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和本嘉明兄商榷关于汉字拼音化 -- 羽羊

共:💬140 🌺10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拼音文字相对于表意文字来说优点是好读、好写,但不好学

前面很多人提出的,读而不明其意也叫识字?

因此,英语以词为单位,是好读好写了,但词与词之间脱离联系,虽然有词根,但词根本身数目就巨大得恐怖,出现新事物又要命名新词,这学习的量,6000单词刚脱贫,更别提专业领域了。而这本身也加大了普通人理解专业领域知识的困难,不是每个人都有那精力去重新学那浩瀚无涯不断涌现的新词的,就现在英语词汇,100万不止了吧,普通的也许就那2~3万,但要深一点了解各方面知识,那十几万估计得少不了,无形中形成知识隔离和垄断,并且越随着专业发展的深入新词的增多,愈加如此。

汉语则不然,虽然比拼音文字貌似难读点,难写点(其实也不见得难到哪去,基本小学普通用字就识全了),但在学习和使用上,字与字组成词,望文生义等,则比英语一个个互不相干的单词学习和使用,要方便的多。明显的,我们学两三千字基本阅读写作甚至专业学习,就不成问题,而英语呢?得学习多少词汇?在专业领域上,我们也基本望文生义,都是认识的字,看字面理解了一半,再随便一讲就明白了。英语则要重新学习词汇,相当重新要认字,外加完全陌生的重新理解学习,这难度谁比谁大?而在普及性上,大家都认识的字和大部分人都陌生的东西,对专业领域知识的普及谁更有益?

更别指我们的字本身互相之间也是联系的,汉字的“六书”规律,使得虽然我们学习的汉字要两三千,但实际上,很多时候识了一个字,其他联系的字学习起来很快基本立即明白,这倒跟英语的词根与其产生的词汇相似,因此我感觉,小学真正认真教的字五百左右吧,但识的字二千左右没问题。英语呢?五百个单词能干什么?

家园 那里的非常精英,感觉也非常无知

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持深恶痛绝之色,这倒也是它们一贯作风。

家园 汉字复杂在它的结构上

英语只有一个单顺序结构。

家园 汉字与字母,正是中西方教育差别的根源

正如老兄所说,汉字的复杂性不在组成元素的多少上,而是结构的复杂上,所以汉字教育的入门是死记硬背。

而字母文字只要知道26个字母和发音规律就行了,他的结构就是顺序结构,完全可以自学。

家园 一名印度安儿童,凭着26个字母和字典,完全可以掌握英语

一名汉族儿童,只掌握5笔字划和词典,都掌握汉字吗?

家园 怎么算“完全可以掌握英语”?

一名印度安儿童,凭着26个字母和字典,完全可以掌握英语

怎么叫“完全可以掌握英语”,给个定义先?

至于“一名印度安儿童,凭着26个字母和字典,完全可以掌握英语”,是个故事还是什么,多说两句好吗?

家园 一部美国反映早期开发的电视剧中的情节

早期开荒的移民,与一位印度安人酋长相识。酋长眼界比较开拓,有意识让他的儿子向移民的儿子学习英语。

移民的儿子用1个月的时间教了一些基础知识,留了一部字典和一本小说。一年以后再相见,发现这个印度安人已经能够通读这部小说。

家园 这也能拿来做证据啊!
家园 因为我认为他是以史实为基础的片子

看看爱迪生、瓦特等人的成才之路,英语系列自学的能力太强大了。

当然你说真正普通美国人的例子,我不在国外,找不到例证,只能抛砖引玉。

我总结,学英语是学“说”英语,学汉语是学“写”汉字。

家园 我还认为老吴的赤壁是“以史实为基础的片子”呢!
家园 2000年前的史实,和200年前的小人物,真实度能一样吗
家园 我“认为”一样。

搞笑不分先后。

家园 大雁与麻雀不是一个高度的

理解不了我不怪你

家园 别走啊,给解释解释。

早期开荒的移民,与一位印度安人酋长相识。酋长眼界比较开拓,有意识让他的儿子向移民的儿子学习英语。

移民的儿子用1个月的时间教了一些基础知识,留了一部字典和一本小说。一年以后再相见,发现这个印度安人已经能够通读这部小说

1、想知道都是哪些“基础知识”。

2、什么样的词典、小说?

3、通读,你是说读下来?

家园 怎么可能?

英语最啰嗦的就是语法了,他就拿着字典怎么理解句子的意思? 那些从句倒装的什么的学起来可是费功夫。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