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闲聊】黑鹰直升机与奥的斯电梯 -- 老顽童
美国的“联合技术公司”要卖黑鹰直升机给台湾。
这个公司在大陆有一主打产品是电梯,品牌是奥的斯——OTIS
产量相当大,其一生产线
曾经与奥的斯打过交道,在这给大家简介一下。
奥的斯电梯是个国际老品牌,奥的斯的人开口夸耀奥的斯时首先都要提黑鹰直升机也是他们生产的,然后再提是他们公司一百五十年前发明了第一台安全电梯。
奥的斯在国内有好几家公司,有西子奥的斯,天津奥的斯,广州奥的斯等,另有几个控股但不挂奥的斯名的,如苏州快速等,在天津还建了座制造电梯的永磁同步无齿轮曵引机工厂(这就是国家控制稀土产品出口的好处)。
最大的一家是西子奥的斯,西子电梯原是一家由一浙江年青人办的乡镇企业,做得不错。1997年3月奥的斯与其合资,还由那个年青人管理。
前几年有老外来中国转了一圈回去说:中国就象一个大工地,全世界一半的建筑升降机在中国,照这么说:全世界新投用的电梯一半在中国也就没错了。
奥的斯的美国人见中国市场有利可图,且潜力大大的,赶紧加大了投资,绝对控股了西子奥的斯。生产规模扩大了,总经理也换成了美国人。
电梯产业和汽车产业差不多,叫得响的牌子都是外国的,三菱、日立、
通力、奥的斯等。
比汽车产业还不如的是:汽车行业里还有一定的保护政策,中外合资中方的比例不会轻易萎缩。中国市场大、市场好,肥水也得按比例流入国家的口袋。而电梯行业外资比例不受控制,一但尝到甜头,迅速扩张,抢占分额。若达不到目的就另起炉灶成立独资公司,回头限制合资公司的发展。
电梯行业比汽车行业还不如的还有:汽车行业还有奇瑞、吉利等国产品牌出头向国外品牌叫板,一争高下。虽说如今国产自主品牌的电梯还占全国市场分额的四分之一,但大多是是自己做个轿厢,然后再东拼西凑的小企业,电梯行业至今还没有一家在全国叫得响的自主品牌,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今后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就是五分之一、六分之一……地下去了。
电梯年产量前几年是上海三菱独占鳌头,西子奥的斯很快地赶了上来,08年西子奥的斯年产两万来台,与上海三菱并肩了,09应该是超过了。一台电梯卖二、三十万,机电产品毛利是多少,纯利是多少?——可观。
相关消息:
2009年对于戈伟奇和奥的斯中国而言,还有一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那就是奥的斯在华的又一个全新生产基地项目终于在重庆启动。
在经济相对疲软的2009年,奥的斯中国整体业务依然取得了亮丽的同比增长。
09年我国电梯出口减少了30%,但国内市场却增长了13%,总产量26万多台,比上一年台增长了5%。
奥的斯电梯在中国的总产量09年近三万台。约占全国总产量11%,他哪会满足,市场空间还很大,继续扩张是必然的。
奥的斯的那“亮丽的同比增长”,内行人笑了,09年要安装的电梯,08年,甚至07年就预定,签了合同。所以说“亮丽的同比增长”是所有的电梯制造企业,而不是唯独奥的斯。
说句实话奥的斯电梯的性价比不错,国产化率也比较高。
两年前,和西子奥的斯上海区域的销售负责人吃过饭,聊了聊~~个人感觉他们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赖于,近几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增长。他们的产品也主要是居民楼用的那种电梯。而相对利润比较高的观光梯,他们的销售比较少。
并且,他们的回款那时压力也比较大,房产商通常都是不付款拿货的。而国内的品牌为了抢市场,也认可了这种方式。不知道这两年怎么样~~
领导奏在联技混事,一哥们儿更是在米国Otis总部呆过两年,俺就读时也接触过一点儿Otis的情况,所以杂合起来乱说说
Otis 在联技几个segments中是最白的。(联技其他几个是Carrier, Pratt and Whitney, Hamilton and Sunstrand, Sykorsky, UTRC, UT Power) 加之又大阴蒂国文化浸淫较深的东北部,所以白人种群那种傲慢和冷漠比其他几个部分更明显。我那哥们儿很优秀,最后还是觉得Otis的公司文化不舒服,走人了。
Otis 产品在霉果国内,在一段时间里质量也未必就比其竞争对手强,但它比较有远见,对电梯用户最头疼的问题 -- 电梯故障 -- 采取了有效应对,因而市场份额稳步上升。
电梯出现故障并不罕见,关键问题是维修工能否及时到位,到位后能否及时排除故障。Otis在90年代紧紧抓住IT行业大飞跃的机遇,下大血本投资了一套IT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每个维修工,人手一个小电子盒,这个盒子直接跟 back office 技术支持部门相连,一有用户打电话请求排除故障,技术支持首先会详细问清故障细节,然后第一时间传呼几个维修工,由离案发现场最近的那个接活,迅速赶赴案发现场。与此同时,后方的技术支持人员会迅速调出该电梯的历史卷宗,诸如什么型号、何时安装、上次故障是什么等等,通过那个盒子传送给前方的维修工。基本上维修工在到达案发地点之前,已收到所有信息,在开车过程中对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心中已经做到八九不离十了。到现场后核对确认后就开始排除故障。基本上从用户打电话到故障排除,好像平均在两小时以内,而且有较大比例在45分钟之内。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个反应速度,是其竞争对手望尘莫及的。Otis没有这个优势之前就是最大,后来就更大了。
这套系统和那个破盒子,前方的维修工和后方技术服务人员也很喜欢。为什么呢?因为其他公司的维修工排除完故障,还要手写一份故障排除报告之类的东西给后方,由后方技服输入系统。有了这个破盒子,由于其具有某些人工智能,所以维修工完成故障排除报告很简单,很多都是多选一,弄完报告摁个摁钮就直接发到技服了,技服检查一下没问题,也摁个玩意儿就进电脑系统了。
Otis这套玩意儿被视作战略和战术的完美紧密结合。
联技内部也搞一帮一、个个红这种玩意儿,因为Otis太牛逼,所以其他哪个企业有麻烦了,就会从Otis弄几个高层、中层空投过去,一般空投过去的原Otis的人都很盛气凌人。
前几天领导那边开会,联技某高层痛骂日本人。为什么呢?因为Otis在日本有个合资厂,总不赚钱,究其原因,原来是合资的日方对赚钱兴趣不大,或者说是过于risk averse. 如果5%的风险可以带来20%的收益,霉果人肯定要干,可日方不太看那20%的收益,却只看那5%的风险..
