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凹造型 -- 自以为是
能解决多少就业人口呢?肯定是不够的,当然了,工作机会也很重要。
实际上,大多数解放前进城的农民,哪怕市郊,其实也是不适应解放初的工业化大生产的,因为素质是不够的。
很多人进了城就是去了服务业,手工业都很少。
那么国家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就要在全国挑选,而不是只有城市人口的子弟。
当然,解放了,新中国了,道理不一样了,也要体现革命的意义了,于是就在全国人民的子弟中挑选合适的工业化人才。
在这里,如何部分倾斜农村而不是城市呢?不说全部倾斜,因为农村受到教育的人确实少。
那么对于保皇派为主的造反派知青,就是要部分去掉娇娇二气,既解决素质问题,可以教育好的城市子弟,也解决吃苦耐劳问题,不要手低眼高等等等。
同时还要解决农村的教育以及配套的医疗和文化等诸多问题。
在这里,城市的受到过教育的子弟当然占有绝对优势,也就是知识分子时常强调的那些优点和自己感觉牛逼的地方。
所谓我学习好,应该如何如何,教出的子弟也是需要这样,知识分子文人的傲气,等等等。
但是这点东西肯定是不够用的,因为文人思维不够实际,这是显然的,当时的中国需要数理化实际实用人才来建设中国工业化。
当然,也包括了下放来清洗官僚思想的落后腐朽遗留问题。
这里有个前17年教育虽然有政治思想教育,但是基本上还是古代那套教育模式的初级现代化,也即是传统学而优则士的心理,这当然是错误的。
所以知青应该是三部分,回乡知青;进了城市又再次回乡的知青;真正的下乡知青、包括5500万城市人的子弟。
不管怎么说,对于这部分人应该还是正面的看法的,哪怕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小市民思想,一些城市化行为都是对于乡村的有益的影响,更不用要说一些文化行为了。
要知道,有一些村子,连喝热水都是做不到的,不是能力不行,只是习惯不行。还有其他健康卫生习惯。
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知青出身的人进行赤脚医生工作,普及防疫,他自己既知道重要性,也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这就是历史的进步。
饿所谓按照前17年工业化是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的,因为9成以上农村人口的中国,只有15%的医疗资源,怎么解决农村生活质量提高?工业化,靠吹牛逼和梦想么?
这是很有意思的思维,能说愚蠢吗?
https://www.cchere.net/article/5033245
55000万人口,城市化、教育、医疗需要多少人口,从哪里出?怎么出?靠农村孩子不进城吗?设备、基建又从哪里出?
一会儿
中国历史上
一会儿
菲律宾人大学毕业
一会儿
中国现在大量的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的快递员,外卖员。
就是不敢说说当时,1967-1976年,中国教育是否产能过剩。那个时候正经高中毕业的有多少,能否满足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需求。也不敢说说那时候对受过正规教育的高中生的需求如何。就在外面兜圈子,看起来啥都知道,其实就是一个字,扯。
其实当然是不对的,造假的。
如果正常看城市增长率,仅仅工业化人口,就可以认为毛时代没啥问题。
仅仅用知青回城,其实就是挤占了农村人进城的机会,呵呵。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前17年,文革前,回乡知青数字也是很小的,是几十万的规模,城市知青也不是没有,但是极小。
文革后由于造反武斗,才搞的部分城市知青下乡,其实还有一部分进学习班和参军了,当然,也有留在城市的。
当然,文革时期,十年中下乡的知青确实达到了每年百万级。这是明显的社会进步。
但最重要的能否雇人,你就是不回答。
为啥这条这条重要呢,不允许雇人的话,生产就无法上规模,不上规模的话,这些所谓的”私有制“,什么早餐摊子弹棉花,其经济活动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接近于零,完全可以忽略不记。
如果你说这些占比很显著,那又会很尴尬:前三十年的伟大成就,居然也要把这些鸡毛蒜皮给算进去?
