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水浒武力(1) ---- 力怯 与 气力不加 -- 煮酒正熟

共:💬90 🌺3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骑术也应给予考虑。

马术超油的武将擅长借用己马和敌马之力打击敌人,正如功夫中的“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一样。

家园 “气力”这东西不好比,你到底是指Force呢,还是指Power呢?

一个是力,一个是功率,到底要比较那个?

比方说,NBA的大鲨鱼奥尼尔力气大不大。大家管他叫做“Diesel”,那意思是Torque大,但horsepower到未必第一。因为柴油车转速上不去啊。所以力气大的未必功率就大!

人的问题就更复杂了,因为有一个耐力的问题。有的人力气很大,但耐力不行。跟别人过招可能30回合后就有“气力不如”的问题,但你能说他的力气小吗?

家园 看来煮酒兄是对的,提辖眼花啊

呼延灼恨不得一口水吞了那一丈青。两个斗到十合之上,急切赢不得一丈青,呼延灼心中想道:“这个泼妇人在我手里斗了许多合,倒恁地了得!”心忙意急,卖个破绽,放他入来,却把双鞭只一盖,盖将下来。那双刀却在怀里,提起右手铜鞭,望一丈青顶门上打下来。却被一丈青眼明手快,早起刀只一隔,右手那口刀,望上直飞起来。却好那一鞭打将下来,正在刀口上,“铮”地一声响,火光迸散,一丈青回马望本阵便走。

又把这段反复读了几遍,煮酒兄可能是对的,刀没有出手。“刀直飞上去”好象应该是理解为向上的举刀迎鞭动作,但“眼明手快”和“起刀一隔”似乎又是说已经用刀去挡。所以说,尽管也觉得刀没出手可能性更大,但也还是认为作者的交代是有点问题滴。罢了,罢了,古人写书,不能太苛求啊,

即使刀没被震脱手,俺也还是要再犟一下嘴的。呼延正面迎头打下,书中已说三娘“眼明手快”用刀去挡,可见应对还是较为从容的。如不是膂力不足,本来也不是问题,架开鞭不就成了吗?但和呼延对了一下兵刃后,三娘转身就走。小扈其实只输在硬接了这一招后,估计是被震的够戗,呵呵。

家园 老轧咱们看法比较接近

我那个贴罗嗦半天,主要就是反对将“力怯”和“气力不加”归之于膂力(force or physical strength) 不够。老轧提出有人爆发力大但耐久力较弱的观点,在反对把力怯归之于爆发力不够这方面,我们是一致的。

至于爆发力大耐久力弱的问题,楼下龙骑兵兄也提到了。我的看法是,按水浒的描写来看,秦明的耐久力并不差,40合以上的交锋达到3次,30合以上的有4次,都没有出现力怯、气力不加的情况,其中一次对方杰还占上风。偏偏对史文恭只打到20合就力怯,显然不是耐久力的问题,而只能是武技方面的差距导致其消耗过大、掉血太速,体能提前告罄...

家园 提辖兄说得不错

小说的行文确实不符合现代行文逻辑和阅读习惯,那个“早起刀只一隔”,与“右手那口刀,望上直飞起来”,发生了表意重复。以现代阅读习惯来看,容易产生“先起了一刀,后来又将右手刀飞起来,一共起了两刀”这种误解;而实际上作者的本意是后句对前句进行补充,有点英语里面的同位语的意思,呵呵呵...

其实水浒里面比这个更为严重的行文问题至少还有两三处,包括同一句中逻辑主语的不断变换,非常容易造成歧义的... 三国演义这方面就严谨得多...

至於小扈是否应对从容... 俺是这么看的,小扈没瞧破呼延的假破绽冒然攻进去以至双刀让呼延暂时封在内线,自己上半身整个露给对方,从武技角度已经输了。当然小扈应对是非常迅捷的,及时抽出右手刀来快速上架,才保住一条小命。从整个过程来看,小扈对呼延没有造成任何威胁,但小扈这边却险象环生危在旦夕... 我以为不能因为小扈应对过去了就认为她比较从容、不太狼狈... 拿足球类比的话,如果对方老在咱们家门口练射门,咱老是靠后卫大脚解围、飞身堵枪眼,或者守门员如有神助般的扑救表演才维持大门不失,我以为不能说咱们比较从容,只能说咱们很狼狈同时也很幸运...

跟提辖兄搬杠子啦,哈哈...

家园 花!

怎么没了下集预告,下回说什么?

