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反对文革的人在反对什么? -- 独立寒秋HK

共:💬114 🌺543 🌵3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哦,你的规范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精英”的标准?首先我要声明

不是“你说的那些”,只是我转来的那些。

你的想法太“精英”了,让我看了你的表达后我都无法不认同你的说法在大众这个群体中是无法流行的。

但是,文章的宗旨恰恰是对你的认识的反动,是立足于大众的普及:一方面是知识的普及带来社会生产的变化,一方面是“全民”参与式的科普、积极性调动带来的社会生产的变化。

如果要说我反对你的意见,那也是不准确的,就像我绝对不会相信全民都能成为马克思一样的理论家都能成为毛泽东一样的革命导师一样,但是,这个不能成为否定普通人立足于自身以及所处环境的基础进行必要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探索。

你在确认我不理解你的学习规律的同时,似乎你自己也没有理解群众的农业科研活动——首先要明确的是他们是站在地上的尝试性地力图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而不是你的精英式的“炼金术”。如果你把“千百万”理解为都是钱学森麾下的研究导弹的科学家,那你就太太太太太“精英”了。

比如说,那时的农民,之前很少读书的机会,后来就有不少达到小学毕业,又有不少接着达到初中高中毕业,这些人因缘际会,得到了一本农业科普读物,就会手不释卷读得津津有味,然后内心可能会和父辈比较,觉得自己很幸福很有知识,学了这些科普知识后就可能主动在生产中实践。但这个只是个体性的活动。

由于当时社会组织的高效,这样的很多人都有可能参加某个正规或者不正规、常设或者零时的农科实验集体,而这样的组织都可能及时地得到更有科学能力的上级组织的帮助。从而,滚雪球式的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农科运动。

这些,你能不能理解呢?

因此,你的“这实际上无法实现,过去不行,现在也做不到”是不是你的拍脑门表达,有待于你自己来验证。

由于被目前还不敢见阳光的举报者的举报,又见有那么多的监察的“监察”,这里有必要再次申明:

那个内容不是“你说的那些”,作者是当时的国家科学院的,在我目前看来,也是当时人民日报的独家报道,而不是“文摘的文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