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包产到户的分析之一:起源与方法 -- 懒厨

共:💬325 🌺1188 🌵3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2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包产到户的分析之一:起源与方法

    起源

    本文首先要感谢 @柴门夜归 兄,在一个帖子里,我随口说了一句,他真的就在过年期间,帮我收集了27份访谈的材料。(见您别客气,您说请教,我就不敢吭气了)如果不把这些材料好好分析一下,那就真的枉费了柴门兄的一番心血。

    西西河是一个特别的地方,除了有趣有益,最大的特点是求实,这个在其他地方很罕见,这个话题,不仅是我愿意去求证, @天马行空 更是早我一步,去做了调研。(见:【原创】和老农民谈包产到户和生产队时期的粮食产量

    这是个好话题,很多老人还健在,经历的人众多,只要肯花多点时间陪陪老人聊天,一定会有更多的帖子,共同把事情的真相描绘清楚。

    方法

    众所周知,我最喜欢的方法,就是科学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先观察,再归纳总结,得出一个结论,然后对该结论进行验证。论坛好玩的地方就是,不仅我自己可以验证,众多的河友也可以参与验证。

    包产到户并不是同一年全国一起推进的,目前看到的粮食产量的统计数字,大多是全国的,所以并不适合做某一年前后的对比, 所以最佳的方法,就是调研某地改变前后一两年的情况,这时的制度外变量变化不大,比简单看全国的统计数字更好。这个,就是为啥我呼吁河友去调研的原因。

    访谈调研的缺点也有,就是数字不够精确,假如能拿到县志的农产记录,就非常有说服力了,当然,西西河不是一个正规的社会科学的刊物,我写的不是论文,自然不会太严谨,这个算是正常吧。

    本次分析,重点在考察制度转变的前后变化,先把访谈的数据汇总整理出来,最后再尝试归纳总结,得出一些结论供各位河友继续提供验证。

    通宝推:盲人摸象,唐家山,AleaJactaEst,天马行空,不远攸高,普鲁托,柴门夜归,审度,
    • 家园 所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杂交水稻的增产非常显著

      以江西省为例,在所有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看杂交水稻的增产作用。

      所有因素相同,是指政策因素相同,比如集体化、包产到户、国家收购政策和价格、农田水利、肥料等,气候也基本相同。

      经全国协作攻关,1973年江西、湖南、广西等省配制成功强优势组合汕优2号、汕优3号,实现“三系”配套,1975年江西对杂交水稻进行优势鉴定和示范种植1179亩,获亩产450公斤,比常规品种增产20以上。

      1976年开始推广,此后种植面积年年扩大,1979--1981三年连续突破1000万亩大关,占全省水稻总播面20%以上。

      但是,此时期推广的杂交水稻属晚稻组合,早稻的杂交水稻由于增产不明显,没有推广开来。

      这样,除了稻种,所有条件都是一样的,这就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案例,可以通过比较晚稻和早稻的产量,排除其它因素,看到杂交水稻的增产作用。

      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使江西晚稻单产和总产大幅度上升,改变以往晚稻低产的状况。

      从1976-1985年,

      1976年,早稻总产595万吨,晚稻382万吨;

      1985年,早稻总产722万吨,晚稻754万吨;

      早稻增产30%,137万吨,

      晚稻增产88%,372万吨,晚稻比早稻多增产58%。

      早稻的增产可以看作是其它因素带来的,而晚稻的增产则是在这些其它因素之上增加了杂交水稻的因素。

      显然,在1976-1985年这个时间段,江西省杂交水稻带来的增产,远高于其它因素带来的增产。

      通宝推:阴霾信仰,MaverickZ,瓷航惊涛,陈王奋起,桥上,
      • 家园 比较亩产比比较总产更合理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和网上看到的消息,同一类型的稻种(同是杂交稻或同是非杂交稻)晚稻的亩产比早稻高。我猜一大原因是早稻的生长周期比晚稻短,早稻成熟的季节在盛夏,从开花灌浆到收割的时间比晚稻短很多。所以看到你1976年的数据,"1976年,早稻总产595万吨,晚稻382万吨",我的第一反应是当时江西肯定把一部分地拿去种别的作物而不是晚稻。同样面积早稻比晚稻总产量高36%是不可能的。就是1985年的数字也显示早稻的种植面积比晚稻大。我经历的我老家80年代高产农田,早稻一般800斤,晚稻1000斤。江西85年是722/754万吨,如果是同样面积的话,亩产才相差4%。