直接说:
我的城市容纳不下你们这些人了,都给我滚得远远的,是死是活,别让我看着难受
多直白。非要装蒜,不仅把人赶走了,还先PUA一把,否定所受过的教育,一定要接受再教育;然后美其名曰大有作为。
如此胡扯,几十年之后,居然还能骗人。
待遇也算可以。
知青下乡和三年有点关系,但是不多,他们下来是为了农村的生活改善,同时也是锻炼知青群体。
你说的是三年期间所谓城市人下乡,其实清理的都是农村户口的进城工人,这就是楼主和燕人说的三年人口大清理,这也是当年饿死三千万的所谓证据来源之一。
就是因为苏联援助而提前的疯狂的快速工业化导致的人口盲目增长的调整,也是三年期间毛主席和官僚纠左的具体操作措施,他们和知青是不一样的。
我的两个舅舅都是这个时候被从县城学校清理下来的。其实国家还是给了机会的,如果自己家可以送粮食,就可以继续上学,但是我们家做不到。
所以就只好一辈子留在了农村。
当时城市和乡村距离太远,否则按照今天的交通状态、环境,骑单车也坚持给孩子送饭就能解决吃饭问题,学也就上了。
另外一个是文革初期响应毛主席要求,工作重点下放到农村,农村缺少教育医疗资源,需要人员,既然不够,只能依靠特殊政策,也就是知青。
你既然是农村人,也可以给大家讲讲你认为你们村的发展之路。你认为医疗教育应该如何发展,靠私塾先生还是升学的你村文化人,还是其他呢?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提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根据毛泽东的这些意见,卫生部党委提出《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 [1]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在同他的保健医生谈话时,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面貌,指示卫生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为广大农民服务,解决长期以来农村一无医二无药的困境,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因为这一指示是6月26日发出的,因此又被称为“六二六”指示。该指示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尤其是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1965年,接生员的队伍已经增长到685740人,产妇的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显著减少,母亲和婴儿的健康得到了一定保证。 以人民公社为中心形成的三级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网,在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保障农村群众健康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却批评卫生部,只给占全国15%的城市人口服务,而且主要是为干部服务,广大农民得不到医药。这似乎与建国初期即确立的“面向工农兵”的卫生工作方针不符,也与此时农村卫生面貌的巨大变化相悖。
第一, 从医疗保健制度的覆盖范围上看,农村与城市极不平衡。
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因此,新中国一建立就将医疗保健制度建设问题列上了议事日程,面向国有企业职工的劳保医疗制度和面向国家公职人员的公费医疗制度相继建立。城镇职工、干部、教师和大学及专科在校学生等,只需个人缴纳挂号费、出诊费,其他医疗费用基本由企业或国家负担。同时,企业还为职工的直系亲属负担医疗费用的二分之一。与此相比,由于农村地广面大人多,医疗基础又相当薄弱,所以,在短期内国家还不可能将上述医疗保健制度扩展到那里。尽管政府也对农村采取了很多医疗卫生优惠政策,实行了对一些流行性疾病的免费治疗和对贫困户的医疗救助等,但农村基本还在持续着农民自费医疗的制度。1955年合作化运动后,一些地区农民自发兴办互助共济性质的合作医疗。1965年时,全国有陕西、湖北、江苏、广东、新疆等10余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一部分县实行了这一制度。但是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医疗保健制度所提供的服务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不仅如此,一些享受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的少数人还滥用福利,浪费现象滋生蔓延。为此,国家多次提出对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1957年,周恩来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了医疗制度中存在的弊病,要求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实行少量收费。1964年,卫生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改进公费费医疗管理问题的通知》,要求各享受单位加强管理,统一调剂,不得超支。就在“六二六”指示后,中央再次指出“公费医疗制度应做适当改革,劳保医疗制度的执行也应适当调整。” 这些规定都在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央为调整城乡医疗保健制度不平等所进行的努力。
