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水浒武力(1) ---- 力怯 与 气力不加 -- 煮酒正熟

共:💬90 🌺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呵呵,煮酒兄的包子计划,屉屉诱人啊

好啊,俺就试着说说几次走马捉将和一下煮酒兄雄文,可能写不好,凑凑热闹吧。这个应该能快一点,一两日内贴出。之后,在圣诞节假期之前会抽空把那个说“武力消长”的吕方、杨志部分续上。然后,就要去度假了,带小鬼子去奥兰多迪斯尼。

盼煮酒兄好文。

家园 水浒武力(3) ---- 战某某不下

在下九岁起开始读水浒,当时有太多太多的地方读不懂,其中一个原因是生活经验和阅历,再一个就是辞汇。源于生活阅历的“读不懂”倒不打紧,比如“武十回”中的西门磕小潘一节,小时候看不懂也没兴趣去深究,大了以后自然就懂了,再不懂就麻烦啦

辞汇方面的问题比较麻烦一些,一方面当时还是小学三年纪的小煮酒辞汇量本来就窄,后来慢慢长大 词汇量也扩大以后,发现还是有许多东西搞不懂,这是因为水浒成书那个年代的许多辞汇和概念(比如官职) 在现代生活中已不复使用,另外还有方言的因素... 而中国又找不到一本针对古典小说的辞典... 所以直到今天在下还有许多东东搞不懂,比如78回里董平对王文德说:“只你便是杀晚爷的大顽。” #$^+!%^&*(_&

在下这个系列是说武力的,旁的就不多聊啦,只说说与武力相关的吧 ---- 什么叫“战某某不下”?第一次见到这个是在48回二打祝家庄时,原文如下:

原来欧鹏祖是军班子弟出身,使得好一条铁枪,宋江看了,暗暗的喝采。怎的欧鹏枪法精熟,也敌不得那女将半点便宜。邓飞在远远处看见捉了王矮虎,欧鹏又战那女将不下... 宋江见马麟斗祝龙不过,欧鹏斗一丈青不下,正慌哩...

从字面儿上看,似乎是“拿不下”、“搞不定”、“摆不平”的意思。再放到上下文里来看,好像是说,宋江对欧鹏有很高的期待,觉得他本来应该能够拿下一丈青的,可惜欧鹏没能达到他的期望值,拿不下对方。如果有人据此进行引伸,说欧鹏情况不妙,恐怕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同。所以一般的看法是:此战欧鹏小扈不仅是不分胜负,而且是势均力敌。(注意:并非所有不分胜负的交锋都是势均力敌的,比如呼延-杨志之战等等)

水浒中最后一次出现“战某某不下”是在第118回,当时是宋军猛将秦明与清溪洞最后的屏障方杰做殊死决战:

(方杰) 和秦明连斗了三十余合,不分胜败。方杰见秦明手段高强,也放出自己平生学识,不容半点空闲。两个正斗到分际,秦明也把出本事来,不放方杰些空处。却不提防杜微那厮,在马后见方杰战秦明不下,从马后闪将出来...

这个战例似乎比上一个多了点儿说道:文中明确交待,方杰先被逼得全力施为,又斗了一段时间后秦明才开始全力以赴的。这里似乎隐隐暗示:两人虽缠斗连绵 难见胜负,但秦明微有优势。而全程观战的杜微却感觉方杰战秦明不下... 给人的感觉似乎是:“战某某不下”意味着“不容乐观”、甚至是“形式不妙”、“微处下风”?

这个咱们先存疑。再看一个例子。

两个斗无十合,李成正在中军,看见索超斧怯,战关胜不下...

啊~~~ 感觉开始清晰起来了 ---- 前文说过,索超对关胜是处于劣势下风的,那显然是情势不妙;而恰在此处又出现了“战关胜不下”。据此我们可以推测:“战某某不下”确实含有“情况不妙”的意思。

这个推测结论在第四个例子中得到了进一步印证:

两个斗到二十余合,韩滔力怯,只待要走。背后中军主将呼延灼已到, 见韩滔战秦明不下,便从中军舞起双鞭...