有没有打算说说捉将,几次走马捉将很值得说说哦。

家园 小日本的那个漫画的水浒,里面就有一个有趣的设想:

关胜前传:关胜此前在西北边防军中服役,某次和西夏军的战斗中,宋军中伏被包围,结果一个形似关羽的人单骑突阵,斩了西夏军大将,敌军大乱,宋军乘机突围,关胜立下大功后却不知所踪,宁愿跑去混个武警小干部。。。。。。

要说战斗经验,我觉得格斗和战场上的马战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秦明等人未必很丰富,但升到统制的官职,总有不少战功和实战经验——光是韩滔一个小团练,也剿灭了不少土寇嘛。但以卢俊义论,实在很难接触到马战经验,差距还是不小的。但是从书中逻辑和实际逻辑的区别看,也没办法。甚至我觉得杨志的生辰纲被劫、武松的刀被西门庆踢掉(增加情节紧张程度兼骗稿费)、秦明败于史文恭(正衬卢俊义)都是书中逻辑和情节需要,实际上也不必如此。

花!
家园 谢兄赏花

提辖兄咱们做个分工如何?您就来说说走马擒将吧?俺可以写点儿别的。

俺下面四篇的计划是:

3 - 也是一句水浒惯用语,只是暂时保密,呵呵

4 - 分析并定义落败和下风

5 - 用comparable analysis的方法分析八骠与五虎的差距

6 - 说说万夫不当之勇

然后再具体比较五虎八骠等人物的武力。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写完...

家园 的确有趣

实际上不仅关胜、鲁达可以加前传写他们与西夏军交锋的故事,北军的闻达李成等人,还有那十大节度使里有三位的辖区是上党、云中和陇西,而且书中也说过他们“或征鬼方,或伐西夏并金、 辽等处”,应该也有写作空间的。只是伐金未免YY过头了,呵呵

关于卢俊义的马战经验,韦兄说得很有道理。从现实逻辑出发卢俊义不可能有那么高的马战能力。小说基于它的某种目的和设计硬要这么写,咱们也没办法,只好变着法儿地替老施圆贝,呵呵。所以一旦遇到不好解释的地方,俺一概用“小说逻辑”来抵挡一阵。这里我想只能这么圆:超高马战能力不必然要有许多临阵实战才能获得,极高的武学天赋 + 名师 + 切磋交流 也可以达到 ---- 这个显然不符合现实逻辑,呵呵。

家园 李成还可以写后传呢

干脆把他说成是南宋初年军贼李成,反正那小子也自称“李天王”。

突然想到关胜扛着大刀追小偷的样子

家园 林冲擒扈三娘应该算拼力气了

一丈青飞刀纵马,直奔林冲。林冲挺丈八蛇矛迎敌。两个不到十合,林冲卖个破绽,放一丈青两口刀砍入来,林冲把蛇矛逼个住,两口刀逼斜了,赶拢去,轻舒猿臂,款扭狼腰,把一丈青只一拽,活挟过马来。

小扈武技固然不及林教头,气力也一样不行。

家园 劲与力

在下在力量素质基本上和上面提到的那位70公斤左右的退役举重运动员在一个水平上。不过,在下比他要高大多了,所以在下在力量方面只能算中上(或者上下)的水平。

在下觉得两个人格斗时的力量对比更多地体现在劲上,而不是力。

在下的合气道教练体型很匀称,但是比在下小得多,卧推和深蹲的力量也远远不及在下。但是,他的木刀比在下的既厚且宽,材质也细密,比在下的木刀重得多。在进行斩劈对抗的时候,他比在下劈得重、收得快。在下与他对练,肌肉很快就酸胀。须知,在下也是可以经常震开别人木刀的人,在他面前却没有还手之力,完全是招架而已。

在下觉得,秦明失手于史文恭应该类似在下与在下教练之间的对练,虽然力量大于对方,但是那股劲却不如对方。

家园 haha

那王矮虎是stumpytigerw,俺也叫剑神包道甲,包道乙的师兄呀,stumpytigerw见到俺师弟岂有不枪法大乱之理?

老酒好文,可惜例子多,论的少了点。。

商榷一点哈,所谓林冲棒怯,大概是洪彦自大欺人的感觉,并非真实,而索超斧怯倒是实际,只是有点客观原因,他胳膊不久前中了箭。。不知酒兄以为如何?

家园 精彩,送花

在比武中力量、技巧和速度是很难分开来讨论的。力怯和气力不加,都是综合素质不如对手。

上网查了一下膂字的含义,觉得很有意思,摘抄如下:

两个口,吕,甲骨文字形,象脊骨形,是“膂”的本字。本义:脊梁骨

家园 好主意

你们分工合作也好,抡圆了开打也好,俺们都高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