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随便谈谈中国教育的前身、远虑与近忧,以及其他(一)独一无 -- 酥油茶

共:💬60 🌺178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随便谈谈中国教育的前身、远虑与近忧,以及其他(一)独一无

不才之前曾经和穿越写了一系列关于个人教育经历的帖子,写了之后有群众反应感觉是说飞天鸭自己怎么聪明的,不禁哑然,有心人应该看得出,那里面句句是血泪,字字是真情。而这一段时间内看到的一些事情,又不能不让人感到有对教育这个事情说点感想的必要。

很多在西方的华人下一代所受的教育里,是没有东方文明的位置的,但西方为数不多也不少的高级知识分子,心里都清楚他们对中华文明不得不惊叹的一点,贤者有才者位上的社会理念,也就是所谓的Meritocracy以及其附带的选拔考试制度,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独一无二的贡献。

在印度文明里,人的社会地位是由于其出身的种族所决定的,这一制度的形成,来自于雅利安族为了让他们的后代有永远高其他种族一头的权利。而所有的希腊罗马等等所谓欧洲文明一脉的,其统治方式也一直无非是一个部落压迫其他部落,一个民族压迫其他民族。希腊罗马的教育系统,本身就是针对贵族或者“公民”的,而辩论研究也是贵族的无聊的产物而已。西方文明对辩论演讲极度重视,恰恰是他们文化高度排他性,小圈子性的体现。

而在已知世界的其他角落,能靠一篇文章就能从万里之外进京见到最高统治集团,这种制度是其他蛮夷们想都没有想过的。能发展出这样的制度,自然也和中国人对文字教育的重视有关,汉语本身就是以文字为本的语言,学习汉语的过程可以自然而然地养成文字为本的接受理解信息的习惯,而西方单是阅读困难和通过书本学习效率低下这两个难题就淘汰了相当高比例的孩子在专业领域取得成功的可能。

我们都知道,目前为止所有的有文明的人类群体都知道文字教育的重要性,但中华民族尤其为甚。事实上,也就是这点对文字教育的重视和传承,才能让当年被各位大家们批判了上百年的酱缸文化,阴阳五行这样全是破烂的中华文明里浸润出来的学子们,能够饱读国学之后在西方翻身拿到诺贝尔奖。

关键词(Tags): #人文相关#教育杂谈通宝推:冰雪迎梅,穿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送花送宝的电报通知单

不才之前曾经和穿越写了一系列关于个人教育经历的帖子,写了之后有群众反应感觉是说飞天鸭自己怎么聪明的

这个在哪里?

来个链接呵

家园 送花送宝的电报通知单

不才之前曾经和穿越写了一系列关于个人教育经历的帖子,写了之后有群众反应感觉是说飞天鸭自己怎么聪明的

这个在哪里?

来个链接呵

家园 在此

飞天鸭:和穿越:也说说我经历过的中国教育(小学)上

个人经历而已,不是经验总结,咔咔。

家园 看样子是个系列长贴了

中国人,以及受中国文化辐射的东亚圈里的人,小孩子学习好在美国是很确定的事实。美国人都会感慨说中国小孩聪明,但同时我也觉得他们其实不以为然。毕竟美国有世界第一的诺贝尔奖得主,而属于中国本土的一个没有(文学奖和和平奖就甭提了,有很大的政治因素)。从科学发明的角度来讲,现代的各项发明中大概没一项是中国的。所以虽然美国人老在电视里嚷嚷美国教育出了大问题,但如果有人提议全盘中化,只可能是个笑话。

鸭子码字的时候,在讲中国教育优点的同时,不知道能不能着力讲讲其远虑近忧,要怎么样提高才能真正与西方教育分庭抗礼?

在此
家园 老是对咔咔这个词很好奇,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鸭子好像不是咔咔叫的,是嘎嘎叫。

家园 我只能讲讲表层问题

怎么解决这也太大了,

个人认为,诺贝尔问题还涉及到科学体系的问题,中国科学圈和欧美的融入度还是很低的。不在那个圈子怎么把奖给你?

比如在中国的时候,听说得诺贝尔奖的感觉是不可思议,在美国烂校也可以听老师如数家珍地讲得诺奖的熟人,然后就知道这个玩意也就是圈子里的东西了。中国科学界要么整个国际化,要么自己有主心骨,不过两条路都很难。

家园 没事。即使你随便瞎说也总会有些闪光点的

我是觉得中国科学界国际化是必然趋势。科学家是有国界的,但科学没有,不存在所谓的“德国的科学”,“美国的科学”,“前苏联的科学”之类的东西。既然没有国界,自然就会趋于大同。

客观地讲,中国科学按国外的标准,的确能拿出手的不多。因为科学不是看社会影响力,而是对人类已有认识的新突破。两弹一星,基本原理是抄别人的。杂交水稻,当时没有理论基础,现在也不强(也许水稻测序的完成是个突破口,但没有十年、二十年突破不了)。所以国外流行的态度是看好中国科研的潜力,因为政府舍得砸钱,但认为现状离欧美日还差得太远。

