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 酥油茶

共:💬613 🌺1867 🌵7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家园 伟大的事业好像从来都不浪漫

如果把浪漫定义为没有苦难的话

家园 有些人真是没见过

运送知青的火车,汽笛一响,站台上一片哭声,火车上哭声一片的场面。

在那儿说话轻飘飘。

家园 那就看看我对他的回复,

再想想看他为什么说:

想起我家乡临近的县--义乌,在知青下乡的年代,他们的日子真苦,很多人家挑货担谋生。一旦政策放开,义乌的经济活力使得它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闻名的一个经济城市

有点好奇,不知道你对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有多少切身体会?

注:偶然发现,下午发的回复怎么让铁手给贪污了,再发一次。

家园 苦难是有表象与本质的

上山下乡的艰苦来源于当时中国贫困的实际,而不是上山下乡本身。艰苦就像必须吃完的苦蛋糕(原谅我这样的比喻),没有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帮着吃,农民就要吃的更多。俺的评价是:上山下乡是一个伟大事业,但是一个艰苦现实前不得已而为之的伟大事业,参与其中的人的贡献,即使仅仅是起到增加被剪刀差的基数、减少输血的作用,也是应该被记住和感谢的。

父辈们对过去的经历有很多的怨言不提是很正常,但我知道他们总的看法。

另外,您提到“持续地运用法律而不是靠运动”。运动,特别是像文革这样的激烈运动俺也不赞成,继续走钢丝和和谐或许才是好办法。但是,平心的说,您真的相信“持续地运用法律”的作用吗?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几个人懂得越来越技术化的法律条款和法律运作。增加像你我这样的知识分子腾挪的空间罢了。不是说你我有多不堪,而是人性如此。

厚黑一点读解,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的打扮的更趋于其本质,有的打扮的更加华丽,有的打扮的趋于悲苦。问题是谁更趋近一点?呵呵,我知道,你我有不同的意见。求同存异吧。

另外,是有很多干部很不堪,但是还是一个比例问题。俺见识的层面算比较多了,但基本上不堪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甚至还有披着狼皮的羊。

其实,仔细反思一下,有个河友提的相当对,现在社会上有一个倾向就是做正确的事、做好事,还要担心被人批判是"装x"。 在这种风气下,有点职位的,不捞点都不好意思,甚至必须吹牛。关系好点的女同事吹成是红颜,红颜吹成是小三,一个小三吹成是7-8个,7-8个吹成是百十个。

这不是笑话,而是身边经常发生的。其实正气还是在的,只是不敢大声说,怕被笑话,呵呵。很有趣啊。

最后,干部会说套话,说场面话,这个嘛真不是问题。在俺十多岁的天真年代,俺比较反感。现在不啦。 “会说套话,说场面话”那是岗位基本功!!!理由比较多,说一个主要的吧: 有时候套话并不是我们普通理解的套话,而是好的套话,它比较精确、全面、均衡的反映了政策取向。说大白话可以,但在不同的人群中容易产生偏颇的理解。

不多说了,俺是自费五毛党。TMD,也没人给俺发钱。要停止下河一段时间,借此别过前辈。祝顺利。

关键词(Tags): #个人精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您觉得更没有希望的是知青呢还是农民?

我觉得我在前一帖中的两层意思表达得很清楚了,可是我不妨再重述一遍:

1.农村生活的困苦。这不仅是吃穿上的问题,城乡差别的鸿沟是巨大的。你说知青没有了希望,那农民更没有希望。相对来说,知青的生活条件比当地的农民还要好一点。没有家庭的拖累,一人吃饱穿暖就好了,家里父母多少还能接济一下。当地的农民,拖家带口的。孩子病了要照看,上学要花钱,亲戚朋友人情往来、婚嫁丧葬,这些开支,全是从地里刨出来的、或者从工分里挣出来的。家里养的猪,就是家里的银行,全家一年的开支都指望着它。猪要是病了,主人着急的心情,我都不知怎么形容。我小时候感冒发烧,从来没去过医院卫生所,都是自己家里煎了苦艾喝了就算了。上学时的学费经常是拖欠的。我家的情况在农村不算差的,比我这苦的多了去。这些苦,绝不仅仅是“吃的品种差了”或者“干重体力活”的苦;这些苦,估计你做了知青都体会不到。