英语中有种常用修辞方式,唤作"understatement",就是有意将程度严重的事情说得比较轻微缓和,与夸张 (overstatement or exaggeration) 效果相反。水浒对秦明-韩滔交锋的文字处理就属于understatement ---- 明明已完全落败只差逃命了,却非说是战对方不下、情况不妙... 何止是情况不妙啊,简直是很糟糕、遭透啦!

好啦,现在我们可以对这个推测结论的正确性很有信心啦:战某某不下 = 情况不妙

接下来我们使用这个结论来推出一个arguably the most subversive and controversial conclusion。鲁大师的饭丝先表忙着找鸡蛋哈,咱们先看哈原文:

这鲁智深和宝光国师,斗过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方天定在敌楼上看了,与石宝道:“只说梁山泊有个花和尚鲁智深,不想原来如此了得,名不虚传!斗了这许多时,不曾折半点儿便宜与宝光和尚。”石宝答道:“小将也看得呆了,不曾见这一对敌手。”...

且说城下宋军中,行者武松见鲁智深战宝光不下,恐有疏失,心中焦躁...

从前在下仅从武松恐老鲁有失而对方并无太多担忧这样一个对比,来推测老鲁微处下风,遭到老鲁饭丝的强烈反对,说这个证据太软。现在又多了一个证据 ---- 武松见鲁智深战宝光不下。

那位说啦,武松眼光有问题,或者他求胜心切影响了他的判断力,所以这个不算。要照这么说,李成的眼光也有问题啦?索超实际上对关胜并无劣势?还有呼延的眼光...

---------------------

结论:

1. 战某某不下 就等于 情况不妙

2. 欧鹏对小扈,老鲁对宝光,方杰对秦明都微处下风

关键词(Tags): #水浒武力#战某某不下#鲁智深#宝光#欧鹏元宝推荐:无斋主人,
家园 看来古人对发力的理解比我们今人要深刻正确得多啊

今人对膂力的理解大概都是胳膊或肩膀上的力量吧...

谢老兄赏花。

那三方面确实很难区分,比如力量不够就打不出高速度来,也无法做到对速度快慢的控制自如(就是节奏啦),而那些高难度武技又要求使用者必须具备相当力量和速度... 这认同攻防也很难完全割裂开来一样。只是要仔细分析时不得不硬拆开来...

haha
家园 MM还有那么件神气的袍子啊?

啥时穿出来看看?

俺的评论干巴巴的,不够幽默诙谐... 所以不想长篇大论的... 要有敷MM那两下子就好啦...

从现实逻辑来看索超此战必然会受到臂伤的影响,因为此战距离受伤最多只有一个半月... 8过从小说逻辑来看... 俺先哈口水,咱回头再聊哈~~~

家园 安兄厉害

而且安兄的例子也很精彩。就喜欢这种亲身经历的东东。

您说的力与劲,我习惯表达为“本力”和“发出的力”。本力大但不掌握发力技巧的人,发出的力可能会不如本力小但发力技巧精湛的人。

武松弄石墩之前也曾晃了晃那个石墩,我以为这几下用的就是其本力,而后来举石墩、抛石墩时就用上了功夫,也就是发力技巧。

家园 恭候提辖兄好文。桃李兄也要继续贡献啊
家园 Great comment! Flower~~~
家园 战不倒吕布

施老在写书时,同一个词所要表达的意思,会不会是consistent? 或者都是那么严谨呢?

三国演义中,关张二人战不倒吕布,如果战不倒=战某某不下,吕布也太厉害了。

“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

家园 应该是无望取胜,却不也并无落下风的迹象,也就是双方不怯

当然,自己一方是希望取胜的,那两个落下风的的例子是有力怯修饰的,也从反面证实战不下并非处下风。不败非全胜,不下也未必输

家园 回复土兄:

施老在写书时,同一个词所要表达的意思,会不会是consistent?

