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包产到户的分析之一:起源与方法 -- 懒厨

共:💬325 🌺1188 🌵3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家园 随便查了一下,要去掉1/4

小麦去掉麸皮后,一般出粉率在75%左右。也就是说,每100斤小麦可以得到75斤面粉,这75斤面粉又分为前路粉、中路粉、后路粉等,所占比例各有不同。

https://www.bjnews.com.cn/feature/2020/09/04/765801.html

但是,剩下的有多少作为城市的主粮,我就查不到了。我个人感觉是南方肯定不多,那时的主食主要就是米饭。

家园 说话之前先过过脑子

说话之前先过过脑子,别自己打自己的脸。

1979年开始推行分田包干,

1979、1980两年,全国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加789万吨,但每年进口小麦约1000万吨,比粮食的增产还要多200万吨;

1979-1989年,全国粮食产量(含玉米)平均每年增加934万吨,但平均每年进口小麦1113万吨,比每年的增产的粮食还多,

且不说这增产的粮食到底有多少是分田单干带来的,

按你们的说法,粮食增产的粮食瞬间就让全国人民吃饱了,那同样甚至更多数量的进口粮食就不能让人民吃饱了?!

家园 进口多并不能说明吃饱饭是靠进口小麦

中国2021年粮食产量创新高,然后还继续进口粮食16453.9万吨呢,那能证明国人吃饱饭全靠这些进口粮食吗?

你应该证明的是,那时能吃饱饭,全靠这1300万吨小麦啊。

家园 昨晚回的帖子居然丢了

重新写两句吧:进口1000万吨小麦不说明什么,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13657亿斤,还进口了977万吨小麦呢,你能说中国是靠进口小麦吃饱肚子的吗?

所以,当你想论证当年靠进口小麦吃饱肚子的时候,不能光看数字,而是要解释这1000万吨的来龙去脉才有说服力。

另外,我又要挑你一个漏洞:

1979、1980两年,全国粮食产量平均每年增加789万吨,但每年进口小麦约1000万吨,比粮食的增产还要多200万吨;

这里的1000万吨,你应该给个增量,比1978年增加多少,这个数字才有意义。

不要一看到对自己有利的数字就兴奋,解释不了事实的数字没意义。。。。

家园 不要老是转进

我们争论的问题是——

是不是“包产到户”让中国人吃饱了肚子?

而且还是“瞬间”就吃饱了肚子。

你们认为是,

而我认为不是,

就这么简单。

家园 确实是很简单

你一样要证明“瞬间”靠这些进口小麦吃饱肚子啊。

思路是“瞬间”小麦进口的增量,以及这些小麦的去向,这些要搞清楚才有说服力嘛。

这个思路没有多复杂吧?

家园 不用

我只要证明并不是“包产到户”让人民“瞬间”吃饱肚子就可以了。

靠摆事实,讲道理,实事求是。

不用
家园 问题是你只摆了个数字

就自以为成功论证了,相关性,因果性,咋就忘了?

家园 很好,你想起了相关性因果性

“包产到户”让中国人民瞬间吃饱——

除了时间相关性,你们提供过任何证明因果性的事实证据吗?

如果有,你现在写出来也不迟。

还不是一直装聋作哑。

家园 柴门老兄说了呀

当年包产当年就吃饱,那个年代,当然绝大部分都是吃自己种的东西了,你不会认为他们吃的是进口的小麦吧?

如果这个不是因果性,又是什么呢?

家园 这个调研该有个结论了

这个调研应该有个结论。尽管调研的河友已经不愿意跟我交流,但我还是赞赏他不粉饰调研记录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包产到户”时期萍乡粮食产量变化的趋势改变了吗?

1970-1978年,萍乡粮食总产量从25843万公斤提升到30130万公斤,总计增长了42869万公斤,平均每年增长536万公斤,年均增长1.94%,

1978-1985年共7年,粮食总产量增长到33713万公斤,总计增长3583万公斤,平均每年增长512万公斤,年均增长1.58%。

从1970年开始,萍乡粮食总产量一直是线性增长的,“包产到户”期间这个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变化。

“包产到户”期间,萍乡人民确实立刻就吃饱了,增加的粮食是哪来的呢?

