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我对科学的看法,再谈中医 -- 冷眼

共:💬103 🌺18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还没睡?

就祝新年快乐吧。

家园 也祝兄新年愉快。并顺祝

其他意见相同/不同的河友们新年愉快。

家园 hehe.

同祝同祝

大体一致,小处不同。

家园 献花!再多说两句

所以中医理论,我倒愿意称为前科学。

“前科学”或者说“哲学”,我倒觉得未必有东西方的分野(还是古代医学/现代医学的提法更合适些),主要问题是他们在现代科学里面无法操作观察和整合,比如你提到的多靶点/多化合物复合作用,这里也有人在搞(以前在西西河有人提过,可惜具体帖子忘了),但似乎尚未成熟,何大一的鸡尾酒疗法不知能不能算。

至于

单一位点作用可能会引起其他副反应
,西药尚可以通过前临床/临床1-4期等措施作部分的预防(当然也不时有用了几年的药发现问题的),这个比之中医流传了几百年仍然有重金属/马兜铃酸等毒性问题,总体上说还是要先进吧。

您给的沈自尹教授的例子极好,我寄望也许有一天,能有类似的方法解说,比如人参,的生理功能(人参在中国和外国搞了那么多年,二三十种成分都出来了,但还是难以在现有西医的基础上解释古书中的种种功能)。

呵呵,我的观点可能接近“验医验药”吧。

圣诞快乐!

家园 hehe.

本来不想搅混水的。不过基本上我们的观点相同吧。而且我承认现在的西医药先进。 只是说中医药要发展。关键还要有对人体的了解。

家园 说来说去,支持中医的总是虚多实少

一直强调中医理论是‘科学的’,这边现代医学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日新月异,而中医理论几千年下来又有什么发展和突破呢?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在现代医学之前,中医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但没有现代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的基础,黑箱作业的中医理论无论如何都无法再发展下去了。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中医能治病,问题是中医能治的西医一样能治,而且见效快,西医没办法的中医一样没辙。

现代医学需要借鉴中医理论吗?这边把每个细胞都搞得清清楚楚,那边还在盲人摸象,有借鉴的意义吗?

中医理论需要现代化吗?用现代医学的名词术语来解读中医理论,可惜说到底还是人家西医的东西。

至于西药副作用大,中药副作用小;西医重局部,中医重系统等等说法,根本就是不了解现代医学。西药的副作用写的明明白白,适用人群禁忌症清清楚楚。现代医学对症下药,原因就是一般的发病原因很容易通过现代医学的检测手段找出来,哪儿有问题在哪儿下药。而中医连基本的解剖都不了解,光凭望闻问切,只能凭经验开药方,边吃边改吧。

至于您找的沈自尹教授的例子,其实没什么意义。用现代医学的理论解释中医"肾阳虚"这个术语,对现代医学理论有什么帮助吗?当然没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这个是医学本科二年级生理学课本里就讲的很清楚的东西了。至于临床问题

将肾阳虚研究的结论用于治疗隐性阿锹森氏病,预防哮喘季节 性发作,为长期用激素的哮喘患者撤除激素,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减轻激素副作用等均能提高疗效。
即使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了"肾阳虚",中医还是不能根治哮喘病(大多数是过敏引起)。而西医对哮喘的治疗,不仅仅是激素,还有很多其他治疗方法。可参考wiki百科外链出处。自从牛顿建立了经典物理学理论,大家就知道了自己不能抓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拎起来。热力学理论建立起来后,大家就知道了永动机是不可能的。而现代医学发展起来之后,也发现某些病是治不好的(比如糖尿病),由于现代医学还在发展中,以后是不是能有办法治疗目前认为的绝症,还不好说。但是如果有的话,也和中医理论没啥关系了。

关键词(Tags): #中医理论#现代医学
家园 精品!花!
家园 一针见血,不厚道呀!花!
家园 呵呵。

您不要以为我反对现代科学。其实只有一种医学,就是现代医学,也就是西医,或它更高级的阶段。

不同意废弃中医,是希望有天能用现代医学解释中医以前的现象,更多的是从保存资料和实践经验来说的。我能理解中医并不能给现代医学提供借鉴,只是说期望有天可以用现代医学阐明中医的术语和诊疗。这是我理解的中医现代化。

家园

中医能治病,问题是中医能治的西医一样能治,而且见效快,西医没办法的中医一样没辙。

西医没辙,中医能救或者改善状态,这个事情多得很。相反,中医束手,西医效果好的事情也很多。何必一叶障目。

现代医学需要借鉴中医理论吗?这边把每个细胞都搞得清清楚楚,那边还在盲人摸象,有借鉴的意义吗?