---- 不一定。也许有不consistent的,但我不记得。如果发现明显不consistent的,自然就不去做啥子归纳和推测了。

或者都是那么严谨呢?

---- 如果有足够证据证明不严谨,这种归纳和推测自然就不成立。如果没有足够证据证明不严谨,则... 孙勇进兄曾引用“胡椒-佛教”之说... 即使作者本来并没有刻意追求严谨,但只要在客观上表现出较好的严谨性和前后一致性,咱们就可以归纳归纳,反正就是一乐儿,呵呵

关张战吕布

战不倒在三国里只出现过一次,无法通过归纳比较进行猜测,不象这个“战某某不下”连续出现了五次,可以归纳并猜测。所以对“战不倒”我们只有从字面上去理解,就是“还没击败”的意思,隐含有“迟早会击败”的意思。“不下”如果只出现一次而且上下文没有其他线索可供推测,那也只能从字面去理解,就是拿不下;但问题是它出现了好几次,而且其中几次上下文有明显的线索而且这些线索统一指向了一个方向。因此它与“战不倒”有所不同啊。

家园 先送花,有空儿再慢慢讨论
家园 这个。。这个。。

有点不同看法:

把“战××不下”作为同种意思来评判各战例,我认为酒兄这个基点有偏差。我觉得,“战××不下”有本方期望取胜的意愿,但实际并不能做到,这里面有实力均等不能取胜的情况,亦有本方实力稍逊无法取胜的情况,不好一刀切等量观之。不过还是欣赏酒兄的视角,花枝!

家园 个人看法

双方交手未必都用全力,很可能是一方用全力而另一方还没有。

平常训练和比赛之中,这样的事情很常见。一方已经全力以赴,而另一方明显还有余量。这么做也许是为了保持体力,也许是不想暴露真实的实力或绝招,也许是根本就没有看得起对方,在陪对方玩玩。

在下以为所谓战之不下,应该是本方已经全力以赴,仍然不能取胜。至于对方是否还有余量,也许有,也许没有。

家园 九爷旁征博引,十分佩服

不过这几个例子看,战某某不下的含义远不及力怯斧怯那么确定,如酒爷分析,从韩韬到欧鹏,战之不下的意思变化还是蛮大的。

战某某不下的准确内涵往往要由上下文来确定。

索超已经斧怯,故可以断定他的战不下十分被动。方杰先使出本事,也不排除年少争胜之心,方秦之战不下,差距是极微的。

单言战之不下,是不能取胜的同义语,涵括从仅招架之功到旗鼓相当的范围。九爷认为偏向负面是很有道理的。不过也许应该再放宽一点,即从下风到中性的区间。

说到花和尚,我以为还是中性语,武松“焦躁”,也有“急切”的意思,印象里水浒中还有“急切战他不下”一语,想不起来那里看来。“急切战不下”就偏向上风了。

再看秦明林冲双战关胜,林冲出手主要也是焦躁,而关胜敢于双战,表明只对秦明一个还是游刃有余的。

宝光和尚见武松来便走,可见多一分也不能,按说他并不知道武松是何等厉害人物。

还有一点:

“宋江看了,暗暗的喝采。怎的欧鹏。。。也敌不得那女将半点便宜”

“方天定在敌楼上看了,道:。。。不曾折半点儿便宜与宝光和尚。”

前者说欧鹏不得半点便宜,后者却说宝光不得半点便宜。究竟不放半点便宜与人的好汉厉害?还是不得半点便宜的对手高强?

想来还是假定棋逢对手一般平比较合理吧。

家园 同意,花差话差!

老兄说得中肯,佩服!

只是关胜敢于双战那句。。好像秦林两个前后脚出马,关胜感觉独战秦明游刃有余好像还说不到这层面吧。。。

看老兄言论,定是武评好手,以后常来发文吧,期待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