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信证券业绩跟踪2008/3/21 -- 老拙

共:💬69 🌺15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多谢拙老师,周末还辛苦码字为大家答疑解惑

之前一直不明白的就是,二板的推出,明显是对主板资金的分流,为什么大家还当成利好来看,当时想是不是基金想炒创投概念股,反正我是没当利好看。

还有问题想请教拙老师

1、对创投板的股票投资方面,对基金有没有什么限制。我想私募和大资金还有一部分散户肯定会去热炒。这个政策限制不了,但是如果对基金没有限制的话,那创投板真成了击鼓传花了。

2、创投板和股指期货,据老师判断哪个会先出来,我觉得同时出是根本不可能的,两者推出时间至少也要有半年以上的时间间隔。如果判断先推创业板,是不是对蓝筹股是最大的打击。

3、中信的直投的利润要多长时间可以反映出来,后期会不会取消对拟投资企业范围的限制,还有就是国内券商的直投业务会不会因为人才经验的不足,成为给国外风险投资买单的对象。

家园 佣金费率和市场占有率的问题

看了资料,佣金每变化0.01%.对中信EPS的影响大概在3%左右,其他券商大概在5-7%左右,去年大概是0.017%左右,今年市场不够好,小券商求生存,从去年开始,自不量力,主动挑起价格战,预计今年佣金水平可能会下降0.02%,计算业绩请考虑这点因素。

经纪业务市场占有率有8.22%和8.57%的说法,同比增长1%,这个指标敏感性分析对EPS的影响大概在10%,提升空间很大,见效也明显。值得关注国泰君安08 Q1的市场占有提升很快,2个月提升了1%,从6%多提升到7%多,同业冤家,值得关注。

如果市场能维持在不温不火的状态,我看不管是发动还是应对持续的佣金价格战,绞杀业务短板明显的中小券商,即使影响到08的业绩,只要能有效提高市场占有率,对中信长远的业绩提升大有好处

家园 老拙辛苦!

我对中信不抛弃也不放弃

家园 回复

1、目前没有看到对基金投资创业板的限制,估计不会有政策上的限制。

2、哪个先出来真的不好猜。如果我是尚主席,我会先出融资融券、接着推出股指期货,然后推出创业板。可惜我不是。如果先出创业板,估计会对权重股形成至少是心理上的压力。至于真的有没有这个压力和压力有多大,我相信下周的市场会给一个回答。

3、中信直投第一单要看中信房地产的上市进度,如果今年下半年上市,预期上的效益就出来了,但实际效益要1年解禁之后。实际上,中信联创的第一单直投去年9月已经上市,今年解禁,不过数量不大,几百万股。由于中信在直投方面已经全面布局,金石——PE,中信产业基金——科技产业,中信联创——创投。所以对中信来说,直投范围已经没啥实际的限制。直投通常不会受到海外风险投资的攻击,因为成本很低。

回复
家园 多谢拙老啦

再问,呵呵

1、如果对基金没有限制,由于盘子过小,老师估计会不会出现被爆炒,然后散户买单甚至是基金出不了手的局面。

2、券商的直投是不是可以收购风险投资的股权,如果这样的话,会不会出现替人买单的现象。

家园 关于佣金和其他收益的分析,我觉得拙老师已经分析的很透彻了

比专业的研究报告强多了,呵呵,拍下马屁,俺是绝对老拙粉丝。

我认为现在主要就是应该关注中信新的利润来源。以及这个来源的稳定性和增长性

家园 还是请教一下队长,关于股指期货对于中信的作用,呵呵

推出股指期货,对于中信在业绩上有什么利好或者利空的因素,呵呵,请队长谈谈啊

家园 del
家园 过了春节就满仓了中信

成本价77元。看着中信跌到53元多,只余5000元现金,100股中信都买不了,因此38元补了100股吉林熬东,然后就将交易软件删了。

股指期货推出来,或者再融资(比如发H股)时,再考虑对中信进行操作。

对于中信权证的一次性收益,我是一点也不担心。不考虑抛华夏基金部分股权的收益(因为也是一次性收益),去年增发的250亿,去年好象只发挥了4个月的作用,收益率按20%算,也能增加250*20%*8/12=33.33亿,加上今年仍有部分权证收益,这个基本上就持平了。

还有去年赚的100多亿,加上今年赚的至少100亿(抵扣去年收益发挥的作用),应该有至少100亿能够产生新的收益,仍按20%计算,增加20亿。

经纪收入,07年资本市场的规模比06年上了好几个台阶,即使熊市,即使印发税不调整,这个收益我敢肯定比去年要增加不少。记得07年4月份时,我说中信的经纪收益能够达到100亿以上,河里附合的声音很少。经纪收入不能以过去“熊市”、“牛市”来看待了。网络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使得城市居民炒股很方便,不再是过去少部分人的游戏。当然,据我观察,涌入股市的高峰(07年)已经过去了,但平稳增加还是可能的。