第二,从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和投入上比较,农村与城市相差甚远。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大部分的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集中在城市和沿海地区,乡村医疗卫生组织几乎是一片空白,一些零散的个体中医为农村群众提供有限的医疗服务。改变农村医疗卫生的窘境历史地落在了新中国建设者的肩上。1950年,周恩来提出“人民政府决定在最近几年内在每个县和区建立起卫生工作机关,以便改进中国人民长期的健康不良状况。” 1952年底,全国90%的地区建立了县级卫生机构。到1965年时,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网基本建成,卫生技术人员达88万人,其自身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城市。 尽管如此,在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上,农村与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六二六”指示后,卫生部在送给毛泽东和中央的报告中,深刻检查了在这方面工作上的失误。“由于卫生部领导上长期把人力、物力、财力主要用在城市,以致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迄今未能很好地解决。据1964年的统计:在卫生技术人员分布上,高级卫生技术人员69%在城市,31%在农村,其中县以下仅占10%。……农村中西医不仅按人口平均的比例大大低于城市,而且多数人的技术水平很低。在经费使用上,全国卫生事业费9亿3千余万元中,用于公费医疗的2亿8千余万元,占30%,用于农村的2亿5千余万元,占27%,其中用于县以下的仅占16%。这就是说,用于830万享受公费医疗的人员的经费,比用于5亿农民的还多。” 通过这些数字的比较可以看出,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仍然差距悬殊。当然造成差距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而其中医疗卫生工作重心深受国家工业化建设目标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一条。
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农村医疗卫生的恶劣状况,为了巩固土改成果,促进农业生产,农村、农民自然地成为了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对象。1950年6月,旨在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的全国农村卫生座谈会召开,卫生部副部长苏井观指出,“今后卫生建设的重点在农村,城市是对旧有卫生机构加以改造的问题。” 为此,他要求卫生人员要明确认识农村卫生的重要性,扫除对农村卫生工作的忽视态度与偏差认识,不怕困难,为农民解除痛苦。然而,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提出以工业化为主体,第一个五年计划又提出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卫生工作重点随之发生了转移。1953年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在制定本年度文教卫生工作计划时,明确提出卫生工作为工业建设服务,“应着重加强和建立城市、工矿和交通线的医疗卫生机构”。 10月,中共卫生部党组向中央报告,认为今后卫生工作必须更好地为实现总路线服务,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卫生工作的重点首先是要加强工矿卫生和城市医疗工作,使农村卫生工作和互助合作运动密切结合,并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治对人民危害性最大的疾病。 自此,围绕着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医疗卫生工作“重工轻农”的倾向逐步形成。尽管此后有过一些调整,提出了“城乡兼顾”的目标。但是,工业化建设的艰巨任务和当时国家经济的严重困难,都决定了医疗卫生建设只能以城市、厂矿为主,农村医疗卫生的供给还只能处于低水平的发展状态。
也可以看到,右的知青还被分配到亲戚所在的地方。
但是感觉这个分配似乎是走了后门的。当然,看起来也比较合理。
你家招待他应该是顾及对方的父母家人。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你当时也没理解太多。
似乎这个亲戚以后地位还不错,只是你家老太太不太满意,看来也不太亲密的亲戚。
据我所知,确实也有知青被分配到亲戚村庄。
队里还照顾他不会干农活而让他放放电影,搞搞宣传。
他们又不是独家生意,甚至这两家也不是同一个老板,两者之间都有竞争,每次调价都要随行就市。
定价根本就不是什么神秘的事,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就是最简单的做法:过高的买不出去,亏本被淘汰出局,过低的供不应求,自然会逐步加价,调整到合理的位置,这些有产品的供应者自己来弄就行了,压根不用外人担心。你对汉堡包的价格调整机制的了解,会比麦当劳更深刻吗?
至于计划经济的定义,我觉得你要批判一下AI了,AI居然想“垄断计划经济的定义权,将之荒谬化”,真是太可怕了!😉😉
就这一段
那十年,……尤其保留了工人退休子女接班的制度,让不少农村青年来到各地的工厂、铁路、公路、矿山成为吃公粮的人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知道,“接班”是文革以后搞起来的,那十年没有接班顶替的做法。而且,工人退休,正常来说,子女在城市,所以接班无法让“不少”农村青年进入工厂。
装,接着装
知青下乡是吃苦,农民本来就苦,还要照顾知青更吃苦,都是没苦硬吃,只有一帮脱产教士高呼万岁。
是支持上山下乡,还是反对上山下乡?
大跃进之后的粮食生产大幅下降,怪那么多青年堆在城市里?
文革中几次粮食产量下降正好与文革的高峰相应,怪那么多青年堆在城市里?
明显的因摆在那里,还要凹造型。
西方一直私着,解放成了现在的1% vs 99%和躺平。
以前靠二战冷战的胜利果实掩盖其制度缺陷,现在红利潮水退了,发现没穿内裤。
昨天开会跟德国同事谈墨西哥工厂的问题。他说,虽然现在德国也比不上以前了,但是墨西哥那边根本就对工作无所谓,只在乎家庭,不会主动积极应对问题,不保姆似的紧盯,工作中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不作为的理由,不像德国和中国希望通过工作或者满足感(fullfillment)。哪怕墨西哥工作时间更长,48小时一周也比不上德国人36小时的效率,哪怕德国人也下降得厉害。更不用说跟中国人比。我说你这不公平,你拿那个个国家都比不上德国人和中国人对公,工作的热爱。
有没有工作积极性是一个文化根上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公和私的问题。
我父亲说涨了几次退休金,挺开心。我说那是你们应得的。你们年轻的时候,工资只拿生活基本必需,剩余成为国家积累,相当于一代人免费打工。才有现在的经济发展基础。
改开不过是崽卖爷田,资产现金化了而已。
我不知道是否真实,你能帮忙解释一下,如果是真的,都没钱了,为何这么大方?