怎么会没有借鉴意义?除非说西医现在能把人体搞得清楚透彻了。光中医里经络对人体的调控就是对人体认识的很大补充,就别提引申出来的针灸,药物归经等等。还有jufeng兄举出来的例子中解释了肾阳虚证的物质基础。为证明其他证做出了范例。证的确立,可以进一步使得中医中提出的同病异证,同证异病的证实。一旦证实,西医中也可以引入辨证的概念,丰富诊治手段,临床治疗的用药也可以更有针对性。所谓同病异治,千人千方在更高一层的医学那里也就成了自然的事情。医学还要发展,如何就没有借鉴意义!

中医理论需要现代化吗?用现代医学的名词术语来解读中医理论,可惜说到底还是人家西医的东西。

这个更荒谬了。我写论文,用的词都是以前西方科学家发明的,我做的工作就是别人的东西了?人体就一个,非要搞出两套名词来?先是说中医不能发展,然后又不需要发展,这个标准定的...

中医连基本的解剖都不了解

不了解怎么治病。内经中对人体描述有错误,但更多的地方与今天的解剖结论没什么差别。

只能凭经验开药方,边吃边改吧

哪个老师教出来的中医是只能凭经验开药方?你当西医给药就不改了?

即使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了"肾阳虚",中医还是不能根治哮喘病

西医如果发现一个方法能够减轻症状,减少用药,你看看会不会大加宣传。到了中医这里,就要求根治,你当中医都是神仙?

说来说去,这种对中医的批评透露着不懂不了解和臆测。

家园 您举出个具体的例子会更有说服力

西医没辙,中医能救或者改善状态,这个事情多得很。相反,中医束手,西医效果好的事情也很多。何必一叶障目。

既然‘多得很’,请举出一个基本上普遍适用的例子。

光中医里经络对人体的调控就是对人体认识的很大补充,就别提引申出来的针灸,药物归经等等。

请问现代生理学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认识里面有哪些不足,什么地方需要中医理论作‘很大的补充’?

西医中也可以引入辨证的概念,丰富诊治手段,临床治疗的用药也可以更有针对性。所谓同病异治,千人千方在更高一层的医学那里也就成了自然的事情。

现代医学如何不‘辩证’了?整个现代科学都一直在实证基础上寻找‘因为。。。所以。。。’,还需要如何?从临床诊治角度来看,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需要考虑病人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生理状态等等很多情况,难道没有针对性?以后的发展趋势是把病人的遗传背景考虑进去,这才是真正做到‘同病异治,千人千方’。

这个更荒谬了。我写论文,用的词都是以前西方科学家发明的,我做的工作就是别人的东西了?人体就一个,非要搞出两套名词来?先是说中医不能发展,然后又不需要发展,这个标准定的...

我的意思是,人体只有一个,不需要同时有两个理论来解释。

西医如果发现一个方法能够减轻症状,减少用药,你看看会不会大加宣传。到了中医这里,就要求根治,你当中医都是神仙?

当然会大力宣传,不过对于这个具体的例子,即治疗哮喘时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的副作用问题,我相信中医并没有很有效的解决方法,‘减轻症状’这个用语很不严谨,即使是不给任何治疗,病人都有自己好转的可能。哮喘病大多是过敏引起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比如花粉)产生过分的免疫反应,可导致支气管收缩,引起呼吸不畅,严重的可以很快导致死亡。所以临床上碰到紧急的过敏性哮喘病人,采取服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来压制过敏反应,但是,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绝对是有副作用的,问题是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治疗哮喘的方法之前,这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手段。目前的关键不在于糖皮质激素,而是没有更好的方法治疗过敏性哮喘病。有些病人会自己好起来,有些不会,就只能用激素。哮喘病是机体的免疫系统过分敏感而引起的,免疫系统有个特性就是有记忆,初次遇到外来物质的时候,机体会产生抗体,当这种外来物质消失后,产生相应抗体的免疫细胞会休眠起来,一旦再次遇到同样的物质,就会产生更大的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发生在肺部就会使支气管收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会对花粉,灰尘等产生严重的免疫反应。过敏的病人也并不一定都产生哮喘,而有哮喘的病人又有轻重之分,再就是严重哮喘的病人有些人确实可以对致敏源脱敏而使哮喘不再发生,但是大多数严重哮喘的病人只能采取远离致敏源的办法来避免再次产生哮喘。为什么现代医学对过敏性哮喘没有好的治疗方法,一个原因是人体免疫系统十分复杂。另外,从进化上讲,免疫系统对高等生物是非常重要的,凡是对机体性命攸关的器官或者系统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运作有很强的独立性,即很难对其进行调控。插一句关于非典的问题,很多人都知道治疗非典是采取大剂量皮质激素,其实原因和哮喘差不多。病毒在人体细胞内进行复制,而机体的免疫系统则攻击这些受到病毒感染的细胞,这看起来是好事。不过很不幸,如果病人是第一次感染这种病毒的话,机体的免疫系统需要一定时间来产生识别这种新病毒的抗体,在这期间病毒在身体里的复制和传播没有受到控制,当新抗体大量产生后已经有很多细胞受到了感染。于是大量的受感染细胞被抗体标记起来,然后免疫细胞根据标记赶过来杀死受到感染的细胞。更不幸的是,非典病毒和流感病毒最喜欢感染肺部的细胞,而当大量的肺上皮细胞被免疫细胞杀死后,上皮细胞之间的屏障被破坏,组织液渗入肺泡,病人呼吸困难,如果不及时治疗当然就会死亡,所以实际上病人是被自己的免疫系统杀死的,而且是淹死的。这时候使用大剂量皮质激素来抑制免疫反应和肺部炎症,先让病人能自主呼吸,活下来再说。如果注射过疫苗,因为有免疫记忆,我们的免疫系统就会在病毒刚入侵的时候杀死病毒,而不会引起严重后果。