        其实如果一片农田纯粹种水稻的话,一般早稻的种植面积要比晚稻种植面积小一点,因为为了晚稻育秧要留出秧田抛荒,或者种成熟期特别早但是产量特别低的早稻品种。70,80年代的时候我们中晚稻还有移株这一工序,就是先非常密集地育秧,然后把养移种到稍微大一点的水田,最后才在早稻收割,大田灌溉翻耕好后才正式插秧。所以用于移株的田也占不少面积。还有我们那里的糯米也一般是早稻,糯米的产量也低很多。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可能各省的情况不大一样

          因为讨论的是人民怎么吃饱的,当然看总产更合适,播种面积当然有波动,但多增加的粮食总产总还是杂交水稻带来的,产量高人们就愿意保证其播种面积。

          而且江西省稻谷每年播种面积的波动并不大,所以看亩产情况和总产是类似的:

          1976年,早稻亩产232公斤,晚稻亩产140公斤

          1985年,早稻亩产306公斤,晚稻亩产294公斤

          早稻增产74公斤,增长 32%;

          晚稻增产154公斤,增长 110%。

          晚稻亩产的增产比早稻多80公斤,多增长78%,

          同样可以说明这个时间段杂交水稻带来的增长远高于其它所有因素带来的增长。

          情况还不止这些,此后江西省早稻的杂交水稻一直未有大的突破,87年以后就在300-320公斤上下徘徊,而晚稻的亩产则继续增长至350公斤左右。

          1992年,早稻亩产312公斤,晚稻亩产358公斤,

          晚稻亩产反超了早稻约50公斤。

          这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通宝推:愚弟,审度,
          • 家园 江西省自己的记载是这样的

            杂交晚稻:

            1975年江西对杂交水稻进行优势鉴定和示范种植1179亩,获亩产450公斤,比常规品种增产20以上。此后种植面积年年扩大,1979--1981三年连续突破1000万亩大关,占全省水稻总播面20%以上。此时期,杂交水稻全属晚稻组合,除主要组合汕优2号外,江西还种植、推广过汕优4号、威优6号、汕优6185、汕优.3号等组合。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使江西晚稻单产和总产大幅度上升,改变以往晚稻低产的状况,使早、晚稻产量的比例由1976年的1.55:1提高到1984年的1.05 : 1.0。

            杂交早稻:

            杂交早稻的试验示范,江西在80年代初就已开始,由于组合优势不强,增产不显著,当时群众对杂交早稻有优而不早、早而不优的看法。

            1987年以后,杂交早稻略有进步,但仍远不如杂交晚稻。

      • 家园 我知道种子是个变量

        这就是为啥最好的对比就是同一个地方,包产到户前后一两年的产量的对比,大概率会用同样的种子。

        过了一两年,农民肯定会想方设法增加产量,增加的变量就多了。

      • 家园 还有一种小麦,也非常高产

        我印象里面就是自从杂交水稻和另一种高产小麦出现后,粮食紧张才缓解。

        • 家园 李振声的远缘杂交小麦?

          杂交水稻是1977年左右开始推广,李振声的远缘杂交小麦的推广大约晚两年左右。这两项研究都是60年代中期开始,到文革结束时修成正果,算是前30年自己未及享用,馈赠给后人的遗产之一。

          实际上,人们吃的改善,除了粮食总量,还有粮食的结构。

          八十年代初的北京大学生,男生的定量是36斤,其中杂粮(主要是玉米)是7斤还是13斤,这个我记不清了,其它的是细粮——面粉和大米。所以食堂有三种饭票,不能串用。大约是85年前后,取消了粗粮和面、米的区别,一概改为细粮,当时我们都把这个算到了包产到户的德政了。现在看来,大量的小麦进口是重要的原因。而且到了80年代末至整个90年代,虽然中国的粮食净进口从数据看上去并不多,但实际上玉米的出口大幅增长,另一面则是仍然大量地进口小麦和大米,所以虽然粮食净进口数据看上去还行,但实际上已经做了结构上的优化,保证了人们吃更多细粮的需要。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阴霾信仰,愚弟,
    • 家园 这个调研该有个结论了

      这个调研应该有个结论。尽管调研的河友已经不愿意跟我交流,但我还是赞赏他不粉饰调研记录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包产到户”时期萍乡粮食产量变化的趋势改变了吗?

