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C-5 银河运输机“有趣”的绰号 -- fakeone
只有你们运十黑这样把事情做一半就不做的,才会注定亏本,而且亏的血本无归。
我以前看你贴过,现在找起来太麻烦。
人家本来是讨论银河的,你们这些都给带歪了。
对标的波音707刚出来那会,不也是毛病百出吗?
陨石要我说就是生不逢时,当时太祖时代因为是计划经济,上了一堆项目,这些项目都维持下去根本不可能,如果非要都坚持做下去,国内老百姓肯定还是要凭票买这个那个,所以286就要搞一些调整,但是原来那些项目不可能都搞下去,但是留哪个砍哪个,现在看倒是觉得容易,保住集成电路和大飞机这两个就行了,可是当年谁敢打这个保票,事后诸葛亮谁都会当。
举个例子,原来国内一直搞那个地效飞机,就是类似原苏联的那个里海怪物,搞了很多年,原来还想搞上海到青岛的航线,但是论证下来怎么也不合适,于是乎就彻底打入冷宫了。当年要是不搞这块,把资源分给陨石就对了,可是80年代谁能看的那么远。拿陨石说太祖周公如何高瞻远瞩纯粹扯犊子,因为当年上陨石也是有人提的建议,太祖那里批了,于是乎现在河里的毛粉就拿这个说事了。
军方不要,民航不要,那谁来买单呢?把中央当冤大头?😉😉😉
完了。您是眼瞎罢了。
运十大量进口部件,这是你妈告诉你的吗?要点脸吧。
是每个理工科大学生都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你一无所知,还装神弄鬼。
为了安全搞适航证,不可笑。
可一帮子保险公司搞适航证,是为了安全吗?是为了赚钱而不付出代价。就象保险公司卖的那些看病的保险,买的时候什么病都保,得了病都不在保内。只不过看病人类有多少年的经验,航空这新玩艺儿保险公司也不知道怎么搞,所以把UL给拉进来了。但也可以想象在保险公司的带领UL能制定出来的肯定是有利于保险公司的标准,结果也可想象,就象病情保险一样,买保险的认为在保内,卖保险的认为不在保内。这种情况下的适航证是为了安全吗?用为了安全所以搞适航证来粉饰不可笑吗?
至于后来在这种扯皮的情况下政府出手了,并进而逐步规范化适航证,到是真的为了安全了,但那是另一个故事了。但也没必要对适航证制度进行神化。
其实不光是大飞机项目,那个时代只要是可以引进的项目,就坚决不用国产,无论国产是否更好,还是更有性价比。各行各业都是如此。那是一个买办被社会视为“英雄”的时代。
邓公和紫阳的指导思想还真就是这么回事。
俺一直想有空的时候写一下邓派三巨头主抓的三个行业。
邓派哪三巨头?邓,紫阳,万里。
所谓要吃粮,找紫阳,要吃米,找万里。
紫阳自不必说,国务院总理,后来又是党的总书记。
万里,分田单干的主力,当时只有两个副总理,而万里是国务院第一副总理。
邓抓民用航空,亲自上阵叫停运十,力推前后两个麦道项目;
紫阳主抓核电站;
万里主抓计算机与集成电路工业。
这三个行业,其实都遇到了强烈的反对,但只有在保留国产核电研制上,赵紫阳遇到的是部级(张爱萍和李鹏)的强烈抵制,其它两个的反对都是在局级的层面,当然专家、技术团队的反对几个行业都是一样的。
实际上,用“买办”这个词批评当时的一边倒政策那个时候就出现了,以至于赵紫阳赌气说“你们说我卖国就卖国了”,而70年代中国汉字信息化和国产通用计算机、微机的主要领导者郭平欣也强烈批评当时放弃国产半导体产业的做法是买办政策。
历史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了,核电站行业欣欣向荣,其它两个都是一地鸡毛,自主研制的产业体系荡然无存,只能江胡温时期从零开始,从头再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不是先说运十拿不到国内适航证的吗?别转移,先回答这个。
你从哪里证明,你的统计学比人家掌握得好?
任何估计,在应用公式前,要先有分布的假设。过少的试验次数,无法保证对于分布估计的准确,所以连用哪个公式都是不确定、没把握的,怎么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只敢在那说军方不要,民航不要。
难道邓是归军方,民航领导的吗?
不就一棍就把我撂倒了。
运十仅试飞了170小时,你就不要幻想就这也能拿到中国的适航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