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推荐】九边:都在聊人口下跌,考虑过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吗? -- 多余6569
文艺复兴带不来工业化。最简化的语言,英语的普及可以。
文艺复兴,仅仅是带来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英语的普及,补上了最后一块短板。
资源不能扩张,才会内卷。而资源扩张,需要拥有技术差,比如英国打大清。而技术差,需要技术进步。这就是一个闭环。
资源不能扩张,不仅技术进步导致内卷,人口膨胀一样内卷。比如中国古代朝代更替。
技术不进步,会受到国际上,技术进步力量集团,资源扩张需求的压迫,一样内卷,比如80年代被邓断绝了科技投入的国企下岗、产生三农问题的农业。还比如民国黄金十年,《多收了三五斗》中丰收的农民、小地主。
所以,还是通过技术进步向外资源扩张吧
而必须要简化文字。那么同样,汉字也是经历了简化的过程,所以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对吗?因此是不是拼音文字不是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对吗?
确切的说,拼音是首先演化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拼音的优势,不是文字本身有优势,而是在读写结合,音文结合的优势。相比汉字读音的学习,这个优势巨大到50倍。
这个50倍的差距不存在于平时文字的应用中,只存在于文字的学习期间,因为文字学习,都是从读音开始的。
新中国引进汉语拼音后,已经抹平这50倍的差距,汉语拼音让汉字的读的学习难度,与英语没有差距。
现在汉语的学习难度,只在文字本身的书写、识别上,在笔画的繁琐上,简化字也只能简化到英文的3-4倍。
但这是汉字的信息量巨大,是英语5的N次方倍,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广从语言的读写来说,德语比英语更容易扫盲。德语说写一致,只要掌握了德语的发音规则,就会读写,当然粗人写的东西也粗糙,但是不影响理解。但是英语可能受法语的影响比较多,好多词语的书写和发音背离严重,说的不能直接写下来。举几个例子,血,英语是blood,德语是Blut,英国人一定要学了blood这个词之后才制度它的发音,然后把它和血这个词联系起来,而德国人看到Blut就根据发音规则知道它的读音,然后进一步把它和血这个词联系起来。
德语的挑战主要是各地方言区别很大,大家根据自己的发音写的字五花八门。所以德语区实行统一的正字法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汉语的难点本质上,也是音调法则引起的。
不同的是,汉语的音调直接一步到位,直接作用到单个的音节。
而拉丁语的音调,是作用于句子,是句读中的音调,这就要命了。
这种半调子的语言,在发出方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在交谈,在你书写时,是正确的。而在接受方,在你学习时,在你读取别人的文字时,句调的不同让整个句子的意思完全相反,从而破坏了思维的连续性,让学习的人、读取文字的人,思维支离破碎。
而英语是最简化的拉丁语,简化到句调法则,只剩下疑问句,同时倒装格式完全可以取代这句调法则,无视句调法则,完全没有问题。
所以英语的学习比传统拉丁语,更有效率,但他的代价是,英语的信息量不足,牛顿写专著都用拉丁语,不用英语。
而汉语直接到单个音节,信息量比拉丁语更大,同时还能保证学习时思维的连续性。
汉语的麻烦是,汉语是发音是二维的,汉字的组成是二维的,西方字母文字也是二维,英语发音是一维的。只有汉语拼音,他是三维的。
相对于汉字和英文的二维,汉语拼音的三维,拉丁文,我称之为2维半。
下面说中国可能被误解了。其实到现在,“文盲”操作机器也不是问题,尤其是90年代以来大量机器并没有中文操作说明。问题在于培训,在于成熟的经验能够继续下去。前面说只有技术骨干才需要读写说的是就这些。
欧洲的语言都是拼音的语言,大部分使用罗马字母,如英西法德葡意,少数使用希腊和西里尔字母。但是从语言上分类,欧洲主要比较多德语言是日耳曼语系,拉丁语系和斯拉夫语系。日耳曼语系包括英语,德语,荷兰语,瑞典语,丹麦语,挪威语。拉丁语系包括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等。斯拉夫语族包括俄语,波兰语,捷克语,前南斯拉夫的各种语言。
上述日耳曼语系和拉丁语系的语言都使用罗马字母,而斯拉夫语系就比较复杂。俄语,塞尔维亚语,保加利亚语使用西里尔字母,波兰语,捷克语使用罗马字母。
顺带说一下,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中亚的前苏联共和国以及蒙古,虽然语言和斯拉夫语无关,但是也使用西里尔字母。
我个人的看法,你说英语是最简化的拉丁语。首先英语不是拉丁语,只是借用了不少的法语词。其次,你还有不少国人认为英语是简化的语言,这是一个外语学习者的角度看的,各国人士学母语的时候感觉可能会不一样。而且国人学英语最晚从初中开始,现在应该是都从小学开始了。而学其他外语往往在大学才开始,甚至更晚,而且也已经有英语基础了。这些先入为主的潜意识也会对学第二外语的难易程度判断有影响。
幼儿开始都是语音,有了语音之后再去学《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之类的掌握基本汉字,语音加基本汉字即可通过切音了解汉字读音。这么多年发展,怎么可能没有实用的语音体系?
