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价值组实盘报告】第77周:信贷扩张没有回头路 -- 陈经

共:💬56 🌺12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是怎么回事啊?

      潍柴动力 1 10323.11 48.39 (-99.53%) -10274.72 48.39

      莱钢股份 1 77119.64 12.28(-99.98%) -77107.35 12.28

    • 家园 如果当国者是陈经的思路,那中国早晚得崩溃。

      陈经的思路无非是靠抬高“资产价格”维持高景气。无限发钱,“资产价格”高,楼市和股市自然能涨。

      若想维持“资产价格”升值,同时又不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只能是尽可能的把流通货币留在资本市场(楼市和股市),而不流入实体经济。众所周知,如果钱只是在资本市场里自我循环膨胀,就是集体传销,对生产力是没有任何提高。最后就是日本之路。

      如果流入实体经济,必然要增加产能,如果产能不能被最终消费所消化,那银行必然就是一堆坏账(例子是90年代)。如果希望产能被消化,必然要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也就是涨工资,由于我国产能过剩太多,消化产能所需消费者的购买力差口太大,如果想到达平衡,要涨的太多,这必然要造成大规模通货膨胀(例子是80年代),同时这还将打击出口,造成外需的产能必须要用国内的涨工资所形成的购买力所消化,这进一步造成涨工资——通胀。

      还有一条路,如美帝一样发钱,让世界埋单.但中国还没那实力,1、20年内不现实,再说这次次贷危机也证明了,即使是美帝,靠印钱抬高“资产价格”来维持经济景气,也是行不通的。

      按陈经的思路,经济问题早晚会变成社会问题,前景很恐怖。

      • 家园 现在只要有很少钱冲到商品市场上,就能把粮油米面炒

        高很多。不是不能,是不敢炒,但要是这么一个劲放水,就难说了。

      • 家园 非实证朴素经济猜想:股市是个好同志

        政府大发货币为的啥?货币职能之一就是支付手段,国家银行要充分发挥这一职能,做货币化的黑玉断续膏,钱发出去,让企业撑住流动性缺失的这一段时间,保持住就业岗位,稳定第一。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和谐故,两者皆可抛!

        那么可能一部分企业拿钱照样裁人,一部分企业本来就不缺钱,那么就流入股市,楼市。楼市涨涨也好,大家都知道现在房市算得上中国真正的支柱产业,国人最大的内需,溢出拉动效应明显。

        至于股市,往好处说它,一大功能是流动性的蓄水池,中介所,发这么多钱出去,第一阶段,实业的预期收益率不高,不愿进实体,又不能让他们都去跟老百姓抢鸡蛋抢猪肉吧,那就去让它买票玩。第二阶段,等到实体经济复苏前景明朗,需求稳定,产业资金预期收益率高于资本市场收益率时,资金自然会涌入实业部门,第三阶段,当经济繁荣到顶点,实体经济收益率降低,实体经济资金过剩,回流至资本市场博取收益。通货膨证预期可能在一阶段前期,三阶段末期比较强烈,个人认为第一阶段温和的通货膨胀是可能的,而且关键的在于第一阶段的通胀预期和现实发生的温和通胀,这样才能促进消费,而此阶段恶性通货膨胀概率不大,第二阶段是产能与需求求得动态平衡的阶段,第三阶段才是恶性通胀的高发期。那么股市此刻可以发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提高贴现率,提高准备金之外的第四只手的货币作用,(当然得在一行三监的配合下),回笼资金,俗称“薅资本主义羊毛”,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流动性冲击要素市场。总体上保持资产价格稳步上扬,当然这周期可能要放得比较长才算得上稳步,短期内难免出现陡上陡下的行情。

        所以股市是个好同志,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在抗击通胀,促进经济增长的漫长征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的作用!