我也来说说联合科技在中国的另一大企业,开利空调(Carrier)吧。
一说起空调,一般人都会联想起家用窗式或分体空调,开利的长项不在此,他在中国销售最多的是他的Chiller冷冻机组和风机盘管(即中央空调系统)。
90年代初的时候,开利中国的总部是在香港,当时上海合众开利(生产30系列活塞式冷冻机和19系列离心式冷冻机)和上海通惠开利(只生产风机盘管)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还很小,大多数设备都是从香港进口的,所以那时香港开利的生意好得不得了,为此还专门在深圳开办了一家售后维修服务公司,和深圳物业公司合资的,专门负责全国的售后业务,最初的总经理是新加坡人,鼻孔朝天,一幅很牛的样子,喜欢喷SINGLISH,言必及我在国外的时候如何如何...,后来接替他的另一个香港副经理也是哪样,喜欢臭显摆,据说是香港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但在我看来不过是个嘴皮功夫厉害的架子货,没什么大本事。尽管很烦这些港方的管理人员,但那时候开利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真是高,基本处于垄断地位。不像otis,好歹还有日本的三菱和他竞争。当时国内上档次的涉外酒店,高楼和外资企业大多都用它的产品。上海的华亭宾馆,假日酒店,施贵宝药厂,广州的P&G,白云宾馆,国际大厦,深圳的大亚湾核电站...用户实在是太多,都数不过来,水涨船高,深圳的这家开利服务公司的业务量也大涨,我刚进那家公司的时候是90年代初,只记得当时一个月里有大半月要在外面出差,刚进公司的第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加上出差补助竟然有3000多元,把我兴奋坏了,那可是在90年代初啊。生意好,自然就会有利益上的冲突,中方很快就和港方有了矛盾,毕竟是自己地盘,中方的经理把港方的经理挤到了广州花园酒店自己开办事处,成了个光杆司令,但即便如此他还能混的滋润非常,让人感叹香港的腾飞固然有个人努力的因素在内,但其实更多的是因为背靠大陆,有这么个大市场,在开放初期都靠着香港这个中介,香港人想不发达都难。
95年左右的时候,开利中国总部迁到了上海,香港开利的国内业务逐渐萎缩了,合众开利和通惠开利的国产产品开始占据市场,不过尽管说是国产,但主要配件都需要进口。 97-98年的时候去过合众开利的厂(就在杨浦区双阳支路上),那时候给我的感觉就是合众厂基本就是在干组装的活,核心部件都是运过来的,自己生产不了,或许也可能是因为外方不让生产的缘故吧,相比较通惠开利的国产化要高些,当然这和他们生产的产品有关,通风盘管的生产难度毕竟要比离心式冷水机组的难度要小很多。在合众开利还有一件印象很深刻的事情就是他的外方总经理专门运进来一辆BENTLEY当他的座驾,还有专人维护,在90年代的中国,即便在上海,我想BENTLEY还是比较少见的。
再后来,York (约克),Trane(特灵) 这两个美国牌子也进入中国市场了,日本的大金也想分一杯羹 (不过他家产品还是家用的强,商用的比较弱),国产的远大机组也崭露头角,不过他家的产品单一,只有溴化铝制冷机组,不像开利的产品线比较齐全,离心的,活塞的,螺杆的,溴化铝的全有,从主机到末端一应俱全。
至于香港开利,后来就基本上退出中国市场,龟缩在华南和香港一角了,早些年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其实这和香港的大环境一样,早些年的发展全依赖于大陆的庞大市场,当大陆能够自己发展壮大的时候,香港的衰退是必然的。只可惜有些港人似乎还是沉湎于往日的荣光之中,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民主人士,往往还视大陆为蛮荒落后之地,情绪中常带些莫名的骄傲和自大,想想真是有些可笑和可悲。
这是目前最时髦的CRM+KM,想不到OTIS走得很前啊。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搞下啊。
那时大陆大门紧闭,就靠HK那个窗与世界来回传东西,传一次被HK剥一次。现在大门开了,那个窗也就快废了。
国内控制,国内管理。连商标都有明显区别,估计是日本三菱电机不允许上海三菱用他们的商标吧?
上海三菱其实是中国工业界“市场换技术”例外的成功范例。实质上,日本三菱电机对上海三菱没有多少管理控制的权力。当然,当初双方在这个问题上是斗得很厉害。日本三菱电机一直想着在国内搞一个它自身能够控制的合资或者独资企业,这几年没有跟进这个行业的发展,不知道它搞起来没有。
而且上海三菱的技术研发也做得不错。
可惜,像上海三菱这样的“例外”太罕见了。
好像国内也蛮多的
是最早批准的合资企业之一,提醒关键词:建设部.
内耗太大,结果名落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