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两弹一星 Vs 运10 -- iantsai

共:💬155 🌺786 🌵3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J10是基于J9的资料, 有人说J20也是基于J9的研究
            • 家园 所以现在成飞的口碑远高于沈飞

              虽然中航还是不待见它

              成飞最困难的时候,都在生产杜邦不沾锅了,也还没有放弃对歼7的改造和瞄准第三代飞机

              当然,也多亏了巴基斯坦,成飞拿到了当时最大的军机外销合同,在军转民浪潮中缓了一口气

              今年的歼20出现,真的是扬眉吐气啊

              • 家园 口碑,这玩意也就体制外的人在瞎扯。

                实际上所谓沈飞口碑差,基本都是网上在瞎扯,现实中沈飞所和成飞所的人在一起干活的事情又不是没有。

                另外沈飞当年也不比成飞好多少,民品也没少干,甚至在歼-11已经开始组装生产的时候还不得不进行下岗分流。

                并且你好像没分清成飞厂与成飞所的关系,两者出口产品的成绩可是截然不同的。

                最后,口碑好不好,看空军和海航是否还在订货便知——在歼10已经定型量产之后,竟然还要接着买歼8II,这到底是谁的口碑差?

                • 家园 1989年7月,132厂与611所合并,组建航空航天工业

                  1989年7月,132厂与611所合并,组建航空航天工业部成都飞机工业公司

                  林上台后,机构改革,611所和132厂是各自平行、各自独立的,互不隶属,各自单位领导也互不为同事上下级。

                  611所就是现在中航成都所,132厂就是现在中航成飞工业集团。按中航工业集团的精神,都是归中航防务公司直接领导的两家单位。

                  空军和海航是否还在订货便知——在歼10已经定型量产之后,竟然还要接着买歼8II,这到底是谁的口碑差?

                  歼8II是高空高速,对付U2可以,保持数量即可,歼10还比不上歼8?笑话,是不是想说歼8系列还能干掉F22?

                  • 家园 一个名字两个班子

                    所谓合并,不过是两家名义上合在一起而已,132厂那些设计科室还在原地办公,而且工作上两边矛盾不断,结果到了1993年两家又彻底分开。

                    http://www.lovenudt.com/detail.asp?fileid=1576

                    第二次,1989年7月在航空航天工业部的指令下,我所与132厂搞厂所结合,成立了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我所成为公司的工程发展中心。132厂原设计所的各专业与我所各室对应合并,但仍留厂内,称为分室,各分室均任命副主任一名。出人意料的是,公司(132厂)指明要在机翼结构分室设一名正职主任,而且是正处级,于是在所领导层引发了一场争论,迫于公司压力,有的主张免去我的职务,把主任一职,让给132厂xxx,但有些老领导坚决不同意。结果采取了一个变通的办法,在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成立后,飞机发展中心的中层干部任职通知上,出现了“刘悟泉为飞机发展中心302室第一主任、xxx为第二主任”的字样,这是我国飞机设计发展历程中绝无仅有的怪事。一段时间过后,我按照宋总的旨意,到132厂302分室去关心、了解工作时,别人对我的到来却若无其事,从此我不再去理睬他们,“第二主任”实际上形同虚设。由于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成立后,工程发展中心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极大的影响对外工作的开展,1993年又恢复了611所的建制,多年来航空部热衷的“拉郎配”(厂所合并)终因双方的同床异梦、貌合神离而“离婚”。

                    不是说J10不如J8II,而是说在两种国产3代机(J10和J11B)均已定型量产的情况下,还要接着生产J8II,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 家园 运七、运八的经济性强于运十

          这两款飞机的经济性虽然不如国外的同类产品,但是还属于可以忍受的范围,所以在中国民用航空领域都有一定的市场。

          这和它们的技术特点有直接关系:一是采用涡浆发动机,虽然舒适度差、噪音大,但是这种发动机在同等技术条件下、天然地比涡扇发动机省油(请参照对比B-52和Tu-95);二是航程不大、载油系数低,机体结构设计/制造上的差距,对空重的影响因子低,进而对经济性的影响因子低。

          因为上述原因,这两款飞机在经过改进后,换装更先进、更省油、寿命更长、噪音更低的发动机/螺旋桨系统,改进机翼设计、采用更先进、升阻比更高的翼型,改用更新型的航电系统、减少机组人数,还能继续服务20~30年而不落伍。

          特别是运七,它的原始设计(安24)是一款很标准的支线客机,基础不错,改进后的新舟60/600飞机在第三世界国家依然很有市场,因为它对机场跑道的要求很低。举例而言,老挝航空公司正在配合西飞进行新舟60短距起降试飞,已经成功地把起降距离缩短到1000米内,这是它独特的技术优势。

    • 家园 工科生都是决定论爱好者么?