        附股票市场建立后的CPI数据:

        1991年 3.4 %

        1992年 6.4 %

        1993年 14.7 %

        1994年 24.1 %

        1995年 17.1 %

        1996年 8.3 %

        1997年 2.8 %

        1998年 -0.8 %

        1999年 -1.4 %

        2000年 0.4 %

        2001年 0.7 %

        2002年 -0.8 %

        2003年 1.2 %

        2004年 3.9 %

        2005年 1.8 %

        2006年 1.5 %

        2007年 4.8%

        • 家园 我没有千二网友这么乐观

          你所列的通胀三部曲,在上一个经济周期比较吻合。但此次周期未必能如此。

          (1)我国几乎所有工业都是产能严重过剩(实在想不出哪个还凑合的),同时欧美消费者的债务的去杠杆化还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外部需求很难1、2年内重现繁荣。而内需能用拉资产价格的方法启动吗?你可以看看这几年的社会零售额增长,一直很平稳,并未随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而起落(我估计我国的社会零售额是与实际就业率正相关的),至于房市,只能算是国人最大的潜在内需,原因就是房价太高,严重脱离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实际已经沦为纯资产品(房价还不能降,一降,银行马上出问题,就业也出问题)。纯资产品固然可以一时吸纳一定过剩的流动性,可以让泡沫再吹大些,但泡沫不可能永远的吹下去,总会有破的一天。现在滥发钱托资产价格,实际就是把本来正常的泡沫破灭延迟,造成更大的泡沫,一旦哪天挡也挡不住了,造成的危害岂不是更大?如果这危害造成银行的信用危机,那就是日本和现在的美国。银行出问题,就是全民买单。最好的结果就是如前几年一样,国家再拿近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注资,如果到时候出口也不行了,外资再一外逃,外汇储备不够了,就只能如津巴布韦一样,直接印钱恶性通胀。

          (2)资本总是要牟利的,既然工业产能严重过剩,那就只能涌向其他方面。楼市和股市已经炒起来了,是否还有超额收益率,只有天知道。如果现在资本转向农产品,那我国的CPI就无法平稳下来。很不巧,今年北方有些旱,这是否会成为导火索呢?如果CPI涨太快,央行还会宽松吗?因为CPI联系着社会稳定。

          (3)千二网友列举了股票市场建立后的CPI数据,意思我想是说明股市可以在通胀上升期,吸纳一部分流动性,从而避免恶性通胀。但我是怀疑的,我国在此期间有两次比较明显的通胀,一是93年-96年,二是97年-98年,前一次,朱是猛加息加砍项目,后一次,宝宝是限制银行贷款加主要产品(石油和农产品)限价,给压下去的,股市有多大用,很值得怀疑。

          • 家园 送花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言之有理,做个标记。

            (1)我国几乎所有工业都是产能严重过剩(实在想不出哪个还凑合的),同时欧美消费者的债务的去杠杆化还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外部需求很难1、2年内重现繁荣。而内需能用拉资产价格的方法启动吗?你可以看看这几年的社会零售额增长,一直很平稳,并未随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而起落(我估计我国的社会零售额是与实际就业率正相关的),至于房市,只能算是国人最大的潜在内需,原因就是房价太高,严重脱离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实际已经沦为纯资产品(房价还不能降,一降,银行马上出问题,就业也出问题)。纯资产品固然可以一时吸纳一定过剩的流动性,可以让泡沫再吹大些,但泡沫不可能永远的吹下去,总会有破的一天。现在滥发钱托资产价格,实际就是把本来正常的泡沫破灭延迟,造成更大的泡沫,一旦哪天挡也挡不住了,造成的危害岂不是更大?如果这危害造成银行的信用危机,那就是日本和现在的美国。银行出问题,就是全民买单。最好的结果就是如前几年一样,国家再拿近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注资,如果到时候出口也不行了,外资再一外逃,外汇储备不够了,就只能如津巴布韦一样,直接印钱恶性通胀。

            (2)资本总是要牟利的,既然工业产能严重过剩,那就只能涌向其他方面。楼市和股市已经炒起来了,是否还有超额收益率,只有天知道。如果现在资本转向农产品,那我国的CPI就无法平稳下来。很不巧,今年北方有些旱,这是否会成为导火索呢?如果CPI涨太快,央行还会宽松吗?因为CPI联系着社会稳定。

          • 家园 继续我朴素的思想,讨论中进步

            1,产能过剩不是制度性永久性的问题,是此时此刻此地的问题,去库存,大吞小,调结构是可以缓解这一问题的;外部需求来说,欧美短期内无法完全恢复,但是是不是可以考虑下台湾,东盟,非洲新大陆的发展潜力?内部需求,资产价格的上升会带动通胀预期,这个我们大家都体会到了,通胀预期下理论上是会推动消费的,可以看下86-03的消费额数据外链出处可以看到CPI抬高时期91-96期间,消费额不是平稳增长吧?当然,这里有物价的原因,但是通胀率下来的时候,零售额却是保持了平稳增长,我朴素的理解为通胀预期成为现实后,会刺激民众消费,刺一下屁股,消费能力上升一段,再刺一下屁股,消费能力再度上行,一步步逼迫消费。

