:“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亷於海而戮之。灭国者五十。”
{63}欧阳可亮《殷帝辛日谱》
{64}《中国古代史》高等院校文科教材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6。p82
{65}“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尽归焉。”《论语子张》
{66}《吕氏春秋分职》
{67}《庒子盗跖》
{68}《吕氏春秋首时》
{69}《论衡超奇》
{70}及武王伐纣,樵夫牧竖探高鸟之巢,得玉玺。文曰:水徳将灭,木祚方盛。文皆大篆,纪殷之世历已尽,而姫圣之德方隆。是以三分天下而其二归周。晋 王嘉《 拾遗记》
{71}《周本纪》
{72}《史记 周本记》
{73}“到殷的故土,要广泛地寻求殷商过去圣明国王的治国之道,用以治理臣民。你要很好地考虑殷商遗老的思想动态,要研究一下他们究竟要干什么,这样,你就会知道应该怎样治理才能使他们顺服了。”《尚书康诰》
{74}《尚书。多士》周公:假如你们不听我们的话,对我们不不恭顺的话,奄国这些的例子就在前面。
{75}“周武王灭商,可以说带有些偶然性。以一个‘小邦周’ 的力量灭了有强大势力的‘大邑商’ 之后,都不知如何办?”《新史记周公东征》
看得人不敢信。
另外说周颠覆了商的大一统,,,这个,商朝这么厉害,一统黄河流域?
说商纣是个武勇的君王,屡次东征,成功地(或未竟全功)使华夏占有东夷之地。所有才有后来的姜子牙封齐和n个周宗室封于淮河流域。
或可类比于隋炀,论个人才华,可谓超类拔萃,为政又有修运河、征高丽的千古大事。
啥纣王,共工,老毛都翻过案。
楼主的看法,商是统一的、羁縻的罗马大帝国;周是落后的、野蛮的日耳曼人。野蛮民族一度是大帝国的臣伏者和走狗,灭亡大帝国后就进入了黑暗的分裂的封建时代。
那时地多人少,统治民族和臣伏民族以及敌对民族互相杂居、互相渗透。春秋里还不是出了国门就是敌对民族吗,这个国,就是一个城堡,其实就是在敌对民族或异族中建立的殖民城堡。你可以想象一下西班牙在新大陆的统治。所以春秋诸国都有与狄、戎作战的记载,但是谁侵略谁就不好说了。而且周民族按规定必须互相支援。
例如,“吕尚受封海、岱之间(今山东东部)广大地区,定都于营丘(今山东临淄北),建立齐国。齐国的疆域东抵海滨,西及黄河,南达穆陵(今山东沂水县,北有穆陵关),北至无棣(今山东无棣县北)。周武王传命吕尚:“五侯九伯,实得征之。”从此,齐国享有专擅征伐的特权。吕尚匆匆上路了。一路之上,游山观景,竞走了两个多月,也没到达齐地。这天,他去一奇峰之巅观景归来,正欲歇息,忽见一位林泉高士走近身边,攀谈之中,来人说道:“常言道,时难得而易失。贵客寝食甚安,恐怕不像就国之人。”吕尚骤然领悟:事关邦国命运,岂容片刻玩忽!于是,他急忙将随从们叫起,披星戴月,日夜兼程,飞驰而东。几天后,他们来到齐地,正赶上莱侯兴师犯境,与齐争夺营丘。吕尚倒吸了一口凉气,心想:若不是择善而从,快马加鞭,早到几日,险些遭到误国的厄运。于是,立即抖擞精神,组织力量迎敌。经过几次交战,终于击退了莱侯兵马的进犯。”
所谓分封,明显地是一个殖民过程。多少年之后,莱侯及他的民族不存在了,历史上反而留下他与吕尚争国的记载。
商周所谓统一,大抵如是,到了战国才慢慢的把这张渔网的空隙全都填满了,网络变成了面域。
在周原出土的青铜器有相当部分是有铭文的,而且史官制度也是自周开始。
没有什么特别神秘的地方。完全出自实用需要。
而不是商朝的:)
这话一点儿也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