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讨论】毛时代普通人的精神面貌——上山下乡 -- 酥油茶
当时的知青,在城镇里的一般老百姓家孩子的生活也不是大鱼大肉,下了农村虽然吃的品种差了但起码吃饱是不愁的。而且即使不下农村,也得去厂里拖板车,干建筑活等重体力劳动。从这点上说城乡的差别不是很大,起码比现在小。
但关键的因素就像是你说的,是被抛弃的感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城镇,即使一时不得不去干苦力,但仍然有机会去当操作工,或者继续读书去争取更好的职位。但是那时的农村这样的机会相当小,而且当时的宣传是“扎根在农村”,压根就没有让你回去的意思。对了,再补充一下。在下放初期知青农活还不熟的时候,农村人会嫌他们占了公分但还干不了活,那种鄙视的眼神和直白的看不起,也是很多知青精神上很大的压力。
在我的假设中,你说你不觉得苦是因为“今非昔比,农村机会也不少,有经济上重新崛起的机会”。你还是着眼于机会二字的。如果根本不给你这样的机会而是下半辈子都得“脸朝黄土背朝天”了,对比你现在的生活以及对未来的设想,你还不觉得苦吗?相信你也是感情动物,不会不觉得的。
至于是否被剥削,当时的知青根本想不到这层。他们当时的感受是,从此要远离原来的梦想了,再也没有机会实现以前设想过的生活了。这才是知青感觉苦的真正原因。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2 层
🙂柳大夫是明白人,不多说了,花! 迪塘钱 字0 2010-03-25 22:46:59
🙂我觉得这是一种对比 2 meokey 字256 2010-03-23 12:50:03
🙂我不会叫苦 11 迪塘钱 字771 2010-03-23 23:10:45
🙂真正原因是感觉在农村没有希望了
🙂您觉得更没有希望的是知青呢还是农民? 5 迪塘钱 字1558 2010-03-25 22:45:38
🙂首先没人否认农民苦,也没人否认农民当时没有希望 2 meokey 字1063 2010-03-26 10: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