啰里啰唆讲了一大堆,主要目的是说明现代医学的治疗是有针对性的,而这种针对性是建立在对人体生理了解的基础上的。现代医学同样不是神仙,现代医学不是不了解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不是不知道很多病症之间的关联,虽然很多疾病的发病机理已经大致清楚(比如糖尿病),但从治疗起来还是有很多困难,而这些困难并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比如上面关于哮喘的问题,与其相关的知识可以写成几本书。

家园 花~~~作为文化遗产,中医是值得研究和保留的
家园 嗬嗬,恰恰是你举的例子里就有啊.

你举的SARS.网上有官方公布的中西医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数据(不同医院不同地区).具体数据应该还能搜到,总而言之,中西医治疗激素用的少,退烧快,这个也是得到当时世卫组织赞扬的.

另外,

从临床诊治角度来看,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需要考虑病人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生理状态等等很多情况,难道没有针对性?

中医里面不也是如此吗? 比如问诊中,按道理连病人的居住环境,职业,近期活动也都是要了解的.不管中医西医,作为医本身很多是通的.再者中医说的是辨证,分辨"证"这个东西,比如前面提到的肾阳虚证.引用教科书中的说法,中医中的辨证论治,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现在还可以更多信息)、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不是辩证法的辩证,虽然中医中用阴阳这种辩证哲学思想来解释生理病理现象.

与此对应的是辨病.比如西医中的高血压,糖尿病.但同病可以异证,同证也可以异病,这个是中医独特的认识.这个对诊断,用药,制药等等都会有很大的好处.比如有的病吃某种药,却发现对另外一种病也有好处.从中医角度理解,有可能是证相同. 前两天和海天兄提到的最近的西药中药化的一点工作可看出一些端倪.

中医是个很大的宝藏,我赞同前面桃花兄所言:如果吃透了中医理论再放弃未尝不可,所谓破而后立,弃而后成。但现在还差得远.所以一方面搞基础研究来解释翻译中医中药的理论/现象等,另一方面继续医疗实践.

我的意思是,人体只有一个,不需要同时有两个理论来解释。

这个的前提是人体的情况都清楚.现在还没有做到.比如经络现象,这个是可以重复的,但还没有发现本质.由此引出的针灸机理不明.但针灸是可以治疗的,美国这里的一些医疗保险已经可以包括针灸了.据报告, 2004年,47%的雇主为其雇员提供针灸治疗的保险,比2002年的33%提高了14%。

最后,套句话,医学是无国界的,但是医学产业是有国界的,而且是国家战略层次上的产业.搞中医的现代化研究应用,从现在已有成果看是可行的,不过耗时会比较长,但得到的回报也会很丰厚.

家园 花送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家园 IE出错,写了一堆全没了

如果吃透了中医理论再放弃未尝不可,所谓破而后立,弃而后成。但现在还差得远.所以一方面搞基础研究来解释翻译中医中药的理论/现象等,另一方面继续医疗实践.

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我们已经对生命了解到分子水平了但中医理论却仍然‘吃不透’?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医理论是建立在人体生理变化的表象上面的,基础就不牢靠。理论上当然臆测的成分居多。很多人不喜欢方舟子,但他恰恰就是抓住了中医理论这个根本上的缺陷,无论他说多少狠话,他都能立于不败之地。虽然我个人也并不喜欢他的辩论风格,也不认为他一个生化博士会对现代医学和中医有多深的见解,但从逻辑和方法学上说他很少犯错误。

针灸推拿是物理疗法,包括在医疗保险内并不奇怪。至于医药产业,传统中药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