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又见那怨恨的一瞥(亦有感于骑牛事件) -- 齐眉

共:💬194 🌺23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哈哈,我这帖板砖多,小五哥您小心啊
家园 反正板砖是砸你头上,偶躲得远些。佩服啊,

无数板砖你都扛着,这个心理素质。偶也就是写些风花雪雨的,乱砍。

家园 可能确实是太想赢了,呵呵。您做的对,风花雪夜我也很喜欢

感情是生命中的重头戏,值得大书特书

家园 要批可以一起批,不要单拿自己同胞出来说事

更不要动辄上升到国民素质的层面。

我也不赞成同胞都跑去骑牛,也希望国人在国内国外都举止雍容一些。不过,既然有那么多的人做了同一件事情,而且没有证据表明单单是咱们的同胞最喜欢做这种事,那么,就算这些事情不是很得体,也没有必要特别加以指责,更没有必要妄自揣度西人如何如何想,并以此苛求自己同胞。

最近几年有关国人赴外旅游的类似话题很多,大多脱不出指责国人素质的路子,仿佛国人在外面尽是胡作非为,丢尽了泱泱中华的脸面。事实是这样吗?莫非一贯拘谨、胆小、信奉夹着尾巴做人的中国人一到境外便无法无天、张牙舞爪起来?至少我是不太相信这点的。可以拿到中国来的西方人的表现做个比较,以我素来所见所闻,只怕他们在照顾主人观感方面较我们的同胞还差得多着呢。那么,在西方世界理应也存在如我们这般的“友邦惊诧”了?也许我的眼界还不够宽广,对此倒是闻所未闻。以此,我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不是我们的同胞在外面多么不招人待见,而是我们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对待自己的同胞过于苛刻。如果再扯到西方人对此如何如何,也许还应该加一句:我们已经够小心谨慎了,还要怎样?我们一直在忍耐,你们就不能忍忍?

家园 5000年文明古国的人,要给人面子...

人家牛约建了一头牛给游客骑,蓄积人气,发展旅游业. ..5000年文明古国的人,.即使有心理障碍,不太愿意骑,但是还是要给主人面子,怎么样也要意思一下吧...不要让主人吐血呀...

家园 中国人就是累...

老外根本没那么多讲究,不少女的就穿上薄薄的三点,晒太阳,那叫开放和时髦...中国人干这个嘛,叫侮辱斯文...

家园 谢谢你给出的出处

外链出处

我可没有那本事杜撰出这么个东西。

former custom of kidnapping sailors to man ships going to China
我昨天是正确理解了这句的意思,但不相信。原因我昨天已经说明了。而且海外经常有人批评TG篡改将某些外国政要的演讲和回忆录(在国内发行的)。

我直到昨天才注意金山词霸上的解释。我去年看老冰的blog以后,在网上找相关含义。当时找的不是前面给的链接,但意思和这个链接给出的一样。在没有看到维基上的这个解释以前,我确实比较倾向该链接上的解释(就是我前头的想当然)。

对了,你能否将维基上的详细解释翻译成中文,贴到网上,让国人不再被错误的解释误导。毕竟我找到的那种解释在国内还比较流行(要不我也不可能轻易找到)。

家园 对你无话可说

老冰知道他说的话,能被你执着地利用成这样,估计也要吐吐水了。

我不想搞什么地域坑,但是说坑蒙拐骗,上海人也没资格做什么世界第一,中华第一。你能从这两个帖子就得出结论说,现在这个词语之所以还在使用,是因为上海人怎么样怎么样。只能说你要么真是考虑问题比较不转弯,要么就是抬杠。既然你喜欢这类语言例子,给你布置个家庭作业吧:去翻翻字典,看看sooner这个词语的前世今生。 按照你的说法,现在这个词还再使用,应该有原因的。

家园 这就难了

我没老萨、老冰那样的文笔,中文对我来说几乎是第二语言。这么长的篇幅我翻出来的不会有人要看。

家园 看帖子不知道怎么就看出这么个误会来

不知道从哪个跟帖里就产生了错误的印象,大概是看岔了吧。惭愧惭愧,得罪得罪,赶紧的改过了。

家园 哈哈,谢谢配合。不过这贴倒是有过女性河友参与的,误会误会。
家园 不是道歉不道歉的问题

我好像也没说过要死劲道歉的话。不过看到自己国家社会的问题,做一些事情去改变它,或者直言不讳的指出来,再或者至少在别人直言不讳指出的时候,坦荡的承认问题的存在,是不是公民的责任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呢?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生活质量(非物质层面)的提高,是不是也是公民的责任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呢?