更不要提的是还从意大利买条化肥生产线,也是意大利政府提供的担保贷款,结果那个厂直接转给了阿尔巴尼亚,真大方。
我的感觉,把这钱加上进口三叉戟的钱省下来,资金就足够让运十在邓小平上台之前搞定了,能运营赚钱的话,邓小平肯定不会下马了。😉😉😉
你认得中国字,咋不会查查中国劳动制度史呢?接班制度居然是文革后的产物,正是文革后国家逐渐抛弃了该对普通劳动者的福利。改革设计者可比你贼,你被外国人卖了还帮助数钱,鄙视
文中之所以涉及李讷,是因为这么一句话
这些人认为“上山下乡”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大灾难,还搬出了李讷来暗戳戳地说“毛泽东就没让自家女儿去吃苦”。
但是事实却是1970年6月间,李讷在江西井冈山中央办公厅创办的五七干校”……
我指出五七干校不同于上山下乡。如果对我的观点有不同意见,可以说五七干校与上山下乡一样,或者五七干校比上山下乡更苦,任何一条都可以,但你却强调五七干校与上山下乡不同。既然不同了,就是同意我的观点了。我说农民耕田苦,你说皇上也耕田。我说皇上耕田与农民耕田不一样,你说皇上当然跟农民不一样。这是谁在黑?我的帖子强调的是
上山下乡如果是对的,绝不会因为伟大领袖的孩子下乡了就更对一些;上山下乡如果是错的,也绝不会因为伟大领袖的孩子去了就错得少一些。
所以,对于李讷做了什么,什么待遇,我根本不关心。你也用不着做义愤填膺状。
那时候上山下乡,很多人去的是边远地区,东北、西北,西南。以那个时代的交通条件和对请假的约束,普通家庭要想去看望插队的孩子,是很困难的,也许就是不可行的。我说的是普通知青父母无法探望插队的子女,而伟大领袖却可以派人去,你不说普通百姓有多少人可以探望子女,又或者说知青生活很好,可以不必探望,却来了一句煽情的
毛主席作为人父,没有亲自去看自己的孩子,是他不想见自己孩子嘛?
有关系吗?至于你家庭的事情,说实话我没搞明白,但同样对个案没有兴趣。
至于李讷在农村的生活,我的原则是对个案不关心。但既然说到,放狗一搜,果然有些故事
说是李讷怀孕后离婚,还要真正地到农村锻炼,伟大领袖派人去。
果然,在见到李讷的时候,谢静宜一眼就看出了她的困难,便对她说:“跟主席要一点钱吧?”
李讷虽然很想拒绝和父亲开口,但面对实际情况,谢静宜的提议,又让她无法拒绝,便没有说话。
见李讷没有拒绝,谢静宜转向身边的人,问:“李讷要点钱,得跟主席提多少合适?”
谢静宜的话说完后,那个人根据李讷生活的环境和她的实际情况大体估算了一下,说:“至少要8000元。”
听了谢静宜的话,毛主席感到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让他吃惊:“给那么多啊?我那个钱是供应农民队伍的。”
然而,想到女儿的确需要这些钱,毛主席只好将这些准备供应农民队伍的钱拿了出来,先用在女儿的身上,便对谢静宜说:“那好吧,给她8000吧。”
紧接着,毛主席似乎有想起了什么,又嘱咐谢静宜说:“现在给她3000,她走的时候,你再给她5000,不要一次都给她。”
后来,想到女儿一个人在江西,生活多有不便,毛主席说:“给远志、全夫打个招呼,让讷娃回家吧。在干校三年了,也该结业了。”
得知父亲让她回家的时候,李讷非常感动。但想到内心还有一些顾虑,李讷一直未能成行,一个人在江西苦苦地支撑着。
1974年,得知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不好时,李讷才终于决定回到北京,陪伴父亲。
8000元是什么,三年可以结业是什么,方先生应该了解。当然,如果那段文字是造谣,也请指出。
我在后面的一个帖子里面说
如果你真的认为上山下乡很好,就请停止煽情,明确指出上山下乡运动对人民幸福生活,对广大普通知情的长远发展,对国家经济建设,对军队强大,或者其他什么方面,起到了普遍推动促进作用。
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