            房市是不是有泡沫,我不清楚,学者估计也掕不清,但我认为在城市化加速的大背景下,特别是中国的城市化率水分极大的时候,大城市的房价上涨是有相当部分刚性需求在内的。房子绝对不是纯资本品,是非常特殊的资本品和消费品结合体,为什么就没人说黄金,煤炭有泡沫呢?

            2,收益率是相对要对应风险的,可能实业收益率时3%,资本收益率5%,也许出于风险的权衡,原先第一阶段埋伏在资本市场的产业基金就会退出追求实业收益。

            至于北方大旱对CPI的影响,我了解到的是南方是水稻主产区,而且别忘了我国是连续6年丰收,国储制度也随之初步建立,这次大旱是不是更多的是次炒作题材?

            3,股市当然不可能作为海绵吸收多余的流动性,但是它财富重分配,薅资本主义羊毛为社会主义福利做嫁妆的能力还是不弱的,社保基金入市干嘛的?赚钱养老的!为什么社保基金走在市场前头?不是因为它预知了行情,是因为它领导着行情!另外还可以说到楼市,最近这么多地王,是不是可以视作流动性回收的一个途径?所以,我的意思是它是一个分流渠道,缓冲渠道,当然,黄河长期淤积,总不免要大泄一场的。时间未到而已,三段击才出了一段

            当然以上没有具体的理论,数据,模型支撑,目前只是一些粗糙的猜想

            • 家园 回千二

              你链接中的91-96期间消费额,如果减去通胀而得的实际消费额,是不是就比较符合我的话了。

              靠通胀预期刺激民众消费,这是恐慌型消费,恐慌型消费不是良性消费,对于实体经济以及金融绝对是弊大于利,因为这只会增大生产和货币供应波动的幅度,大起大落不管对实体还是虚拟经济都很难处理。80年代末的恐慌消费,就是例子。

              根本来说,我国现在的内需不振,不是供应方供给不够,而是需求方的支付能力不够。

              产能过剩,我以为某种意义上就是制度性,虽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产能相对过剩是长期的,不过如我国现在的这种过剩规模,早就自我调整了(赔钱破产关厂裁人)。我国的产能过剩,根本在于GDP竞赛。国企及有关系的民企赔钱总是有政府之手撑着(拨款或银行贷款等),死不了,产能怎么下来?04年,调控钢铁,斩了违规铁本,但违规的只有铁本吗?你可以查查各上市钢铁公司的年报,之后的几年它们的产量多了多少?它们这些新增产能在04年前又有多少是被发改委批准的?所以从来都是越调控越多,越调越高。你能否举出一个调控成功的例子来?至于外需,你去查查亚非拉和欧美的总量GDP和人均GDP之比,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楼市当然应该是”资本品和消费品结合体“,但你看看楼价与人均收入之比、租售比,就明白高房价基本已经剥夺了楼市的消费品属性,房子不是为人住的,而是为人炒的。你不妨看看SkyWalkerJ网友的文章

              /thread/2341786

              社保基金嘛,不愿多说,请问,‘它们薅资本主义羊毛’中有没有你的羊毛?什么“不是因为它预知了行情,是因为它领导着行情”,骗鬼嘞!他们为何不去纽约、伦敦薅真正资本主义的羊毛呀?