蒙学为什么都要大声读出来?吟诵的意义在哪?蒙学为什么还有格律书?
实际上全球都是从语音开始的。语音有学习期,恰好是在幼年。然而文字没有。注意这里是语音可不是拼音,是指先学习了语言,或者说一些基础字、常用字的语音之后,才会去系统学习汉字。包括现在学拼音之前不也是如此?
汉语拼音是历史产物,当时拼音文字优越和新式教育靠拼音教学普及这样的观点深入人心,直到建国之后还有废除汉字的言论,可这是充分了解汉语之后的结论吗?这并不是贬低汉语拼音,我们可以看下清朝的切音字(根据切音发展出来的拼音方案)和注音,相比现行拼音,问题在哪?
就像前文说的,同样是孩子,同样的汉字,为什么传统只需要两年,新式小学却要六年?这样岂不是说比起国外教育容易多了?
这个入门难度,可能并不存在。实际上是限于特定历史的产物。前文说了,甚至台湾的例子也告诉我们繁简不是问题。那么问题在哪就很明显了。
汉字的真正问题不是音,而是意。形音义三合一加上互文见义的传统,导致意的庞杂,看看故训汇纂一个字有多少解释和例证就知道了。故而有小学训诂从字源讲起。所以除了语音,白话文可能也是重要因素。
但白话文也不是关键,因为原来日常生活也是白话文,文言熟悉之后阅读和理解都快,那问题在哪?
问题在于日常语言的重构,指向新的含义和知识体系,并且含义相对确定。也就是意识体系的重构,进而也就是整个教育的重构。问题不在于拼音,而在于推行拼音的教育机构,有组织、统一的、成体系的推行教育。
然后我们再回到保持繁体的地区,似乎也就能够理解问题所在了。
上面说的很乱,其实问题不过是海兄的论点实际上是以纯粹阅读为基础的,这完全是另一个话题。
构型导致不需要读音也可以知道语义,文言可以互文见义,音旁可以获知读音,切音作为最后的辅助。单纯以语音论没有任何意义。对于一个具体的领域而言,问题不仅仅是文本,更在于教育,更在于有老师和具体的应用环境。也就是使意义得以显现的整个体系。
这也是前面为什么强调所谓继承,这甚至延续到现在,也就是所谓读书无用论,并没有接受更高级别的,本该需要的知识。子承父业,他们是通过什么理解的呢?
至于英国,你说的是成熟的工程师队伍,这对西方国家来说都不容易。因为问题不只是所谓拼音所能决定。
中文更接近于大脑运动功能区,即布鲁卡区。
拼音文字常用的是语音功能区,即威尔尼克区。
运动区更强调读写,语音区更强调听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传统蒙学教育更有成效,同时也能补充回复龙眼兄的。由于语音有学习期,一般在12岁以下,4-6岁开始最佳,所以关键在于及早的充分教育。
至于现代语文欧化中文、学习语法、强调结构等问题带来的障碍就不必再提了,这本身就会抬高相关需求,是原因而不是结果。
这也意味着清末拼音化的思路可能一开始就有问题,不是说拼音本身,而是由拼音而来的整个新语文教育体系。
在发音方面,英语受法语外来单词的影响,只是在发音上作加法。
而德语和汉语,在句调上的增加,是法则的增长,是作乘法,是倍数性增长,从而导致学习难度的增加,不是英语几个混乱发音,可比拟的。
您这里提到的维度
汉语的麻烦是,汉语是发音是二维的,汉字的组成是二维的,西方字母文字也是二维,英语发音是一维的。只有汉语拼音,他是三维的。
是什么意思?没看明白,能否举个例子说明呢?谢谢!
现代英语,和现代汉语,音是相近的,英语是560个,汉语是552个,汉语还少8个
但汉语还有一项法则,这就是音调。这样英语发音其实是一维,而汉语发音变成2维,汉语的发音就变成了552*5(除了4声调,还有一个轻音)=2760个。
而英语虽然没有在发音上发展出2维,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是欧洲的边远落后地区,社会落后不发达,信息量少,不需要如此巨量的语音。但字母文字在标识语音时,却用上了2维法则,将单个语音是分成了韵母和声母,从而用二维方式表达语音。从560个读音,简化成了48个音标。再加少量的拼写法则,不过50多个。
2760个读音和50多个组成拼音法则,这就是传统汉语学习和英语学习的鸿沟。
国外、西方、分离特征、语言哲学、超验哲学、形而上学、自由主义、科学主义、存在主义……这些能说哪个西方?
你是在拿政治实体作为作为比较的前提了,这根本不重要。那些南岛语系的岂不是更惨?上面又和形式逻辑有什么关系?
我觉得这个话题可能没有结果了。
废除汉字是近、现代几乎没有断绝过的一种怪论,民国时期是大高潮,在计算机逐步深入日常生活、王选等人解决汉字处理之前也有一个小高潮,就在去年一个搞语音技术的同学居然还在说这个观点,让我马上给梃了回去。
古代用已知的两个汉字来给不熟悉的汉字进行读音标注。
最大的问题是现在的教学体系跟以前不同了,这个是不是问题,是需要思考的。
比如:蒙学,根本就不讲解。其实这其中体现着汉字特有的一个理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汉字独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