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扯一扯汉语的“稠密性”和精确度 -- 石头布

共:💬196 🌺697 🌵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看李晓宁对汉语的看法

主持人:谢谢您。接下来我们看看网上网友对您的提问。这位网友叫“驴在飞”,他说我是不是听错了,您好像是说“我们中文没有一个十分严密的语法体系,我们的语言是模拟式的。”这是您说的话,接着网友又说,难道我们上中学时,受语法的折磨还算是少吗?所以我必须告诉您,您误认为中国没有语法,才由此没有产生牛顿,没有灿烂的人类文明,这是驴唇不对马嘴的。你必须为此检讨。

李晓宁:我们现在讲的汉语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中间有了,我们虽然不太讲时态,但是我们有很多关联词,我们的关联词中间有很多原来是佛教词汇,比如说“如果”呀,“一定”呀,“一定解放台湾”,“一定”和“解放”都是原来佛教词汇。

主持人:印度是梵语。

李晓宁:因为我们文言文中表示过渡,表示句法关系的关联词是非常差的,我们是需要上下文的。我讲个笑话,有个人找个对象,说你要有条件吧,古代人讲“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三个条件就行了,这条件不高。过两天找一个人来就写这么一个条子去了。它没有标点符号不能明确界定,“ 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好”,下面四字儿,“头发没有”,剩两字“麻子”。这种可以相反地把这个语言都给你倒过来,是不是。这汉语中间的随意性极强,随意性,我们还可以举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咱们中国人玩儿文字游戏有得是,就是利用了这个。所以中国语言,抒情是头份的。抒情,中国的诗歌,那作为理解,你可以作各种理解的,它没有规定性意思。

主持人:就是怕断句断错了,所以才一行一行地写。这样媒婆就不会找另外一个人去了

李晓宁: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非常硬的诗歌都可以裁,西方(的诗)就不好裁。你比如有首诗说,说这个诗肥了,“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说这个诗瘦了,该加肥,“久旱逢甘霖”,什么叫久啊,“十年久旱逢甘霖”,加十年是不是。一年也叫久,十年!“他乡遇故知”,二里地也叫他乡, “万里他乡遇故知”,是不是。“洞房花烛夜”,“和尚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白丁金榜题名时”。说这是俗诗没什么劲。还有肥可以减瘦。杜牧的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诗你都敢改?我敢改。说它肥了,杜牧不灵。“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本是时节,“时节”两字就多了!“清明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不在路上在家里头?!“路上”两字儿多了,“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这话本来就是问话,“借问”两字多余,删去!是不是。“牧童遥指杏花村”,你小看了杏花村这地方,光是牧童知道?人人皆知!“遥指杏花村”!是不是。“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也通啊,这就是汉语。

主持人:这诗就没有语法吗?

李晓宁:没有严格的语法限制。

主持人:就是说您不愿意向这位网友检讨是吗?

李晓宁:我不愿意检讨,它有它的用处,它在抒情方面,是非常非常好的。

主持人:好,网友“驴在飞”,李先生不愿意为他的观点检讨,他说你是错的。

李晓宁:让他去飞吧!

另外可以百度下“中西语言文字比较与中西文化走向(辜正坤)”、“李晓宁 东西方思想方法比较”,虽然这两人的观点未必正确,但确实有点道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