              地王是“流动性回收”?请问他们卖地的钱是不是大部分是银行的贷款?请问他们卖完地后,是不是要继续贷款开发?买房人是不是要按揭贷款买房?明明是流动性大爆发嘛。实话实说,地王就是开发商的集体自救,把房价抬上去,不仅把以前的地王解套,而且绑架了商业银行继续给他们放贷,否则烂尾了,银行就是一堆坏账,商业银行又会为了自身的安全,而施压央行继续宽松。地王赌的就是国家的信贷不敢回头,回头地王开发商固然会死,但国家也差不多得完蛋。击鼓传花,固然会有人成为最后接棒人,但总会有聪明人先跑掉,不过国家永远是跑不掉的。

              • 家园 整理下观点

                其实我的观点就两个:其一,天量信贷未必导致恶性通胀,5%以内的温和通胀是必然的,短期内更多的是通胀预期;其二,股市楼市是流动性的缓冲地带,给猪肉农产品挡了几箭。当然,没有系统性的论证,只能说猜想

                你文中的关于出口,地王的讨论,也是一个角度;关于调控,什么叫成功呢?经济运行是动态的,调控也是有时滞的,我们是曾经缺过电,缺过煤的。至于社保,它暂时还没薅到我,因为我毛少人矮~此外它是地头蛇,不是天上龙,所以~

                再看下M2历年增速,第二纵是M2,93至95CPI上十位数是在持续高m2增速的背景下的,今后几年M2增速是不是会保持今年这个势头,未必吧?另外也可见证下股市楼市在对抗通胀的过程中是否能发挥一定作用

                1991 26.5 24.2 20.2 26.7 28.5  

                1992 31.3 35.9 36.4 35.6 27.6  

                1993    

                1994 34.5 26.2 24.3 27.2 41.8 55.7 41.5 36.0

                1995 29.5 16.8 8.2 21.5 39.3 71.1 37.9 29.3

                1996 25.3 18.9 11.6 22.4 29.4 51.7 29.9 6.4

                1997 19.6 22.1 15.6 25.0 18.1 33.7 20.1 -21.6

                1998 14.8 11.9 10.1 12.6 16.7 23.2 15.4 21.7

                1999 14.7 17.7 20.1 16.7 13.0 14.2 11.6 29.4

                2000 12.3 16.0 8.9 18.9 10.0 18.8 7.9 18.3

                2001 17.6 12.7 7.1 14.8 15.5 25.9 14.7 9.1

                2002 16.8 16.8 10.1 19.2 16.8 21.8 17.8 2.8

                2003 19.6 18.7 14.3 20.1 20.1 27.4 19.2 16.4

                2004 14.7 13.6 8.7 15.1 15.3 21.2 15.4 5.2

                2005 17.6 11.8 11.9 11.7 21.1 30.4 18.0 31.3

                2006 15.7 17.5 12.7 18.9 14.7 17.0 14.6 11.1

                2007 16.7 21.0 12.2 23.5 14.3 21.2 6.8 63.

                • 家园 再回千二

                  不错,前些年的确是在M2/GDP极高的情况下,保持了较低通胀。这是“中国奇迹”。为什么能有这样的“中国奇迹”?原因无非就是高储蓄率高投资率低消费率,同时资金利用率低,也就是无效GDP多(拆了在建、建了再拆之类),最后留给银行一堆坏账,幸好出口比较好,不仅消化了一批产能,而且攒了些美元,最后再用美元注资银行销坏账。这种模式我认为是不可持续的,此次周期是否能复制上一周期的好运气,我是怀疑,即使成功,下一个周期怎么办?

                  人人都说要启动内需,但依照现有的模式,是不可能启动内需。现有模式实际就是剪劳动者的羊毛,社会保障不够——逼迫劳动者高储蓄,高投资造成产能严重过剩,导致毛利率低——只能压人工成本,于是消费者的购买力不够,于是一般消费品的物价也上不去,这又导致投资结构失衡,更加使投资集中于出口、基建、房地产,经济结构更失衡,更无法启动内需。这是一个悖论,如果按现有模式,内需永远无法启动,而且由于经济结构失衡(投资和出口独大)以及衍生出来的资产泡沫,使得经济的风险越来越大。如果改变现有模式,提高劳动者的实际支付能力,就不可能不造出通胀,如果通胀迫使货币大紧缩,又会一下子捅破资产泡沫,从而造成金融和经济大调整。

                  希望股市楼市回收一些流动性,是很危险的。股市楼市这些资产品,对于流动性本来就有自我加强的功能,拍出一个地王,周围的地价楼价都会升值,这就造成了更大的流动性的需求,如果满足不了了,就集体崩盘。这种大起大落谁受得了。

                  股市,每次都是存款加速搬家,然后崩盘,一举剿灭老百姓的财产,这不叫回收流动性(好好的储蓄怎么就成了流动货币了?),而是叫抢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