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牧野政变 -- 夏商楚歌

共:💬186 🌺1185 🌵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牧野政变之三

公元前1046年,帝辛从东夷回家过年,帝辛大军尚在东夷征战。微子派胶鬲给周武王报信说殷主力在开拓东南,此时伐商时机已到。周武王於是遂率诸侯伐殷。

周军到达鲔水,微子派去的胶鬲已在那里等候。武王与胶鬲进行了密谈,商定了时间、地点、方法。武王命胶鬲速回报其主,积极准备。{45}

武王在行军路上遭遇到连天大雨,士卒困乏、生病,无法按时到达殷郊。武王便择车选马,日夜兼程,终于以精卒按时赶到了约定地点。

武王走到距殷都朝歌七十里的牧邑,并未歇足,继续向殷都进发,到了牧之野,殷之郊,才停了下来。〈“王果以甲武子至殷郊。”〉武王整顿军队,誓师。然后继续前进,直至“至殷”。

当周武王兵逼商都朝歌只距70里时,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组织抵抗。《中国史稿》曰:距纣都朝歌只差七十里了,此时商王宫廷才得到消息。帝辛总共十多万军队,都去征伐东夷了,国内基本无兵。无奈帝辛只好临时把殷民武装起来,抵抗周人的精锐之师。

此时殷已先阵。由于周有微子胶鬲做内应。战争刚一打响,微子胶鬲率领的叛军便前徒倒戈,以开武王,杀纣灭殷。按予先设计,达到目的。尽管是这样,这些战斗力并不强的平民仍激烈战斗至“流血漂杵”。{46}

流血漂杵;杵是指木棒,木棰和木盾类。如果是军队应该是戈。这是指平民手拿木制工具在为保护王都战斗。而且战斗情况非常惨烈,以致血流的把木制工具都漂起来了。

这就是真实的牧之野殷之郊的“武王伐纣”。《吕氏春秋贵因》{47}是记载这场政变最详细的史料之一。现在详细解说这个历史迷题。传统的牧野之战中有很多矛盾地方。

首先谈谈个人看法;中原是四战之地,对殷商的危胁始终来自不止一个方面,到帝乙——帝辛之时,既有东方诸夷的强势崛起,又有西方周人的日益坐大,还有北面鬼方的袭扰。

殷商在战略上处于多线作战,而且,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与四方的车轮式交战之中,国家无暇恢复,日渐衰损;

要命的是在困难的时刻发生了十分罕见,持续又十分久的大规模天灾。由此导致殷商战争潜力迅速枯竭,无力支撑战局。这也和他的运气多少有些关系。

政治领袖的运作可以减缓这些不利因素,但未必能够克服。如果当时商王纣将主力用于首先对付西方的周,殷在战略态势上破除困局的胜算会比先着手对付东夷高么?殷商应该是经过权衡才决定冒险先解决东夷的。

《吕氏春秋诚亷》中记载了胶鬲与微子具是殷之叛徒,早与武王签有卖国盟约。《史记殷本纪》:“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於是遂率诸侯伐纣。”武王兵至鲔水,殷已派曾与武王签订过盟约的胶鬲已经在鲔等候了。武王接见了胶鬲。

武王与胶鬲商定了时间――甲子日。地点――殷郊。方法――殷军倒戈,以开武王。计策已定,武王“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以作准备。{48}

周人灭殷后,作为帝辛的大哥微子,既不担心被杀,也不奔命,还主动求见武王。武王为微子亲解其缚,大加安慰,周开国时期受封的公爵中微子是唯一外姓。其封地是宋国。{49}

史料中“易向”之卒,非纣之卒,“皆崩畔纣”之兵,亦非纣之兵。均是“已先阵”之殷军,即微子胶鬲率领的叛军。

所以战斗中,周人“鼓之而纣卒易向”““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遂乘殷人而进,诛纣”,“因战。大克之。”周人凭借先阵的倒戈殷军,将帝辛打得大败。

《史记 周本纪》曰:“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后来有人认为七十万太多了,就改为十七万。{娘的,历史书能这么玩?真不拿纸上数字当军队啊。}这纯粹就是心虛。为什么改为十七万?依据是什么?{50}

至于武王到牧野之后帝辛才得到消息,这一点是大家的共识。在这个共识的前提下,帶出了诸多问题:

一;武王到达距朝歌七十里的地方时帝辛才得到消息,怎么能是他提前派胶鬲去通知武王?{51}

二;“使胶鬲候周师”?距朝歌七十里才知道周军到了,能马上组织一支七十万的军队吗?就算帝辛真组织了军队,刚刚一两个时辰组建的军队,是怎么做到“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造成大军团投降并为敌人服务的?武王又怎么敢让他们服务?

三;“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又是谁告诉他可以凭借殷兵打败帝辛?结果武王气粗了――“何敌之有”?遂率兵“伐纣”。{这个在《牧誓》写的很清楚。}{52}

四;《续博物志》曰:“西伯军至鲔水,纣使胶鬲候周师。”这个“殷”可能是纣吗?当时帝辛的反对派的代表人物,地位高的比干己死,箕子在囚,唯独微子尚在。那么,“殷使胶鬲候周师”的这个“殷”――胶鬲的主子,只能是微子。

五;“武子至殷郊”见“殷已先陈矣。”可见胶鬲回殷之后,根据与武王商谈的内容,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在武王到达之前已“先陈”。{53}

六;“殷”怎么知道武王出兵了,又是怎么知道武王的行军路线的?

