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包产到户的分析之一:起源与方法 -- 懒厨
农民看见用化肥的地方增产了,听到隔壁生产队多用了化肥多分了一点,还不跑生产队长家去要求多搞化肥?
那时候公社、生产队,能搞来化肥就是能人。
这种认识不同最多耽误一年
这一点能理解吧?
如果化肥普及了,那家里壮劳力多的是不是就吃亏了?钱毛了,钱多的人比钱少的人损失大吧?
家里壮劳力多的在生产队是不是话语权更大?
并不只有种地,以大寨,华西村为例,最难的是国土整治,即便是江南水乡华西村,国土整理也是难点。
你的说法不成立。
我在另一个贴子里提过了计划肥料的复杂性。我举个氮肥的简单例子。
承包前后主要氮肥是一下来源,化肥里的碳铵或硝铵比较便宜,供应比较充足,但是肥力不太好,化肥里的尿素肥力好,但是供应紧张,价格高。总体上使用化肥还有突然板结的担心。农家肥里面的猪粪肥力不错,土壤没有板结问题,但是打猪草,煮猪食花时间和劳力,另外还有添加一定糠,红薯等成份。绿肥的紫云英要人去种,花劳力,不过倒是最环保的肥料,但是那年代没人管环保。
那哪种肥料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呢? 还是那种肥料组合是最好的方法呢? 这里的影响因素包括肥力,肥料的价格,人工的价格,作物的价格,肥料对土地的长期影响。
壮劳力拿的工分就是多的。
最后分红是钱粮收入 / 队里的总工分,按每个工分算多少钱来的,本质上比例不变。
只要化肥投入费用小于带来的生产队钱粮增加,就是大家同比例多分一点。
至于积肥的工分,积肥恰恰不是适合装劳力干的活。
隔壁队多分才是硬道理,队员走亲戚发现别人家好过了,啥生产队长都不好使。
化肥这东西,啥制度也能获得早期推广。
至于长期科学种田啥制度好使,反正包产之后这个水利是明显吃老本了。
用江西做实例,是因为本帖谈的萍乡市在江西。
在1950年代,江西的化学肥料很少,1950年全省平均每亩耕地只有化肥0.2公斤,所以肥料以农家肥为主,商品肥为辅,说穿了就是发动农民自己积肥,从各方面增施有机肥料,包括播种绿肥作物,动员群众养牛养猪积肥,挑塘泥、铲草皮、烧石灰、烧火土灰、沤窖肥,等等。
1960年代,还是以有机肥为主,有了一点化肥,氮磷化肥为辅。绿肥面积进一步扩大,1966年达2130万亩,1969年达2350万亩。这时开始研究碳铵的安全施用技术,促进小氮肥―碳铵在全省推广应用。也试验了磷肥,结果表明磷肥在丘陵红壤特别在中低产田具有显著肥效,群众称为灵肥,于是省委还要采取措施合理经济分配施用磷肥措施,以使全省大部分农田都能施用磷肥。
——很显然,只要化肥有效,各地都会抢着使用化肥。
70年代,江西的化肥供应量逐渐增加,江西农业施肥为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以有机肥为主。1970年全省化肥销售(有效成份)为13.24万吨,到70年代末达31.56万吨,由于化肥增产见效快,全省一度出现重化肥轻有机肥的偏向。1974年及时贯彻全国合理施肥座谈会精神,强调还是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原则,江西省忽视有机肥倾向有所扭转,科学施用化肥得到重视。同时江西省的农技系统根据省情对氮化肥施用技术进行多种改进,以提高化肥效率。而且没有放松有机肥,还开展绿肥高产合理应用,稻草还田、红萍养殖与利用,紫云英新品种选育等工作,促进全省农业增产增收,丰富肥料使用方法。
——可以看出,化肥由于增产效果好,深受农村欢迎,以至于出现重化肥轻有机肥的倾向,而且这种倾向在全国都出现了。可贵的是,当时的中央并没有只看重短期效果,还是很强调使用有机肥以保持土壤的肥力。20年以后的故事我们知道,由于过分依赖化肥的增产作用,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到了80年代初期,绿肥种植面积缩减,有机肥施用比重下降,化肥大量增加,1983年农业部还是强调不可偏废有机肥,要养地和用地相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不过,这时化肥的大量使用已经势不可挡,大概估计了一下,江西省八十年代化肥施用总量大约是七十年代的4-6倍,九十年代使用量更大。
需要多大的意志力,这是很难得的,可以想象,大寨的难度比江西等南方山村要难的太多了。
原因就是这技术需要大片土地,可是地都分了。
这些他们从来不回应。
我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是确实心虚吗?不管好坏地都需要测土的,尤其是现在是无人机测面积等等,都因为土地分散导致不行了。
这样,那些所谓大田机械耕作那点似乎还在的有益之处都没啥意义了吧?
这个他们也不回应的。
这些天是耕耘播种期,大家应该看到东北土地了,那田埂多少条?多大的块,这个和内地分地有法比么?
分给个人增加了多少田埂,既然个个都自称种地把式,还能不知道啊?我也是醉了。
一块田和几块田的总面积一样,有意思吗?
就是现在那些央企福利也不是别的地方国企能比何况是八九十年代。我记得前三十年部属企业福利和地方国企福利差距不大
你这一帖跑题了,推翻你的猜测其实轻而易举 ,把我引到这来。
那么我们就来做一道简单的算数题:
1300万吨 = 13,000,000,000公斤, 假设这些小麦全部用在城市,也没有拿去酿酒之类的,当时的城市人口大约是两亿:200,000,000,平均一下,一个人全年大约65公斤,平均一个月也就10斤小麦,小麦要做成馒头,还要损耗,具体可以换成多少个馒头,河里应该有人有经验,够不够解决城市人口的粮食短缺?
不要忘了,当时还有个现象,副食品的产量也是急升的,所以,光盯着粮食产量还不够,还应该考虑这些副食品的产出,需要评估总的农业产出,这样看包产到户的效果才客观。
题目做完,我看你如何论证改开前中国存在市场经济。
又要待认可。
@鱼与渔语 这贴我看时尚需4,花,待认可,然后宝,显示本贴通过,就是原来我理解的那样,花算一个,宝算两个,我出了三个点。4-3的差额,应该是有人同时在旁边打了懒厨兄黑枪。也就是说你那个宝推不算数是bug。有bug正常,桥上老师好几次能给一个贴两个宝呢,我也试过一次。
发了之回想想不对,得回一下懒厨兄:当时城镇户口月口粮是27斤,即13.5公斤,按你65公斤一年,65/13.5=4.814815个月的口粮。一年几个月?要不你再算算。
那个是小麦,不是面粉,而且还要假设全部拿到城里,全部作为主粮才行,打完折,估计也没有多少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