      1970-1978年,萍乡粮食总产量从25843万公斤提升到30130万公斤,总计增长了42869万公斤,平均每年增长536万公斤,年均增长1.94%,

      1978-1985年共7年,粮食总产量增长到33713万公斤,总计增长3583万公斤,平均每年增长512万公斤,年均增长1.58%。

      从1970年开始,萍乡粮食总产量一直是线性增长的,“包产到户”期间这个增长的趋势并没有变化。

      “包产到户”期间,萍乡人民确实立刻就吃饱了,增加的粮食是哪来的呢?

      通过定量分析,做“包产到户”时期一个农民增加的粮食的拼图:

      1,首先是国家减少征购基数,相当于萍乡市粮食每年增加739万公斤。

      1971-1978年,萍乡粮食征购基数一直是3068万公斤,

      1978年,粮食征购基数调为2697万公斤,比之前每年减少371万公斤,

      1979---1981年继续调减征购基数到2329万公斤,两次减征合计比包产到户前的1978年减少了739万公斤,

      也就是说,仅仅是调减征购基数,就相当于萍乡市粮食每年增长739万公斤。

      实际上,从1982-1985年,国家定征还在减少,这都不细算了。

      2,粮食增产平均每年512万公斤

      前面已经分析过了,从1970年开始萍乡粮食总产量一直线性增长,从1970-1978,平均每年增产536万公斤,“包产到户”的1978-1985,平均每年增产512万公斤。

      3,瓜分农村集体储备

      这个粮食其实是我之前没想到的。

      农村集体每年的年终分配,在完成国家征购,安排好社员生活的同时,还要落实生产队集体储备,生产队可委托国家代储。这个政策从六十年代到包产到户前一直在执行,到1980年,萍乡市集体储备粮食已发展到1248万公斤。实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储备粮全部分给村民。1984年,国家清理代储粮,停办代储业务,人民公社解散。

      这1248万公斤粮食如果用4年分完,平均每年可分粮食312万公斤,

      如果用3年分完,则每年可分416万公斤。

      如果是在人民公社解散的当年1984年一次性分完,则增加的1248万公斤,可以让农民的幸福冲击波来得更加晕眩。

      4,国家大幅提高粮食和农产品收购价格

      1978年萍乡市开始恢复议购粮食,1978-1985年共计议购粮食2466万公斤,油脂169万公斤。比如1985年,粮食定购入库是新中国以来最少的,但粮食议购入库497.5万公斤,确实历史上最多的,而议购价格是平价收购的1.5倍。油脂议购入库51万公斤,是平价收购的3倍。

      如果看全省的情况,1979年江西省对冻结12年之久的粮食计划收购价格进行了大幅度提高,全省稻谷每50公斤购价提高21.58 %,小麦购价提高20.77%,大豆购价提高14.29%,对其他名贵品种和各类杂粮的购价都大幅度提高。对农民完成征购任务基数后向国家超售的粮食,其加价幅度也由原定的按统购价加价30%,调整为按提高后的统购价加价50%。仅1979年农民出售超购加价粮所增加的收益,即达3,300多万元。

      5,大背景,整个70年代,农民的口粮和负担都逐渐改善,粮食产量一直在增长,国家的征购也有减少,但力度远远不如1979年推行包产到户时的配套政策的力度。

      所以,结论就是,

      萍乡农民瞬间吃饱的原因,首先是国家减少征购,其次是粮食增产,国家大幅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还有就是人民公社解散瓜分农村集体储备;

      而粮食增产,萍乡粮食产量一直在线性增长,推行“包产到户”时期这个增长趋势也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似乎并没有发现“包产到户”政策提高粮食产量的迹象。

      用了似乎这个词,是出于谨慎。但即使是仅仅从短期效应来说,“包产到户”本身带来的增产作用也是不大的,更多的是其背后的配套措施的作用,这点应该是比较肯定的。

      通宝推:阴霾信仰,陈王奋起,死扛着,Rusher,
      • 家园 你应该还要解释清楚

        为啥一搞包产到户,国家就有底气少征购基数,大幅提高粮食和农产品收购价格?

        为啥搞公社就不能少征购基数,大幅提高粮食和农产品收购价格?