相应而言,中国科研就没有自己的主心骨,如果有的话,也许不是好事,前苏联的一些教训是前车之鉴。比如说李森科的那一套,在国外被抨击得一塌糊涂。苏联不听,自搞一套,结果可以说祸害了苏联几十年。

家园 文化两个字

很有意思,这东西能“变成文字”的就是上台面的,有学问的。可见中国人对文字的推崇呀。

想到culture这词,拉丁语colere,含有栖息,培养和致敬等等意思,思想上强调的是与自然的不同,后天的创造。

又想到我们汉字表意重读写雕琢,西方语言表音重辩说宣讲,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家园 国际化需要更多的海归

以及开放的体制,海归还得是国外教育背景,访问学者大多数都是旅游一趟,但目前大部分地方还是拿海归装点门面的感觉,不是像台湾一样的换血。

主心骨不是说自搞一套不被认可的东西,而是说至少要有一些领域自己玩得很好,还可以带别人玩。不是一天到晚跟着别人跑。

我的感觉是目前的状况类似瓶颈期,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有所改变

家园 瓶颈期的说法我很同意

从我所见所闻,现在就是个破茧而出的时候。从趋势来看,总体是相当向上提升的。

家园 中国教育不好说啊

一个国家的教育,范围太大了。不是很好说。况且教育流程的制定者并不是人民大众。人民大众只是教育的被接收者。甚至不是大众,而是一些有资格的人。如在古代和明国就是有钱者,现在才是大众了。

然后是施教方式。古代和明国基本上是培养制,把一个什么都不是的,培养成人才。现在是竞争制,大家都学,最后来个考试把优秀的选出來。

教育的成果,当然是文明的延续和增长。中国文明的历史大家都知道。古代辉煌过,现在历经磨难。因为有汉字,这个绝对的文化载体存在使得我们保证了相对的完整。但是失去的太多了,如古曲,古建筑等等,留下无几。当在听外国宏大的歌舞剧、繁多的钢琴,小提琴名曲时,实在是觉得中华文化太渺小了。当看到西方国外那么多纪念英雄的高塔、战争纪念碑时,就觉得中华文化有太多缺陷。当看到外国人,几乎人手一本书,晚上都不看电视时,觉得中华文化也有蛮多糟粕的。

教育的对象,教育的方式,教育的成果。这是教育的3个基本点。中华文化不知道能不能算及格。索性的是还有汉字,使得我们可以了解千百年前的东西,然后评论它们,然后批判它们。似乎我们才是喜好“辩论研究”的民族。

家园 这个中国教育是不是特指大陆教育?

港澳台的教育和大陆的教育有什么不同?

随时都有人嚷嚷香港大学比北大清华还好,什么南方科大要全盘照搬香港大学制度。我就奇怪了,香港大学这么牛叉吗?这么多年出了什么科学成果?香港大学这么牛叉,对香港的经济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贡献?

还有台湾也是,这么多年有拿得出手的科学成果吗?别拿什么it来说,那都是从美国拿来的东西

所谓教育制度问题,我看都是伪命题,都是依附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东西,没有发达的经济社会体系,教育制度都是虚的

家园 不仅是科研一线有海归,更需要科研管理层有国际化视野

国内科研这三十年,科研一线已经有了一批不错的海归人才在一线工作。但是整个科研体制。仍然没有理顺,仍然是“科研围着管理跑”的格局。而没有形成“管理为科研服务”的思路。别的学科不太了解,就说生物口几个海归大牛。蒲慕明在神经所做得出色,其实背后顶着的压力非常大。但凡是有几位老院士撑着的单位。要做点实质性的进步都非常难。也亏了老蒲回国前已经是国际级的大牛。回来后CNS连着发,别人说不出什么话来。这几年下来才立住。饶毅在北大,人尖子扎堆的地方,又是天下学府之首。多少媒体盯着的地方。动不动就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想做点事情更难。

现在的局面是,招人的是土鳖,被招的是海归。等过几年,招进来的海归也做到招人的位置上,也就分不出海归土鳖了。鸭子mm说的这个“瓶颈期”也就差不多过去了。

家园 发明问题应该在企业

我在美国顶尖企业呆过几年。观察进来的中美同事, 发现中国的本科比美国强, 硕士比美国弱, 博士弱很多。一旦进公司一年后基本大家水平接近,没有太大的差别。但要看进步的话, 我发现在这家美国公司培养人的速度和水平实在是恐怖, 比起其他的中国国企或民企, 相信一年顶3~5年。 无他, 你整天和世界上最强的一帮人在一起, 有系统的方法学习、培训, 有偷师的机会和正大光明的指导, 想不学好也难。

但美企在外面看看赫赫有名,进去一看关键的产品线也只有几个牛人在撑着, 不客气地说只要挖掉这几个人加上一些中规中矩的辅助人才就可以在短时间跃居世界前列,而且许多牛人还是其他国家移民美国的。

这也是我判断美国接近临界点的重要依据之一:整体竞争力靠完备的管理体制和一些精英移民人才在支撑。一旦他国能提供足够的的机会, 那些移民也会移走; 管理体制现在中国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君不见一个小小的餐饮连锁, 现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也管理得井井有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