通过定量分析,做“包产到户”时期一个农民增加的粮食的拼图:

1,首先是国家减少征购基数,相当于萍乡市粮食每年增加739万公斤。

1971-1978年,萍乡粮食征购基数一直是3068万公斤,

1978年,粮食征购基数调为2697万公斤,比之前每年减少371万公斤,

1979---1981年继续调减征购基数到2329万公斤,两次减征合计比包产到户前的1978年减少了739万公斤,

也就是说,仅仅是调减征购基数,就相当于萍乡市粮食每年增长739万公斤。

实际上,从1982-1985年,国家定征还在减少,这都不细算了。

2,粮食增产平均每年512万公斤

前面已经分析过了,从1970年开始萍乡粮食总产量一直线性增长,从1970-1978,平均每年增产536万公斤,“包产到户”的1978-1985,平均每年增产512万公斤。

3,瓜分农村集体储备

这个粮食其实是我之前没想到的。

农村集体每年的年终分配,在完成国家征购,安排好社员生活的同时,还要落实生产队集体储备,生产队可委托国家代储。这个政策从六十年代到包产到户前一直在执行,到1980年,萍乡市集体储备粮食已发展到1248万公斤。实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储备粮全部分给村民。1984年,国家清理代储粮,停办代储业务,人民公社解散。

这1248万公斤粮食如果用4年分完,平均每年可分粮食312万公斤,

如果用3年分完,则每年可分416万公斤。

如果是在人民公社解散的当年1984年一次性分完,则增加的1248万公斤,可以让农民的幸福冲击波来得更加晕眩。

4,国家大幅提高粮食和农产品收购价格

1978年萍乡市开始恢复议购粮食,1978-1985年共计议购粮食2466万公斤,油脂169万公斤。比如1985年,粮食定购入库是新中国以来最少的,但粮食议购入库497.5万公斤,确实历史上最多的,而议购价格是平价收购的1.5倍。油脂议购入库51万公斤,是平价收购的3倍。

如果看全省的情况,1979年江西省对冻结12年之久的粮食计划收购价格进行了大幅度提高,全省稻谷每50公斤购价提高21.58 %,小麦购价提高20.77%,大豆购价提高14.29%,对其他名贵品种和各类杂粮的购价都大幅度提高。对农民完成征购任务基数后向国家超售的粮食,其加价幅度也由原定的按统购价加价30%,调整为按提高后的统购价加价50%。仅1979年农民出售超购加价粮所增加的收益,即达3,300多万元。

5,大背景,整个70年代,农民的口粮和负担都逐渐改善,粮食产量一直在增长,国家的征购也有减少,但力度远远不如1979年推行包产到户时的配套政策的力度。

所以,结论就是,

萍乡农民瞬间吃饱的原因,首先是国家减少征购,其次是粮食增产,国家大幅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还有就是人民公社解散瓜分农村集体储备;

而粮食增产,萍乡粮食产量一直在线性增长,推行“包产到户”时期这个增长趋势也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似乎并没有发现“包产到户”政策提高粮食产量的迹象。

用了似乎这个词,是出于谨慎。但即使是仅仅从短期效应来说,“包产到户”本身带来的增产作用也是不大的,更多的是其背后的配套措施的作用,这点应该是比较肯定的。

通宝推:阴霾信仰,陈王奋起,死扛着,Rusher,
家园 你应该还要解释清楚

为啥一搞包产到户,国家就有底气少征购基数,大幅提高粮食和农产品收购价格?

为啥搞公社就不能少征购基数,大幅提高粮食和农产品收购价格?

家园 摸石头过河的底气?进口的底气?你也真是够意思。
家园 这个我来回答

1 华国锋时代进口粮食大幅提高,补充了粮食缺口。

2 43方案项目投产,开始向农村输送大量化肥和农用机械,本来也算是工业反哺一直被剪刀差的农业,但在当时由于各种原因被视作负担。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东北三省适合机械化的土地上强行推行分田单干的原因,这一地区很适合集体耕作,但是对化肥和农机需求大,产出高,投入大。

点看全图

3 甘肃等穷地方在人民公社时期会从其他地方调集粮食。由于调集粮食是很大的负担,这部分地区在分田单干时被允许自生自灭,哦不对是自己想办法。

点看全图

4 大幅提高粮食和农产品价格 是不假,但是同时还有地方组织提留统筹费收取大量税费,实际严重打击农民积极性。

5分田单干后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暂缓或停止,应该也算是减少了负担。

综上所诉,包产到户的操作从政府财政上的逻辑就是本来需要在农村要花100现在分田单干后只要付30了,省下的支出拿一部分去买粮食进口拉平供需。需要省钱的原因是当时存在持续多年的经济危机,连续多年有高额的财政赤字。当然现在一般都当作文革导致的经济混乱来描述,成功的实现了时空紊乱。

截图来自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纪实

顺带一提,这位说中共建国以来最大错误是抗美援朝。

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有错误请指正谢谢。

通宝推:陈王奋起,审度,死扛着,阴霾信仰,
家园 就是资改派强推,分田就是好就是好,念经玩

如果不是投放储备粮,进口粮,产量因为化肥提高,早饿死了。

点看全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