        • 家园 这个我来回答

          1 华国锋时代进口粮食大幅提高,补充了粮食缺口。

          2 43方案项目投产,开始向农村输送大量化肥和农用机械,本来也算是工业反哺一直被剪刀差的农业,但在当时由于各种原因被视作负担。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东北三省适合机械化的土地上强行推行分田单干的原因,这一地区很适合集体耕作,但是对化肥和农机需求大,产出高,投入大。

          点看全图

          3 甘肃等穷地方在人民公社时期会从其他地方调集粮食。由于调集粮食是很大的负担,这部分地区在分田单干时被允许自生自灭,哦不对是自己想办法。

          点看全图

          4 大幅提高粮食和农产品价格 是不假,但是同时还有地方组织提留统筹费收取大量税费,实际严重打击农民积极性。

          5分田单干后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暂缓或停止,应该也算是减少了负担。

          综上所诉,包产到户的操作从政府财政上的逻辑就是本来需要在农村要花100现在分田单干后只要付30了,省下的支出拿一部分去买粮食进口拉平供需。需要省钱的原因是当时存在持续多年的经济危机,连续多年有高额的财政赤字。当然现在一般都当作文革导致的经济混乱来描述,成功的实现了时空紊乱。

          截图来自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纪实

          顺带一提,这位说中共建国以来最大错误是抗美援朝。

          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有错误请指正谢谢。

          通宝推:陈王奋起,审度,死扛着,阴霾信仰,
          • 家园 似乎很多人觉得有化肥粮食问题就解决了

            前苏联不缺化肥,粮食问题也没解决。这里有篇文章不妨看看,挺有意思的。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7984919430529676&wfr=spider&for=pc

            因为是集体农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并不高,为了完成上面派下的任务,堆高产量,他们土地不休耕,肥料不要钱似的一直往地里撒,农机也因为长时间工作缺乏保养报废率很高。

            举个例子,第一年苏联肉类不足,国家决定扩大大麦播种面积,增加饲料,扩大养殖业;第二年,大麦丰收,牲畜不小心瘟疫了,小麦因为减产加上大旱颗粒无收。

            当场爆炸,全国吃土。

            然后苏联隆重宣布,今年粮食总产量又创新高啦,同志们再接再厉。

            事实上,大麦堆在仓库烂掉,肉类和小麦需要额外进口。

            这段不是编的,苏联每年都会对大麦和小麦的播种面积进行大幅调整,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通宝推:柴门夜归,
            • 家园 我只想说我老婆现在还在农资行业

              按农科研究

              即使在2000年后化肥使用量达到边际效应导致弹性数值大幅下降,那也有0.098。

              78年开始那些年化肥对增产影响就是高,您需要我搬运完整论文来吗。

              化肥种子农药农民能力机械水利基础建设,这些在78到2005时间段里,化肥是主要增产动力,农民本身贡献为正,但是数字很低,而机械水利因素对增长贡献为负数。

              这个不是我拍脑袋编的,我查的论文就是这么写的,您有兴趣可以查查看这些论文的模型建设和耦合。讲苏联故事可能有趣但真不适合讨论您准备认真对待的研究课题。

              我本身不是学农科的,认知应该会有错误存在,请各位赐教。

              通宝推:阴霾信仰,
              • 家园 加拿大的钾肥连铺10年。

                中国土壤缺钾,中国印度是加钾的头两客户。

                五矿曾(ˇˍˇ) 想~买个矿,被人家断然拒绝。

              • 家园 这点我倒是没有异议

                这些在78到2005时间段里,化肥是主要增产动力,

                因为这段时间,绝大部分已经实施了包产到户了,制度没有变化,有变化的化肥的用量。

                争议在于包产到户前后的产量问题,这里存在至少两个变量,一个是制度,一个是化肥,这就是为啥我建议只看实施包产到户前后一两年的产量,这段时间化肥变化不大,比较容易可以看出制度的效果。

                事实上,包产到户也是逐步推行,有心人很容易对比同一时期,相近的地区不同制度的粮食产量,也可以对比同一地区,转变前后一两年的产量,有这些数据就很容易说话了,可惜我没有。

                所以我就偷懒,拿苏联来对比,既然苏联那边不缺化肥,他们的集体农庄制度与中国的公社制度相近,那么,粮食增长,主要就跟制度相关了。这种做法当然不算严肃,想严肃点,还可以研究一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做法,他们现在的粮食已经可以出口了,应该是已经解决了粮食的问题,同样研究一下他们农业制度的转变,应该也能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