美国人民死劲道歉一说,不好意思不知道从何说起,或许是我自我感觉没那么良好。布什是招人烦,但是他主要还是搞烂了美国的经济和内政外交吧?他也还没有被国际社会判定为战争罪犯,甚至到中国来访问还会受到国家元首的接待。听过很多美国人对他不满甚至骂他的,但还没听到过哪个美国人要为了他跟我这个外国人道歉的。想必要道歉也该去找阿富汗或者伊拉克人民了。我不觉得每个普通美国人需要对我,或者说整个世界因为他道什么谦,负什么责任。要知道还是有超过半数的美国人是没有选他或者选了别人的。再说下去,就牵扯太多政治了,脱离了现在这个讨论的主旨。

我们总结一下,中国人民的公民责任,是在一个美国游客对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的不满,或者差点被诈骗的时候说“我没看到诶,不过我可以给你介绍个好点的旅馆/火车/导游,或者,另一个景点、城市,要么,干脆另一个国家吧,OK?”。

美国人民的公民责任,是按照其他国家人民的意愿,游行还不算,还要拒绝纳税,最终和平推翻自己的领导人,或者干脆政府。要真正“有用”了,才好。我说得可能不够准确哈,看的资料不够。

这个,不知道算不算是双重标准?兄台指教。

家园 纠正

把你一些混淆的概念去掉:

中国人民的公民责任,是在一个美国游客对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的不满,或者差点被诈骗的时候说“我没看到诶,不过我可以给你介绍个好点的旅馆/火车/导游,或者,另一个景点、城市,要么,干脆另一个国家吧,OK?”。

红字可去。

我们这样说的目的不是要转移视线或是撇清,而是要把我们国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和旅客们分享。就比如把家里的最好吃,最合客人胃口的食物拿出来和客人分享。你的立意和思考方式不对,所以没有理解我要说的东西。

当然,还有其他采取实际行动的方式,比如向当局反映,自愿为旅客朋友当导游等,这里就不细究了。

美国人民的公民责任,是按照其他国家人民的意愿,游行还不算,还要拒绝纳税,最终和平推翻自己的领导人,或者干脆政府。要真正“有用”了,才好。

美国人民骂骂布什,但不要把他拉下台,就表示他们继续支持美国在伊拉克挑起的种族大屠杀,要为百万死者,几千万流民负上责任。这个和一个旅客在自己国家受到不便,程度上有多大的差别?如果我是美国公民,我要不就是极力把布什拉下台,要不就是立场坚定的支持布什。口里骂骂,没有行动这种无耻撇清的态度是我为不齿的。(顺便比较一下,这种“口里骂骂,没有行动”的心态拿到旅客问题上的实际体现就是“是啊,深圳的治安就是差,真是抱歉。”)

这个,不知道算不算是双重标准?兄台指教。

我是看不出有什么双重标准,不知道你又能从什么地方挖出双重标准呢?

指教不敢当,你夹杂不清,我要指教也力不从心。我只是为自己辩护而已。

家园 不知道哪位先贤说的好:看一个人的真心,不必看他支持什么……

不知道哪位先贤说的好:看一个人的真心,不必看他(她)支持什么,而要看他(她)反对什么。用圣人的标准要求每个普通国人,用回头浪子的标准对待造谣者,果然是善良纯真的好人

“那些骂王芳“崇洋媚外,骨里自卑”的人在事情开始时在哪里?为何一见到老外也爬牛的照片立即气焰高涨,开始反唇相讥了呢?原来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并非同胞而是“洋夷”,“洋夷”不作乃恶,“洋夷”作的乃善,好简单的是非观啊,凡事以“洋夷”为标尺却又口口声声“不要妄自菲薄”,好一群义正辞严的爱国人士,好一群傲气满腹的夜郎国人。日三省其身,很难,日行一善,更难,做不到可以理解,但请也不要阻止别人去想去做好吗?”

——真是位品德高尚的高等华人啊。恰巧在下正是开始时没有发声的无数人中的一个,不敢代表他人,代表自己来回答一下您的问题。

因为我没有想到一个应以报道真实为原则的记者可以如此无耻,可以这样为了自己的观点而随意编造证人证词,歪曲事实。又因为我没有您或王芳女士那样的条件,可以去实地查实情况,所以我相信了她的话,甚至一度确实为之感到羞耻。用通俗的话来说——我、上、当、了!!!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上当后,会不会,或者说有没有权利感到愤怒呢?我想正常人是会的,正常的社会也应该会允许这种愤怒的情绪。

但是楼主不允许,偶被扣上了“只以洋夷的是非为是非”“夜郎国人”的帽子。可是,对不起,如果我们百多年来确实从“洋夷”那里学到了什么好的东西的话,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无疑是其中之一。拿着高等华人的架势腔调来教训愚民的招数,早就不吃香了。

您心底究竟是怎么想的,或者爱怎么想,在下无意也没有兴趣进一步探究。不过我想我可以下结论说:一个良好的社会,一个崇尚真善美的社会,是不会称颂、鼓励说谎的,不管其作者或其同道宣称其说谎的用心是多么的“爱国爱民”。

家园 ......无言中,连“高等华人”这样的话都出来了

升斗小民难道就不可以对无良的官员指手画脚吗?(只是个比喻而已),这算是等级观念吗?

关于王在这件事里的身份问题,我后边的后记里已经提到了,您可以去看看。

如果说王是撒谎,那她恐怕也要喊冤了(那个清洁工),愤怒当然可以理解,之余也理解一下王吧。

很多人给王扣帽子,难听的话也不少,我的话只是针对其中的部分人,我想您可能不再此列,不必对号入座。而且我之所以觉得爬牛不雅观却不是出于洋人的观念而恰恰是出于一个国人的观念。

说谎的问题,虽然我不认为这件事中所谓“说谎”占了很大的比重,其实是很复杂,恶意的善意的,源于蓄意的源于误解的,我不赞成一棒子打死,仅此而已。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