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又见那怨恨的一瞥(亦有感于骑牛事件) -- 齐眉

共:💬194 🌺23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又见那怨恨的一瞥(亦有感于骑牛事件)

昨天晚上坐地铁回家时,因为正是下班的高峰期,车厢里的人比平时要多一点。一个面庞黝黑的华人长相的人靠在正对着门的那根铁扶手上,他的背后是一对年轻的新加坡小男女朋友,快乐的说笑着。车子一时开的不是很平稳,那个男孩子一个趔趄便用手去抓那根扶手,估计是不小心碰到了靠在扶手上的人,因为男孩之前一直对着女孩“嬉皮笑脸”,所以此刻他想做的也就是把这个笑脸多维持几秒钟,把对象换成黑男子再加上一句“sorry”,但是那个黑男子回过头去立时送给他一个白眼,那个男孩的笑容一下子僵硬了片刻,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这一切都被女孩子看在眼里,她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嘴里开始用英语嘟嘟囔囔,挑衅似的作势要再去碰碰那个黑男子,但在男孩的劝阻下还是没有行动。

从黑男子的衣着、长相和嘴里听不懂的方言我当时主观的判断他是来自中国的劳工(希望我这个判断是错的),心里不禁暗暗感慨,这几年在上海看到的类似白眼还少吗?有趾高气昂的上海人瞥自己的,也有作为旁观者看到的,当然也有以牙还牙白回去的,想不到在新加坡又一次看到这熟悉的白眼,而当事人竟又是我的同胞。且不说白眼别人的人是衣着光鲜的大款或是身分卑微的凡夫,这种传染病似的恶毒为何这么有市场?联想起华虎老兄几天前的愤懑,联想起纽约华尔街骑牛的中国人引起的争论,我们的社会认同究竟怎么了?我们的是非观念究竟怎么了?

不得不说我是个敏感的人,当火车站的警察抽检我的身份证,当超市里的收银员清点我袋子里苹果的数目,我都会情绪化的联想起“歧视”这两个字,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人?但是我还是理解他们的工作并微笑着配合他们的工作,这不仅仅是对他们工作的尊重,我想也是一种人对人基本的尊重,当然我也希望他们工作时的态度能更好一些,一句解释一句贴心的话只会让这个过程进行的更顺利。

现时的中国社会是教育比较落后的社会不够富裕的职业过度竞争的,从而导致社会风气是浮躁的过分现实的,但是当我们总是用中国特色、进步很大甚至有些老外也这样这些理由来粉饰自己的不足的时候,我们是否该想想我们的标尺究竟应该是什么?一成不变正确的东西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确很少,但是在道德观念方面则要多很多,而且古今亦然,华洋皆亦然,所谓正确的东西并不因为做的人是谁而改变,也不因为做的多少大小而改变,那些骂王芳“崇洋媚外,骨里自卑”的人在事情开始时在哪里?为何一见到老外也爬牛的照片立即气焰高涨,开始反唇相讥了呢?原来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并非同胞而是“洋夷”,“洋夷”不作乃恶,“洋夷”作的乃善,好简单的是非观啊,凡事以“洋夷”为标尺却又口口声声“不要妄自菲薄”,好一群义正辞严的爱国人士,好一群傲气满腹的夜郎国人。日三省其身,很难,日行一善,更难,做不到可以理解,但请也不要阻止别人去想去做好吗?

今天偶尔当别人讲了一个很美好的故事,感慨思索者众,挑刺反正者也不少,意气风发的自封为揭露皇帝新衣的那个小孩,难道非要把这个社会描述成地狱吗?假得很美好,假得很善良,在你没有办法改变而又不伤害别人的时候,姑且信之吧,对真善美的向往应该没有错吧。他日,说不定就会成为普遍存在的真实。

家园 沙发送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返回] [关闭]

家园 板凳花!与有财同庆!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哈哈,多谢多谢。
家园 今天人品那是相当的不错啊,多谢板凳和沙发兄
家园 如果是XX人批评外地人骑牛

那些爱国的评论者可能就不会那么兴奋了。他们有何尝不是倚洋为重,而且仗着爱国的旗号,什么污言秽语都可以说。

家园 真正好文。都是心态的反映。

送花。

家园 这个XX人可能会说外地人、乡下人、北方人,呵呵

人家的初衷或许就是给大家提个醒,结果帽子就一顶一顶的飞过去了,何必呢?

也忘不了上次坐飞机一个人站在路中间旁若无人的挡住后边的乘客放东西,后边的新加坡人轻蔑的那句“shanghainess”,还好她不能说“chinese”,不过当时的心态确实有点怪,隐隐有点痛快“你也有今天啊”。。。。。。

家园 也许你对他人心态的理解有些片面

不管是骂骑牛者的,还是了解老外也那样后对女记者的文章反唇相讥的,我相信他们有这些反应,并不总是出于单一的某种心态。我们不能说批评女记者的人骨子里都有崇洋眉外的心态,就好像我们不能说批评骑牛者骨子里都瞧不起中国人一样,哪怕这些人都存在,也不宜以偏概全,把抱特定立场的人简单归类为‘好一群义正辞严的爱国人士,好一群傲气满腹的夜郎国人’云云。

在这件事上,女记者写的报道确实有问题,不只是照片,很多人也以个人经历指出其问题,这,本身就是对心态的纠正,这跟拿外国人当道德标杆不是一回事。要有真正健康的心态,就需要对事实有一个客观而全面的认知。假设一些问题存在,忽视这些问题固然不是一个健康的心态,但因为片面的认知或因‘怒其不争’而把问题不必要地放大、歪曲,这同样不是什么好的心态,前者导致自大,后者导致自卑,两者都会造成人际交往中无谓的猜忌与不信任。不管自大还是自卑,这些心态都很普遍,甚至会于不同时间出现在同样的人身上。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人们最需要的不是别的什么,却是一颗平常心。

家园 那头牛本来就是骑的人无数。。。

看过的就知道了,骑过的部分黄橙橙的,亮得很。。单靠几个中国人,是骑不亮那牛的。。。

那个女记者没有从牛后面照张相片?那牛除了牛头部分澄亮以外,从后面看过去,还有一个部位橙亮噢。。。看见过两次好几个女老外干那事,还留影呢。。。我想应该没有中国女人干那个吧,毕竟没那么开放呀。。。

家园 上海人在国外好像名声并不好。

shanghai在英语里可以做动词用,不是褒义的,而且含义不同于“伤害”。你可以查一下。

而且这种用法还在使用,原来河里边的大侃冰冷雨天还专门考证过,并为此在他的blog上专门写过一篇文章。

家园 什么事情啊?

能详细说说吗? 有图片吗?

家园 是啊,我也看过老冰的这篇文章

可能也是上海是开放的比较早,外国人来的比较多的地方,所以以上海概之可能也是对上海人的不公,不过今日的上海与昔日那个以工业品甲天下的上海还是有相当差别的,至少我见到的很多上海人属于“毛尖嘴长”之流。

家园 这能推导出来上海人名声不好?

英文里很多基于地名的词,但是上海人行骗,波西米亚人有艺术气质,来四波人女同性恋,闻所未闻。

家园 有些事你不能说老外也作它就是对的,只能说老外也有素质低的

网上看到纽约市政府有书面规定此类设施是不许攀爬的(不知道是否属实),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爬牛摸牛的行为是对是错我想是比较明确的问题吧?如果公共道德都需要立法执法,是不是很悲哀?再如果老外都一窝蜂的来长城上刻字,曰你们中国人也是这么干的,您又作何感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