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各位经济商业界懂行的来说说 -- szbd

共:💬100 🌺27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等客货分线不行

        现在的既有线对于货运重载考虑不足,即便分线了,也要大大改造一番。但最关键的改造是延长到发线,扩大货场,增加停车线,这都要地。原有铁路干线大段在建成区内或者贴近建成区,没有地了。其他的改造主要包括重设曲线,降低坡度,加固桥梁等,也都很麻烦,还要停运。再说真正客货分线还遥遥无期呢。

    • 家园 兄弟,你在日本一切还安好否

      菌斑那挂念你的人似乎特别多。

    • 家园 如果能实现,经济意义极大。但可能不是你想的这种体系结构

      如果搞出了成本低的个人飞行器,人人飞着到处活动,那房地产地段之类的逻辑就完全不一样了。技术是可以极大影响经济的。

      如果搞出了全国的低价快速货运体系,经济意义极大。世界贸易就是以集装箱低成本海洋运输体系为基础的。

      这个东西,会有各种各样的技术细节。应用类的技术与需求的潜力都是很大的。以为胡想的东西,时间一长需求就出来了,技术也做到了。但这需要年头,一般不是开始就能想好弄成什么样。需求与技术我认为是交互发展的。

      这个重载货运体系,如果不卡在什么搞不出的“超级技术”上,我认为至少可以逐步实现。但可能搞到最后,和你这个设想很不一样了。因为会被需求弄出各种变态的东西。

      如果你认为技术上问题不大,那应该去研究需求。如年运4亿吨煤是有绝对的需求,技术搞出来就是大好事。那么,重载货运的需求到底是如何的?

      也就是说,虽然技术能极大影响经济,但它如何影响经济,技术是以什么形式体现的,是由需求决定的。

      说实在的,我不知道需求是如何的,这个也许很变态。也许变成某种分形的星形拓扑结构,有各个分中心。这个不象人,某地人口多少容易算,客流估计基本有谱。经济形态如何组合,真的很难说。

      我建议先不要去搞这种大的设想,或者进行各种技术论证。不如去研究铁路集装箱系统的运行情况,几大中心到底运行得如何。

      • 家园 这个设想的关键就是不管需求

        把线路能力做大到绝对能满足(其实还不那么绝对,不过可以加密),一条顶5条。

        需求这玩艺没法预测,象忙总说的根据所谓现有集散能力定需求,根本就是荒谬的。如果什么事都这么考虑,现在科技水平还在17世纪那个水平。

        需求只能说会增加,增加多少不知道。但是满足极大需求并不增加多少投资的话,那就去做这个水平的东西。高铁就是这样。重载货运更典型,设计运量10亿吨比1亿吨不增加多少投资。运量大主要就在单列长度很长,单位长度载重很大,这都不增加多少投资。

        10亿吨估计很长时间用不上,但是5亿吨就很难讲了。3亿吨,基本肯定。那做到10亿吨,就是说,只要货进站了,规定时间一定给你运到另一个站。这本身就是现有铁路满足不了的需求。

        研究现在的铁路货运没太大用,只知道严重不满足需求,潜在需求根本没谱。客运业一样。比如沪宁,原来没动车,铁路+大巴也没太多客流。开25对动车,客流上来一大块,开了城际,又上来一大块。

        这个重载货运尤其在配合高铁的情况下,是一个地方的品牌。比如长沙到珠三角,可以肯定,在火车站之间,人,2小时,货,5-10小时。这一块是关键部分,只有政府主导的超大项目才能干。其余门到站站到门的部分,解决的办法就多了,而且很多团体都可以干。

        • 家园 对,高铁就是这样

          车越密集,上座率越好。

          这不知道是啥经济学原理。

          中国的经济学家应该好好研究中国的经济现象,而不是跟在西方经济学屁股后面邯郸学步,否则真的是枉做了中国人生活在这个大时代了。

        • 家园 至少来一两条示范线吧?

          谢国忠说过建一条从江西等地到广东的货运专线,工厂就可以搬到内地去了。

          如果搞出了一条成功的货运专线,可能各省就热情地搞起来了。

          不如先想想,哪条示范线成功可能性高。推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问题。万一搞不成也不至于铺得太大。

          如果要示范,就得考虑需求。京津、武广高铁其实都算是示范线。要搞得不好,哪来那么多钱上新线?铁道部纸面搞个规划,跟真上马还差得远。但如果示范搞得好,那说不定还能改规划加码了。

          • 家园 这个不好示范

            太短效果不明显,武汉-深圳吧。要不武汉-宁波。

            高铁实际没有示范线,大部分都是在京津开始运营以前或刚运营不久就开工了。而且不同路线采用了不同技术。

            • 家园 武汉到深圳可以考虑,到宁波有长江航运竞争不容易显出优势

              最好是西南、西北不靠近水运地区到沿海的,比如西安、成都到广西出海建一条10亿吨级示范一下。

              TG喜欢先搞试点,然后考核推广普及的玩法。直接大上的风险不好估计,不容易忽悠。

        • 家园 这个五定班列为什么成了烫手的蛋?不管需求的设想给谁用?