所以,不提亿万农民的苦,只是呻吟百万知青的悲惨生活,恕我直言,我觉得很肤浅。

2.面对苦难生活的心态。被抛弃而感觉苦,我觉得是心态的问题。本来在城里过得好好,被送到农村做二等农民,自己觉得挺悲惨的。可是,你让农民怎么看?如果一个美国人,80年代被公司派到中国出差一年,跟你说中国生活怎么苦、美国生活怎么好,你怎么想?

我想说的第二点,如果是心态问题,心态是可以调整的。心态差的人(泛指,不特指),怨言多;坚强的人面对困苦还是会有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有这种积极的心态,一旦政策变化,他们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的。

知青有被抛弃的感觉,说到底,还是城乡的巨大差别造成的。要是知青被送到香港去,我估计就不会说苦了。可是,一直承受着城乡巨大差别的痛苦的,不是知青,而是农民。他们现在还在用宽厚的肩膀默默地承受着,听着曾经的知青诉苦,你要他们怎么说?也许他们会同情:唉,这孩子,本来能在城里享福的,被送到我们这里来受苦,真不幸。

家园 柳大夫是明白人,不多说了,花!
家园 看了我的ID,不用问而知道什么意思的,估计就知道我是谁了
家园 是,农村挺苦,所以让你们上山下乡就是迫害你们了?

那在山上乡下苦一辈子的农民该找谁诉苦?就你们就高人一等?再说了,不上山下乡城里就能解决你们大部分人的就业?解决不了你们就坐等白吃商品粮?

有点好奇,不知道你对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有多少切身体会?

没吃过猪肉,总算见过猪跑;没有吃了上顿不知下顿在哪,不过也还知道不要浪费粮食。其实我也挺好奇,对“劳动最光荣、不能剥夺我劳动的权利、我为人人...”,你们到底有多少认同?

“敢于怀疑一切和一分为二”,对你们到底有多大影响?

你们对“优待俘虏”究竟是怎么认识的?

家园 夸一下!

能体会到这一层要有智慧的,能说出来有时是需要勇气的。

其实不仅是干部,职场里经常是这样的,说话需要politically correct。

最后,干部会说套话,说场面话,这个嘛真不是问题。在俺十多岁的天真年代,俺比较反感。现在不啦。 “会说套话,说场面话”那是岗位基本功!!!理由比较多,说一个主要的吧: 有时候套话并不是我们普通理解的套话,而是好的套话,它比较精确、全面、均衡的反映了政策取向。说大白话可以,但在不同的人群中容易产生偏颇的理解。

家园 不是吧?魏晋唐时的佛教和元清时期的藏传佛教影响很大的

当然是互为利用的,但是对政治影响很大

家园 谢谢: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谢谢柳大夫

送花 关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 系统屏蔽 --。
家园 正如基因是双螺旋的,任何重要的系统都是一主一备两套系统互

正如基因是双螺旋的,任何重要的系统都是一主一备两套系统互为备用。社会也是如此,理想和现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满清民国赤裸裸的剥削现实让人民无法承受,而建国初的高度理想主义始终有一些现实的人反对。纵观历史上的朝代兴亡,中国无一不是就在这一次次理想与现实之间毁灭与重生,实现轮回。然而每次竞争的结果便是社会的进步,纵使期间有所反复,历史的车轮是挡不住的。

家园 知青之前还有两千万城市人口下乡

1963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在批转中央精简小组《关于精减任务完成情况和结束精减工作的意见的报告》中,宣布减少职工,压缩城镇人口的工作基本结束。据统计,自1961年1月到1963年6月,全国职工减少1887万人,城镇人口减少2600万人,吃商品粮人数减少2800万人。

新浪读书:红色掌柜陈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