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大家对【原研药】怎么看 -- 斯特拉斯堡
贴个不知道哪找的图片,说药学等效、生物等效是一致性评价的两个重要指标,这跟我说的一致性评价包括三个等效性:药学等效性、生物等效性、疗效等效性矛盾吗?一致性评价的的全称就是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三个等效性这是在国家文件里明确的。
三、合理选用评价方法。药品生产企业原则上应采用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方法进行一致性评价。符合豁免生物等效性试验原则的品种,允许药品生产企业采取体外溶出度试验的方法进行一致性评价,具体品种名单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另行公布。开展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时,药品生产企业应根据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无参比制剂的,由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临床有效性试验。
你只会鹦鹉学舌却又学不明白,只有更蠢的蠢货才会赞同你这样的蠢货了。
在这个问题里,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的“上面”,就是中央的卫健委、医保局。你说的这些层级,都没有哪怕是局部修改中央政策的权力。
现在的麻烦就在这里。中央的思维是二极管的,各种各样的政治任务,要么全力执行,要么严厉禁止。不需要也不允许中间层级搞因地制宜。不需要你的主观能动性,只需要你作为工具人去执行,有一点点差错就严厉追责。
上海这次开了口子,最后会不会又演变成一场 U-turn,有待观察。
一片药上几十个专利应该是有的,你这是把专利当药品说明书了。
申请专利的目的是为了拦路收钱,试想一下把“含量x%”设置为一个专利,那别人再这样做就要交专利费了,如果有人把铝合金成分、混凝土成分也设置一个专利,你觉得这种做法要不要脸,可不可耻,卑不卑鄙,嗜不嗜血,该不该死?
爱丁堡的医生,爱丁堡医保局的公务员都是毕业于同几个学校的,哦,进了瑞金医院就成专家了,进了医保局就成二极管了,你这人是故意这么违心说话不实诚吗?
并且我还看到了爱丁堡的医生与爱丁堡医保局的公务员媾和的可能性。
心血管疾病
抑郁症患者通常会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出现紊乱的现象,表现为心率加快以及血管收缩的状况,这就使得血压升高,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出现或加重,相关研究显示,患者抑郁症的严重程度越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概率也就会越高。
糖尿病
大量的相关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生理变化出现……
双盲实验的基本前提是精神感受与生理之间毫无关联,哦赫,西医自己打脸了。
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
…………
我觉得他们也需要被监管。
另外,金融从业人员也没有不说话,在祥林嫂,喃喃地,发钱,发钱,股市,股市……
放假了,提前祝各位河友新春吉祥。
现在医保局发文,说集采协议量一般在医疗机构报量的60%-80%,剩下的是你们自主采购的,没说不许你买进口原研药。于是据说上海的医院又能开到进口原研药了。
这里面的关键信息是“医疗机构报量”。
讨论带量采购及原仿药之争前,需要基于一个共识:带量采购损害的是药企的利益、商业的利益、医院的利益、医生的利益,获益的是普通患者以及医保基金。
接着说一下“医疗机构报量”。在带量采购前药品的销量靠的是区域商业机构(医药代表)的公关能力,并不是药品临床效力,各个药企的销量之争,只不过销售代表的营销能力之争。可以明确的讲,在带量采购前,原研药的销量就打不过仿制药。那为什么原研药不退市,是因为当时药品的利润空间巨大,原研药仅靠已占有的销量就可以满足利润的要求。那个时期仿制药的质量才有很多是真正的“麻药不麻、泻药不泻”,不过那个时候的仿制药却没有如此多质疑,倒也奇怪。带量采购后,按照集采价格配置药品,压缩了药品流通过程中的巨大利润,这部分利润本来是商业的、医院的、医生的。这种情况下如何规避集采保证利益,医院采用的一个策略就是少报,实际用一万报5000,剩下的5000就可以用非集采产品(当然现在也在堵这个漏洞,譬如提供至少3家集采产品供选择,但还未完全解决),医院报的5000瓶,就是医保局允许的医疗机构可签订协议量的“60%-80%”。
另外多说一句药品有效期的事情,首先医院采购药品采用的是配送制,就是用多少按周或者天由商业配送,不会存在医院药品过期是事情,其次商业在从药企采购药品的时候,如果药品生产日期超过6个月,商业往往是不接受的。接近有效期半年甚至一年左右的药品,要么是药企回收,要么是通过电商销售,在医院处方销售的可能性不大。
最后再多说一句:集采是善政。
就我在这个楼里看到的是这样。
大家反对的,是疗效不好的仿制药,以及如何在集采中优化流程避免发生只图便宜而不顾疗效的情况。
集采的仿制药恰好和质量不足是相关的。
我觉得现在发展势头是好的,医生提意见,医保愿意查,是个好的开始。关键是后续措施能不能跟上,解决问题。
在多数存在专利保护的国家,仿制药厂商只仿制专利过期的药物。当然印度等无法无天的国家例外。
大家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原研药自己在专利过期后就会大幅降价。这就是《我不是药神》和现在讨论问题的区别。前者印度药主要在专利保护期内就仿造,价差巨大形成的利润空间。否则大家想想私企老板那样偷偷摸摸的带药,怎么可能干得过现代大规模物流。而已经过了专利期的原研药大幅降价以后,和仿制药价差不存在生产技术外的天然壁垒,所以如果仿制药出现明显的低价,这里面就有问题。难道原研药不想挣这个钱?