七;周军浩浩荡荡向东走了千里,直到武王“至殷”,住在京城的帝辛竟然毫无知觉。这他娘的太扯了吧,商王都是什么地方,就这么容易侵犯? 前面说过,商王都是被周围的小方国包围,所以不可能一点防范措施都没有。

八;武王走到距殷都朝歌七十里的牧邑并未歇足。到了牧之野,殷之郊,才停下来。〈“王果以甲武子至殷郊。”〉武王整顿军队,誓师。然后继续前进,直至“至殷”就是到了殷都的城下。一支侵略大军一路上居然走的这么顺利,直接兵临城下商王仍然无知。若不是内外勾结,能是这个情况吗?

同样,在战斗中怪事也不少。周军是“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到了殷都已是疲惫之师。可是疲惫的周军居然主动攻击坐以待敌之师?不晓得这算不算用兵大忌。另一方“先阵”的殷军竟然不向立足未稳、疲惫之极的周师开战?

二;在战斗中殷军一个回合也没打就直接投降。谁能给这支“殷”叛军开个证明说他是冤枉的?

三;看看《荀子儒效篇》“鼓之而纣卒易向,遂乘殷人而进诛纣。盖杀者非周人,因殷人也。”武王伐纣,打仗靠殷人,杀纣王是殷人,全他娘的兵不血刃?这是无本买卖啊。{54}

四;“据考证”“约公元前1045年,殷历正月间,帝辛从山东人方回殷都朝歌过年”。可以说帝辛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就是个神仙一早晨也不可能组织、武装七十万或说十七万军队,还马上开赴战场?

况且军队在东夷征战,国内基本无兵。赶上侵略“战争”,让帝辛一早上去哪儿找人?找个军官都需要时间,还有武器,组织军队,帝辛根本没这个条件。

五;有说帝辛军队是“前徒倒戈”,楚歌想说;兄弟的脑子怕是不经常活动吧。那手法无敌的史官不改是七十万军队,好在改了,否则该难为死历史老师了。这课都没法讲下去。七十万支戈一早上从哪儿来?就是十七万支戟也不好搞吧?咱不难为你,一早上砍十七万根木棒子恐怕也办不到吧?

还有说这是奴隶,知道商的“有亡荒阅”政策吗?帝辛实行的是解放奴隶政策。比周的奴隶政策要宽松得多。很多方国的奴隶都往商逃。有才能的还可以当官, 再混好点当大官也不是做梦。怎么会“欢迎周来拯救自己”?

战场是有纪律的,武王在《牧誓》中就告诉他的军队,要几步一整顿,如果谁不努力作战我就杀死谁,这种情况下,倒戈就是个难度很大的技术活儿。更别提大规模的军队倒戈,事前没有严密的组织,周密的行动安排,根本无法办到。

而且奴隶倒戈去投降周武王?你是武王敢相信吗?就不怕“殷军”是诈降?除非事先约定好,否则降兵“以开武王”,他也不敢相信。

微子胶鬲到鲔水“候周师”已经很清楚的解释了这几个疑点;一;是谁告诉武王殷军为其“所用”, 二;武王灭殷反而“乘殷人而诛纣”, 三;入侵者“兵不血刃”而灭掉被入侵者的怪事。

否则周军连小小的崇国都不能一下子拿下来,伐奄还要打三年,疲惫之兵居然“兵不血刃”一战平定天下共主的商。{55}武王好威武啊

周的大功臣微子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是这样的:“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就是一副奴才相!{56}

史料记载周伐商的兵力并不一致。{57}“伐殷舍於几,逢大雨焉”。又“ 日夜不休”,还有不少 “卒病”,这种情况武王不可能将全部军队带入“战场”,不得不“择车”“ 选马而进”。“ 以锐师” 赶往殷郊。

所以,甲子日赶到牧野的周军并不多{古制一师二千五百人,六师即一万五千人。}就凭这点兵力赶上商主力真在王都的话,会被掐烂的。

至于各方国的军队,“武王东观兵,诸侯不期而会盟津八百”。可是为什么只去了庸,蜀,羌,髳,徵,濾,彭,濮八个小国。这就是百分之一啊。“诸侯不期而会盟津八百”?难道楚歌不识数?{71}

至于那句“文王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事殷”。百里小国又是纣之属国,怎么就成“三分天下有其二”了?天下土地占大半的还会臣服于商?扯蛋都不会扯。{70}

学界说;“殷辛之功迈周武”。 朝歌殷民说;“铣断金牛岭,失落朝歌城”。 淇县也有句这样的俗语。今天,人们把武王铣开的山口叫断王口,据专家鉴定,断王口确系人工开凿,不是自然形成。

平常人也可看出,不像自然形成。山北头原来有一个小村庄叫破庄,它与鹿台仅一条山沟之隔,武王从这里首先攻破了纣王的鹿台防线。

微子带领叛军倒戈,可普通的殷民在武王兵临城下,殷亡迫在眉睫时,拿起简易的木制兵器抗周救殷,虽说没达到目的,却是尽力而为了。如果纣王不得民心,殷人会这么拼命?

古籍记载在武丁以后的八位商王之中,在位时间超过三十年的有祖甲三十五、武乙三十五,而帝辛(纣)正好是三十年,{58}也算在位比较长的了。如果纣真像周人说得那么不堪,他能在位如此长时间,并且能克东夷而获亿兆夷人,这真是有点不可思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