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和本嘉明兄商榷关于汉字拼音化 -- 羽羊

共:💬140 🌺10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一句是应和石工兄的

            这一句确实有语病,“作为”应为“对应”,羽羊致歉了

            我们平时讲汉语,发音的基本单位是音节,音节是对应汉字的,而现在,汉字的多音性已经基本丧失了,所以,基于音节进行表音改造,彻底不可行了。

            当然关于汉语言,强悍如了一先生,也曾说只是略窥门径,吾辈不过聊发狂言,盼老兄高论。

            • 家园 对语言学我真是一点儿都不懂,还得再问一下,羽羊兄莫怪

              实际上我没看出你前面的语病,只是对后半段的因果关系不太明白:

              汉字的多音性已经基本丧失了,所以,基于音节进行表音改造,彻底不可行了。

              我想来想去,抓耳挠腮,还是不明白。

      • 家园 我最看重第五点:造词能力,太强大了。

        某种程度上说,汉语还是一个很年轻的语言。

        • 家园 而且估计会永远年轻下去

          汉语丰富多彩,其意会本质永远能让人感同身受,身临其境。无论春秋笔法,还是子非鱼之机变,还有下面这段,九霄肯定知道出处,呵呵,他们读起来,都是现代的,都是眼前的,都是年轻的

          我喜欢骑马,却不喜欢骑驴。驴子那种冒冒然的意态,只能增加人们的萎靡不振。《封神榜》里的神仙有骑狮子的,有骑虎的,有骑鹿的,有骑仙鹤的,依我猜想,都不如骑马的英雄气概。当我骑马的时候,非但不喜欢按辔徐行,而且不爱它那种赛跑式的步伐。我喜欢它飞:我爱它如天马行空;我爱它如风驰电掣。我们的土话把马的小跑叫做"小滚",马的大跑叫做"大滚"。"小滚"只觉得颠簸不堪;在这种情形之下,骑马和骑驴并没有什么大分别。至于"大滚"的时候,就大大不同了。马似流星人似箭,你只觉得身轻如叶,飘飘欲仙,并不像一匹马载着你在走路,只像一只神鹰载着你在凌空!只有这样,你才尝得到骑马的乐趣。"小滚"的结果,会使你头昏脑涨"大滚"的结果,会使你忘却疲劳─-纵然疲劳了,也包管你夜里睡得安稳。会骑马的人不喜欢"小滚"而喜欢"大滚",正像喝酒的人不喜欢淡酒而喜欢白兰地。不看见那些能喝一瓶白兰地的人只喝四两"时酒"就叫头疼吗?

      • 家园 blog译为网志

        博客或部落格在中文语境中已转为狭义的特指词汇,跟英文的blog有区别了。

        汉语吸收外来词,意译优于音译,属性类的译法优于描述类的译法。除已经成为习惯用法的少量词汇外莫不如此,而即便是已经普及的词汇在更优的翻译出来后,还是会被新词替代。如互联网优于因特网,激光优于镭射。

        目前一部分应用在生活的专业词汇,会直接拿英语缩写用而不做翻译而且没有要翻译的预见,这是近年来出现的现象,如3G,IPv6,这应该与全民英语水平高下有关系。

        这折射出一些社会文化心理的现象和变迁。

        • 家园 其实blog翻译成博客或者网络日志或者网络个人空间

          都不错。

          一个新字都不用造,望文生义,问题解决了。

          反观英语,喜欢为所有的事物造一个单独的词。可以预见的是,新生事物将会是层出不穷的。拭目以待,看明朝英文词典到底有多厚。

        • 家园 英缩的一个重要特点:时效性

          这类缩写往往是科技名词,时效性特别强。早年的CD、MD、VCD,现在的DVD之类,搞不懂也不需要搞懂,拿来用就是。真正需要搞懂的时候,名头自然会出现。

          前几年还有PK这种不知所云的动词,铺天盖地,随着超女快男过气,也很难找到了。

          汉语的排异性很强,不能同化的东西,往往生存不下去,一旦被同化,就变得找不到出处。“的士”、“巴士”演变出来的“的哥”、“大巴”,根本看不出英文的根源。这是最底层的“洋为中用”。

          现在感兴趣的一个词是“四S店”,看看能演化成个什么样。

          • 家园 PK来自街机,personal killing

            随着电子游戏而在年轻人中流行,以其虚拟性、暴力性、1:1的残酷性而区别于对决攻击等这类的中文词,在街机这代人被磨去棱角与反反潮流这个潮流下慢慢消逝。

            的士与大巴已经被出租和公交代替了很大一部分了,的哥这词还在。

            国人简缩英语词甚至汉语拼音乃是一绝,单这个就够开门考据了。

            • 家园

              的士与大巴已经被出租和公交代替了很大一部分了,的哥这词还在。

              还有大巴小巴中巴呢,哪怕农村也用的很多。

              至于personal killing,即使告诉了我英文我也不知其所云,Killing as an act gets very personal, instead of professional? Or to kill in person?

      • 家园 期待中!

        下面我会谈谈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将拼音与汉字、汉语结合起来,使得在海外成长的孩子保持母语。我自己对这一点是有迫切需要的,现在孩子快该学说话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有趣的中文学习环境,让孩子主动去学习中文,既是父母的责任,也是父母的光荣。希望与各位切磋。

        • 家园 只要你们回家都说中文,不说所在国的语言。

            孩子肯定就会说中文,至少能听懂,当然学文字就需要特别训练了。

            俺们姐弟几个从小父母就带我们离开了老家,俺父母是同一个地方人,回家就说家乡话,于是我们几个都会说家乡话。虽然不太标准,回老家时对话一点困难都没有。

            学中文读写,在海外的孩子可能还是要从拼音字母学起。只要他们在家跟你们学会了中文日常对话,学会拼音后凭本新华字典写家信肯定没问题。

        • 家园 争取抛砖引玉,大家都谈谈怎么让孩子别丢掉中文
    • 家园 拼音是汉语的好帮手

      可以说拼音是我们学习汉字的好帮手,更是信息化的好帮手。

      对于我们来说,从没有觉着学习汉字和拼音有什么难的。

      我们从不否认字母最容易学,但是哪国语言也不是只学字母就可以的,字母好比汉字的横撇竖捺,这些字母组合在一起才是单词,横撇竖捺组成汉字。汉字需要拼音帮助才能准确读音,单词也需要音标予以准确注音把。到目前为止这二者没什么区别。但是英国人掌握3500个单词和中国人掌握3500个汉字,大约各自是几岁?凭这3500个单词能读、写出什么水平的文章?凭这3500个汉字能读、写出什么水平的文章?

      信息化下的汉字输入,方式多种多样,想有多方便就有多方便。

      • 家园 英国人的单词和中国人的汉字不能等同。

          英国人的单词就是单词,中国人的汉字还兼词根和发音字母组合(相当于英语的,可能说的不准,因为我不懂英文)。英国人掌握3500个单词就是3500个单词,中国人掌握3500个汉字时候能掌握的中文词不下几万个。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