那么,通过网络炒股会有什么特点呢?暴涨暴跌是一大特点,股民每日对行情都很清楚,风吹草动,就有从众心理,抛出去快得很,当然进得也快。06年以前,我有10个同事,1个经常偷偷到交易所看行情,1个从93年开了户买了股就没有看过,其它8个不是股民。现在10个人都是股民了,进进去去大部分都亏了,可是都是不断加钱进股市。因此,我认为,暴涨暴跌估计要延续一段时间,象过去一熊几年只怕是不可能了。

如果今年印花税调低,融资融券推出,中信经纪收益一定能超过200亿。就算政策没有变化,至少超过150亿。

“暴涨暴跌”结合中信利润调整空间大的特点,如果中信某个季度营业收入很高,净利润率也很高,可能就要考虑出来歇歇了。

家园 台湾大选,结果消除了一个不安定因素,是大利好

其实,我是蛮担心民进党会使出什么阴招的,现在小马哥当选,至少关系应该不会弄得很僵,都是中国人,有钱大家赚就好,我是很期望和平,保持现状的,非常讨厌战争的。

家园 花送老兄,呵呵,另外请教!!

“如果中信某个季度营业收入很高,净利润率也很高,可能就要考虑出来歇歇了”

这个是为什么呢?是考虑到平滑利润,还是说考虑到下季度的环比下降?或者是考虑到周期性因素?呵呵

另外,还想请教一下股指期货对于中信影响如何,这个问题没人理我,晕~~

家园 我是这样认为的

事不正常,就要考虑出来了。本来,营业收入高,为平滑业绩,就要把净利润率做低一点,比如多计提薪酬,象07年4季度,净利润率全年最低(35%)。如果营业收入高,把净利润率仍然做得很高,估计要进行圈钱一类的行为,象去年3季度,为了增发,营业收入好象有近100个亿,净利润率达到全年最高,47%,这时业绩就可能到了一个顶点。象中信,他会考虑市场因素的。

综合起来,如果营业收入很高,净利润率也很高,行情也好,又有圈钱一类的举措等,找个高点出来应该没有错。

至于股指期货,对中信是重大利好,推出来后,合适的时机和价格,出来休息休息稳妥点

家园 盲目乐观
家园 这个有点值得商榷

去年3季度增发时是8月20多号,三季报还没有完,刚刚公布完半年报,而半年报的利润率与一季度其实相差不大(一季度37.57%,二季度40.46%),因此指为了圈钱,特意调高利润率的说法根本不正确。但是,另外一方面,中信管理层的确值得诟病,因为增发前,特意公布了很多利好,如直投,收购期货公司等等,做得太刻意,当时我就有点不爽他们的诚信和正直。

至于股指期货,一方面从股价方面,因为是权重很大(流通市值)的股票,机构必须配置,因此会推高股价;从业绩方面,一方面应该可以增加交易量,另外一方面可以增加中证期货的交易量;从自营方面,可以提供对冲,抵抗像目前这样的大盘全面大跌的风险,而且,大家注意年报27页,中信对衍生品的套期保值,沪深300衍生品等等都有很大的优势,据我所知,在沪深300衍生品方面,只有部分券商,还有江浙一带的私募对此有研究,而大部分基金对此好像还没有深入。因此股指期货的退出,买方业务必将增强。

家园 我认为股指期货的蛋糕并不大

首先,股指期货对券商股业绩的增加甚微.

假设中国股市和香港股市\韩国股市等亚洲股市比较同质,股指期货的交易量将是现货市场的2-3倍(美国好象仅仅是一倍),那么每天的交易量大概为2*1200亿=2400亿,每年的总交易量将大约是648000亿,期货手续费目前的规定只有万分之0.5,按照双向收取,总的经济收入仅仅为64.8亿.这还仅仅是收入,利润率为多少?40%?30%?

60几亿的收入还要被券商和专业期货公司来分,中信\光大在现货市场占比分别为百分之八点几和百分之三点几,期货市场占有率只会低不会多.这60几亿的收入真是不够塞牙缝的.

当然乐观的东西也有,由于股指期货的作用,大盘蓝酬的战略价值将会凸显,根据香港市场的历史经验,现货市场的交易量会有所增加.未来沪深三百的成分股应该会有所溢价,垃圾股真的有可能变仙股.

股指期货对泉商股的业绩提升显然比不上融资融券.

因为重仓持有光控的原因,我对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几年的发展很有些担忧(怪自己,早干嘛去了),这块蛋糕是不是被格子组想得过于大了些?

1.因为中国的股市总市值/GDP的比值已经达到了美国这样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国家的程度了.未来估值重心下移不可避免?

2.券商竞争日益激烈,经纪手续费下降肯定是不可避免的,费率比目前下降一半都是可能的,当然T+0会实施,印花税会降低,交易量会增加,经纪收入保持小幅度的稳定增长会不回很难?

3.债券市场将会大发展,这一点对中信利好,光大似乎很难沾光?

本人没有能力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但愿是杞人忧天.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