          外链出处

          为方便阅读,引用:

          长沙-深圳集装箱“五定班列” 举行首发仪式 招商局海铁联运业务迈出坚实第一步

          更新时间: 2008-11-15 信息来源:

          11月14日下午,由长沙市人民政府和湖南省政府口岸办主办,深圳招商局海运物流有限公司和湖南湘通物流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长沙树木岭铁路口岸挂牌暨“五定班列”首发仪式在长沙火车东站树木岭货场隆重举行。仪式由长沙市副市长姚永春主持,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剑飞致辞,湖南省副省长甘霖做重要讲话。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云树,湖南省政府口岸办、省经委、长沙海关、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铁集团等单位负责人在仪式上发表了讲话并一起为“五定班列”剪彩。出席仪式的有:蛇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赤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和来自深圳西部码头的八家船公司代表,当地货主货代及新闻工作者等各界人士。

          当天下午16时08分,首趟长沙——深圳集装箱“五定班列”承载着海铁联运联通长沙与世界的新梦想,由长沙树木岭铁路口岸缓缓驶出,开往深圳蛇口火车站,这标志着由招商局国际负责组织规划的海铁联运战略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7年初,招商局国际根据西部港口发展的战略需要,继成功开发PRD华南快线业务后,启动了以开发泛珠三角地区货源市场为目标的海铁联运业务,并主导成立了以SCT、CCT、平南铁路,CMML等单位为成员,由深圳招商局海运物流有限公司作为对外经营主体的海铁联运联合工作组,于2008年8月中旬开始了长沙――深圳集装箱班列的试运作。

          随着试运作的开展,经过多方努力,铁道部、广铁集、中铁集等单位给予长沙―深圳铁路运费按“一口价”下浮30%的优惠,并且于9月10日广铁集正式下发调度命令,确保班列的运行时间保证在36小时以内。湖南省、长沙市政府,为了开辟湖南至深圳的出海通道,积极改善湘通物流操作场站树木岭的软硬件条件,进行了道路及堆场的改造,并促成树木岭场站正式获得湖南省唯一的一家铁路口岸资格。

          “长沙——深圳五定班列”的服务获得了当地货主的认同,特别是深圳西部众多船公司的支持。目前,CMA、MSC、CSCL、WHL、TSL、COSCO、NYK、OOCL、ZIM、RCL、MOL、K-LINE、MSK、APL等西部港区的主要船公司都使用了该项服务拓展湖南市场,特别是从十月份起CMA、APL、MOL、CSCL、WHL、TSL等船公司开始依托“长沙——深圳五定班列”向当地客户提供长沙起步的全程服务,市场反应很好,货量稳步增长。

          • 家园 这个

            哪里写烫手了?

            另外长沙到深圳“确保班列的运行时间保证在36小时以内”,这玩艺不受欢迎也正常。

            • 这个
              家园 随便列几个没解决的问题,官员可以不考虑需求,商人不行

              1-集货;点到点货源不能保证5定,沿途停靠集货不能保证快捷。

              2-平衡;空箱成本。上下行不对称。

              3-海铁联运,集港成本:(1)班轮是定时的,货主要用最短时间集港,他们算的不是铁运费,是短途运输+港杂费+海运费。(2)拼箱与整箱还不一样。

              2008年开通的时候,乐观得很,实际运行完全不是那回事。

      • 家园 有什么样的技术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有了蒸汽机就有了机械化生产

        邓小平时期搞沿海经济,带动整个沿海发展。朱镕基时期搞高速公路经济,带动内陆经济,但力度不如沿海。胡温习李时期搞高铁经济,如果再搞重载铁路,配合高速公路和机场能够带动内陆经济赶上沿海。

        中国内陆地区人均GDP大致在一两千美元,高速公路拉动性不强呀!

      • 家园 中国的能源消费量跟美国相当

        但中国人口是美国四倍,这说明中国人均能源消耗是美国的四分之一。虽然中国人不能像美国人那么奢侈。但美国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国外了。所以可以肯定中国人均能源消耗要增长四倍。核电水电都无法满足,最后压力都会转移到火电。也就是说中国的煤炭需求肯定会增长四倍。除了特高压,只能由重载列车解决。

        楼主规划的几条线路里程大致有一万三千公里,连塞牙缝都不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