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谈现代汉语的遣词造句-以里尔克《秋日》为例:上 -- 九霄环珮

共:💬120 🌺14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鸭缩饼甘解析

                  邪!

                  解字:左为牙,右为阜。阜就是台阶的意思。邪就是牙齿在梯阶上狠命蹭,痒痒的。

                  长夏尽,此时也。

                  晷上影,没于风。

                  夏天玩完了,别抱怨了,这就是命呀

                  看那晷影子,一下子就在风中溜得没了踪迹

                  祈炎日,鸭饼烘,

                  缩浓浆,甘佳酿。

                  夏天,夏天不要这样悄悄离去

                  烤烤还没有吃完的鸭饼 (那可是全聚德的呀)

                  浓缩浓缩那剩下的豆汁 (谁剩下的?)

                  无屋寓,此身长,

                  谁与归,依匪心,

                  多么可怜呀,没有房子住 (看北京的房价),难道是个子长得长 (NBA)

                  孤苦伶仃,还是找个真土匪好,喝酒吃肉,敢做敢当

                  书独伤,尺素托,

                  徊林下,叶纷黄。

                  越写越伤心,越写越凄凉

                  拖起一块哈达布

                  走向了远方

                  徘徊在林子里

                  秋叶纷纷黄……

      • 家园 哈!

        一声上邪,吼出了大龄未婚女青年的心声。

        史兄您这个跟里尔克八杆子也打不着啊

      • 家园 这个译的有趣

        两千多年的穿越,我得调一下自己的解码系统。。

      • 家园 【更爱捣乱的来了】《史风-夏殇》赏析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读一首古诗,题目叫做《史风-夏殇》,为什么叫做史风呢?盖因这首诗的作者是西西河畔万人仰慕的绝代佳人太史妹。总的说来,这是一首太史妹独守空闺怀想戍人的思妇之诗。现在让我们来仔细看一下:

        “上邪”,我们都知道这是古代痴情女子和相爱的人对天发誓此生不渝时的用语。太史妹的这一用词基本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这只能是一首情诗,绝无其他可能!我们可以看到太史妹在这里还使用了感叹号,此情真正可动上天,小生读来顿觉心神一震,有虎目含泪之意。

        “长夏已尽,此之时也”。说明她和远人本是约好了夏天结束时相会的。从当时的历史记载来看,当时离河西行远赴荒蛮之地的为西西河诗版第一才子江城孤舟是也,想元宵佳节,太史妹怀想远人,以古诗为谜,射远人名姓(典故在河泥里,大家自己去找),思念之情可见一斑----真正一段文、史互恭才子佳人的绝好传奇!----小生我细细品味,不觉虎躯一震,虎目流泪。

        “影以晷上,风行于野”,诗人看时间流逝,生红颜易逝之感。这两句看似出语平淡,但一种淡淡的情思缭绕其间,实在是看似无人的有我之境。试想佳人立于西西河畔,感叹韶华,风动裙裾,是何等寂寞,又是何等风姿。

        “祈予炎日,惠彼晚果,成其浓浆,甘彼佳酿。”这一节写得比较隐晦,实际上和《周南·芣苢》一般,含蓄地表达求子之意,这个小生我就不展开多说了,大家知道是这个意思就行了。

        “无屋寓者,此身长寄,无与归者,此心匪依”,这一段是由自己转为远人了,叫做换位思考。她心疼远人夏末尚未归家,天气转凉,西行之地到底是客居,身心都孓然。这样的写作手法在我们的古诗词里非常常见,但由平日里指点英雄人物视如等闲的太史妹写来,更添几份动人。

        “捧书独伤,以托尺素”。远人夏末不得还家,但有远信相托。太史妹读信知归期又误,能不神伤?----唉,唉,唉,太史妹,只要你彩袖一招,西河多少才俊拜倒石榴裙下,何必学上邪之女子如此痴心?小生我生生妒煞江城也么哥。

        “徘徊林下,黄叶纷飞”,景语作结,一忍而归于恕,有晏殊“小园香径独徘徊”之神韵,见憔悴而不说憔悴,常寂寞而不言寂寞,此乃作诗之上法,后生学子当反复吟诵之。

        好,今天我们先讲到这里,期待太史妹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佳作,谢谢。

        注:我很贫,我自个去面壁,文恭兄和江城兄不要砍我..........我回北京请你们喝酒还不成么?

        • 家园 忽然想起丁坎

          好久不见了。要不他和任兄又要就这首夏殇有一场激辩。 端的是怀念。

        • 家园 其实简短的赏析就是

          前段佳人在侧,金风玉露

          后段伊人远去,孤苦伶仃

        • 家园 【读诗札记】嘉木故训浅释

          这一篇《史风-夏殇》前人异说极多,什么太史妹,文恭兄地搅成一团糟,现在均置之不理。嘉木头脑比较的清楚,知此诗为怀远人矣,但仍不免是带入了太多个人猜测地说了一句:"从当时的历史记载来看,当时离河西行远赴荒蛮之地的为西西河诗版第一才子江城孤舟是也,想元宵佳节,太史妹怀想远人,以古诗为谜,射远人名姓,思念之情可见一斑"。“从当时的历史记载来看”何?只是凭空推断而矣。然则也多亏了这一句,诸家也不免说说思妇怀人之类的话。其实从诗本文看,只见有长夏,炎日,无屋寓者,无与归者,并不见有太史,又何来文恭呢?

          诗中共有两“彼”字,歧义颇多,先列嘉木说如下:

          祈予炎日,惠彼晚果,成其浓浆,甘彼佳酿。————“彼”为指示形容词,与“晚果”,“佳酿”连文,似乎能持之成理。

          诗中又有两“者”关系全篇大义。嘉木说似较合于情理,兹引录一节:

          这一段是由自己转为远人了,叫做换位思考。她心疼远人夏末尚未归家,天气转凉,西行之地到底是客居,身心都孓然。

          照她所说,首章“长夏已尽,此之时也。影以晷上,风行于野。”是妇人自述其情怀光景。二章则直抒心中所愿。三章是悬揣远人之苦况而描绘之。较诸说已为圆美,亦较直落,与我见合。

          此诗前后大类三橛,而大义被晦。一言蔽之,“捧书独伤,以托尺素”非远人所谓,“无屋寓,无与归”又岂思妇之事。此诗作为民间恋歌读,首二章写思妇,三章写远夫,四章再回写思妇,均系直写,并非代词。当携书托尺素者徘徊林下,暗自神伤之时,正远人西行蛮荒之顷。两两相映,境殊而情却同,事异而怨则一。所谓“像天涯一样缠绵,各自飘零”者,或有当诗人之旨乎?这自然也是臆说,但自以为其迂曲或稍减于他说。

        • 家园 。。。。。。好吧。。。俺不得不承认,

          在看到如下一段时。。。。

          “祈予炎日,惠彼晚果,成其浓浆,甘彼佳酿。”这一节写得比较隐晦,实际上和《周南·芣苢》一般,含蓄地表达求子之意,这个小生我就不展开多说了,大家知道是这个意思就行了。

          兄弟俺实在“虎躯一震,虎目流泪”啊。。

          嘉木同学的渲染术太厉害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