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简单看法 -- 林风清逸
边际效益论认定市场决定价格,否定劳动价值论,和革命理想相悖。这个理论提出来的时候老马还活着,但是老马没有正面回应。
革命理论有缺陷其实问题不大,毕竟用计划经济追赶成熟行业是有很大优势。缺陷的部分能改革就行了。可惜本朝能做的事情,苏联做不了。这就是个继承人能力的问题了。
说计划经济,好笑的是,本朝计划做的最好的时候其实是现在,市场化改革推行了几十年之后。太祖时代的一五是苏联人包办的,后面的二五,三五,四五要么计划执行一半被放弃,要么半途突然改弦更张,要么干脆计划没定出来。定出了的计划执行也有问题。大跃进就不说了,就算是老实推行的工程,交付率和验收合格率也堪称悲剧。1975年河南好像还因为溃坝而导致大水灾,和如今的工程兔可谓地下天上。相比之下,如今的产业计划基本是瞪谁谁怀孕,所过之处寸草不生。把美国人吓得魂不附体,不得不和我们打贸易战了。
社会基本面落后的问题,还是只能通过补资本主义的课来解决,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终究不是现实。
虽然动机是为了人,但是理论中完全没有考虑到人的因素,把人当作机器一样冰冷的东西了。
后世批评马列缺乏人性的来源也基于此。但是有可能到了人类社会进入全机器人社会,反而马列会成为最合理的经济理论框架。
所以先驱成了先烈,时机很重要啊。
就像福山说什么历史的终结一样,都是笑谈。
马列主义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敢突破不敢创新不敢面对现实的,最终沦落为乌有之乡和遗老遗少,被人民群众遗忘。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不就是在说人么?
远远超出设计人员的预料。这之前大旱,各个水库都高位运行准备抗旱,谁都想不到台风能跑到河南。75.8洪水的的短时暴雨量级在我国大陆有气象记载以来排名第一,3天降雨量1000多毫米,6小时降水量仍然保持着世界纪录。入库洪峰量超过大坝设计容量1倍多。相比之下,人为因素的影响,救灾不力,通讯不畅,没加固大堤等因素是次要原因了。
当年大的工程质量不差。不是有新闻说文革时候修的桥,现在是危桥了,结果用炸药都没炸垮。像驻马店这样的极端情况水利部也反思了好多年了。现在倒有桥建了没几年就塌了的新闻。工程质量到底怎么样还真不能举个例。我们现在比过去强是应该的,积累那么多年了,也不是白干的。过去搞苏北灌溉总渠,得动员几十万人挖,现在重修,机械化施工,速度快多了,质量也比以前高。但总不能说当年肩挑手提是犯傻,等到现在机械化多方便。评价历史也得看当年的条件约束。在当年那个条件下,主席他们这代人已经做得够好的了。
现在回过头看,当年搞经济的水平是比不上现在,看当年的年谱等资料,当年领导里面真懂马列,懂搞经济的真不多,还要主席在高级干部会议上带头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很多决策都是拍脑袋。不过要没当年的摸索这样跌跌撞撞地第一步,我们也发展不到现在。搞经济,真是开头的原始积累最难。
关于跨越式发展,就看跨越怎么定义了,我们确实没从封建社会一步跨越到社会主义,不过至少在30年里面从农业国跨越到了工业国。
现在资本主义的课也补了几十年了,当年批苏修的文章也能用来批中国自己的社会问题。只能说希望我们不要重蹈苏联覆辙吧。现在看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的口号觉得还挺应景的。。。
当年喊着文革好来就是好很蠢,不过现在喊着改开好来就是好真有既视感。
其本质的区别是在发展中财富越来越集中还是相对平均,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时候就会发生剧烈动荡就是这个贫富严重不均造成的,而资本主义选择的方法是祸水外引,而只有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从根上解决这个人类社会发展总是伴随着战争的悲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根本的不同除生产资料公私不同的外,是两者的方向问题,资本主义发展是个越来越紧的死循环,其实这是一个问题。
回头找找
攻击计划经济的人在哲学上的基础确为不可知论
并且往往故意混淆完全可知、完全可预测与合理地基本把握和自觉运用经济规律两者之间的区别
其实苏式计划经济并不精确,但在工业化中对于克服各种市场失败就是管用
作者叫Robert Allen,原来在牛津大学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做经济史教授,专写世界各国工业革命,对苏联的工业革命很推崇