所以前面网友说印度仿制药在美国能过,中国的不能过。我更倾向于是印度制药就是在前面突破专利的仿制中积累了足够多的行业经验,而技术领先。否则不管美国政府还是医保或者医院,不会不第一时间考虑本国人的利益。将心比心,你会为了反对美国让自己早死几年吗?涉及到利益,没有人是傻的,不管是非洲黑人还是美国人。
谢谢你教我一些这个行业的专业知识。
但是我觉得你的说法和上海的情况对不上。我们假设有两种药,原研是A,仿制是a,疗效完全一样。现在医院实际需要10000,报量5000,它这个5000的意思是不是“我这种药一共要10000,但是你只能给我a,那就5000个a吧”,还是“我每年消耗2000个A,8000个a,你给我5000个a吧”?
这里的巨大差别是医生病人的偏好。对于后一种情况,集采按80%,给医院4000个a,它是不够用的。那就继续采购好了,不会出现问题。而前一种情况,可能是医生和病人都不喜欢a,正常一年只用2000个,要用8000个A。但是你集采也给了它4000个a,大家都不爱用。过一段时间一看,4000个a用不完,怎么办?那别进A了。这和上海的情况对得上。
所以,对于你的共识,
带量采购损害的是药企的利益、商业的利益、医院的利益、医生的利益,获益的是普通患者以及医保基金。
我有异议。你把相当大一类不追求性价比,而是追求本次疗效或者自我感觉疗效最佳的患者排除出“普通患者”了。这些患者“不差钱”,但是他们希望医生能开出来的药尽可能多,我愿意用的那类药在药房里有,哪怕我全自费。举个例子,妈妈带娃看呼吸道感染,医生说,阿奇霉素,妈妈问:“进口的有吗?”那这个妈妈,你也不好说她不是普通患者吧。那药房里本来有进口阿奇霉素,现在没有了,她的利益不就受损失了嘛。
集采是善政。它的基本假设是大家追求性价比,可以接受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差异。这个假设对全国大致是适用的,但是对于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很可能是不适用的。所以它很可能在这样的地区搞砸。也就受到了公开的反弹。
中国很大,各地发展不平衡,需求和利益也有很大差别。所以,还是应当回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要搞一刀切。企图用一个政策通行全国,很可能是要在一些地方搞砸的。
目前反馈的都是说质量没有所谓原研药好吧?批评的对象是价格低吧?两者是同一个事吗?显然不是同一个事。
怎么把不是同一个事勾连在一起:因为便宜,于是药厂没钱赚,所以药厂把产品差做差以图利。都不必然成立。
便宜不等同于药厂没钱赚,不等同于药厂没足够的钱赚,不等同于药厂赚不到足够的钱去研发新药改进生产。不展开,很简单的成本收益问题。
利润不够不是药厂产品质量做差的原因。这个也不用展开了吧。没有一个企业不想追求更多的利润,这就要讲合理性和购销双方的定俗能力。我认为这个也不用展开。
这个价格和质量的逻辑推演,是一个很常识的问题。我都说了好多次了,很多谎言关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知识就能识破的。
内行看热闹,外行看门道。仅此而已。
总结一下吧:一,价格问题是很严肃的问题,正常来说,合理价格的判定必然是由于专人员评估出来的合理范围。目前没有人能提出集采方面是闭上眼睛乱来。二,集采的投标方,必然是符合相关资质,目前没有证据说集采方对资质没要求。三,药品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这个问题由食药监局把控。四,事物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五仿制药的药效质量差到不可接受难以接受的,相对数和绝对数口多大?目前我没看到数据。
自己看看这个集采报量60%-80%是你脑补出来的意思吗?
集采由全国医疗机构填报拟采购数量,企业自主报价竞争,中选后签订采购协议,医保部门督促中选企业按协议保障供应。集采协议量一般在医疗机构报量的60%-80%,剩余部分由医疗机构自主选择拟采购品牌,无“一刀切”不允许采购使用“进口原研药”的制度安排。
无论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能有20%-40%的病人是你脑补的“不差钱”会完全自己掏钱买进口药的吗?哪怕是你心心念的上海,也不会有这么高比例“不差钱”的病人。所以60%-80%的比例,绝对可以实现想自费的可以自费用各种昂贵的药,而绝不会出现你脑补的想自费而没有比例只能在医保药里选择的情况。
集采中标的药均已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质量跟药效在中标时是完全可以保证的。至于后期生产包括供应医院时,个别品种、个别批次或者个别药企有质量下降的,这个完全有可能,但不会是普遍现象,否则也不会是上海一地有反映了。
喜欢抬杠参与讨论是好事,但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跟分析判断能力都没有,完全凭自己脑补来下结论,那不是自己来找打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