      说一大堆非充分必要条件。一些技术上的不成熟,就说是注定要夭折的。。。工科生决定论起来这么可爱啊。这样看来还是理科生好,我没看出来运十违反基本力学原理,所以注定飞不起来么。

      吵一吵,争一争经费,争一争发展道路,看看扣底还是抢分好那也就算了。

      可是人家儿子生都生出来了,会爬了,弄死后,说人家儿子注定是要偏瘫的,那也太不厚道了。照这个道理来说,吉利奇瑞啥的垃圾车厂今天就该倒闭,看着也象长不大的。

      • 家园 有的时候关键技术吃不透,整个系统还真的就是搞不成

        几个月前出的《舰船知识》,谈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海试的情况,那个潜艇当时说是74年编入海军了,实际上长时间就是在港内趴窝,根本出不了海,原因么,文章的说法是国产的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不过关。

        文革结束以后,才搞了潜艇形成战斗力最基本的那些个测试。现在国内都笑话三哥的核潜艇都下水了可是没装反应堆,其实想想70年代的我们,是不是也挺那个的!

        还有核潜艇必须有的那些声纳,水下侦听器材,国内也是极端落后,以前的国内杂志都有个“海外谈中国”这么个栏目,里面有一次说我们的潜艇声纳技术实在太差,后来还是从法国弄来的不知道是产品还是技术,反正是外来的,用上人家的东西以后才解决的。

      • 家园 把运10比喻成“生出来了,会爬了,弄死”不妥

        从飞机研发的角度说,一架原型机造出来,只飞了100多次的飞机,最多是刚在母体形成胎儿,看得出人形,远远没有到“生出来了,会爬了”的阶段。要说生出来了,至少是得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才算吧。

        怀孕的妈妈身体衰弱,严重贫血,还有一堆毛病。是坚持把孩子生下来,“瘌痢头儿子是自家的好”;还是先不要了,让当妈的养好身子再考虑生孩子?

    • 家园 当年如果没有研究歼-9,也就不会有歼-10

      也就不会有今天的CF,也就不会有歼-20.

      就因为认为自己不行,研制的东西不如人家的好,所以造不好买,于是我们的大运才会拖后到现在才起步。所以到现在空警2000还是用伊尔76做运载工具。这种依赖别人的生存方式,始终是要被人卡脖子的。

      你自己不干,就永远不会干,事关国家安全,是不应算经济账的。

    • 家园 嗯,说到点子上了。

      是内行话。

      航空是整个工业金子塔的塔尖。

      航天工业,核工业都不是。

      航发更是被称为工业之花。那不是白叫的。

      工业之花。链接出处

    • 家园 基本上赞同你的观点,另外再补充几点

      一、中国的航天工业,虽然是从很薄弱的基础上(技术转让、生产DF-1)起步的,但是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既考虑可行性、又考虑前瞻性。到了CZ-2诞生的时候,20年含辛茹苦、扎实工作,已经奠定了不错的基础。当80年代、CZ-2/3家族战战兢兢迈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我还是很有商业竞争力的:-)

      二、中国的核武器研发计划,虽然是在整个国家极为薄弱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基础上,倾全国之力、勒紧裤腰带咬牙坚持干出来的,但是它同样走得很扎实:一方面充分考虑国力现状、勤俭节约办项目(中国的核试验次数被精打细算、减到最少的数量);另一方面又很有远见,每一个关键环节都起点很高(以第一颗原子弹为例,直接上内爆法铀弹;第一颗氢弹,完全实战化状态;三代核武器项目,直接锁定世界最先进水平)。

      运十项目,从构想、再到论证、再到组织实施,和他们相比,简直就是在瞎胡闹

      关键词(Tags): #航天#核武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