所以计划经济特别适用于追赶阶段,追上去以后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苏联就死在这上面了。。。
一汽的老同志去了斯大林汽车制造厂,发现穿越了。俺的一位亲戚做机械的,亲自去俄罗斯考察也有同感,真是一下子回到70年代。
毛子最有竞争力的军工行业恰恰不是严格的计划经济,而是n个设计局自由竞争,所以现在也活得好好的。那些计划经济管到底的行业就惨了,哪怕是民用重型机械这样的传统强项,现在需要批量从中国进口。。。
工业复制上,苏联抄美德,中国抄苏联。要从无到有,照抄没有错。多抄多练本身就是打基本功。有成功榜样,多抄多实践是正确的学习态度。但自身体系是没法抄的,到了时候,好师傅说教不了,要你自己出去游历修行,这才是正确的教导方式。徒弟要一辈子人身依附的,叫黑社会。当然中苏翻脸时,不是社会主义教完了,而是中国从来没认真拜倒过。王明时代打过疫苗了。
政治手段推行工业复制,避过市场失效只是意外。苏联其实就是倒在经济危机上的。生产力跟不上,要强调思想纯洁,自给自足,但是思想越纯洁,生产力越固化的原教旨主义也是个意识形态正反馈。戈尔巴乔夫和邓小平其实都是针对这个意识形态正反馈系统的反动。 某种意义上来说都算时代的气运之子。经济危机经济解决走对了,经济危机政治解决走错了。
政治本质是人心,团结和协作,上层建筑。虽然中学生就开始教屠龙技,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但实践上,多数人的本能理解模式是工作才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这种静态社会形式。多数人不能理解他们现在的工作在二十年前不存在,二十年后也会消失这种动态经济模式。
典型的苏联计划是这么做的,先确定下一年要生产多少钢,然后算出来需要多少矿石多少煤,以及各个企业可以从这些钢里生产出来多少消费品,再算出总共需要多少工人,最后得出每人可以分到多少消费品。。。
这一套的核心就是生产和消费平衡,适合复制别国工业只是副产物而已。。。
老毛对计划经济有个批评到现在都没法解决:怎么计划老天爷?换句话说就是如何计划下一年粮食产量,谁的天气预报能这么精准?
苏联钢铁产量1974年就超过美国,显然生活水平没有跟着堆上去。这计划经济没有考虑到家用电器和家用汽车的发展方向。图表上就很明显,为了堆钢铁而堆钢铁的线性发展,而不是中国市场<->生产互相促进的指数性发展。
中国大陆 日本 苏联 美国
1950年 61 484 2733 8785
1951年 90 650 3135
1952年 135 699 3449
1953年 177 766 3813 10125
1954年 223 775 4143
1955年 285 941 4527 10617
1956年 447 1111 4870
1957年 535 1257 5118
1958年 800 1212 5492
1959年 1122 1663 5997
1960年 1351 2214 6529 9007
1961年 870 2827 7075
1962年 667 2755 7631
1963年 762 3150 8023
1964年 964 3980 8504 11926
1965年 1223 4116 9102
1966年 1532 4778 9691
1967年 1029 6215 10222
1968年 904 6689 10654
1969年 1333 8217 11033
1970年 1779 9332 11589 11931
1971年 2132 8856 12066 10927
1972年 2338 9690 12559 12088
1973年 2522 11932 13148 13681 (峰值)
1974年 2112 11713 13623 13220
1975年 2390 10231 14134 10582
1976年 2046 10740 14482 11612
1977年 2374 10241 14668 11370
1978年 3178 10211 15145 12432
1979年 3448 11175 14910 12369
1980年 3712 11140 14798 10146
1981年 3560 10168 14852 10961
1982年 3716 9955 14715 6766
1983年 4002 9718 15251 7676
1984年 4347 10559 15424 8394
1985年 4679 10528 15467 8007
1986年 5220 9828 16055 7403
1987年 5628 9851 16189 8088
1988年 5943 10568 16304 9065
1989年 6159 10791 16010 8885
1990年 6635 11034 15442 8973
中国大陆 日本 俄罗斯 美国
1990年 6635 11034 8962 8973
从建成的项目来看,当年的质量在那个年代的水平下还是不差的。