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包产到户的分析之一:起源与方法 -- 懒厨
就说我们那里的施肥吧。肥料分化肥,农家肥和绿肥。按化学成份分成氮磷钾,包含氮的化肥有氨气,碳铵,硝铵和尿素,农家肥里面的人的大小便和猪粪,绿肥里的紫云英也主要利用它的固氮效果。所以一亩田氮的输入量和上述氮肥有关系。另外不同田块的肥力不同,需求的肥料数量当然也不一样。弄好计划,尤其是弄好一个大的计划太难了。
70年代一是使用化肥的技术水平还不高,二是那时化肥的质量也不好,产量也低,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时候,化肥质量(四三方案生产的大化肥出来了)和化肥应用技术水平提高了,供应也充足了,化肥使用量就上去了。
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使用某种化肥,如果效果好,就能推广使用,如果不好,农民和农技人员用个一两年就会放弃。
那时冬闲修水利这么逆天的苦差使都能组织农民干,何况用化肥这么轻松的事。
一个类似的例子是插秧机,在70年代前期农业机械化运动的时候普遍推广过插秧机,插秧机可以极大地减轻农民的劳作强度,但插秧效果不佳,存活率低,所以没有推广开,各地农民还是宁愿采用累断腰的手工插秧。
只不过插秧机跟化肥不同的是,直到最后插秧机的技术问题也没解决,所以始终没有推广开来。
我就没见一个不愿意的。
比如有的人家工分挣得多,指望着年底用工分除了粮食之外,多换点钱,可要是生产队的钱买化肥占了很大一笔,那么他就换不到钱,只能换粮食,他就不愿意了。
化肥厂表示不同意,粮仓也表示不同意。另,你自己的资料显示,什么时候才大规模外出打工,你回翻一下。
很显然,化肥的推广使用,除了要靠工业化——石化工业的发展,还要靠农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其技术水平的发展。
只要制度允许,个人就会努力去创造财富出来。
举个例子吧,今天我出差,项目在一个年产值十亿的工厂,老板的父母,从一个小作坊起家。以我对他们的了解,真的就是白手起家,这种例子,在珠三角,长三角数不胜数。
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会认为这是靠剥削,我不会争论,我只能保证我做项目的几家都不是血汗工厂。
但那时的公社制度,土地归公,按工分来分配收入,干得再好,也不会有更多的收入,怎么会有积极性?
莫非那时的农民,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我们那里稻草几乎是唯一的燃料,煤和柴是没有的,不多的补充是豆萁等作物的杆。只有办喜事的时候才会烧煤或木头。所以烟火气也要省着点。
这样,比较一下
进口缺77-79,但是有文献说过总和,也就是之前的265亿斤。消费缺79-80,实在是各类年鉴都没这两年的数据。但是78、81、82的平均人均消费足以反映。分别是390、438、450斤。
以上数据来自《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1983年中国统计年鉴》。
但多年前,我接触过一个曾在京郊当生产队长的,他提到当时京郊已开始检验土壤,但被分地打断了,因此他对分地不赞成。
1、虽然之前说过是77-78,但恐怕没人看到。
在读秀搜索比较了一下,有76-78和77-78两个说法。大部分是76,出自「李先念《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9年4月5日」,予以采用。
这里有一个关键说法,那就是库存拿出来80亿斤。
然后才发现《当代中国粮食工作史料 下》里其实是有的。
1977-1980分别是35、149、189、216。
2、人均变动
3、近两年生产
4、仓储数据
仓储的数据是最不清晰的,只能保持上面三年调出80亿。
5、征购基数
减征数据要看前面文字,只看表格的实征基数容易误会。比如1979年实际征收基数是700亿斤。然后我们再看下面的说法
分成改定额,在增产年份很有效果。但在减产年份和后来的附加摊派面前,反而更加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